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一青海钾肥厂已转入生产阶段近九个年头,但对用盐湖卤水通过大面积深水盐田(池内水深1M左右)晒制光卤石在我国至今缺乏成熟的经验。本文就是通过对青海钾肥厂十平方公里盐田的西光卤石池光卤石矿六年的定期取样分析资料,总结出深水盐田光卤石矿的物化特性及其形成机理,以便为其它与将来特别是青钾二期工程更大面积的盐田生产和盐田管理提供基础和指导。本文是目前对深水盐田光卤石矿物化特性进行全面描述的唯一资料。  相似文献   

2.
陈祥 《盐湖研究》2002,10(4):44-47
提出了青海盐湖钾肥公司据生产需要 ,开辟新的采卤区后 ,卤水组份发生变化问题。根据分析与试验探讨了CaCl2 在盐田生产中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石军 《盐湖研究》1998,6(1):46-54
青海察尔汉盐湖是我国已探明储量的最大可溶性钾镁盐矿床,同时也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钾肥生产基地。本文根据多年对盐田生产定期取样分析的研究,系统探讨了大面积深水盐田的成矿机理与生产管理应用模型的建立与运行方法,对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合论述了青海盐湖集团一期工程采卤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转卤补水溶钾”的盐湖补水方式,以引导盐田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察尔汗盐湖盐田生产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石军 《盐湖研究》2001,9(2):42-47
从盐田蒸发结晶机理出发 ,分析了盐田生产的影响因素 ,概述了察尔汗盐湖盐田系统生产现状及工艺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盐田生产系统的措施和优化方法 ,并与国外同类型卤水盐田滩晒指标进行了对比。结论认为 ,通过转变观念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及时对各方面进行“调整”,应用系统论 ,保证钠盐池与光卤石池物料平衡、面积比例最优 ,并使调节池富有弹性 ,是察尔汗盐湖所有钾肥企业实现盐田系统乃至钾肥生产系统优质、稳产、高产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卤水中钙离子的存在会对盐湖化工生产及其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研究钙离子在卤水蒸发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外自然蒸发及盐田实地采样,研究了察尔汗盐湖盐田生产过程中钙离子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蒸发实验中卤水钙离子浓度随蒸发量的增加逐渐减少,在盐田生产现场采样结果显示钙离子浓度随卤水蒸发而增加,结合生产实际,推断外界钙离子补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车间含钙尾水混入,阻止盐田卤水和周边土壤可溶性钙盐间离子交换是有效降低卤水钙离子浓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察尔汗盐湖蒸发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水文因素与卤水蒸发量定量关系,缺乏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盐湖蒸发量的驱动因素动态变化研究。利用2020年11月5日—2023年5月1日察尔汗盐湖盐田的空气温度、露点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总辐射日累计以及盐田的蒸发量、水温、水位等监测数据,结合获取的察尔汗盐湖补给河流格尔木河流量等水文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盐田蒸发作用与气象-水文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盐田的水温、水位、淡水蒸发量变化保持一致,卤水蒸发量变化与盐田密度有关。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蒸发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增强。察尔汗盐田蒸发量在逐小时与逐月尺度主要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日尺度下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在极端天气作用下河流水文与盐湖微气象因子呈同步变化,对蒸发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一研究结果可为盐田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祁永唐 《盐湖研究》2000,8(1):72-80
介绍了盐湖和盐田卤水动态自动观测系统的发展概况 ;论述了系统的结构及其硬件和软件工作原理 ;作为主要关键技术 ,介绍了盐湖野外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和测量仪器的设计方法 ,卤水水位、温度、密度传感器的研制以及高浓度卤水中钾的直接自动监测方法。卤水动态自动观测系统在察尔汗盐湖和青海钾肥一期工程盐田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这项技术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五矿-五矿盐湖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一里坪盐湖卤水锂硼镁综合利用"项目,配合引进德国多级锂离子浓缩高镁锂比提锂技术,针对一里坪盐湖卤水进行提锂工艺技术二次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了一里坪盐湖晶间卤水的盐田蒸发试验工作,确定了卤水的蒸发析盐规律,获取了相关的盐田工艺技术参数;通过卤水改性、优化盐田工艺,解决了盐田老卤镁锂比值高的技术难题;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高效、清洁、节能的镁锂分离工艺,最终得到的富锂卤水镁锂比值在1∶1以下,成功进行了扩大试验,申请了相关专利,确定了适合一里坪盐湖资源特点的先进提锂工艺,用于该盐湖综合开发利用建设项目,为全面开发一里坪盐湖资源提供了技术保  相似文献   

10.
盐田法生产氯化钾的相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刚  孙柏  宋彭生 《盐湖研究》2002,10(3):13-16
根据察尔汗盐湖卤水组成进行相图分析 ,获得了盐田法生产氯化钾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条件 ,对氯化钾、氯化镁及温度的变化关系进行拟合 ,并给出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青海高寒区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杨红文  张登山 《中国沙漠》1997,17(2):185-188
青海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严重地区之一。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使土地荒漠化加剧,对人民生产生活、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4次全省荒漠化土地的普查资料,以及对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3个主要荒漠化土地分布区的研究,认为青海高寒区的荒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大13.4万hm2,年增速率为2.2%,已成为青海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对荒漠化防治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大柴旦湖滨日晒盐田的建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大柴旦湖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认为,湖表卤水东北部的湖滨地带,地表具有1.5-2.0了的沙质粘土层,适用建造土质日晒盐田。在对土壤粒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盐田建高中防止卤水渗漏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年产一万吨硫酸钾工业性试验”项目鉴定会,于一九九八年四月九日由青海省科委组织、青海省计委主持在西宁召开,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苏森出席了会议,经过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彭生为组长的专家鉴定组认真讨论评审,一致同意通过鉴定。用盐田光卤石或粗钾盐与天然无水芒硝转化法制取硫酸钾的新工艺,是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专利技术。一九九二年在青海省科委的主持下完成了年产150吨硫酸钾的中间试验,后在格尔木盐化工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年产一万吨硫酸钾工业性试验,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完成了工业性…  相似文献   

14.
盐田光卤石生产工艺控制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石军 《盐湖研究》1998,6(4):41-48
根据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卤水等温蒸发试验数据,结合大量生产取样分析资料,对盐田光卤石矿生产机理及其控制因素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卤石和无水芒硝制取硫酸钾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刚 《盐湖研究》1999,7(4):63-67
硫酸钾是重要的无氯钾肥,其生产方法较多。主要介绍“利用盐田光卤石和天然无水芒硝为原料制取硫酸钾”的专利技术的实施与进展,对年产万吨硫酸钾工业性试验的实际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盐田高浓度卤水蒸发的数学模型 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从化学工程的角度 ,将盐田系统作为一类特殊的化学反应器和无机盐分离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大量试验基础上 ,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 Na+,K+,Mg2 +∥Cl-,- H2 O四元水盐体系卤水在天然蒸发状态下的宏观蒸发动力学参数。从理论上对与卤水蒸发相关的多种参数进行了分析和合理简化 ,概述了卤水蒸发过程中的质量传递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四元水盐体系高浓度卤水在特定地域中进行天然蒸发的卤水宏观蒸发动力学模型 ,证明了多种简化和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对该数学模型在盐湖卤水开发中的盐田设计、盐田生产的现代化自动管理和控制等进行了探讨。在卤水蒸发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过程中 ,针对实际生产过程的需要 ,通过多种参数的分析 ,建立了多种参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房毅卓  陈亮 《盐湖研究》2023,31(3):114-118
介绍了基于DA-130N超声波密度计的高精度盐田遥测用密度传感器研制,为盐湖化工生产中的盐田卤水密度这一核心参数的自动化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清洗的专用密度传感器方案,该方案也可用于其他常温液体化工生产线的密度检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盐田自然蒸发中卤水浓缩效率低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装置:空气能蒸发器;基于增大蒸发面积的原理,将二维蒸发平面扩展为三维,通过考察风速、单位体积蒸发面积对蒸发量的影响,得出了最佳蒸发量对应的单位体积蒸发面积。当单位体积蒸发面积为196m~2/m~3时,单位装置体积的每小时蒸发量最大,可达30 kg/m~3h~(-1),之后考察用该装置蒸发卤水的效果,本装置蒸发效果较好,效率很高,对盐田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锂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原料”,已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新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都离不开锂原料。有机构预测全球锂需求量将从2017年24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83万吨LCE(碳酸锂当量)。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锂资源富集地,为探讨青海盐湖锂资源的合理开发规模,分析了锂盐开发的矿床特性、钾肥规模、开采方式、盐田精制浓缩工艺等影响因素,以察尔汗盐湖为例计算其开发规模,提出“先锂后钾”重点研发低含量卤水提锂技术、全流程工艺优化、构建锂资源产业集群等建议,将有利于科学规划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促进我国盐湖锂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3~2003年厦门市湿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厦门市1993年TM遥感影像和2003年ETM 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和数据统计,从湿地面积动态变化和湿地消长情况等方面,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对1993~2003年期间厦门市的湿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3年期间厦门市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2103hm2,其中有954hm2(滩涂864hm2)转变为非湿地,有1149hm2转变为人工湿地;而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2775hm2,其中养殖场面积从1993年的5778hm2迅猛增加到2003年的9768hm2,年均增长率为6.91%,水库与水塘和盐田则分别减少了961hm2和254hm2。有27.74%、11.41%、9.33%和3.63%的养殖场面积分别是由非湿地、滩涂、盐田和水库与水塘转变而来的;有54.37%的盐田转变成了养殖场,有33.24%、30.24%的红树林转变为非湿地、养殖场,有10.35%、8.64%的滩涂转变为养殖场、非湿地。对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比较利益因素极大影响着厦门市湿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