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定位结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松  康英  黄文辉  刘军 《中国地震》2011,27(2):155-164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70%的地震震级误差≤0.3;69%的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20km,73%的国外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50km;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平均速报时间为3.5min,国外地震平均为11.1min,该系统速报速度明显高于人机交互速报速度.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有284个的定位结果与欧洲-地中海地震学中心(EMSC)的实时定位结果匹配,其中49%的地震震级误差≤0.3;73%的地震水平误差不超过50km,68%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50km,对于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深源地震,90%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不超过50km.另对未匹配及误差较大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选取芦山M7.0地震余震中初始震源深度在10~15 km范围内的地震,通过将震源深度减小5 km、增加5 km和直接固定震源深度的方法,获得不同的震源深度值来作为初始震源深度,采用双差定位法分别对不同初始震源深度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定位结果的震源位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认为初始震源深度误差对双差定位结果的震中位置影响比较小,但对震源深度结果却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山西数字测震台网“九五”、“十五”两套系统记录到的496条可交地震和2002-2006年的部分ML3.0以上较大地震,对其进行了重定位。将两套系统的五大定位参数:发震时刻、震中经纬度、震级、震源深度进行了统计、对比。结果发现,发震时刻偏差小,基本满足速报与编目要求;震源深度基本在8~10km之间,不便用此做进一步的应用研究;震级上,同一事件“九五”、“十五”两套系统的平均震级整体差别不大,但与邻省定位结果相比,基本偏大0.2~0.4。  相似文献   

4.
江苏及邻区地震重新定位和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双差定位和遗传算法定位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江苏及邻区1980~2005年的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研究.重新定位后大大改善了原地震定位的精度,地震在空间上更加集中分布在某些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结果更加合理.江苏及邻区地震主要发生在上地壳和中地壳;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震源深度统计分析表明,下扬子断块江苏段、冀鲁断块和豫皖断块的地震震源深度特点相似,在10~11 km、15~17 km深处存在二个明显的地震优势分布,推测分别在上地壳底面和中地壳;在25 km深处也存在一小的地震优势分布面,但地震频次较低.大别山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与下扬子断块、冀鲁断块和豫皖断块内的地震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差异为大别山地区10 km以上的浅源地震十分发育,在6~7 km的深处有一地震优势分布,该深度附近地震波速度可能较高,而在10 km以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2011年4月10日四川炉霍发生了Ms5.3地震,为了解不同解算方法对此地震震源深度结果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了CAP波形反演、多台sPn-Pn平均到时差和近震常规定位3种方法求解该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显示,利用CAP波形反演获得的该地震震源矩心深度约为11 km,采用多台sPn-Pn平均到时差测定的震源初始破裂深度约为12 km,两个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应该是可靠的;通过近震常规定位方法计算的震源深度约为18 km,结果的可靠性相对较低;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1 km,与该区域的优势发震层位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算法对2009年青海大柴旦6.4级地震和3个及以上台站记录到的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获得了873次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主震的震中位置为37.56°N,95.90°E,震源深度6.5 km,发震在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带。精确定位结果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定位残差明显减小,定位后的地震分布更加集中,主要分布在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带周围,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2~11 km,与主震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相符。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已有速度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三峡水库区529个地震重新确定了速度模型和台站校正,并利用该结果对2 138次地震进行了定位。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震源深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仙女山断裂附近的地震平均震源深度为5.6km,而巴东地区的地震平均震源深度为2.6km。以震源深度5km为界,浅于5km的地震的b值为1.16,而深于5km地震的b值为0.90,不同深度地震的频次变化与水位关系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CAP方法、sPL深度震相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对2019年M2.5以上皎口水库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进行测定。通过CAP方法进行反演,计算出最佳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在震中距50 km左右的近台识别出清晰的sPL震相,运用频率—波速(F-K)方法画出各种震源深度的理论波形,与实际波形进行拟合确定震源深度;建立地震事件对,利用走时差观测值与理论值的残差确定其相对位置及深度。结果发现,上述多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而言,双差定位方法更适合皎口水库地区地震震源深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甘东南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差地震定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2001~2007年甘东南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区的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地震震源平均深度为14.6km,5~20km深度为该区多震层深度范围。3次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震中均处于主干活动断裂边缘。震源深度分布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刻画出剖面沿线不同断裂的深部展布特征,部分断裂延伸到中、下地壳。  相似文献   

10.
单台sPL震相测定珊溪水库地震震源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贞杰  孙侃  朱新运 《地震学报》2019,41(6):735-742
稀疏台网下的传统走时定位难以确定中小地震的震源深度,而地震波深度震相蕴含着震源深度信息,为确定地震震源深度提供了新的途径。近震深度震相sPL和直达Pg波到时差与震源深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以约束地震震源深度。本文以珊溪水库2014年震群事件为例,利用单台sPL震相测定了地震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的测定结果与基于水库台网高密度台站下Pg和Sg走时定位Hyposat方法和全波形拟合CAP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高度一致,为4—6 km,与区域活动断层探测结果相符。sPL震相的优势震中距为30—50 km,区域台网范围内sPL与Pg的到时差与震源深度的线性关系相对固定,因此利用单台sPL震相即可快速获取可靠的地震震源深度,适用于稀疏台网下的中小地震震源深度的确定,且误差可控制在1—2 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0~2013年濮阳地震集中区的地震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进行精定位,并反演了濮阳地震集中区的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小震震源主要位于聊城—兰考主干断裂上,优势深度集中在4~15 km之间,与断层的产状吻合;濮阳地震集中区的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高速异常体内,高速异常体内的脆性介质往往是应力最为集中的地方,这可能是导致濮阳地震集中区小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岱海断陷带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差定位,对岱海断陷带及周边地区2008-2013年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及震源深度研究。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较多地震呈簇集状出现于多条断裂的交汇部位,西南段地震较活跃,不同部位地震数目有明显差异,构造活动存在分段特征,震源密集地区的分布走向明显,可以推测,岱海断陷带西南端存在东西走向和东南走向的发震构造。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15 km,均值为7 km。岱海断陷带西南段地震震源深度大于东北段,反映地壳厚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双差定位,对岱海断陷带及周边地区2008—2013年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及震源深度研究。重新定位后地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集中,部分地震有向构造带趋近的变化,较多地震呈簇集状出现于多条断裂的交汇部位,西南段地震较活跃,不同部位地震数目有明显差异,构造活动存在分段特征,震源密集地区的分布走向明显,可以推测,岱海断陷带西南端存在东西走向和东南走向的发震构造。震源深度结果表明,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15km,均值为7km。岱海断陷带西南段地震震源深度大于东北段,反映地壳厚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14.
江苏及周缘地区地震精定位与构造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江苏地震台网记录到的江苏及邻区地震事件(1990-2009年)重新定位,共获取1020个定位结果,震中平均误差为:南北向0.42 km,东西向0.43 km,垂直向0.53 km.精定位后约94%的地震事件震源深度分布在5-20 km范围内,平均震源深度为12.3 km.震源深度自东向西,从海域向陆...  相似文献   

15.
利用Hypocenter和Hypo2000地震定位法对2008年8月30日至2008 年11月30日四川攀枝花-会理发生的地震序列进行精确定位,就两种定位法的震中分布、深度剖面、地震震中平面距离差、震源深度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ypocenter地震定位法与Hypo2000地震定位法定位结果比较吻合,定位效果较好.从Hypo2000方法给出的定位结果可以看出震中集中和收敛更清晰地勾画出了地震断层的空间走向.地震序列震中呈近南北方向分布, 总长度约37 km..地震序列主要集中在元谋断裂带,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在5~15 km之间, 平均震源深度为9.7 km.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利用甘肃"十五"数字化地震台网震中距300km范围内台站的宽频带波形记录,采用CAP方法反演了甘肃景泰2014年11月15日M_s4.9地震和2015年7月15日M_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探讨了景泰两次地震的震源破裂特征和所在区域的强震危险性。其震源机制解的结果显示:两次地震震源矩心深度均在8km处得到最佳震源机制解,其节面参数基本一致,均属于左旋走滑型地震。结合历史地震与震区的活动构造,两次地震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江苏高邮与宝应交界处发生M4.9地震,该地震是近年来江苏陆地发生的震级最大、影响最大的地震。通过对sPn与Pn地震波走时差方程推导,计算出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5km,双差定位计算深度结果为17km,江苏台网编目结果为17km,不同定位方法得出的结果均比较接近,分析认为此次主震震源深度在15~17km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18.
江淮地区地震精定位及b值随深度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利用安徽及邻省50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76年到2008年的551次M_L≥2.3地震,其中初始定位有205个无深度数据,包括数字化资料和传统的模拟资料,共5464条P波走时资料。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468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本地区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6—10km,平均深度为10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且在地壳10km左右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表明江淮地区的地壳分层结构相对明显,在地壳浅部(0—10km)以小震为主,大地震较少,故b值高;而在深处(10—25km),大地震相对较多,b值减小。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推测江淮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10km以下的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大柴旦M 0.5以上地震重新进行精确定位,并绘制区域地震震源深度频数直方图。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选取地震波形记录较好的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重新定位后,大柴旦地区约65%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6—10 km,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波列衰减快,经过滤波,在直达波后观测到新的震相,初步推测为康拉德界面反射波。  相似文献   

20.
傅莺  胡斌  赵敏  龙锋 《地震地质》2023,(4):987-1005
2022年6月1日在四川芦山发生了MS6.1地震。为厘清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与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是否相同,文中基于2013年4月20日—2022年7月1日四川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芦山地区的震相数据,采用多阶段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精确定位,最终获得了6 992次ML≥1.0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结果,定位误差为:水平向0.5km,垂直向0.7km,走时残差0.18s。主震的精确位置为(30.382°N, 102.943°E),震源深度为15.6km。定位结果显示,2022年芦山MS6.1地震序列整体位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北东端的西南侧,余震密集区NE-SW向长约10km, NW-SE向长约8km。整个芦山地震序列震中分布区域的长轴呈NE向,沿其走向的震源深度剖面显示,2022年6月1日芦山MS6.1主震和MS4.5最大余震的震源深度约为15km,与2013年芦山MS7.0主震的震源深度相当。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