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日利亚大部分锡石采自冲积及残积矿床。这些矿床中的锡石米白侏罗纪碱性环状杂岩体(为较年轻的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花岗岩。而不到总产量5%的锡釆自前寒武基底杂岩中的伟晶岩。基底杂  相似文献   

2.
前言班克和里里怀杂岩位于尼日利亚年轻花岗岩成矿区北西部(图1)。他们与薄层非造山的侵位于前寒武纪基底片麻岩、变质沉积岩、花岗岩(老的花岗岩)的环状杂岩套有关联。测定的年龄分别为175+5Ma和163+5Ma(Van Breemen等,1975)。这两个杂岩提供大量的在尼日利亚年轻花岗岩成矿区开采的冲积锡、铌矿产。  相似文献   

3.
鞍山地区分布有始太古代-新太古代花岗岩杂岩,是研究早期地壳物质组成及其演化的经典地区之一.通过大比例尺岩性调查工作,新近在营城子识别出一套片麻岩杂岩和奥长花岗岩组合,为本区古老岩系的对比、构造格局恢复、太古代地壳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和线索.片麻岩杂岩主要由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脉状)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以及黑云母片岩组成,呈不同规模的包体产出于细粒、均匀块状的奥长花岗岩之中.片麻岩杂岩的岩石组合以及复杂多变、明显不均一的岩石组构特征表明具有深熔混合岩的成因特点.SIMS锆石U-Pb定年表明,片麻岩杂岩中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母片岩形成年龄分别为3312±14Ma、3304±7Ma和3324±7Ma~3235±14Ma,明确反映古太古代热事件,此外个别样品中存在3.68~3.60Ga和~3.47Ga继承锆石.细粒黑云奥长花岗岩的年龄为3.14~ 3.13Ga,与全区中太古代岩浆热事件一致.区域对比分析表明:营城子片麻岩杂岩的岩石组合、产状关系和年代学特征与东山杂岩和深沟寺杂岩十分相似,为古大古代(3.33 ~3.24Ga)深熔作用的产物.营城子片麻岩杂岩是鞍山地区另一个保留有古老锆石信息和太古宙早期地壳岩石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4.
徐兴旺  洪涛  李杭  牛磊  柯强  陈建中  刘善科  翟明国 《岩石学报》2020,36(12):3572-3592
花岗岩-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是锂铍矿床的重要类型。关于锂铍金属在源区花岗质岩浆形成过程的富集机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多强调锂铍花岗岩-伟晶岩的母花岗岩(淡色花岗岩)源于变沉积岩的白云母熔融,但实验岩石学显示白云母熔融其熔体量小(<10vol%)、熔体从岩石中提取锂铍的效率低。这意味着白云母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过程锂铍金属富集机制可能不是花岗质岩浆获取锂铍的主要机制。基于黑云母熔融可以获得大体积熔体(可达50vol%)的实验结果,指出变杂砂岩(黑云母片麻岩)与含黑云母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部分熔融形成的黑云母花岗质高温岩浆(>800℃)其结晶形成黑云母花岗岩并可分异演化为淡色花岗岩与锂铍花岗岩-伟晶岩、并构成高温花岗岩-伟晶岩锂铍成矿系统,是花岗岩-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形成的重要成矿系统,其特征与形成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黑云母脱水熔融过程残留相没有富含锂铍矿物的形成,新形成的花岗质岩浆可以高效地从源岩中获取锂铍金属,是一种新的锂铍富集机制。研究团队于2018年率先进入阿尔金中段无人区开展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的地质调查与考察。经过两年的野外地质调查,新发现2个中-大型花岗伟晶岩型锂铍矿(吐格曼铍锂矿与吐格曼北锂铍矿)和塔什萨依金绿宝石矿,发现大量的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与伟晶岩,指出这些淡色花岗岩与伟晶岩成因于黑云母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并构成高温花岗岩-伟晶岩锂铍成矿系统,初步构建花岗岩-伟晶岩锂铍成矿系统的3种组构类型,初步揭示吐格曼铍锂矿与吐格曼北锂铍矿形成于468~460Ma,为加里东期锂铍伟晶岩区。阿尔金中段高温花岗岩-伟晶岩系统成矿特征显示:1)高温黑云母花岗质岩浆可以通过连续的分异结晶形成从下往上依次分带、垂向叠置的系统(组构A),即从黑云母花岗岩到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与钠长花岗岩、及从近岩体的电气石带到依次远离岩体的绿柱石带、锂辉石带和锂云母带。组构A锂铍伟晶岩的分带与传统的淡色花岗岩-伟晶岩系统中锂铍伟晶岩的分带相似。2)在剪切构造背景下,花岗岩的分异结晶形成从外到里依次为糜棱岩化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与白云母花岗岩的环状岩体,而金绿宝石钠长花岗岩从环状岩体中穿出、并向外演化为金绿宝石伟晶岩、绿柱石伟晶岩和锂辉石伟晶岩,金绿宝石钠长花岗岩与金绿宝石伟晶岩的发育是此组构(组构B)的显著特征。3)在强挤压与剪切构造背景下,黑云母花岗岩呈片麻状,伴生的伟晶岩为二云母花岗质伟晶岩、顺围岩片麻理发育、无锂铍矿化。这些特征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即构造动力作用影响与控制岩浆的结晶分异方式,金绿宝石可形成于高温花岗岩-伟晶岩锂铍成矿系统,形成于岩浆分异与演化低程度阶段的低分异花岗伟晶岩不成矿。  相似文献   

5.
塔斯马尼亚盛产钨锡,其主要花岗岩地区的地质情况有较好的文献记载,所以它是考查锡—铀关系有效性和实用性的一个理想场所。调查开始于塔斯马尼亚东北部的Blue Tier岩基。岩基中某些岩石是锡矿物(锡石)的母岩和冲积锡石矿床可能的来源。Blue Tier岩基的测量数据表明,可根据铀含量和铀/钍值来区别具有较高锡含量并伴有锡矿化的花岗岩和锡含量较低尚未知与锡矿化有关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赋矿的长英质岩石中的主要造岩矿物(长石、黑云母、锆石)和锡矿床的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电气石、毒砂、磁黄铁矿)的特征,讨论了赋矿岩石和矿床的成因。认为:赋矿岩石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形成的斑纹状混合岩——混合花岗岩;而矿床应属于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有关的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基底岩石组合、原岩恢复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太古界基底分布广泛,岩石类型丰富。岩心及显微薄片观察表明,岩石组合以花岗片麻岩、二长片麻岩和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各类片麻岩和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古老岩浆岩为主,少量石英岩、变粒岩等变质表壳岩以及云煌细晶岩、钾长花岗岩等年轻侵入岩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区域对比揭示,各类片麻岩的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属于TTG质片麻岩,而石英岩和变粒岩属于变质表壳岩范畴,原岩为沉积岩。基底岩石构造样式为片麻岩或侵入岩形成构造穹窿,规模较小的变质表壳岩零星分布在周边。盆地基底岩石组合、变质岩原岩恢复与构造样式分析表明,渤海湾盆地覆盖区基底性质与露头区相似,是华北克拉通变质基底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认识对弄清盆地基底潜山油藏储层特征与展布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为深入研究变质岩潜山内幕油藏储层演化规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绥中小盘岭金矿床位于混合岩化中心带的混合花岗岩内,其中间带主要为混合片麻岩,外带为以条带状混合岩为主的混合杂岩。通过对各类混合岩中造岩矿物光学特征的对比,发现随着混合岩化程度的增强,矿物光学特征有规律地变化。根据岩石中矿物的交代关系,确定在混合岩化作用过程中至少有4期热液活动。通过将区域原变质岩、混合岩和与金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的对比,中心带的混合花岗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其原岩——厚层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很可能是金成矿的重要矿源岩,其中发育的长英质岩脉是金成矿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胡霭琴  韦刚健 《新疆地质》2003,21(4):398-406
以U—Pb和Sm-Nd年代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对东准噶尔荒草坡群下部的肉红色黑云母花岗片麻岩、1:25万纸房幅区域调查报告中划出的“新元古代”塔黑尔巴斯套糜棱杂岩和鲍尔羌吉糜棱杂岩等锆石U-Pb年龄数据作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东准噶尔下马崖南小石头泉花岗片麻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数据的地质意义,并结合准噶尔造山带变质岩和花岗岩类Nd模式的统计结果,得到初步结论是:至今还没有任何可靠的年龄数据指出准噶尔盆地的基底岩石具有前寒武纪年龄.目前的资料确定了东、西准噶尔的基底具有年轻岛弧组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尼日利亚中生代环状杂岩中产出丰富的含锡(铌钽)等多金属的花岗岩,其中与成矿相关且占主体的2种岩石类型是碱性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前者具有含碱性暗色矿物过碱质特征,后者具有含黑云母过铝质特征。前人对2种共生的岩石对锡(铌钽)成矿作用可能的制约机制还未深入探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资料,为理解非造山A型花岗岩锡(铌钽)成矿作用提供新视角,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2种岩石绝大多数在侏罗纪侵位,但在同一杂岩体中,碱性花岗岩锆石结晶普遍稍早于黑云母花岗岩,且前者分异程度稍弱于后者。碱性花岗岩是起源于富集地幔岩浆在极端分离结晶作用下的产物,但此过程中有部分地壳物质的混染。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并非与造山型过铝质花岗岩一样来自地壳物质的熔融,它更可能是来自于碱性花岗岩同一母岩浆演化的另一个混染了更多地壳物质的晚期分支。与俯冲背景的成锡花岗岩一样,尼日利亚锡多金属富集主要与弱过铝质黑云母花岗岩有关,受岩浆后期出溶流体的显著影响。碱性花岗岩对锡(铌钽)元素的富集程度,大致代表了未受出溶流体影响时共生黑云母花岗岩的锡(铌钽)含量。成矿物质来源为泛非基底围岩,元素的富集成矿主要被分离结晶和流体出溶行为控制。尼日利亚不成...  相似文献   

11.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已成为我国新的锂资源基地。目前关于这些锂铍花岗伟晶岩的成因多强调其源于地壳深熔形成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分异,但研究区出露的同时代的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没有被讨论和关注。为了探讨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作者对龙门山矿区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以及与成矿相关的细晶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1)黑云母花岗岩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具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Rb、La和Nd,亏损Ba、Nb、Sr、P和Ti元素,均表现出S型花岗岩的特征;2)从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细晶花岗岩,表现出连续分异演化的特征;3)黑云母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16.8±0.85Ma,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IMS U-Pb年龄为216.0±1.5Ma,细晶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09.5±1.2Ma,花岗伟晶岩的锡石LA-MC-ICP-MS U-Pb年龄为211.3±5.0Ma,这意味着从黑云母花岗岩到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与细晶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是连续的并且是接近的。基于此...  相似文献   

12.
在详细的野外工作及室内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湖北广水蔡家河地区较为广泛分布的条带状混合岩的成因。 本区条带状混合岩主要分布于桐柏造山带根部的桐柏杂岩内的表壳岩系中。表壳岩系在工作区主要分布于杨家西湾及曾家老门,由5大类岩石组成: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绿帘石英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表壳岩系早期经历了区域性混合岩化,后期随元古代及中生代花岗岩侵入还分别发生了边缘混合岩化作用。在杨家西湾混合岩化作用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增强,在曾家老门混合岩化作用较为均一.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基体的岩石类型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绿帘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的岩石类型有:石英岩、富石英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英云间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伟晶岩。条带状混合片麻岩的主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绿帘石、斜长石,它们均未因母岩的不同及是否经历了混合岩化作用而显示成分的显著差。基体中的斜长石牌号较脉体中的斜长石牌号稍高,但彼此有重叠。本区斜长石延性系数分布型式相似,没有指示出热液中心.条带状混合岩中发育着极为丰富的变晶结构和  相似文献   

13.
宁静 《国外铀金地质》2000,17(2):139-147
乌克兰地盾钠交代岩中的钠矿床产生于约1800Ma之前的古地台初始活化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成分的围岩中:在东部克里沃罗日铁矿盆地的铁镁岩石中是角闪片岩、含铁石英岩、铁矿石。在中部基洛夫格勒地区为铝硅酸盐岩石-角闪石黑云母片麻岩、混合岩和花岗岩。岩石成分的差异导致在统一的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组分的交代岩(在铁镁岩石中形成霓石钠长岩)和铀矿石。详细的研究和区域矿物学编图可将钠交代岩中的矿床矿石分为  相似文献   

14.
阿那巴尔地质是西伯利亚地台结晶基底的北部窗口。年龄为2.7Ga的太古代阿那巴尔麻粒岩杂岩是分布范围最广者之一,而年龄为1.9Ga的元古代Lamujka杂岩约占地质区的五分之一。它沿着麻粒岩的断层带在角闪岩条件下转变而形成,并由变晶构造岩、角闪混合片麻岩(由麻粒岩退化变质形成)、混合岩和花岗岩组成。测温法,低温测定法、电子显微镜和显微探针分析方法用于研究阿那巴尔杂岩中成分为斜长石—石英—紫苏辉石—磁铁矿组成的紫苏花岗闪长岩中混合岩石英内流体包体和由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钛铁矿组合组成的Lamujka混合岩中石英内流体包体。  相似文献   

15.
程敏清 《地质科学》1981,(3):286-290
关于褐钇铌矿族的研究,国内外积累了不少资料。其主要产在黑云母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微斜长石岩、交代变质岩、蚀变花岗岩、白岗岩及花岗岩的残坡积和冲积砂中。1979年我们在进行内蒙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物质成分的研究时,在白云石型铌、稀土矿石中发现含铈褐钇铌矿,与该区原已发现的褐铈铌矿等矿物组成了褐钇铌矿-褐铈铌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滇西花岗岩类极为发育,本文根据其物源、成岩机制、成岩环境及岩石系列等因素,将滇西花岗岩划分为准原地再生花岗岩、高侵位重熔花岗岩、断裂变质糜棱花岗岩、中酸性浅成侵入花岗岩及碱性花岗岩五种类型。高侵位重熔花岗岩是锡矿的母岩,成矿作用受花岗岩侵入分异及气热蚀变的控制,在岩体不同部位形成含锡(铌、钽)花岗岩型、锡石伟晶岩型、锡石云英岩型、锡石石英脉型、含锡多金属(磁铁矿)型、锡石硫化物型等不同类型的锡矿床(或矿化)。高硅、富碱及高Rb/Sr比是这类含锡花岗岩的特征标志。滇西东部一些锡矿床(或矿化)与断裂变质糜棱花岗岩密切相关,其物源均来自围岩,经同一断裂变质作用形成,多为锡石硅酸盐矿床,锡石与电气石共生。此外,滇西一些中酸性浅成斑岩中,具有明显的锡矿化,对寻找斑岩锡矿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巴西卡拉加斯(Carajás)地区出露世界上重要且古老的太古宙变质基底,是世界上矿床类型最为丰富、资源聚集程度最高的成矿区之一,它的基底兴谷(Xingú)杂岩是南美克拉通古老的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在调查该地区基底杂岩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侵入其中的变质深成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提出了基底杂岩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认识,认为兴谷杂岩是以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片麻岩和混合岩为主体的古老变质岩,将其中的紫苏花岗岩和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从中剥离出来,进一步分解出不同时期的变质侵入体;本次在其中的片麻状花岗岩中获得了(2899±45)Ma、(2742±9.5)Ma和(2831±19)Ma的锆石LA-ICP-MS年龄,进一步确认兴谷杂岩的时代为中太古代,时代约束在3.05~2.85 Ga,其中包含3.05~2.96 Ga和2.96~2.85 Ga的两个构造时段的表壳岩和TTG片麻岩套。  相似文献   

18.
地质概述 李家堡子花岗伟晶岩型富钽矿床位于铁岭背斜南缘与太子河向斜的衔接部位。区内主要出露前震旦系、震旦系及侏罗系地层。前展旦系主要由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组成,局部夹有角闪岩、黑云母片岩等,构成古老基底。矿区东南部大面积分布着混合花岗岩,普遍见有绿帘石化,局部见有白云母化和钠长石化。混合花岗岩与前震旦系斜长角闪岩接触界线清楚,并部分被中生代侏罗系火山岩所覆盖。 本区构造活动不太发育,仅见有花岗伟晶岩脉贯入于震旦系变质岩中。目前,区内共发  相似文献   

19.
华北克拉通阜平杂岩的深熔和混合岩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华北克拉通的阜平杂岩长英质岩石中常产出显著的浅色体、岩脉和花岗岩侵入体,并形成广泛的混合岩化作用。通过矿物自形晶的形成、黑云母向角闪石的转换和大量钠长石净边的出现以及其它与熔体活动有关结构的分析,浅色脉体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发生与外来熔体的注入有关。在长英质片麻岩中可出现明显的熔体注入,在一些不易片理化的岩石如石英岩中亦可形成浸染状熔体渗入。熔体汇集可形成浅色体、岩脉,直至花岗岩侵入体。而深熔作用本身形成熔体的作用在本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遭受渗透式混合岩化作用的过程中,岩石成分发生了改变,形成开放系统。随着渗透熔体的结晶,可形成一些岩浆锆石,在副片麻岩中则很容易被当作碎屑锆石。  相似文献   

20.
辽宁兴城新立屯地区岩浆杂岩主要由4种不同的岩石单元组成,分别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花岗细晶岩和花岗伟晶岩,前两者分布广泛且为研究区的主要岩石单元,后两者则呈脉状侵入到前两者中。应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及花岗细晶岩的年龄分别为2 496±18 Ma,2 490±19 Ma,2 479±29 Ma,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结合野外地质特征,侵位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石英闪长岩,花岗细晶岩,花岗伟晶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新立屯地区岩浆杂岩主量元素方面具高硅(SiO2=61.38%~74.99%),富碱(Na2O+K2O=6.86%~9.41%),富Mg#(56~70)特征;A/CNK=0.91~1.18,属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方面,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Eu异常(δEu=0.50~0.9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εHf(t)值为-1.12~+6.13;TDM2(Hf)介于2 594~2 937 Ma,显示该套岩浆杂岩可能为地幔物质加入新生地壳再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