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忠义 《海洋世界》2010,(12):55-56
<正>1952年5月,中国海军航空学校的第一期空、地勤学员毕业了,海空军部队迅速建立了起来。海空军的第一支部队主战飞机是杜-2水鱼雷轰炸机,这是一支进攻性的海空突击兵力,未来的作战对象是东南沿海敌占岛屿和台湾的海上舰  相似文献   

2.
<正>塞班岛战役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上来说都具有决定意义。经此一役,日军的"国防圈"被突破,海军也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美军则为其B-29轰炸机拿下可以直接飞临日本本土并进行轰炸的陆航基地。被日本人称为"马里亚纳诸岛"的马里亚纳岛链位于西加罗林群岛北部约300英里处。它由15个小岛组成,从北向南延伸,形成长425英里略微突出海面的弧形岛链。美国直接介入马里亚纳事务始于1898年6月21日。那时美国与西班牙正角力太平洋地区(美西战争),美军一支先遣队搭乘"查尔斯顿"号巡洋舰攻  相似文献   

3.
1946年,美军在西太平洋秘密进行了代号为“十字路口作战”的核爆炸试验。这是二战结束后美军首次进行核爆炸;然而,细细想来,令人痛心,不堪回首。论战比高低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陆军航空兵 B-29远程轰炸机成功地对日本两个城市进行了原子弹轰炸,80万人顷刻之间丧命,从而使美国陆军名震全球,威扬四方。对此,在二战中屡建战功横扫数大洋的美国海军心里极不平衡,总觉得有失宠的不幸。二战刚结束,心里不服的美国海军终于挑起与陆军的大论战。美国海军认  相似文献   

4.
陶然 《海洋世界》2008,(9):62-67
日本海军在其力量巅峰期间准备对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给以决定性打击,但美海军却在中途岛海战中转败为胜,击沉日本海军4艘航母并逆转了太平洋战局。 66年前的1942年6月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性海战由日本海军与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在中途岛上演。胜败主要决定于攻击敌军之俯冲轰炸机、鱼雷飞机和战斗机的孰多孰少。但是,就像其他决定性海战一样,指挥官的决心和运气在决定谁胜谁负和胜负大小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鱼雷打靶试验对评价武器系统对目标的打击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水动力参数是模拟鱼雷水下运动轨迹、预报鱼雷打靶落点的关键参数。随着现代CFD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值方法获取水动力参数,提高了轨迹预报精度,但计算效率不高,不利于多工况下鱼雷打靶预报。首先,基于刚体动量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鱼雷的水下运动方程组,运用4阶龙格–库塔(Runge-Kuta)法对运动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对鱼雷水下轨迹进行模拟,从而获取鱼雷打靶性能。其次,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近似模型(GA-BP)和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的近似模型(AGA-BP)模拟鱼雷水下打靶落点,对鱼雷打靶性能进行快速预报。通过仿真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AGA-BP预测模型相对于BP预测模型更稳定、GA-BP预测模型收敛速度更快,实现对鱼雷水下打靶快速预报。  相似文献   

6.
<正>硫黄岛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作者:德里克·赖特著吉姆·劳里埃绘图译者:李瑾ISBN:978-7-5027-9066-0/E.106定价:32.00内容简介:硫黄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海军中将霍兰·史密斯称其为"陆战队历史上进行的最野蛮并且是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战役"。陆战队员殊死拼搏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役。硫黄岛位于B-29超级堡垒轰炸机飞往日本本土航线的中间位置,因而对  相似文献   

7.
<正>轻型护卫舰虽然不若驱逐舰或护卫舰配有大型声呐,但在浅海或近岸区域接战时,反潜武装反而比侦搜设备更为重要,其中又以轻型制导鱼雷及反潜火箭弹各擅胜场。美国"雷神"的Mk46轻型反潜鱼雷拥有广大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前鱼雷武器仍是水面舰艇在未来战场上的主要威胁之一,而鱼雷位置信息的获取对鱼雷防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声呐探测系统性能不断提升,舰壳和拖曳式声呐也可在较远距离上探测到来袭鱼雷方位信息,因此基于双声呐测向信息可以对鱼雷位置进行交叉定位。通过建立典型测量误差下的误差空间分布模型,仿真分析了常规交叉定位算法目标定位误差空间分布情况。针对测向方位这一主要定位误差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测向方位滤波的交叉定位算法。动态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鱼雷目标定位精度。该研究可为利用单舰双声呐系统对鱼雷目标进行定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施征 《海洋世界》2014,(2):60-61
<正>USET-80电动鱼雷是由圣彼得堡水中兵器研究中心——水动力仪表研究所在原SET-65和TEST-71M两型鱼雷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新型鱼雷。目前USET-80M是该系列中最先进的型号。USET-80系列电动鱼雷是一种统一标准的533毫米鱼雷,主要用于反潜,装载于核/常规潜艇与水面舰艇上以及反潜战机上,具有主、被动声呐寻的制导和尾流寻的制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潜艇被动声呐系统跟踪目标,进行目标运动分析后,发射线导鱼雷攻击水面舰艇的作战背景,建立了鱼雷导引方法、声呐目标分辨和目标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研究了鱼雷发射后本艇战术机动对线导鱼雷攻击远距离水面攻击效能的影响。根据鱼雷作战效能蒙特卡洛仿真方法,给出在一定目标运动要素误差下,满足线导鱼雷攻击效能指标的鱼雷发射后的本艇战术机动的要求,并给出了武器系统实现这种要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和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已经下令立即调查中国利用电脑技术发展的被动雷达技术,是否威胁到美国最先进的隐形飞机。报道指出,中国已接近完成部署这种新型的防空早期预警雷达,并可能在2年内服役,这使美国军方忧心不已。美国人所担心的是一种新的“革命性”的防空雷达技术。它可以探测到美国的隐形飞机,包括美国现役的 F-117隐形轰炸机,甚至于未来投入使用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 F-22。美国的防务专家指出,中国人利用一种相对简单的国产技术研制出的这种反隐形雷达系统,使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造价最昂贵的隐形飞机过时。美国人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中国早在隐形飞机问世时,就致力于攻破美国隐形飞机的隐形技术。当一架 F-117隐形轰炸机今年5月在南联盟上空被击落后,美国就预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12.
鱼雷作为水下最重要的进攻武器之一,可针对水下及水面目标发起非对称隐蔽攻击。随着近几十年电子技术的发展,鱼雷更加智能化,杀伤力更大。因此反鱼雷任务成为现代海战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主要介绍了国外近年装备的鱼雷型号,并对国外鱼雷对抗用声诱饵作了介绍,最后对声诱饵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为今后我国发展声诱饵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军的鱼雷研制从60年代初仿制苏制鱼雷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独立研制鱼三型深水反潜和鱼四型潜射反舰鱼雷了。80年代末我国在仿制轻型反潜鱼雷的同时,开始研制新一代的鱼五型线导反潜鱼雷和火箭推进反潜鱼雷(RAT)。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已先后装备了自制的热动力导引鱼雷,潜对潜、潜对舰电动声导鱼雷、空投反潜  相似文献   

14.
从潜艇反鱼雷防御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潜艇反鱼雷防御的战术背景、对抗措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3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潜艇面临的鱼雷和反潜威胁,对潜艇主动和被动防御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重点对潜艇针对未来反潜作战需求构建网络中心化、多层次、多平台、智能化的综合防御体系进行了思考和设想,为潜艇水下反鱼雷防御技术发展、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世界上各种鱼雷防御装备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层出不穷。分析了目前鱼雷软、硬杀伤手段的不足,重点分析了反鱼雷鱼雷(ATT)的局限性,对比空中反导系统,指出了目前ATT技术的误区。最后给出了一种近距离鱼雷防御的方法:多发深弹在水下形成可移动的弹阵,采用深弹协同作战的方式防御鱼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外鱼雷现状,探究其航程、航速、作战深度等总体性能指标,给出国外鱼雷对我国同类装备的启示:1)走系列化发展之路;2)持续提高自导性能、推进减振降噪;3)创新鱼雷战斗部技术;4)轻型鱼雷朝着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5)根据最大射程需求选择助飞鱼雷运载系统技术途径; 6)更高的航速、更远的航程、更大的作战深度已经不是国外鱼雷的发展重点。相关研究值得我国鱼雷装备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B-3多糖诱导番茄叶,采用试剂盒测定其对番茄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南极茵B-3胞外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等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B-3在诱导不同时间后,均能提高番茄各抗氧化酶的活性.0.5%的B-3多糖诱导24 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0.5%的B-3多糖作用48h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8.
反鱼雷鱼雷(Anti-torpedo torpedo,ATT)作为一种可主动搜索并拦截多种制导类型来袭鱼雷的硬杀伤武器,毁伤概率高,成为各国水下防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介绍现有鱼雷制导类型和各种鱼雷防御手段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 ATT 武器的优势,整理了国外 ATT 武器发展现状,详述各国 ATT 武器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最后,对 ATT 武器的作战使用开展研究,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 ATT 对来袭鱼雷的拦截概率,为开展 ATT 武器研制及其作战使用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黏土中鱼雷锚抗拔承载力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瑜璐  张金利  杨庆  杨钢 《海洋工程》2019,37(6):122-129
基于Abaqus软件,针对预埋在一定深度鱼雷锚的抗拔承载力进行3D数值分析,探讨了锚型、土体类型、拉拔荷载倾角、拉拔荷载水平分量与锚翼夹角等多种因素对拉拔承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均质土、正常固结土和两层土体中,带4个锚翼鱼雷锚增加56.22 m2的锚翼侧面积,其拉拔承载力比无锚翼的提高1.9倍以上;当锚翼侧面积相同时,增加锚翼的宽度可以有效提高锚的承载力;拉拔荷载倾角α在30°~45°范围内,可获得较大拉拔承载力;锚翼宽度越大,拉拔荷载水平分量与锚翼间的夹角β对鱼雷锚水平承载力影响越明显;经归一化的V-H包络线公式对工程应用中预测鱼雷锚的承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B-3胞外多糖是从一株南极嗜冷菌Psychrobacter sp.B-3发酵液中提取的胞外多糖,前期研究发现该多糖能够激活巨噬细胞并影响其免疫调控活动。为探明其免疫调控途径,采用转录组学分析对经B-3多糖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系进行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3多糖的刺激引起了420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其中上调178个、下调242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细胞功能存在诸多关联,但主要集中在代谢和免疫两个通路上:其中在多个免疫相关通路上,富集最显著的是抗原处理和表达途径;另一个明显富集的则是代谢通路,B-3多糖处理引起了大量参与代谢的酶类的表达变化,包括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质和核苷酸代谢相关基因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B-3胞外多糖作为一种免疫激活剂直接影响了RAW264.7巨噬细胞系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对其胞内的代谢途径产生了影响。本论文首次开展了南极嗜冷细菌胞外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系的影响,该研究为不同来源的活性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激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