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全球出现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提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逐步树立一些新的观念和意识,如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要增强这些观念意识,就要从青少年做起,而中学地理教育是进行这种观念教育的极好场所,可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铃钰  叶浩威  安宁 《热带地理》2019,39(6):880-888
通过文本分析和档案分析的方法,立足文学地理学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分析了香港70年代、过渡时期、后殖民时期三部文学界热门且公认具代表性的作品——《我城》《烦恼娃娃的旅程》和《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解构了作品中“本土”“国家”和“全球”3个空间维度下再现的地理物象、空间想象、人物活动、地方文化,窥探其内部隐含的文化认同与身份意识问题。结果发现,由于香港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不断变迁等原因,香港的文化和身份意识处于不断重塑的状态。通过文本分析,发现香港文学作品中最早萌芽的是“本土”意识。西西的《我城》被认为是本土意识的发轫之作,其在港英政府和回不去的家这一夹缝中在“城”这一空间尺度上勾勒出浓浓的地方意识。其次,在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这一背景下,《烦恼娃娃的旅程》这一极具回归题材代表性的作品深刻地刻画了香港人在身份认同尺度升级过程中的迷惘。最后,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通过“食物”为线索讲述了回归后的香港故事,为读者认识后殖民时期多元文化混杂下的香港社会提供了细致的观察。通过对三部文学作品的分析,发现港人经历了由殖民统治时期本土身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归属,到回归过渡阶段身份意识的尺度升级及其不适,再到回归后多元文化的交织和协商,不仅在尺度上实现了由地方到国家再到全球化的身份意识塑造,而且在结构上存在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香港本土文化不断协商与冲突的三重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文学地理视角的讨论,发现这样的文化和身份意识不是属于某个群体的特有特征,而是根植于香港社会的每一寸肌肤,不仅反映了小说作者对香港社会的细致观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本身所面临的文化和身份困扰。  相似文献   

3.
全球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1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大疫灾及逆全球化浪潮使得全球局势“变上加变”。“大变局”同时也意味着对世界各国是否能坚持“大合作”的“大考验”,即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能否抵御单边主义、封闭和对抗的倾向,从而逐步实现“大合作”。地理学能够在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连通自然与社会,贯穿时间与空间,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机理,捕捉世界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因此可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中国地理学研究要“赶上时代”和“引领时代”,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中国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首届世界地理大会的召开,就是中国地理学家走向世界的新起点。世界地理大会未来要形成机制,定期举办,广泛邀请海内外学者参与,努力将世界地理大会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4.
美国世界地理教学情感成果达成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相当明显,且已要求教育培养出相适应的“世界公民”。我国的地理课程目标也把情意领域的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第三条:“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表明地理课程从全球的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与发展方面,对学生进行“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全球治理模式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行动,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解决方案。分析基于民族国家的全球治理出现失灵的内在逻辑,归纳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具有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文化、发展和地理等基础性优势,以及作为全球治理新方案的"一带一路"与传统模式的区别。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是基于中国理念和情怀的全球治理新实践,是中国主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探索,其"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指导理念上,"一带一路"倡导国家平等协商,主张摈弃实力定义一切的西方政治哲学;在道路实践上,"一带一路"坚持从排他封闭走向包容开放,强调各国间的合作共赢;在价值目标上,"一带一路"倡导从国家主义转向世界主义,强调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高中地理课程兼跨“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个学习领域,其基本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传统教育中,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人文教育,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在科学发展和道德精神之间寻找平衡,反映在教育上,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并重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性增强了,强化了地理教育的人文关怀意识,真正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放在地理教学的核心位置上,为人文精神培养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学习可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让学生站在全球和未来的角度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终极价值,审视人类的生存环境,使学生成为对环境对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8.
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层次体系与派系划分对深入了解全球集装箱港口布局和分工及港口投资建设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全球10 大集装箱班轮公司的航运数据,以海运国家为节点构建全球集装箱航运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采用“核心-边缘”模型,从国家间海运联系广度和国家间海运联系强度两个角度对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进行层次体系划分,并且应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C 层次派系法对全球集装箱海运联系网络进行派系划分。结果表明:根据联系广度和联系强度划分出的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并不相同。但是,中国、荷兰、新加坡、德国、巴西、阿联酋和法国这7 个国家在两种层次划分方法中都处于核心区,可见这7 个国家在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中不仅在连通性上处于核心枢纽位置,在功能性上也处于核心地位。在C层次派系法中,从区域性上看,跨区域派系较少。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强化地理意识,即空间意识、全球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人地对立统一意识、综合开发意识等.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眼光看待事物,认识事物.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要向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倡导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创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点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探究知识的过程,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必然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环节--策略一营造学生学习的氛围;策略二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策略三实践学生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郑度 《地理研究》2005,24(2):161-168
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和严重挑战。当前要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其中的主线是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意识,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人类是地球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以全球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才有较大的安全性和包容性。应当以尊重自然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新时代的文明发展模式。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观在形成和社会功能上有密切的联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伦理的研究、教育和实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环境伦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应用领域很广,要重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民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1.
秋野     
夏天沉重的云彩走了,灰气还没来,天蓝得人想用舌头舔。大雁朝南飞,叫着,一丸一丸圆而凉的叫声,抛撒在秋天的大地上,有点儿凄凉。田野里没什么了,莜麦快割完了,还有就是胡麻。我跟着舅舅到邻村的油坊去打葫油,打了葫油烙月饼。路过胡麻地,胡麻地里,小路蛇一样跟在身后蜿蜒。  相似文献   

12.
P467 2004042652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若千研究进展“乳rne ad~ce in globalchange science study/叶笃正,符涂斌…//大气科学一20()3,27(4)一435一450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中心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主要包括:(1)参与了国际和国内全球变化科学的开拓工作;(2)提出了区域水平上的全球变化研究新方向;(3)气候突变和全球增暖的区域响应研究;(4)东亚季风区植被一大气相互作用研究;(5)区域环境系统模式的发展和亚洲区域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活动;(6)提出了对全球变化的人类有序适应的概念、试验观测、理论和方法;(7)面向…  相似文献   

13.
猜猜全球下一个绿色城市会诞生在哪里? 答案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阿布扎比。 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一座名为Masdar的全球首个“零碳排放”新城正在从图纸上搬到沙漠中。 只依靠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Masdar城内的生活会变样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球剖分模型的空间信息编码模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由于不同GIS数据模型中同一空间实体的编码不惟一而导致数据共享困难及标识的静态性和无空间位置等问题,鉴于全球剖分模型的全球连续性、多层次性以及剖分面片地址码的全球惟一性,该文提出了基于全球剖分模型的全球空间信息剖分编码(GeoDNA)模型,并设计了该编码模型的系统架构,试图实现全球空间信息的全息表达。通过对遥感影像中的空间实体进行编码试验,表明全球空间信息剖分编码模型将大大增强空间信息的维护与共享能力,加快信息的查询与检索速度,在区域性的应急反应上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极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是多个国际计划研究全球变化的关键地区.南北极和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必须对南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有所研究.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球三极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多样的,这些变化对全球大气环流和我国的天气气候也会发生影响.加强对南极、北极和青...  相似文献   

16.
今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好友到金石滩游览,经过黄金海岸时偶见一艘渔船停在不远处。灯火斑斓间,我们得到一位年近七旬、满脸饱经风浪、二目有神的老艄公的热情接待。这时月出于东山之上,海风在舱外呼呼作响。然而,不一会儿,我们便沉浸在这位老艄公那充满神奇色彩、饱含浪漫情趣的金石滩传说中。  相似文献   

17.
正湿地国际网站2015年12月1日消息,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湿地公约(Ramsar)和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在巴黎气候峰会上发布了一份全球泥炭地热点地图,倡议保护泥炭地、减少碳排放。该地图上标出了那些最迫切需要采取行动减少碳排放的泥炭地,这些地方因排水和退化导致的碳排放速度惊人。发布泥炭地热点地图标志着全球泥炭地在线地图工作的启动。在湿地国际的配合下,全球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学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从地理学科视野出发,梳理出三个层次、七个方面的立德树人价值体系,据此剖析高中地理新教材"立德树人"的六大功能:增强家国情怀,共圆中国梦;提高海洋意识,维护国家权益;发展世界眼光,增强全球意识;学习社会准则,发展文化意识;培养人地观念,实践保护环境;养成积极态度,应用辩证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为中学地理教师使用地理新教材、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ternet与GIS的全球禽流感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禽流感的爆发具有年际尺度的周期性,且周期缩短、频率加快、危害增强,这种趋势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关;2003年以来全球禽流感的年内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集中在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季节交替、气温变化剧烈是禽流感的诱发因素;通过对2000年以前和2003年以来禽流感发生地的制图研究,发现全球禽流感集中分布在从西欧、地中海、经西亚到东南亚再到拉丁美洲的弧形环带上,这里海陆交互作用强烈、飞禽和水禽活动集中,人类活动排放的某些化学毒物是病毒变异的诱因;将近年来全球禽流感时空分布与候鸟迁徙路线相比较,发现在亚欧非“世界岛”上的8条路线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候鸟迁徙应是禽流感全球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复杂且深刻的影响,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的容器在全球数据价值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全球数字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厘清全球数据中心多尺度扩张规律及区位选择影响机制,指导数据中心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形成合理布局意义显著。为此,融合空间统计、空间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对2005—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扩张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全球数据中心空间扩张态势明显,增长重心与经济重心同步系统性东移,全球尺度形成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增长核心;城市尺度上,城市群、都市区是数据中心扩张的主要空间载体,形成北京、东京、上海等多个数据中心枢纽城市。(2)多尺度空间扩张主要表现为邻近扩张、点状生长和聚集增长3种模式,在全球和城市尺度上形成“核心—边缘”、多核心结构等多种空间形态。(3)数据中心空间扩张的区位选择受市场规模、要素供给、运营环境的共同影响,但由于测量方式和空间尺度因素导致在国别和城市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全球尺度受市场规模影响显著,要素供给和运营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尺度受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