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少,不足2200m3,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中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在水资源管理理念上,要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为使人们对需水管理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部分专家和学者从各种角度论述了"需水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认为,需水管理是面向包括人类与自然在内所有用水户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全方位而有序的管理系统工程,对各方面的需水,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水资源供需进行平衡与协调,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的威胁,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简言之,需水管理意为以供定需,供需协调,人水和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陈强 《地下水》2019,(3):188-189
为确保库尔勒石化产业园建设,对工业园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以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前提,在深入分析产业园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水平衡分析方法,从区域角度综合探讨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并对水源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当地水资源充裕,完全能承载工业园近期、远期建设用水量,可供园区开发建设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和初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需求预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供水规划与管理至关重要,不合理的预测可能会误导水利规划和供水工程建设规模;从用水户的角度出发去揭示其不同层次的真实需水,可提高需水预测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对水资源需求内涵和影响因子的详细分析,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初步建立了基本、发展、和谐层次的水资源需求层次理论,并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分别探讨不同层次的真实需水.以普洱市为例进行了不同层次的需水预测实践,2020年50%、75%、90%和95%的来水频率,发展层次下的河道外总需水预测量较相关规划成果分别偏小28.2%、22.6%、22.6%和18.1%,基本层次下的预测成果偏小更多,和谐层次下的预测成果也偏小1.8%~13.8%;75%来水频率,发展层次下需水量与"人均综合用水量法"预测结果基本相当,整体偏小0.8%~1.7%.预测结果表明不同频率、不同层次下的预测成果比常规预测结果整体上偏小,弥补了常规预测总是偏大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是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量化不同用水部门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可为缺水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提供评估方法和优化思路。分析了水资源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定义了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建立了用水竞争度和协作度量化方法,并提出减小竞争度、增大协作度的需水过程优化目标。以黄河流域为例评估用水竞争与协作关系,结果显示:2017年兰州以下各河段存在较强的用水竞争关系,汛期河道内缺水导致协作度较小;预测2030年兰州-河口镇和花园口以下用水竞争度较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可有效降低各河段用水竞争度;流域水资源管理需进一步考虑汛期高流量的生态作用和非汛期输沙需水过程,进一步挖掘用水协作潜力;将部分汛期输沙水量调整至非汛期可以减小竞争度、增大协作度。  相似文献   

5.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是缺水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量化不同用水部门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可为缺水流域水资源供需关系提供评估方法和优化思路。分析了水资源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定义了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建立了用水竞争度和协作度量化方法,并提出减小竞争度、增大协作度的需水过程优化目标。以黄河流域为例评估用水竞争与协作关系,结果显示:2017年兰州以下各河段存在较强的用水竞争关系,汛期河道内缺水导致协作度较小;预测2030年兰州-河口镇和花园口以下用水竞争度较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可有效降低各河段用水竞争度;流域水资源管理需进一步考虑汛期高流量的生态作用和非汛期输沙需水过程,进一步挖掘用水协作潜力;将部分汛期输沙水量调整至非汛期可以减小竞争度、增大协作度。  相似文献   

6.
李滨江  郭姚生 《水文》1999,(2):23-29
根据佳木斯市城市水资源和典型调查的大量数据,论述了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活需用水系统用水的确定方法,给出了若干参数,为城市需水系统分析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4)
以抚顺市的城市需水量为例,综合分析了全市过去几年的需水特征,分析了抚顺市目前的用水现状和用水规律以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充分运用需水量的几种预测方法,预测了全市需水量,为今后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2)
利用分类需水预测法及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对泗县经济开发区规划水平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比对发现分类需水预测法更适用于泗县经济开发区。结果显示近期水平年2025年开发区需水量为694万m~3,远期水平年2030年开发区需水量为893万m~3,同时从需水量增长趋势、需水结构、需水与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相符性三个方面入手,对预测成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人口规模结构是决定水资源需求的关键因子,在人口总量负增长的重大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如何演变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管理宏观决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口城乡结构、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需水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口特征的需水变化曲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经济社会需水演变态势及峰值时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峰值可能出现在2042年,达峰规模约为7 300亿m3;2050年之前,城镇地区需水总量将会持续增加,农村地区需水峰值将于2030年左右出现。经济社会需水规模是决定区域用水特征的边界条件,研究认为在中国经济社会需水还未到达拐点、国际贸易环境动荡加剧的背景下,未来中国供水保障还应该保持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10.
潘峰 《地下水》2012,34(5):95-97
以2008年为现状年,分析师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近期,中期、远期规划水平年,对该地区的生活需水量、工农业需水量、生态需水及再生水量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径流保证率在75%时,规划年中水资源缺水量逐年增加,必然会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要解决水资源短缺,满足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工农业用水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等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胡勇 《地下水》2023,(4):130-132
河流水量分配工作是解决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本文以合肥市滁河为例,根据流域特性以及境内各县区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规划年需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据此确定各县区地表水可分配水量,形成合肥市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为规范流域用水秩序,协调用水矛盾提供基础与依据,为实现水量分配工作从大江大河走向跨县流域全覆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5,(5)
法库县地表水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差异很大,但地下水的储量很丰富。水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潜力。预测2015年用水总量、地下水用水量及地表水用水量均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灌溉水利用系数0.55与规划2015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09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法库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分析与需水预测,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数据依据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1980-2000年国民经济实际用水状况,简要分析了水资源需求的驱动因素,建立了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综合分析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00年全国总用水增加了1 220亿m3,其中工业和生活用水增长是国民经济用水增长的直接原因;(2)全国而言,排在前四位的正向驱动因素分别是工业增加值、农田灌溉面积、人口以及林牧渔需(补)水面积.负向驱动因素分别是农田灌溉定额的下降,其次是工业用水定额的下降;(3)对生活用水而言,北方省份人口增长对生活需水增长的贡献较突出,南方省份则是生活用水定额的提高对生活需水增长的贡献较突出;(4)对工业用水而言,工业规模的扩大是驱动工业需水增长的主要因素;北方省份工业用水定额下降对抑制工业需水增长的贡献率明显;(5)农田灌溉面积变化对农田灌溉需水变化影响较大.分析结果为把握我国未来水资源需求变化态势,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向龙 《水文》2023,43(2):18-23
以洋溪河-双河区域为研究对象,按逐月用水特征提出研究区分区需水预测成果,以保障河流生态需水为前提,基于“三条红线”相关指标要求,侧重节水减排、总量控制和综合水效最优构建多区域多目标跨区水量优化分配模型,确定研究区水资源四级区以下的水量分配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多目标的分区河网水量优化分配方案能够有效保障总量红线和生态需水的约束,平衡各子区的配水需求;洋溪河-双河区域平水年(50%)、枯水年(75%)地表可供水量能总体满足近(2025年)、远(2030年)期水平年需水要求,但特枯水年(95%)近远期水平年均存在一定缺水,需从周边河道补充水量;月尺度分析显示,方案充分考虑了月尺度下各子区经济需水及河流生态需水,能较好反映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对保障区域整体供水安全、强化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与计算方法。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于水资源二元演化理论与方法,保持水土平衡、水量平衡和水盐平衡,以空间配置、时间配置、用水配置、水源配置、管理配置为基本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水定发展指标,提高水土资源的匹配效率,以流域为单元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发展用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定量计算表明:其809亿m3的径流性水资源中,直接留给天然生态的水量有302亿m3,加上126亿m3回归水的间接支持,可供生态系统消耗的水资源达428亿m3,相对于385亿m3的现状生态需水,除黑河和石羊河流域外,生态系统的需水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国民经济需水与生态环境需水成为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焦点。从生态需水及用水的理论、用水定额入手,分析计算延河延安市区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及其构成,结果显示为维持延河延安市区段的生态系统平衡所需水总量约为8584.61万 m3,其中河道内生态需水量8520万m3,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64.61万 m3。  相似文献   

17.
以汉石桥湿地引水工程为例,结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发,收集和调查项目区的水资源状况和供水现状,分析项目需水合理性,供水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对项目用水的保障程度等,以及项目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坝上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选取水资源开发率、水资源利用率、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人均水量、生活需水定额6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定量评价了张家口市坝上地区1993-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并结合已有资料预测2023年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坝上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表现为逐步下降趋势,综合评分值从1993年的0.437下降到2013年的0.226,按照现有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方式,预测2023年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将低至0.188,水资源承载已接近极限,后续开发潜力小,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用水结构,拓宽取水渠道,缓解当地水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9.
多目标多层次流域需水预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交互式递阶层次分解法构建流域需水预测系统,并在系统中纳入宏观经济水资源模型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和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需水预测的多目标、多层次的结构体系。系统已在2000年进行的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需水管理是水资源管理新趋势,居民用水行为研究是需水管理的微观基础。从居民用水行为的社会学、经济学及计算机模拟研究方面,述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社会学研究从易测量的客观因素开始,通过潜变量指代等方法逐步拓展至难以度量的主观因素,依靠计划行动理论揭示要素影响机理。经济学研究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需求价格弹性、水价结构与收取方式的影响、用水管制与价格调控的综合影响及适用条件。计算机模拟研究注重算法改进,向多代理人模型拓展,与复杂网络、社会影响理论结合,重演历史水资源事件及管理策略效应,提出改进建议。国内总体处于跟随阶段,注重研究方法与国内实际相结合。未来研究需加强社会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模拟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