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上倾倒是疏浚物的主要处置方式,倾倒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海洋环境和局部海床变化,进而影响倾倒区的环境容量和倾倒容量。文章在倾倒区选划时倾倒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面积有效利用系数、可继续利用的水深等概念,通过分析倾倒区冲淤环境、流失率和倾倒区有效利用面积等,评估连云港2#倾倒区使用期间的倾倒容量,探索使用过的倾倒区倾倒容量的评估方法。同时,分析海洋环境对倾倒强度和倾倒方式的响应情况,结合倾倒区使用期间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评价倾倒容量的合理性,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倾倒区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倾倒区容量主要受海水动力过程(潮流输沙、风暴潮和风浪掀沙等)、倾倒区面积和水深地形等因素影响。本文基于FVCOM(Finite Volume Coast and Ocean Model)三维数值模型和随机动态统计分析模型, 利用倾倒区地形演变和倾倒量资料, 探讨海水动力过程(潮流输沙、风暴潮和风浪掀沙等)和倾废活动对海底地形变化的影响, 构建海洋倾倒区容量长期演变评估模型。利用FVCOM水动力和泥沙模型计算自然状态下潮流输沙引起的地形变化, 同时结合倾倒区多年实测水深和倾倒量资料, 分析倾倒量、潮流输沙和地形变化的统计关系, 通过实际资料拟合修订系数, 作为该倾倒区海浪和风暴潮等因素输沙所造成地形变化的参考值, 以此评估倾倒区容量长期演变。在设定实际地形变化阈值的前提下, 计算倾倒区容量。以长江口1#倾倒区为例, 1#倾倒区地形抬升0.5m/a,倾倒区容量约为670万方/a,模型结果和实际批复结果吻合。同时在甬江口2#倾倒区、罗源湾倾倒区、嵊泗上川山、东碇倾倒区和温州港倾倒区等验证, 模拟结果同实际观测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海洋倾倒区的选划与管理是海洋倾废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国家海洋倾废管理的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多年来通过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完善管理措施,逐步建立了一套海洋倾倒区管理规章制度.以大亚湾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为例,从倾倒区位置的选划、倾倒物的检验、倾倒行为的监视、倾倒区的封闭等一系列完整过程的论述,介绍了我国在海洋倾倒区管理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海上倾倒是疏浚物的主要处置方式,倾倒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海洋环境和局部海床变化,进而影响倾倒区的环境容量和倾倒容量。文章在倾倒区选划时倾倒容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面积有效利用系数、可继续利用的水深等概念,通过分析倾倒区冲淤环境、流失率和倾倒区有效利用面积等,评估连云港2#倾倒区使用期间的倾倒容量,探索使用过的倾倒区倾倒容量的评估方法。同时,分析海洋环境对倾倒强度和倾倒方式的响应情况,结合倾倒区使用期间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评价倾倒容量的合理性,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倾倒区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烟台海洋倾倒区环境监测及对比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烟台海洋倾倒区环境监测及对比评价表明,倾倒区水质良好,但从1986、1991、2001年3次监测情况看,污染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倾倒区底质良好,从2次监测情况看,污染减轻;倾倒区生物种群受到一定影响,生物体重金属含量较低。水深测量及地形图显示,倾倒区水深不断变浅,西南角0.25km^2水深变浅为16.1m,预计3a后将约变浅为15.6m。烟台海洋倾倒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废弃物在某一固定范围集中倾倒,导致该区域水深变浅,地形改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暂停原部分海洋倾倒区的使用,为弥补倾倒面积减少可能造成的影响,建议就近选划一个限期、限量的临时海洋倾倒区。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洋倾倒区使用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渤海海洋倾倒区使用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对目前倾倒区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渤海海洋倾倒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海洋倾倒区现状与需求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倾废管理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基本任务.近年来,因港区建设,航道通航水深和港口靠泊吨位的要求不断提高,使疏浚物向海上倾倒的数量逐年增长.而原有的海洋倾倒区或因容量有限、或因距工程点较远等难以满足需要.在收集大量倾倒区运行情况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探究,针对东海区倾倒区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各海域倾废需求特点,进行倾倒区分布的发展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青岛胶州湾外三类疏浚物海洋倾倒区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倾倒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海洋倾倒区综合整治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士三 《台湾海峡》1998,17(1):110-114
海洋倾倒区封闭是海洋倾废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疏浚物倾倒活动是一项比较频繁的海上倾倒活动。疏浚物海洋倾倒区的封闭,需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和判断方法,本文提出用外溢作为一种判断方法,且将倾倒 溢发为无外溢、少量外溢、显著外溢、严重外溢和最严重外溢五类,认为当倾倒区出现显著外溢时,应考虑限制使用;当倾倒区出现严重外溢时,考虑封闭;当出现危害性外溢时,就立即封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93年进行的水文、化学、地质、生物等专业20多个项目的调查,报道了九龙江口外塔角海洋倾倒区启用两年后的环境现状,以及倾倒活动对海区环境、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来,塔角海洋倾倒区及其附近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但未影响厦门港主航道;由于海区水动力条件好,倾倒区一带水质基本正常,与邻近海区比较,相差不大;因疏浚泥富含有机物,与倾倒前比较,倾倒区底质硫化物增加115.6×10-6(m/m),表明底质已受到有机污染的影响;倾倒活动对底栖生物的影响较大,倾倒区内生物种类明显减少,棘皮动物的反应最为敏感,仅分布于倾倒区外。本文还提出了该倾倒区今后使用及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1972伦敦公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影响因素以及我国海洋倾废管理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程序。作者认为,我国海洋倾废管理的目标与公约的目标是一致的,但管理范围比公约更为广泛,并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文章还指出,我国的海洋倾放心管理已发展一套较为完整的申请、审批和核准程序,执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2009年9月岚山港临时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情况,发现该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Cr、Hg污染分布大致表现为倾倒区范围内含量高,倾倒区外围含量低的趋势,可能是疏浚物的倾倒造成的这种分布特征。分析了岚山港临时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有机碳、粒度的相关性,发现重金属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其中Cr与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P<0.01),重金属含量与粒度(沉积物黏土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海洋倾废是海洋空间资源环境效益的重要体现,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保护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文章对我国海洋倾倒区分布及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海洋倾倒区使用与监管中存在的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不合理、倾倒区空间布局与已有区划冲突、部分省、市倾倒需求得不到满足、倾废记录仪利用效率不高、倾倒执法监察与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洋倾倒管理应加强法制化管理;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和使用海洋倾倒区;加强对海洋倾倒区审批后的监视监控;加快构建海洋倾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倾倒区海洋动力对疏浚物扩散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对大亚湾海洋倾倒区在9个月倾倒期间的跟踪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其在接纳疏浚物倾倒期间悬浮物浓度的特征以及变化特点;通过相关系数的计算,分析海洋动力(波浪、海流)对疏浚物扩散的影响.结果显示:海区海洋动力较强,疏浚物扩散快速,因此,大量倾倒时,倾倒区悬浮物浓度并不大幅度上升;海域的波高与倾倒区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波浪是影响倾倒区浓度的主要因素;海流是疏浚物扩散的主要因子,其作用导致监测海区很少出现高悬浮物浓度.自然状态下,海水的运动状态和悬浮物浓度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如何确定海域的悬浮物本底浓度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上海市海洋倾废管理在法制建设、资源化利用、倾倒活动控制、采样检测和评价标准、审批效率以及倾废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海洋倾废管理法制建设、引导促进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科学调控海洋倾废活动、制定新的疏浚物采样和成分检测评价标准、通过审批标准化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海洋倾废综合监管机制6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从管理、审批和执法3个环节对海洋倾废活动实施全方位、全覆盖和全过程监管,为上海市海洋环境综合管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海洋真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微生物作为海洋生物的一个组成,有其独特的特性,耐盐性不能作为区分海洋型与陆生型微生物的标志。本文对海洋真菌的的界定、数量、附着基质、生态类型以及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洋规划的现状,并从海洋规划体系、制度、机制和平台等4个方面,提出了海洋规划体系框架构想,为海洋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四大体系由分级分类、法律法规、编制运行和技术标准体系构成;三项制度由咨询评估、影响评价和社会参与制度构成;二套机制由衔接协调和管理监督机制构成,一个平台由数据库、专题规划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很重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主要集中海洋渔业、海洋养殖业、海藻人工培育以及海藻产业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其中海藻和海洋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在整个海洋生物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必将带进21世纪,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综合考虑社会发展、文明演进、国家需求、科技进步、人才成长等因素,将世界海洋地质调查发展历史划分为"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升级期"5个阶段,探讨了不同阶段海洋地质调查的工作目标、主要特点和标志成果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凝练历史发展规律和启示,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海洋地质工作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洋化学传感器研制的动态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学海洋学研究数据的获得要方便、经济、高效的分析测试手段,化学传感器则是海洋调查和监测DO、pH、CO2、NH3-N和S(-II)等的理想手段和工具。本文评述了60年代末以来用于天然水体中CO2、NH3-N和S(-II)检测的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情况,进一步讨论了海洋化学传感器研制所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面,并分析了海洋化学传感器研制进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