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检查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三倍体处理组的4个不同发育生长期(即2—4细胞期、担轮幼虫期、6个月小苗及14个月成员)的三倍体比例,并将同一处理组培育出的贝苗经倍性鉴定后将二倍体和三倍体分开,在海上吊养1周年,分别检查其死亡率,观察比较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死亡状况。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期,三倍体和二倍体的死亡率差异不大;在直线铰合期至变态附着成为贝苗这段时期,三倍体死亡率明显高于二倍体;成贝的三倍体和二倍体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腺观察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姜卫国  李刚等 《热带海洋》1990,9(1):24-30,001,T002
通过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yy(D.)春、秋两个繁殖盛期的生殖腺发育状况和性经观察,发现大多数三倍体在外观上没有生殖腺或者只有发育不全的生殖腺。组织切片检查结果表明,多数三倍体的生殖腺停留在休止期和增殖期,少数发育到生长期。没有一个三倍体的生殖腺发育达到成熟期。三部体中,雌性占94.3%,雄性占5.7%。三倍体的生殖腺中,初期的生殖细胞占多数,没有出现成熟的卵母细胞和精子。有些滤泡和生殖细胞萎缩退化。因此,三倍体生殖腺发育异常,三倍体合浦珠母贝是不育的。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和二倍体合浦珠母贝育珠比较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诱导培育的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进行插核育珠试验,并同处理组内的二倍体同胞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留核率和正圆珠比率分别为81.0%和58.8%,而二倍体则为71.3%和37.8%;在非正圆珠中两者的污珠率差别不大,但三倍体的尾巴珠和素珠的比率明显低于二倍体;三倍体的正圆珠珍珠层平均厚度和平均重量分别为381μm和163mg,二倍体分别为265μm和105mg,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初步表明,利用三倍体合浦珠母贝培育珍珠,能缩短育珠期,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雄性三倍体长牡蛎繁殖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很多人做过三倍体长牡砺的诱导工作,但在三倍体性腺发育及配子活力方面的研究,目前仅见Allen等1986年和1990年对三倍体的海螂和长蛎异常配子的发生报道。Cox1996年研究了悉尼岩牡蛎三倍体性腺发育情况,姜卫国等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腺进行了观察,李霞[1]对三倍体长牡蛎的性腺发育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者用流式细胞仪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二、三倍体的性腺细胞进行了初步分析,回答了三倍体长牡蛎生殖潜力及性比方面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三倍体长牡蛎的生长、繁殖、杂…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合浦珠母贝不育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毛贤  林岳光 《热带海洋》1996,15(2):17-21,T002
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春、秋两繁殖盛期的生殖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对其配子形成及受精、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生殖腺发育差,生殖细胞数量少,极少个体能见到成熟卵母细胞和精子;三倍体的配子能完成受精作用,能发育至直线铰合期。配子多为非整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多为14-28,胚胎染色体数目主要为28-42,故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因此,三倍体合浦珠母  相似文献   

6.
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春、秋两繁殖盛期的生殖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对其配子形成及受精、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生殖腺发育差,生殖细胞数量少,极少个体能见到成熟卵母细胞和精子;三倍体的配子能完成受精作用,能发育至直线铰合期。配子多为非整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多为14—28,胚胎染色体数目主要为28—42,故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因此,三倍体合浦珠母贝是不育的.  相似文献   

7.
抑制第一极体(T_1组)和抑制第二极体(T_2组)形成的合浦珠母贝三倍体,其Lap-3,Pt-5和Sod-1基因座位的杂合度比野生贝或养殖贝都有提高。T_1组这三座位的平均杂合度高于T_2组。两处理组内三倍体各基因座位杂合度不一定高于同胞二倍体,在杂合座位数与大小测量间也未证实有正相关性。但三倍体的生长速度都显著高于同胞二倍体,这主要是因为三倍体性腺发育差导致能量转向体细胞生长所致。  相似文献   

8.
不同倍性大黄鱼核仁数目银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银染法对不同倍性(单倍体、正常二倍体、正常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雌核发育鱼子代三倍体)大黄鱼胚胎、仔鱼或成鱼的不同组织进行细胞核仁数目观察计数。结果表明,大黄鱼各种倍性个体细胞核仁数目与染色体倍性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核仁数随个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非诱导雌核发育的大黄鱼细胞核仁众数与染色体组数相等(二倍体为2,三倍体为3),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大黄鱼及其子代细胞核仁众数却比其相同倍性的非雌核发育鱼少1(雌核发育二倍体为1,雌核发育三倍体为2)。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胚胎、仔鱼、成鱼)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鳃、肾、鳍)的细胞核仁数目(众数)相同。因此,借助核仁银染法可以快速、可靠、简便地进行染色体倍性鉴定。而雌核发育鱼核仁数减少的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6-DMAP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的方法诱导缢蛏三倍体的试验.结果表明:6-DMAP在100~500μmol/dm^3处理浓度范围内均可以诱导出三倍体,随着药物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提高,三倍体倍化率和D形幼虫畸形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D形幼虫孵化率会随之下降.综合来看,在30%卵子受精并出现第一极体,6-DMAP浓度为300μmol/dm^3和处理持续时间为20min时的处理组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春、秋两个繁殖盛期的生殖腺发育状况和性比观察,发现大多数三倍体在外观上没有生殖腺或者只有发育不全的生殖腺。组织切片检查结果表明,多数三倍体的生殖腺停留在休止期和增殖期,少数发育到生长期。没有一个三倍体的生殖腺发育达到成熟期。三倍体中,雌性占94.3%,雄性占5.7%。 三倍体的生殖腺中,初期的生殖细胞占多数,没有出现成熟的卵母细胞和精子。有些滤泡和生殖细胞萎缩退化。因此,三倍体生殖腺发育异常,三倍体合浦珠母贝是不育的。  相似文献   

11.
开展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杂交,通过静水压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来诱导杂交三倍体,设计单因素分析实验,筛选出当前试验条件下的最佳诱导条件。结果表明:静水压法可成功诱导出杂交三倍体,诱导率主要受到受精后处理起始时刻、处理压强和压强处理时间3个因素的影响。静水压法的最佳诱导条件为:海水温度(15.0±0.2)℃,受精后3 min起,以70 MPa压力处理6 min。此时相对孵化率为(24.06±1.10)%,利用倍性分析仪对其进行倍性鉴定,三倍体率为(26.67±6.67)%。染色体分析表明,三倍体胚胎的染色体数目为71条,对照组二倍体胚胎的染色体数目为47条。还发现有少量染色体数目为24条的单倍体胚胎。研究结果为鲆鲽鱼类异源多倍体的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工诱导合浦珠母贝多倍体的发生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用细胞松弛素B(C.B)(浓度1.2—1.5mg/L)和低温(12.0℃)处理诱导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D.)产生多倍体。抑制第一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达到40%左右;而抑制第二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77%和52%。随着C.B处理时间的延长,则出现一定数量的五倍体。亚致死温度是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合适温度。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孵化率急剧下降,且非整倍体数量增加。结果提示,C.B处理和低温处理诱导多倍体的机制有所不同;后者不仅抑制极体排放和细胞分裂,而且影响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抑制第一极体的C.B处理组的幼虫日增长率和幼贝大小均显著超过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技术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式对15℃孵育的中华绒螯蟹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三倍体,通过抑制第一次卵裂对18℃孵育的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四倍体,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使用CB,6-DMAP和KCl三种试剂对受精卵处理,发育至囊胚期检测,获得的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依次是49.1%,51.7%和77.5%,获得的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依次是50.3%,54.9%和79.8%.使用KCl试剂对抱卵蟹诱导处理,孵出潘状幼体检测,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85.3%,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27.3%.克服了以往三倍体诱导中离体培养的困难,首次获得了中华绒螯蟹三倍体潘状幼体,并极大提高了潘状幼体阶段四倍体诱导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D.)雌性三倍体与雄性二倍体交配,细胞松弛素B抑制其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产生的二倍体、三倍体及非整倍体3个群体进行了同工酶研究。二倍体、三倍体及非整倍体群体在6个多态位点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0.255±0.087,0.286±0.097,0.275±0.089,三倍体的杂合度高出二倍体约12%,表明多倍体诱导能增加诱导群体的杂合度。但在单个位点上,三倍体的杂合度不一定高于二倍体;在各自群体内,平均杂合位点数与生长间无明显的相关性,单个位点上的杂合子也未完全表现出其生长大于纯合子,且差异不明显(p>0.05)。因此,合浦珠母贝三倍体的快速生长难以完全用杂合度增高假说解释,只能说明诱导处理能使三倍体的杂合度增高,而能量再分配和"巨型性"可能对其快速生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整倍体群体的杂合度高于二倍体群体,但其生长却小于二倍体,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的增减对机体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诱导了半滑舌鳎三倍体,并探讨了三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通过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和染色体观察验证各组三倍化率.结果显示:在受精后5 min开始,将受精卵放在4℃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20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为35%.通过对三倍体染色体进行分析,辨认其雌雄染色体型为ZWW/ZZZ,出现频率为1∶1,没有发现ZZW型雌鱼,暗示半滑舌鳎Z染色体和W染色体之间的交叉和互换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6.
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 (Dunker)三倍体的卵与二倍体的精子授精 ,以细胞松弛素B(CB)抑制第一极体释放诱导四倍体 ,得到胚胎期非整倍体占 (88.1 8± 6 .79) % ,1龄贝中非整倍体约占 2 8.70 %。成贝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有 2 9,3 0 ,40 ,41 ,43条 5种类型。非整倍体作为一个群体其壳长和体重与二倍体无明显差异 (p >0 .1 0 ) ,但与三倍体有显著差异 (p<0 .0 1 ) ;二倍性水平的非整倍体的壳长和体重明显小于二倍体 (p <0 .0 1 ) ,而三倍性水平的非整倍体与二倍体无明显差异 (p >0 .1 0 )。研究结果表明 ,合浦珠母贝能耐受约单倍体染色体数目 7%— 1 4%的增加或减少 ,且表明合浦珠母贝非整倍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存活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栉孔扇贝(Chlamys ferreri)抑制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PB1),研究抑制PB1对受精卵减数分裂过程及胚胎倍性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抑制第一极体显著改变了受精卵的染色体行为,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共发现4种典型染色体分离类型,分别是三极分离(41.7%)、二极分离(11.7%)、双二极分离(24.9%)和非同步分离(2.8%),其余的受精卵(19.0%)染色体分离行为紊乱。对4-8细胞期胚胎的倍性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处理组中含有二倍体(10.9%)、三倍体(12.5%)、四倍体(19.5%)、五倍体(12.6%)以及非整倍体(46.6%)胚胎。研究结果表明,二极分离和双二极分离分别是形成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主要机制,而其他的染色体分离行为将主要形成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18.
华贵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志南  陈木等 《台湾海峡》1995,14(2):155-162
本文报道了用细胞松驰素B、高温和低温休克等方法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三倍体的实验结果。在26.0~28.0℃条件下,选用不同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0.1、0.3、0.5、0.7和1.0mg/dm^3,在受精后15min,处理受精卵15min,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12.5%、37.5%、68.0%、66.6%和81.0%,其中0.5~1.0mg/dm^3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对改变倍性最有效。高温休克选用31.0、33.0、35.0和37.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达46.7%(33.0℃,处理15min)。低温休克选用6.0、8.0、10.0和12.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40.7%(10.0℃,处理20min)。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三倍体诱导率增高、但孵化率下降,畸型率上升。用高温休克处理的实验组幼虫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作者认为,在商业性生产中,温度休克是诱导扇贝三倍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就细胞松驰素B与温度休克诱导三倍体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在血液生理学方面是否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虹鳟为实验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对虹鳟进行倍性鉴定,对三倍体和二倍体虹鳟的红细胞胞体和红细胞核大小进行测量,测定部分血液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显示,三倍体虹鳟红细胞及核的长轴、短轴、面积、体积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P0.01);三倍体虹鳟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二倍体(P0.01),而白细胞数目(WBC)显著高于二倍体(P0.05);三倍体虹鳟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浓度显著低于二倍体(P0.05),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含量与二倍体差异不显著(P0.05);三倍体和二倍体虹鳟血清渗透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倍性的虹鳟中,其红细胞大小及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受倍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低温2~9℃和高温35~39℃温度休克法,在受精后10~25min进行10~25min处理,诱导牡蛎三倍体。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都有不同程度的三倍体产生,其中受精后20min开始在4~5℃下处理15min诱导三倍体效果最好,诱导率为68×10-2,幼贝三倍体率为60.5×10-2,生长速度处理组壳高明显超过对照组,而壳长生长和幼虫死亡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