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黄河源区1618—2009年5—6月最高气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集自青海省雪山乡的祁连圆柏建立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将标准年表与黄河源区内4个气象站各气象要素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整个源区5—6月最高气温与标准年表相关性最显著,相关系数为-0.65。根据相关分析结果,重建了黄河源区1618—2009年5—6月最高气温距平序列,重建方程经过逐一剔除检验,方差解释量达42.2%,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重建序列在近400年间先后经历了8个较暖时间段和8个较冷时间段,暖期时段有1644—1656、1727—1746、1786—1797、1817—1835、1860—1885、1916—1934、1952—1968和1992—2005年,冷期的时段分别为1632—1643、1657—1696、1747—1764、1798—1816、1836—1859、1898—1915、1935—1951和1969—1991年。对比本次重建序列与杂多、青藏高原东部以及长江源的气温重建序列,发现以上序列在公共时段变化趋势一致,另外,一些文献和历史记载也证实了此次重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1资料分析处理分析宾县1961—2010年相关的气象资料,将50a资料,每10a划分为一个时段,共划分5个时段。即:61—70、71—80、81—90、91—2000、2001—2010年。  相似文献   

3.
摘要:应用探空资料,对2009—2016年4—9月山东省205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 12个环境物理量参数统计分析,研究各月山东内陆和半岛地区雷暴大风物理量参数的月平均和阈值。结果表明,(1)T(850-500) 、CAPE和K指数在内陆高于半岛,T(850-500)在4—6月明显高于7—9月,K指数和CAPE值在7—8月最高。(2)在4—6月T(850-500)≥26℃的比率50.0~75.8 %;在内陆6—8月、半岛8月CAPE≥500J/kg的比率50~76.1%;在内陆4—5月、半岛5—6月DCAPE≥500J/kg的比率52.4~57.1%;在7—8月K指数≥30℃的比率58.3~88.9%。(3)5—9月θse(700-850)月平均值<-1℃;7—8月SI的月平均值<1℃、LI的月平均值<0℃。(4)风暴强度指数≥250的比率在内陆4—5月、半岛4月和7—8月70%以上。强天气威胁指数在内陆6—8月、半岛7—9月≥150的比率75%以上。(5)大风指数在内陆5—8月、半岛4—5月>17m/s的比率75%以上。(6)500hPa 风速≥12 m/s的比率在内陆4—5月、半岛4—6月和8—9月84.0%以上,850hPa 以偏南风为主,风速较小。  相似文献   

4.
富裕县农田土壤湿度变化及其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富裕县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松嫩平原西部玉米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以黑龙江省富裕县为研究区域,利用1982—2017年土壤相对湿度资料、1995—2017年玉米发育期资料、玉米产量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研究土壤相对湿度对玉米发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县近36 a土壤相对湿度呈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成熟期土壤干旱平均每4—6 a一遇,抽雄期—乳熟期每2—3 a一遇,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基本无旱。各发育期土壤相对湿度减小的突变年在1987年前后,增加的突变年在2013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土壤较适宜,干旱轻,90年代土壤相对湿度迅速下降,干旱最重,之后随着年代的推移土壤干旱逐渐减轻。玉米主要发育期中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拔节期土壤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小,拔节期—成熟期是土壤干旱影响产量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比分析法效果评估方法对六盘水市2008—05—03—08和2008—05—08的29次火箭、高炮催化作业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双比分析法统计结果得到显著的增雨效果,平均增雨为457.7%。  相似文献   

6.
近60年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变化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51-2010年地面气象月报资料,根据北京发生沙尘天气情况下周围观测站发生沙尘天气的概率空间分布推断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移动路径的方法,得到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通道是张掖—民勤—鄂托克前旗—大同—北京和锡林浩特盟二连浩特市—浑善达克沙地西部—张北—北京这两条路径之间。该区域内的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浑善达克沙漠是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主要沙源地。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俗称“阳桃”,是“果中之佼”,其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都很好,国际市场售价极高,具有很大的出口意义。猕猴桃主产地为北纬23——34度,东经105——115度的海拔300——2000米的山区。猕猴桃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年平均气温摄氏10——18度,大于或等于10度的活动积温4000——5500度,一月平均最低气温摄氏零下6度以上,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全省气象通信业务学习,搞好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省局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的08.15—08.45时,对各地区气象报务员进行了一次抄报考核。全省有二十四名报务员参加。在持续三十分钟的抄报中,分三种速度进行:(08.15——08.25时,145——150码/分;08.25——08.35时,140——145码/分;08.35——08.45时,135——140码/分),考核结果,抄报全对者6名,占参加考核人数的25%。错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未来气候-水文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大尺度半分布式水文模型VIC应用到黄河上中游流域(花园口水文断面以上),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单向嵌套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1.1,动力降尺度到黄河流域的模拟结果驱动VIC模型,开展在新的典型浓度路径下(RCP4.5和RCP8.5)黄河流域未来气候和水文变化的离线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RCP4.5和RCP8.5排放情景下,黄河流域21世纪平均地表气温相对于1971—2000年均呈显著上升趋势,2019—2048年上升1.2—1.5℃,2069—2098年上升2.19—3.9℃。未来年平均降水量有微弱的增大,2019—2048年增幅为6%左右,2069—2098年增幅为1.4%—5.6%。未来蒸发量增大明显,2069—2098年年平均蒸发量最大可增加9.6%。2019—2048年花园口水文站的年平均径流量增大3.4%—7.4%,2069—2098年年平均径流量转为减少,减幅为3.3%—5.3%。黄河上游地区未来气候和水文变化趋势与黄河流域基本一致,但未来年径流量变幅低于黄河流域,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其多发期; 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 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其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 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 mm/h。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黄淮海区域90个站点1971—2000年逐日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未来气候变化情景(A1B)下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模拟的黄淮海区域1951—2070年0.25°×0.25°格点气象资料,结合夏玉米主要生育期对温度的需求,构建了黄淮海区域的温度适宜度和变异系数模型,并对1951—2070年黄淮海区域热量资源、夏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域≥10℃积温和80%保证率下日平均温度≥10℃的初日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增加的趋势,且随时间推移,分别呈增加和提前趋势。2)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播种—出苗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整体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异系数随时间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出苗—抽雄期的温度适宜度随时间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异系数呈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抽雄—成熟期的温度适宜度空间上呈现2010年前北低南高、未来情景下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趋势,时间上呈2010年前稳定、未来情景下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变异系数呈相反变化趋势;3)黄淮海区域夏玉米温度适宜度及其变异系数从播种—出苗期—出苗—抽雄期—抽雄—成熟期均呈反相位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1暴雨过程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2014年4—6月全省暴雨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10站以上暴雨日数达11 d,频繁的暴雨致使局部出现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5月出现了6次暴雨过程,分别是5月4日、8—11日、13—15日、17—18日、21—22日、24—25日,5月累计降雨量为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年同期第7多。6月17—23日暴雨和  相似文献   

13.
PDO和ENSO与大连6—9月降水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05—2006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ENSO和大连6—9月降水资料,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PDO暖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比常年偏少;PDO冷位相期,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PDO与大连6—9月降水存在准周期对应关系,从PDO冷位相到暖位相,对应的大连6—9月降水距平8 a滑动平均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ENSO对大连6—9月降水的影响明显受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ENSO年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多,而在PDO暖位相期,ENSO年大连6—9月降水总体上比常年偏少;不同强度和不同冷暖性质的ENSO,在不同PDO位相期内对大连6—9月降水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和Lanczos带通滤波对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和经大气变量物理分解后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研究1998年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期间大气低频扰动场的显著特征。结果表明: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前为降水多发期,更是暴雨频发期,强降水主要存在两种低频振荡,1—4月主要以12—24d低频振荡为主,6—8月以30—60d低频振荡为主;850hPa自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附近东移的12—24d低频扰动气旋或反气旋与1—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水有关,而自日本本岛南部海面西移的30—60d低频扰动气旋或反气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5—8月的强降水有关。12—24d的低频扰动位势高度场垂直结构具有斜压性,中心轴线向西倾斜;而30—60d的低频扰动位势高度场垂直结构与其不同,具有正压模态。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1—4月强降水的大气低频扰动最强信号位于925—850hPa附近,分别来自于青藏高原东侧和中高纬地区;而引发5—8月强降水的大气低频扰动最强信号多位于850—500hPa附近,分别来自太平洋中东部和赤道附近。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升温对黑龙江省海伦地区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海伦地区2004—2021年气象、土壤和大豆产量等资料,基于WOFOST模型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分别进行1—5℃升温处理,模拟分析升温对海伦地区大豆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升温会导致大豆生育期提前,叶面积指数提前达到峰值,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和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出苗—开花期和结荚—成熟期升温胁迫下,叶面积指数和产量总体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出苗—开花期升温胁迫下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变幅较小;结荚—成熟期升温胁迫下籽粒分配比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出苗—开花期升温胁迫则表现相反。出苗—开花期、结荚—成熟期和全生育期5℃升温胁迫下,产量分别降低10.2%、11.6%和31.0%。总之,不同阶段升温导致海伦地区大豆减产,其中全生育期升温的影响最大,结荚—成熟期次之,出苗—开花期最小。  相似文献   

16.
近50a江淮地区6—7月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江淮地区147个气象站1956—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结合NCEP/NCAR 850 hPa风场再分析资料以及ERSST海温资料,对江淮地区夏季6—7月降水时空及其相关的海温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地区一致性偏多或偏少分布是6—7月降水的主要模态;从长期趋势来看,江淮地区6—7月降水表现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另外近50a来,该区6—7月降水主要以年代际振荡为主;前期春季(3—5月)及其同期夏季(6—7月)中国邻近海域海表温度以及850 hPa风场同江淮地区夏季6—7月降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4年6—10月夏玉米全生育期试验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LG型称重式蒸渗仪分析了在充分供水条件下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全生育期最大耗水量及不同生育期的作物系数。结果表明:夏玉米在试验地段从播种到收获共119 d,充分供水条件下夏玉米全生育期最大耗水量599.9 mm。玉米实际蒸发蒸腾量(ET)与参考蒸散量(ET0)的逐日变化趋势倾向率除三叶—七叶期以外,其余时间段呈现出一致性;全生育期日平均ET为5.0 mm/d,抽雄—乳熟期的ET最大,占全生育期的33.2%。夏播玉米各生育期(播种—三叶、三叶—七叶、七叶—拔节、拔节—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收获)作物系数分别为0.64,0.76,0.80,1.38,1.47,1.58。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黄河上游地区13个气象台站1961—2014年气温、降水量及唐乃亥水文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年气温、降水量、蒸散量等气候要素及流量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01—2014年黄河上游地区年平均气温持续升高,升温速率明显大于1961—1986年、1987—2000年;年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多趋势,年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河曲下游增多趋势明显,年降水量近10年增加速率大于1961—1986年、1987—2000年;蒸散量变化不明显;近10年年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大于1961—1986年、1987—2000年,丰水年增加,枯水年减少。  相似文献   

19.
沈阳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及缺水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慕臣英  梁红  纪瑞鹏  徐全辉  周晓宇  隋东  赵凤  高桐 《干旱气象》2019,37(1):127-133,158
基于1960—2016年沈阳5个气象观测站玉米发育期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需水量、有效降水量,进而计算水分盈亏指数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沈阳市春玉米除播种—出苗、出苗—七叶及拔节—抽雄期有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发育阶段及全生育期呈显著减少趋势;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全生育期缺水量总体以下降为主,其中拔节—抽雄期处于强下降趋势,播种—出苗和出苗—七叶期呈弱下降趋势。沈阳北部有效降水量偏少、需水量偏高,是缺水量高值区;拔节—抽雄期缺水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7—2014年陕西省98个气象站降水和冰雹观测资料、1970—2013年数据完整的90个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陕西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强对流天气多发生于10—20时,其他时间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冰雹多发生在5—8月;短时强降水大多出现在6—9月,雷暴主要出现在6—8月。2007—2014年,陕西降雹天气年际变化不明显,短时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1970—2013年雷暴日整体呈减少的趋势,2007—2013年明显偏少。冰雹天气的高值中心集中在陕西北部,短时强降水呈北少南多的特点,雷暴为中部少、南北多。利用2007—2014年探空资料和MICAPS资料统计陕西省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指标,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