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矿产预测实质上就是对成矿系统演化过程精确性表达的探索,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为理解成矿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以及信息运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通过信息与成矿信息、虚拟现实技术与成矿预测可视化和信息模型与成矿系统三个方面探讨信息科学的发展与矿产预测之间的紧密联系,预测未来成矿预测将向定量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对矿的定位预测从以分析为主向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信息科学与矿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预测实质上就是对成矿系统演化过程精确表达的探索。面对时代发展的挑战,矿产预测将从过去以分析为主转变为以分析与信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人们将继续采用新的实验技术去了解地层、构造等因素的控矿机理。另一方面,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为理解成矿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以及信息运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定量研究成矿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为高精度成矿预测的综合信息模型的建立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当代矿产资源评价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建立能够描述综合信息间复杂关系的多元非线性统计模型并预测矿产靶区,对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基于GIS软件平台,将证据加权模型应用于青海拉陵灶火地区矿产靶区预测,提取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信息,遥感地质信息,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等17种致矿综合信息,建立研究区矿产靶区预测模型,绘制成矿后验概率分布图,并利用ROC曲线分析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效果评价,根据ROC曲线的TP率和FP率计算圈定矿产靶区概率阈值,对研究区矿产靶区进行了圈定,结果表明证据加权和ROC曲线分析相结合圈定的成矿靶区与已知矿点分布较为吻合,该方法用于矿产靶区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甘肃石峡幅(I48E014014)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 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矿产等资料基础上, 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开展石峡幅1∶50 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综合检查、找矿预测和圈定找矿靶区。专项地质填图采用填编结合的方式, 将图幅地层划分为19类非正式沉积建造类型, 划分侵入岩建造类型1个;结合重点工作区矿产综合检查, 填写矿产信息卡片。在此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 总结成矿要素, 完成1∶50 000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等成果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成果图件和数据库突出表达了成矿建造、区域构造、矿化蚀变信息;系统总结了石峡幅成矿要素信息, 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型;圈定了7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5.
全国重要矿产预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重要矿产预测评价在借鉴国内外矿产预测经验基础上,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成矿动力学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定量预测理论为支撑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以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在系统编制建造构造预测底图的基础上,建立矿床综合信息预测模型。通过运用成矿地质体参数法,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辅助下,估算我国铁、铝、铜、铅、锌、金、锑、钨、锰、锡、钼、镍、银、稀土、铬铁矿、菱镁矿、锂、硼、硫、萤石、钾、重晶石、磷23种矿产地下2 km预测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圈定全国层次的3级预测区。科学评价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潜力,为国家政府机构和矿产勘查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王文杰  陈建平  胡桥 《江苏地质》2016,40(3):512-517
以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多金属矿床三维成矿预测为例,针对矿产勘查中从二维矿产预测到三维矿产预测到研究成果二维表达的局限性,探讨了在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指导下,通过虚拟现实软件平台(VRP),三维成矿预测信息集成表达显示过程的总体设计。对三维成矿预测中不同学科的勘探解译成果集成、综合分析多源信息以指导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蚌埠地区金矿资源预测为例,探讨了覆盖区及半覆盖区矿产预测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多种信息的综合解译和与矿产地质信息的有机关联,是揭示隐伏矿成矿规律的重要手段;采用“矿产二次预测方法”通过大区矿产预测模型向预测区逐步扩散,建立起本区统计预测模型,是在覆盖区开展模式类比预测的可行途径。文中讨论的成矿预测方法在安徽省蚌埠地区金矿预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对我国中西部地矿产地质研究程度不高地区的成矿预测,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网络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GIS是GIS与分布式计算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本系统采用了构件GIS和互操作GIS的优势,并将GIS发展与构件技术、互操作技术、分布式三大技术结合起来,形成超媒体空间信息集成平台即WebGIS。在该平台上,将基于GIS的单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系统在Web上得以实现,最终实现基于WebGIS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系统,最后给出基于WebGIS的阿尔泰成矿区矿产预测成果的信息共享实例。  相似文献   

9.
全国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是迄今为止投入最多的矿产预测评价工作,采用的技术方法是基于矿床模型的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预测工作针对矿产预测的基本问题,如地质工作的不平衡性、三维预测、定量预测与定性预测结合、地物化遥综合预测等问题进行有益探索,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以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开展建造构造编图,将建造与成矿环境结合;通过矿产预测类型的成矿模式、预测要素研究构建定量预测模型;通过成矿地质体地质参数法预测实现二维到三维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成矿预测的特点并在对澜沧江南段铜多金属的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ORPAS系统抽取构置了来自地质异常场、成矿异常场和矿化异常场等多源信息的16个预测变量;把研究区划分为2.5 km×2.5 km大小的1334个统计单元,利用证据权重法的数学模型对研究区铜多金属矿产进行预测;圈定了3级成矿远景区;研究表明证据权法用于成矿预测方法简单,结果可靠性较高;利用MORPAS系统进行成矿预测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向杰  肖克炎  陈建平  李诗 《地球学报》2020,41(2):135-143
随着矿产资源预测的发展,三维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已经成为矿产勘查领域的热点。然而真正决定矿产预测及矿产勘查成败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恰当的预测变量来反映成矿作用过程。本文以四川拉拉铜矿为例,通过成矿系统分析“源-运-储-保”四大要素总结了该区矿产预测的地质找矿要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以及成矿信息定量提取技术,构建了区域找矿要素三维地质信息。以找矿信息量为数学模型,确定了拉拉铜矿成矿有利区划,圈定了4个找矿靶区。本次研究将矿床成矿系统分析(知识驱动)与三维定量分析(数据驱动)相结合,将成矿作用过程及关键因素(源、运、储、保等)转化为可预测的具体空间要素,并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空间重构,该方法为今后的三维定量预测工作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佳佳  林楠 《地质学报》2016,90(10):2908-2918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复杂高维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评价过程,通过识别和提取地、物、化、遥等多源地学观测数据中的综合致矿地质异常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矿预测。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地质成矿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建立综合信息成矿模型并应用于成矿预测,从而圈定和评价成矿远景区,为区域找矿工作部署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将证据加权模型引入到成矿预测研究中,通过建立和评价地质信息、化探信息、遥感蚀变信息、遥感线环形构造密度信息与已知矿化点的关系,然后用贝叶斯公式计算成矿后验概率,推出研究区成矿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综合信息成矿模型预测结果符合研究区地质成矿规律,和已知成矿点吻合率达71.4%。  相似文献   

13.
张帅  肖克炎  朱裕生 《江苏地质》2018,42(3):393-400
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取甘肃夏河—合作一带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体以及断裂等成矿有利证据图层,基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以及最大熵模型方法进行成矿预测。成矿系统理论为从不同尺度选取成矿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的数据驱动成矿预测奠定了基础。最大熵模型法作为广泛应用于成矿潜力分布的方法,通过与证据权法、找矿信息量法的预测结果对比以及ROC曲线分析,表明其在矿产资源预测中同样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Metallogenic prognosis of synthetic information uses the geological body and the miaeral resource body as a statistical unit to interpret synthetically the information of geology, geophysics, geo-chemistry and remote sensing from the evolution of geology and puts all the information into one entire system by drawing up digitalized interpretation maps of the synthetic information. On such basis, differ-ent grades and types of mineral resource prospecting models and predictive models of synthetic informa-tion can be established. Hence, a new integrated prediction system will be formed of metallogenic prog-nosis (qualitative prediction), mineral resources statistic prediction (determining targets) and mlaeral resources prediction (determining resources amount).  相似文献   

15.
肖克炎 《地球学报》2020,41(2):130-134
深部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最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领域。随着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的日益减少,地质找矿工作逐步向第二深度空间发展。深部矿产资源三维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预测研究的重点领域,地质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持续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与重要认识。《地球学报》集中在2020年第2期刊发15篇文章作为“深部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专辑,专辑涵盖了三个方向的研究成果:(1)矿产资源三维预测;(2)地质调查与研究;(3)地质、地化数据处理方法等。这些工作主要涉及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两个方面,即预测方法和成矿规律,具体包括深部构造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同位素定年及示踪在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机器学习提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简要介绍收入本专辑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深入研究和认识深部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对陆地近地表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的区位、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文章对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体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介绍。该体系以地球动力学、成矿动力学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最大限度地分析地质构造的成矿信息,以各级成矿区带为单元,划分主要矿产的矿床预测类型,建立矿床模型,总结区域成矿系列。全面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所显示的地质找矿信息,运用体现地质成矿规律内涵的预测技术,全面、全过程应用空间数据库及GIS技术,在圈定成矿预测区的基础上估计潜在资源量。  相似文献   

17.
肖克炎 《地球学报》2023,44(5):748-752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提出, 先后指导了我国胶东、南岭、秦岭等重要成矿省进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并进一步促进上述区域的找矿预测工作。实践经验证明该理论对于总结我国纷繁复杂的成矿规律具有实用性, 其更加适合中国多旋回渐进式演化、多成矿域交汇的实际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矿床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找矿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将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鉴于此, 此次专辑依托于全国潜力评价项目、全国动态潜力评价项目和深部重点研发项目, 收录 15篇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预测应用论文, 主要涉及不同矿种从区域小比例尺成矿预测到深边部的大比例尺预测的应用研究成果, 旨在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找矿工作选区和部署提供技术与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18.
李彩凤 《江苏地质》2019,43(3):469-480
中条山铜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部,是我国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中条山铜矿沿裂谷边界断裂带展布,新太古代末期—早中元古代经历了初始成矿期、沉积成矿期、区域变形变质成矿期和西阳河火山活动成矿期4个期次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成矿系统。在充分研究中条山成矿模式并分析成矿系统关键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矿产空间数据库,以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为指导,采用GIS技术定量提取地层、构造、岩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等多元综合找矿信息,建立中条山铜矿床资源定量预测评价模型;采用证据权重法对成矿预测因子进行赋值,根据后验概率值和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研究成果为中条山区域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