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半静水实验法测试研究了重金属Cu2 对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和玫瑰无须(Puntius conchonius)的急性致死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 对文昌鱼和玫瑰无须 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61,0.373,0.261,0.211 mg/L及0.976,0.783,0.562,0.473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1和0.047 mg/L.亚急性毒性实验中,文昌鱼和玫瑰无须 分别用浓度为20%和30%的 96 h LC50的Cu2 处理.不同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过量Cu2 对玫瑰无须 的鳃、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对文昌鱼鳃和肝盲囊细胞也产生了严重的毒害,表现为细胞空泡化等明显的结构破坏.实验结果显示文昌鱼的肝盲囊和脊椎动物的肝脏一样,也是受过量铜显著毒害的主要靶器官器官.因此,文昌鱼的肝盲囊至少在经受过量Cu2 毒害方面与脊椎动物肝脏具有相似性,从生理功能方面为类文昌鱼祖先的盲囊(digestive caecum)是脊椎动物肝脏的前体这一假说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头索动物文昌鱼中对zglp-1(Zinc finger, GATA-like protein 1)基因进行鉴定,并检测其在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japonicum)中的组织定位,本文对文昌鱼zglp-1基因的进化及表达进行了研究。同线性分析表明,文昌鱼zglp-1基因是斑马鱼zglp-1和人ZGLP-1基因的同源基因。文昌鱼Zglp-1蛋白的锌指结构域在进化上保守性较高,其三维结构与脊椎动物Zglp-1蛋白的三维结构也高度相似。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文昌鱼Zglp-1处于脊椎动物Zglp-1进化的基部,可能代表了脊椎动物Zglp-1进化的原始形式。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青岛文昌鱼zglp-1基因完整的ORF序列,其编码389个氨基酸。实时定量PCR技术显示zglp-1基因在文昌鱼性腺中特异高表达,其中在卵巢表达最高;再利用切片原位杂交技术发现zglp-1基因在卵巢、精巢、肝盲囊和鳃等组织中有阳性信号,其中在卵巢中信号最强,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本研究表明文昌鱼zglp-1为脊椎动物Zglp-1的同源基因,其在文昌鱼性腺高表达,这与该基因在脊椎动物性...  相似文献   

3.
厦门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厦门现有文昌鱼(Branchiostoma balcheri Gray)海域(蟹口海域、南线海域、黄厝海域)文昌鱼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10个有效引物的RAPD反应,共扩增出238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21,占总扩增条带的50.84%。Nei指数法分析和UP(小俄统计分析表明:厦门3个海域文昌鱼可分为2个组。平均遗传距离为0.11。南线海域文昌鱼和黄厝海域文昌鱼的遗传距离为0.07,亲缘关系较近,聚类于同一组;蟹口海域文昌鱼与南线海域文昌鱼和黄厝海域文昌鱼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2和0.14,亲缘关系较远,单独为一组,结论 与3个海域的文昌鱼形态比较结果一致,出现遗传分化。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统计结果表明:蟹口海域种群为0.616,南线海域种群为0.497,黄厝海域种群为0.391。厦门文昌鱼种群遗传多样性是各种群的遗传特性与该海域各种环境生态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三元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目前主要生态因素是底质和海水深度,3个海域中以蟹口海域的自然环境最为优越(其底质为中粗沙或粗中沙、水深8—15m)。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厦门海域文昌鱼资源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构建不同的悬浮物浓度环境,采用试剂盒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幼鱼肝脏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养殖水体中悬浮物浓度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50、100、200和400mg/L,每5天采样测定一次,实验周期为25天。结果表明,当悬浮物浓度添加量为50和100mg/L时,肝脏LSZ和SOD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200和400mg/L时,肝脏LSZ和SOD活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期各实验组鳃丝Na^+-K^+-ATPase活力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悬浮物效应的25天内,各实验组肝脏LSZ活力呈峰值变化,10天时除100mg/L浓度添加组外均达到最大值;而肝脏SOD活力在50和100mg/L浓度添加组略有升高,在200和400mg/L浓度添加组则基本呈下降趋势;鳃丝Na^+-K^+-ATPase活力前10天各实验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之后则显著降低,后期基本趋于稳定,其活力低于初始水平;实验结束时,各实验组其肝脏LSZ、SOD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相对于对照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各实验组鳃丝Na^+-K^+-ATPase活力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7.6%、65.2%、57.0%和71.1%。  相似文献   

5.
Gcm(Glial cells missing)是含Gcm-motif的转录因子。在果蝇中,Gcm决定神经元细胞与胶质细胞的分化命运;而在哺乳动物中,Gcm基因有Gcm1和Gcm2两种形式,主要表达于非神经组织,分别参与尿囊绒膜和甲状旁腺的形成。故Gcm在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中的功能是有差异的,但对其是怎样进化的并不清楚。文昌鱼是在进化中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是进化研究的良好模式生物。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文昌鱼基因组中存在Gcm2-like基因,并对其进化与表达进行了研究。Gcm2(或Gcm2-like)基因存在于从刺胞动物到哺乳动物的各物种中,而Gcm1基因仅从两栖动物中才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代表了脊椎动物Gcm1和Gcm2基因分化前的原始形式,且无脊椎动物的Gcm2-like基因可能与脊椎动物的Gcm2基因直系同源。另外,通过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文昌鱼Gcm2-like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Gcm2-like基因主要在文昌鱼的鳃、肠和肝盲囊中表达,特别是在鳃中明显高表达,支持哺乳动物甲状旁腺起源于鳃的观点。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Gcm功能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厦门文昌鱼人工繁育批量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仁杰  方琦 《台湾海峡》2007,26(1):121-128
2005年5月21日至7月6日从厦门市翔安区欧厝附近海域采集文昌鱼亲体6批共计550余尾,移入室内进行强化培育.7月16日和17日夜间,培育的亲体自然排放精卵并受精,共获得受精卵125万粒.受精卵孵化获得浮游幼体115万尾,孵化率达92.0%.孵化的幼体经25d较高密度人工培育,获得99.2万尾体长0.31~0.72cm的文昌鱼苗及未成苗浮游幼体;分苗疏养后,又经28d继续培育,存活的幼体几乎全部潜入沙层中,最终获得体长0.55~1.30cm的厦门文昌鱼潜沙苗23.2万尾,其53d育苗成活率达20.7%.这是国内外首次人工培育获得成批量的文昌鱼增养殖苗种.进而于2005年11月6日向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国内外首次的文昌鱼资源人工增殖放流.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毒性对刺参幼参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外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d^2+、Hg^2+和Zn^2+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内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3种重金属离子暴露时间的延长,幼参SOD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0.009-0.046mg/L的 Hg^2+对SOD活性的影响在24h和48h时表现为诱导效应,96h的SOD值达到最大,144h的SOD值下降。0.195~0.976mg/L的Zn^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48h表现为诱导效应,96h和144h的SOD活性下降。Hg^2+和Zn^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随暴露时间延长,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0.214~1.069mg/L的Cd^2+对幼参SOD活性的影响48h表现为抑制效应,96h和144h表现为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了温度、pH值和Hg^2+等9种金属离子对体长24.2cm±0.7cm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对热不稳定,最适pH为7.2。Hg^2+,Mn^2+,Ag^+,Pb^2+,Ba^2+,Ca^2+对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Hg^2+〉Ag^+〉Mn^2+〉Pb^2+〉Ca^2+〉Ba^2+,其中Hg^2+和Ag^+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Cu^2+,Zn^2+,Mg^2+则对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Mg^2+〉Zn^2+〉Cu^2+,Mg^2+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养殖期的凡纳滨对虾外壳膜NAGase基本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生长期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外壳为材料,分离提取外壳膜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3.2.1.52,NAGase),测定分析不同生长期的外壳膜NAGase的酶比活力及其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酶活力、最适温度、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m、vm)、活化能等均存在差异.不同生长期酶的最适pH均为5.5.不同生长期的对虾外壳膜NAGase对Cu^2+、Zn^2+和Hg^2+的敏感性也不同.Cu^2+对养殖8周对虾外壳膜NAGase的激活作用最为显著,可以使酶活力提高到400%.Zn^2+对不同生长期的酶活力均有抑制作用,但对成体对虾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可以使酶活力下降80%.Hg^2+对各个生长期的酶活力影响效果也不一样,当浓度为0.1mmol/dm^3时,仅对养殖6、8、9周的对虾的酶有激活作用,当Hg“浓度为1.0mmol/dm^3时,五个生长期的虾皮NAGase活力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气相色谱分析仪对泥蚶血淋巴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泥蚶血淋巴含有脂肪酸和氨基酸各18种,脂肪酸总含量为0.395mg/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0.215mg/g,约占脂肪酸总量的54.2%;氨基酸总含量为1、6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88%,呈鲜味游离氨基酸和呈甘味游离氨基酸占泥蚶血淋巴氨基酸总量的47.02%.  相似文献   

11.
有效氯对波吉卵囊藻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是集约化对虾养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优良微藻,能改善养殖水质,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本文通过累积培养方法,研究了对虾养殖中常用含氯消毒剂对波吉卵囊藻的种群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对微藻种群生长有显著影响。有效氯浓度为0.5mg/L时,波吉卵囊藻的生理活性轻微下降:有效氯浓度为2.5mg/L时,引起波吉卵囊藻死亡,其叶绿素含量、藻体干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下降了64.72%,13.69%,38.95%和10.38%。且随浓度增加,毒性越大。用浓度小于0.5mg/L的有效氯来防治对虾疾病,不会破环以波吉卵囊为优势种群的微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等地采集中华绒螯蟹五期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对其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表明:各期幼体消化道平均全长分别为0.912mm,1.332mm,1.628mm,1.998mm,2.221mm和2.644mm;胃在Z1中呈椭圆形,到Z3方才明显分化成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至于贲门胃内的研磨结构和幽门胃内的滤器则要到大眼幼体才完全形成;在各期幼体中,中肠均是消化道最发达的部分肠壁细胞呈圆柱状;肝胰管和中肠前盲囊在Z1中出现,而中肠后盲囊却要到Z2方才形成。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凝胶过滤柱层析和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技术,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孵化液中分离纯化出了大小约为34.8ku的牙鲆孵化酶。该酶卵膜裂解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7.0;对底物酪蛋白的米氏常数Km值为1.53mmol/L。该酶对丝氨酸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非常敏感,而对其他蛋白酶抑制剂不敏感,表明该酶极可能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类型的胰蛋白酶。此外,该酶可浓度依赖性地被EDTA所抑制,被Cu^2+所强烈抑制,被Ca^2+和Mg^2+所激活,对Zn^2+则不敏感,表明该酶很可能是一种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L-15和M199两种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肌细胞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L-15较M199更有利于罗氏沼虾肌细胞的生长。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Zn^2 (0~160ug/L)和Cu^2 (0~10ug/L)对罗氏沼虾离体培养肌细胞的影响,通过MTT法测定肌细胞的增殖.NBT法测定肌细胞活性氧的产生,结果表明,Zn^2 浓度为80~120ug/L时细胞的增殖效果较好,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最少;Cu^2 浓度为8ug/L时细胞的增殖达到最大,活性氧产生最少。  相似文献   

15.
樊海平 《台湾海峡》2004,23(4):500-506
由吡喹酮和克螨特组成的复配制剂对小球藻、轮虫、蚤状溞、水蚯蚓和卤虫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复配制剂对轮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3.9mg/dm^3(24h)和3.03mg/dm^3(48h).安全浓度(SC)为0.0432mg/dm^3;对蚤状溞的LC50为345.14mg/dm^3(24h)和17.5mg/dm^3(48h),SC为0.0135mg/dm^3;对水蚯蚓的LC50为636.80mg/dm^3(24h)和79.07mg/dm^3(48h),SC为0.366mg/dm^3;对卤虫无节幼虫的LC50为201.84mg/dm^3(24h)和8.91mg/dm^3(48h).SC为0.00519mg/dm^3,复配制剂对水环境生物的破坏作用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由0提高到98.9mg/kg,花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为103.0mg/kg左右;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在0-98.9mg/kg时,花鲈幼鱼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花鲈幼鱼获得最大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时,饲料中维生素C最低添加量为97.2mg/kg和105.0mg/kg;花鲈幼鱼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维生素C添加量达到396.4mg/kg时,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较高。综上所述,花鲈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为40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羟基自由基对细胞的三大基本分子核酸、蛋白质、葡萄糖有着强烈破坏作用。压载水中羟基的比值浓度达到0.63mg/L时,含有微生物液体中的总蛋白质含量从1.49g/100mL降到0.993g/100mL,减少了33.4%;核酸中RNA、DNA的含量分别从2.43μg/mg、0.96μg/mg分别减少到1.29μg/mg、0.19μg/mg,分别减少46.9%、80.2%;葡萄糖含量从0.246mg/100mL增加到0.492mg/100mL,增加了1倍。试验数据表明,羟基自由基氧化、分解、破坏了微生物细胞三大基本分子核酸、蛋白质、葡萄糖,这是微生物致死的主要生化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三峡库区小型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雄鱼为对象,研究17β-雌二醇对它的雌激素效应。在不同的温度和剂量条件下测定血清卵黄蛋白原、Ca^2+、总磷、无机磷的含量,以及肝胰脏RNA/DNA比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水温≥16℃、剂量≥1.0μg/g,以及水温≥19℃、剂量≥0.1μg/g条件下,17β-雌二醇可诱导雄性瓦氏黄颡鱼产生卵黄蛋白原,而且其水平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当水温≥16℃、剂量≥1.0μg/g时,血清Ca^2+含量极显著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试验组血清各种磷组分增加也呈剂量依赖;17β-雌二醇也引起肝胰脏代谢指标RNA/DNA比率增加。结果表明,雄性瓦氏黄颡对雌激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其体型适中,容易获得等特性,可以作为水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指示生物。血清卵黄蛋白原与Ca^2+可以作为污染水体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几种金属离子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其结果表明:Li^+、Na^+和K^+对酶活力没有明显影响,Mg^2+、Ca^2+和Ba^2+对该酶均有激活作用,激活程度依次为Ca^2+〉Ba^2+〉Mg^2+.Al^3+、Fe^3+、Cd^2+、Pb^2+和Hg^2+对该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μmol/dm^3的Hg^2+可以使酶活力完全丧失.Co^2+对酶的效应是先激活后抑制,Mn^2+对酶仅有轻微的激活作用.Cd^2+和Fe^2+对锯缘青蟹NAGase的抑制作用都呈竞争性-反竞争性混合Ⅱ型效应,Cd^2+的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23.9、5.0mmool/dm^3,Fe^3+的抑制常数Ki和KiS分剐为395.5、135.6μmol/dm^3.Ki〉KIS说明酶一底物络合物(ES)与抑制剂的亲和力比游离酶(E)与抑制剂的亲和力大.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波吉卵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6-苄氨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的生长和代谢影响。结果表明:6-BA在0.1-0.5mg.L^-1和2.4-D在0.1-7mg.L^-1的浓度范围内,对波吉卵囊藻的生长、干重、叶绿素a含量、光全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虾塘波吉卵囊藻定向培育的生长调节剂。6-BA和2.4-D的最佳浓度分别是0.5mg.L^-1和1.5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