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类育苗中几种水处理新方法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磁化水,泡沫处理水,臭氧处理水。高分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介绍其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从而为贝类人工育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使贝类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叙述磁化水、泡沫处理水、臭氧处理水、高分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介绍其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从而为贝类人工育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使贝类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贝类是中国水产动物养殖第一大品种。贝类加工产生的大量下脚料贝壳常作为废弃物丢弃或用于低值饲料的生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将贝壳充分利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增加贝类附加值,对提高中国贝类产业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水平,促进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利用贝壳开发土壤改良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将来贝壳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倍体贝类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倍体贝类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主要是从多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繁殖力以及其性成熟年龄和性比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三倍体贝类的性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总体表现出高度的不育,而四倍体贝类的性腺发育正常;三倍体、四倍体贝类的生殖细胞明显大于同龄的二倍体的生殖细胞;多出的几套染色体使多倍体贝类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形式复杂化;多倍体贝类的性成熟年龄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三倍体贝类雌雄比例与二倍体有所不同,雌雄同体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洋贝类标准中重金属污染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海洋贝类一直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水产食品。近年来,随着沿岸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海洋纳污量增加,贝类产品的卫生状况如何,一直为社会大众所关注。1998年国务院发表《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把海洋经济、滩涂养殖经济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贝类产品的安全卫生不仅  相似文献   

6.
贝类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贝类生物能量学研究源于本世纪60年代,是研究能量在贝类体内转换的一门学科。其中心是研究贝类体内能量收支各组份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生态因子对这些关系的影响。贝类的能量收支模型可用如下模型表示[14,21]:其中,C为总摄取食物能,P为生长能,R为代谢耗能,U为排泄能,F为粪便能,单位均为焦耳(J)。目前,贝类能量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生态能量学,即种群水平的能量学;(2)生理能量学,即个体水平的能量学,即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生物个体为对象,探讨生物体的摄食、生长、代谢等各能量组份之间的定量关系和…  相似文献   

7.
贝类养殖的投资及风险小、效益高。在大规模的浅海及滩涂开发中,贝类增养殖是最高效的方式,特别是养殖海产贝类珍品,如在我国南方沿海养殖栉江Yao科及珍珠贝科经济品种,可以获得极高收益,名贵贝类增养殖,在提高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和产业化水平、促进海洋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贝类增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浙江沿岸贝类生物体中Hg、Cd、Pd、As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冷原子荧光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分光光度法对1998年5-6月所采集的浙江沿岸14个测站23个贝类生物样品中的重金属Hg,Cd,Pb,As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贝类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平均含量,Hg为0.020×20^-6,Cd为1.54×10^-6,Pb为0.49×10^-6,As为1.73×10^-4,贝类不同科间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蚶科含Cd量最高,帘蛤科含As量最高,同时对不同海区的贝类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东太湖的贝类及其生物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东太湖的贝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其分布;结合水文物理,水化学及水生生物等生态因子的观测,探讨了贝类和这些因子间的关系;分析了贝类资源的变化,并估算了其渔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汇集1979-1987年山东省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査中有关贝类资源的部分写成。此次调査采到淡水贝类39种,分隶于9科25属;淡水贝类资源总量约为238423.5t。本文对贝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贝类养殖在中国海水养殖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量的80%以上,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对象。近年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贝类的大规模死亡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导致栉孔扇贝(C.farreri)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因是一种球形病毒(贺桂珍等, 2003;王崇明等,2002),养殖海区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是其大规模死亡的重要诱因(张福绥等,1999)。在多种胁迫因子的协同作用下,贝类抗病力下降、病原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大规模死亡。因此,系统地研究贝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环境胁迫作用的响应是十分必要的。 胁迫反应指胁迫因子引起的机体在生物体、组织及分子水平上的行为学、细胞学和生化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多种行为反应(Bayne et al.,1975)。贝类胁迫反应尤其是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免疫反应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内相关报道很少。本文作者综述了国际有关贝类神经内分泌反应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三门湾贝类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三门湾贝类分布特征,于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4个季节在三门湾采集样品和分析,鉴定出贝类31种,年均生物量和年均密度为2.35g/m^2,41个/m^2,高生物量和高密度区主要分布于三门湾的湾顶区域(4.28g/m^2,70个/m^2),其它区域相对较低。贝类春季生物量和密度(3.55g/m^2,97个/m^2)〉夏季(2.88g/m^2,40个/m^2)〉秋季(2.18g/m^2,16个/m^2)〉冬季(0.85g/m^2,13个/m^2),贝类多样性指数(H’)为0.92~1.93、均匀度指数(J)为0.64~1。通过海流、底质等因子的分析,以及调查海区与浙江其它海湾及邻近列岛水域的比较认为:随春季水温回升,三门湾贝类进入繁衍旺季,故春季密度分布很高,但受捕食、海流搬运和自然死亡等因素影响,至秋冬季三门湾贝类密度则趋于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3.
腹泻性贝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赤潮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中急需解决的涉及全球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有毒、有害赤潮的危害之一是能产生和分泌毒素。这些毒素经贝类和鱼类积累后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误食藻毒素污染的贝类引起人员中毒死亡的事件已不再罕见。近年来对中国沿海部分海区贝类毒素的调查显示,中国双壳贝类已经受到了贝类毒素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常见的具足丝贝类主要为异柱目种类,涉及贻贝科,钳蛤科,珍珠贝科,江姚科,扇贝科和不等蛤科,此外,还包括列齿目及真瓣鳃目的少数种类。由于足丝对多种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核素具有极强的积累能力。故推荐在“具足丝贝类”中筛选指示生物这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厦门沿岸海域贝类适养面积和可养量的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厦门沿岸海域贝类养殖的发展与现状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统计分析估计了贝类的适养面积,应用能流分析法和营养动态模式估算了贝类的可养量。估算结果贝类的适养面积约5500hm^2,可养殖量为100225t。  相似文献   

16.
天津潮间带春季贝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永仁  张超  梁健  郭永军 《海洋科学》2017,41(11):113-118
为研究天津潮间带贝类资源的分布特征,2017年5月,作者对天津滩涂开展贝类资源调查。共采集贝类30种,分属2纲、4亚纲、10目、19科,在汉沽鲤鱼门、大港减河口、大港滨海湿地分别采集贝类20种、19种、19种;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分别采集贝类11种、22种、10种;H'值大小顺序为鲤鱼门滨海湿地减河口,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经济贝类主要分布于中潮区,鲤鱼门与减河口滩涂的优势经济种均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生物量分别为562.8、828.5 g/m~2,滨海湿地的优势经济种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生物量为1 403.8 g/m~2。对比2013年,大港减河口滩涂的贝类种数及生物量均升高,鲤鱼门滩涂的贝类种数增加,滨海湿地滩涂的贝类资源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海洋贝类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黄宝玉 《海洋通报》2015,34(3):247-251
综述了海洋贝类细胞培养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在贝类细胞培养的一些进展和应用,并总结了目前贝类细胞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探索贝类细胞培养条件、方法,并最终成功建立细胞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水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贝类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贝类在进入流通环节前进行净化将成为不可缺少的处理环节。本文从贝类净化工艺类型、净化用水处理技术,以及贝类净化对风味的影响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下一步贝类净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深入开展贝类净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贝类种质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质资源保护是保护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保护贝类种质资源,是使我国贝类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的研究成果,对种质资源保护的方式、生物技术在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贝类病害学研究进展:Ⅲ.贝类的敌害学和肿瘤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贝类敌害学和肿瘤病学研究的概况,在先前对贝类微生物病和寄生虫病学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贝病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