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唐蕾  闫白洋 《地理教学》2021,(19):36-39
地理和生命科学跨学科案例分析是上海市"新中考"改革方案的重要举措.本节课以"一方水土孕一方好茶"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总结评价等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和生命科学概念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培养学生信息提取与处理、问题分析与质疑、结论阐释与创新等跨学科能力.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主题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本文以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创设乡土情境问题。以探寻湿地保护措施为总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实施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地理、语文、生物、历史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度探究,并鼓励其运用跨学科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杨洋 《地理教学》2022,(8):40-42
跨学科案例分析是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新增设的试题,但因没有配套教材、教师跨学科专业知识较缺乏等原因,教师进行跨学科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时选材较困难。本文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补充视频与文献资料,创设贯穿式情境“三江平原的丹顶鹤”,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和生命科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案例分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动能力与意志品质。情境教学可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学看地形图”为例,以真实情境为线索,以实际问题为基点,探索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质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尤其要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积极探究、求异质疑,并在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情境教学的推广,情境教学法已普遍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的认可,也有许多有志的地理教师对情境教学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将情境教学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不仅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良好思想品德,对地理教学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忽视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没有领会情境教学的精神实质,只顾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经验,导致情境教学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季义敏 《地理教学》2014,(16):43-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学生已是心理较为成熟的人,有着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个性风格及其在学习能力、风格上的个性差异。合理运用学生的个性差异,巧妙设置合作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地理知识,在合作中发现地理问题,在合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8.
史珊珊 《地理教学》2014,(17):29-30
正所谓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在教育层面上,探究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学习活动,其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及表达交流。开展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活动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活动,应给学生充足的时  相似文献   

9.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遥感特征教学为案例进行情境类比地理教学实践。通过视觉形成与遥感技术特征的情境类比,给出了情境类比教学法的流程示范,使学生在对视觉形成这一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中,逐步完成对遥感概念的理解和发展。最后反思了情境类比教学法在地理教学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指出在情境类比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加强合作学习、教学引导以及学科间的交叉。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需重视创建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知地理事物,同时也强调单元式学习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中国气候”这一单元为例,通过创设跨学科真实情境,设计问题链,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空综合分析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向莉 《地理教学》2014,(19):34-36
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课程资源,包括地理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地理图册、地理填充图册等。现行的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已根据《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争议之处值得思考和探讨。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处理方法。一、巧设情境,化解困惑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编排了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13.
张微笑 《地理教学》2022,(12):20-23
区域地理的部分知识点较零散但涵盖面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落入全盘知识讲解的误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进入死记硬背的误区。主题情境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在确定区域主题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一系列同一情境下的不同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探究其形成原因,在整个过程中整合区域核心主干知识,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以“南美洲的雨与旱”为例,从确立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出发,精选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地理案例、组织素材以创设一系列情境、巧设问题链并融合学生活动,解决区域地理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钱海义 《地理教学》2022,(8):30-32+6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日常教学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难度。本文运用鱼骨分析法分析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布局及其变化的原因,并通过鱼骨图的形式分级表示其原因,以达到整体把握地理现象和事物的目的,实现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乡土地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感知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载体。本文以“重庆人口迁移史”作为乡土地理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依托乡土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理问题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情境类型学的视角出发,从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三个维度对湖北省五节地理展示课进行分析评价,发现目前地理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从案例中分析方法和地理原理,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类比迁移运用的教学策略包括: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案例;利用范例分析总结;利用多重样例间的差异性;练习内容的变通性和联系方法的多样性;地理变式等。  相似文献   

18.
余书涵 《地理教学》2023,(23):54-57
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乡土资源扎根现实情境,为学生所熟悉,以此为依托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乡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保护地方文化的责任感。本文依托顾渚村的产业演变历程,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为高中地理课堂k的项目式学习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怀龙  张海 《地理教学》2021,(17):38-41,53
如何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地理技能是当前地理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日本地理教科书和指导要领为研究材料,首先梳理了日本地理教科书中地理技能的整体规划;然后分析了地理技能背后的《中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社会编)》的依托;接着从日本学者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地理技能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回归研究材料,总结出日本地理技能教育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理技能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春媚 《地理教学》2022,(12):34-37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能有效触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为其持续高效学习地理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基于思维可视化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通过创设思维情境引领思维发展,运用视频、地图、思维导图、流程图、景观图和地理模型等思维可视化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带领学生由知识层上升到思维层,深入分析地理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培养学生高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