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中国15种海参的分子系统发育和骨片演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对我国15种海参的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片段长度约为570bp,A+T的平均含量为54.7%.15种海参的遗传距离在0.041(花刺参与糙剌参)至0.327(红腹海参与花刺参)之间,不同海参种类间的遗传距离差别很大.NJ和MP聚类分析方法一致,符合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2.
海参和海胆的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参的增养殖已在我国开展起来,我国进行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与此同时,对刺参的生态习性及放流增殖等,也进行了试验。到70年代初,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全国已有6省26个单位,进行了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殖工作,研究对象不仅是单一的刺参,还有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海参做为一种名贵的海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报道全世界有海参约1100种,我国发现有100  相似文献   

3.
海参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竹兰  李霞 《海洋科学》2006,30(5):78-82
海参(sea cucumber,Holothurians)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分布世界各地不同深度的海底。全世界约有900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有40种。中国海域约有100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有20种,其中有10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4.
沉积食性海参通过大量摄取沉积物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其食物来源组成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海南三亚近岸典型珊瑚礁海域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及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脂肪酸组成,利用脂肪酸标志法探讨了夏季和冬季两种海参的食物来源异同。结果表明,红腹海参与绿刺参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种间和季节差异。7月份时,鞭毛藻及原生动物是绿刺参的重要食物来源,而12月份绿刺参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涵盖鞭毛藻及原生动物、异养细菌褐藻和红藻等。红腹海参7月份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褐藻和红藻等,12月份异养细菌和绿藻在红腹海参的食物组成中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红腹海参及绿刺参摄食活动的生态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的化学成分和降血脂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墨西哥海参(Holothuria mexicana)、菲律宾刺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的化学成分和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墨西哥海参的Arg/Lys比值和降血脂氨基酸(Gly,Arg)含量明显高于菲律宾刺参,而菲律宾刺参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高于墨西哥海参。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P<0.01),提高HDL-C和NO(P<0.05,P<0.01)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P<0.05,P<0.01),提高血清SOD和GSH-PX(P<0.05,P<0.01)活性。其中,墨西哥海参对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菲律宾刺参。提示了墨西哥海参和菲律宾刺参能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热带6种海参骨片的种类和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菁  张吕平  胡超群  沈琪 《海洋学报》2009,31(2):139-14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6种热带海参(蛇目白尼参、玉足海参、花刺参、梅花参、子安辐肛参和巨梅花参)背脊部骨片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蛇目白尼参骨片有3种类型的花纹样体和1种杆状体;玉足海参骨片有2种类型的桌形体和1种扣形体;花刺参骨片有2种类型的桌形体、1种C形体和1种花纹样体;梅花参骨片有4种类型的杆状体;子安辐肛参骨片有1种花纹样体;巨梅花参骨片有1种杆状体、1种拟桌形体和1种颗粒体。结果显示,与之前学者光镜下观察的结果存在差异,玉足海参桌形体底盘中央是单孔而非4孔;花刺参桌形体立柱之间没有横梁连接。并发现了新的骨片类型:蛇目白尼参Ⅲ型花纹样体和杆状体;玉足海参顶部周缘小孔桌形体;花刺参顶部5簇小齿桌形体;梅花参Ⅱ型、Ⅲ型、Ⅳ型杆状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国西沙群岛的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虎纹海参(Holothuria pervicax)、黑赤星海参(Holathuria cinerascens)、黄疣海参(Holathuria hilla)、格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6种海参的背脊中部和腹部的骨片,获得了6种海参骨片的超显微结构图像。研究发现,6种海参的骨片分为桌形体、扣状体、穿孔板、杆状体、C形体、花纹样体、颗粒体7种类型。研究发现了新的海参骨片:玉足海参的穿孔板;虎纹海参的具横梁桌形体;黑赤星海参的II型桌形体;黄疣海参的II型扣状体;格皮氏海参的饼干形穿孔板和II型花纹样体;糙刺参中部具扇形突起的杆状体和I型花纹样体。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海参骨片形态学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斑点杂交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海参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采用CTAB沉淀法提取海参的DNA,PCR扩增线粒体COⅠ基因并测序,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并筛选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北大西洋瓜参(Cucumaria frondosa)、加州红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及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4种海参的特异性探针,设计并进行斑点杂交实验。实验结果显示:4条探针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灵敏度可达100pg,能够实现对仿刺参、北大西洋瓜参、加州红参和梅花参的准确鉴定。本文建立的斑点杂交方法,为海参品种的快速、准确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刺参俗名海参,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高蛋白的美味海珍品,营养价值高,在医学上有固精补肾、生血、壮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对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疗效。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参体壁真皮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真皮内腺管含有多种酸性粘多糖,对人体生长、愈创、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功能。粘多糖又是一种抗瘤谱较广的药物,对淋巴内瘤及乳腺癌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和具有较强的抗转移作用。其药用价值极高。我国海参动物种类有70余种,多分布于南海及西沙群岛。可供食用的品种有20余种,其中食用海参中品质最优的是黄渤海产的刺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目前刺参养殖中存在的问题,简单明了叙述刺参无公害健康养殖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推动海参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