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脆弱行业。因此,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一直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系统介绍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包括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试验、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等,指出当前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对气候变化情景和预测模式不确定性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方法研究。此外,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研究等仍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影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简述了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影响的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源汇及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碧辉 《气象科学》2006,26(5):586-590
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温室气体源汇研究以及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论述温室气体研究进展。尽管目前国内外对主要的温室气体源与汇研究报道很多,但不同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有些研究间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温室气体增加对气候的影响及其检测,主要是利用不同复杂程度的数值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其对气候的影响受到关注,自2000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等国陆续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中国也开展了一些观测和模拟研究,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可指导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总结了风电场对气候影响的研究进程、研究方法、影响机理和研究成果。大量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风电场会导致地表气温上升,风电场下游一定距离范围内风速衰减,并间接影响降水、蒸发等其他气象要素,风电场对局地气候变化产生影响的结论具有较高信度;部分模式模拟结果显示未来大规模风电场(群)开发对全球气候也有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10年中国地区地形对降水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形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子,其复杂性为研究降水的分布、强度等增加了难度,全面透彻地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机制,有助于预警预报水平的提高。因此,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受到广大气象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来中国地区有关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地形动、热力效应与云微物理过程对降水的影响机制,以数值模拟研究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中国各个地区关于地形作用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地形对局地中小尺度降水、锋面降水以及台风降水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低涡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降水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的回顾了不同时期高原低涡活动特点及大尺度环流对其影响的研究,讨论了制约高原低涡研究的主要因素,认为深入开展关于大尺度环流影响高原低涡活动的研究是必要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及其热源效应对东亚以及全球的天气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认识,提高高原地区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预报能力,提升高原地区降水的预报水平。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相关研究,涉及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获取与特征,包括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计算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季风、对降水的影响;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天气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包括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原低涡以及高原切变线的影响。在总结已有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研究做出一定展望,提出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大气气溶胶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气气溶胶含量和种类明显增加,它们通过直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以及改变其它辐射强迫因子(云、臭氧)的大小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从而影响气候。气溶胶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对植被(农业)的影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文章简要概述了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和大气气溶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气溶胶监测方法及模式评估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种研究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要素影响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气候成因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研究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要素影响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简化分波的手段,尽可能排除非城市发展因素对局地气候要素的影响。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合肥城市发展对局地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显著,并且主要表现为最低气温的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0.
1《高原气象》办刊十周年历程回顾高原地形是影响大气运动和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占我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对亚洲和北半球都有重要影响,对全球的天气、气候变化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关于青藏高原地形影响的研究,对我国长中短期天气预报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气象学科的发展也有其深远意义。随着广大气象业务、科研人员所进行的科学考察活动的加强,观测资料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青藏高原大地形影响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高原上各不同尺度的地形与大气运动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有进一步的开展。为了加速这方面的研究和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环境与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胁迫效应,阐述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不同介质环境以及对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影响研究的进展。这一工作可以为今后气象与环境领域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情景生成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金栋  王馥棠 《气象》1998,24(2):3-8
简单回顾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气候变化情景生成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即影响模式与GCMs的嵌套困难及对气候变率和产量变率的认识。指出该技术是目前这一领域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对最近二十多年,城市中尺度天气学和精细预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环流对中尺度降水系统的影响研究;(2)城市环流与地形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对中尺度系统的影响过程研究;(3)城市环流与海(湖)风环流的相互作用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研究;(4)城市或城市群对大雾形成与分布的影响研究。最后,对未来城市精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针对特大城市典型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开展精细化观测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尺度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之中,进一步完善城市冠层模式,可能是提高城市精细化预报能力的主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赵鸣 《气象学报》1990,48(2):150-161
本文用新的边界层顶垂直速度参数化方案研究了当地形和边界层摩擦同时存在时二者对Eady波不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边界层层结、地面粗糙度、地形坡度的影响,还研究了摩擦和地形对一般化Eady波不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试验目的“气候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评估业务系统的研究”是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其中专题为“气候异常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评估模型的研究”的子专题“气候异常对我国东北玉米生产影响评估模型的研究”由吉林省气象研究所承担。为此,从1997年开始,我们在榆树市设立了玉米生长模拟田间试验,开展了“东北玉米生长动态模拟模型试验研究”,进行了生物量和气象条件同步观测,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各器官(根、茎、叶及果穗等)生长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最终建立更符合实际的玉米生长动态模拟模型,以便于根据气候变化采取农业生产管…  相似文献   

16.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现状、趋势及关键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冰冻圈研究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和对冰冻圈科学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凝炼出了目前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总体来看,国际上更多关注冰冻圈变化对气候、海平面和环境的影响;而作为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中国而言,冰冻圈变化对生态、水、环境及气候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水资源影响评估的尺度转化机制、冻土与植被间水热传输过程的准确模拟、冰冻圈物理过程参数化及其与气候模式的耦合。为解决上述关键科学问题,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冰冻圈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冰冻圈变化的影响研究和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研究玛纳斯河流域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应用遥感技术,以Landsat TM(美国地球资源探测卫星系统上加载的专题绘图资料)以及ETM+(增强型专题绘图资料)为数据源,利用雪盖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了积雪信息提取。通过对提取积雪信息的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的积雪时空分布的特征,并详细分析了高程、坡度、坡向以及其他因素对于积雪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积雪空间分布随高度和地形变化非常明显,积雪主要分布高海拔地区,而山间河谷地带则相对较少,同时积雪受季节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秋、冬、春3个季节;并得出高程、坡向对积雪分布影响比较大,而坡度对积雪分布影响则相对较小的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境对人类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研究。大气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冷和热两种影响。近几年我国南、北方夏季温度的年际变化很大,1978年长江中、下游和1981、1983年华北北部地区都曾出现高温天气。本文研究夏季高温对人体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湖泊对降水影响的研究进程和成果,介绍了国外湖效应降水的定义、影响因素、预报指标等,指出了加强我国湖效应降水研究的必要性,并对未来湖效应降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污染气体形成的大气气溶胶自工业革命以来有大幅度增加。在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气溶胶对农业的影响受到科学界的密切关注。综合论述了我国大气气溶胶对作物影响的研究状况,从气溶胶污染对农作物的可能影响出发,综述了我国气溶胶污染对作物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形成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的方面和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