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书海拾零     
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事件地质学张明书 刘守全 陈民本著   地质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活动论的观点 ,均变与突变相结合的思想 ,按全球时空变化相匹配的原则 ,阐述了事件地质学的原理和特点 ;介绍了海岸带晚第四纪事件沉积的类型和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典型实例以及事件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和相模式 ;总结了晚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格局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晚更新世以来干冷—湿暖气候—环境频繁交替更迭的全球性制约机制 ,即受控于大气—大洋环境传输转换的基本模式的解释。书后附有晚第四纪事件地质学 1 0 0问及其答案 ,它是宏观教学和研究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东海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类型和成盆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东海新生代沉积厚度最大可达10km。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从晚白垩世至中始新世,由于中国大陆向东濡散和掀斜断块作用,在大陆边缘由陆缘裂谷盆地转化为浅海沉积盆地。第二阶段从晚始新世至中中新世,由于喜马拉雅陆缘造山带的形成和中国大陆边缘的隆升联合作用结果,在大陆边缘由环绕大陆分布的带状地堑转化为前陆盆地。第三阶段从晚中新世至第四纪,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形成弧后断陷及弧前坳陷。从横向上看,不同性质和时代的沉积,由西向东,由老到新,依次排列。从盆地性质上看,由老到新,张性盆地和压性盆地交替形成,叠置在一起。因此不同时代和性质的盆地,具有不同的石油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规律。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18项中国工作组编辑完成的《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一书,于6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本书包括了中国工作组成员的近期研究成果及“中国近海及沿海地区第四纪进程及事件学术讨论会”的部分论文.全书内容有IGCP218项中国工作组的简要总结;海域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近年成果,沿海地区若干第四纪地质问题及应用第四纪地质等方面.关于海域第四纪地质问题部分,集中了南海陆坡、西沙群岛、冲绳海槽、东海、黄海海域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第四纪地质文献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海域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内容;沿海地区第四纪研究包括了重  相似文献   

4.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创刊于1981年9月,现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期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创新性和探索性学术论文;刊文范围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和"三极"地区基础理论研究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与全球变化对比研究。期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  相似文献   

7.
(2 0 0 2年 4月修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 (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 ;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 ;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 ;主要内容为 :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国土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始于第四纪初期,目前仍处于强烈隆起阶段。根据钻孔和浅地层剖面仪测量等大量资料的研究,更新世以来东海陆架的周边也处于快速隆起时期,冰期海退时期的地壳回弹作用有可能加大了东海陆架区的地壳上升量。  相似文献   

12.
早更新世以来南海中部的沉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7个岩心的粒度、矿物、化学、微体古生物、氧同位素和古地磁等分析和测试资料,探讨了南海中部早更新以来沉积作用特征及其演化。自早更新世以来,研究区主要处在一种半深海的较为稳定的沉积环境,沉积了一套以陆源碎屑为主要成分,并含有较丰富的生物碎屑和火山碎屑的具有多源性特征的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沉积。但是在漫长的沉积过程中,受到区域地质构造运动、海底火山活动和全球性古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其在不同沉积区和不同沉积历史时期的沉积特征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The Quaternary history of the Amazon lowlands is characterized by deposition of sediments of Andean provenance and by the influences of changing sea levels. Areas well above the present water tables were not reached by Pleistocene high-water stages. These areas have been intensively weathered since the Tertiary, forming hard lateritic weathering horizons. These weathering horizons are best explained by the relatively constant, humid tropical climate throughout the Quaternary. In the western Amazonian Lowland, flood plains corresponding to the different Pleistocene sea-level heights were formed. During low sea level, erosion in the drainage areas increased and the water levels of the central Amazon River system were lowered. Valleys drowned and lakes form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rivers and creeks during high sea-level stages. These lakes (ria lakes) remained in the valleys with rivers having a low sediment load. Seismic profiling (3.5 kHz) in some of these lakes clearly showed deposits of the three last periods of Quaternary high sea-level stages.  相似文献   

14.
天山北坡黄土记录的中更新世以来干旱化过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天山北坡沙湾县东湾镇厚71 m的风成黄土剖面气候代用指标的研究表明,中更新世以来北疆地区气候环境演化经历了0.80~0.60 Ma气候相对湿润时期、0.60~0.25 Ma干旱化时期和0.25~0 Ma干旱气候3个时期,气候总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干旱。在0.60和0.25 Ma左右发生了重要的干旱化气候事件,这些事件加速了该区的干旱化进程。黄土的形成年代说明,北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早在0.8 Ma前就已经有相当规模了,现在的干旱气候格局是0.25 Ma左右形成延续至今。天山北坡0.8 Ma开始堆积黄土、准噶尔盆地沙漠大规模扩张主要是1.2 Ma左右青藏高原及亚洲山地强烈隆升造成大气环流发生巨大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距今 18 0 0 0年的最后冰期最盛时期到距今 10 0 0 0年开始的全新世海侵 ,全球气侯发生过急剧的变化。位于亚洲东部的古季风活动也经历了盛衰变化。大量的钻孔及浅地层剖面分析资料已经证实 ,冰期最盛时期陆架区古季风活动加强 ,陆架出现了沙漠环境与黄土沉积。当冰期结束 ,气候转暖 ,冬季风减弱之际 ,南黄海陆架及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沙漠与黄土分布范围也随之缩小 ,原先的沙漠活动区变成了黄土分布区 ,也就是所谓硬粘土沉积区。随着古季风活动的进一步衰退和海面的不断升高 ,来自陆架区的东北风变为冷湿气流。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陆架上出现了有利于沼泽发育的环境 ,全新世海侵把泥炭层淹没。陆架区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地层中出现沙层、硬粘土和泥炭层的沉积序列 ,即“三元沉积结构”,是古冬季风盛衰过程的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16.
渤海莱州湾滨海平原晚第四纪地质事件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为渤海三大海湾之一,西面及南面均为滨海平原,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莱州湾滨海平原在山东低山丘陵与莱州湾之间 莱州湾滨海平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的调查研究始于50年代,60年代以来,随着地下水资源和油气的开发,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开始深化。作者自70年代以来,在本区开展了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海平面変化与地下咸水入侵等问题的研究,以上研究均以第四纪古地理环境为宏观背景。本文系上述研究结果的阶段总结,为今后本领域研究工作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沉积磁组构在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本文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的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的沉积磁组构,其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值较低,一般在1.020左右;磁线理L值和磁面理F值,也较低,均<1.020;基质颗粒度q值主要分布在<0.5和>0.7两个范围之内,代表正常沉积之中夹杂着相当量的事件,沉积。由此得出结,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的母质是河流冲积物。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外陆架区埋藏古河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长江口外的广大海域分布着大量埋藏古河道,据区域浅层地质特征及地震相特征,可把研究区埋藏古河道断面划分为对称、不对称和复式三种类型;河道内充填的沉积物复杂多样;古河道主要存在于晚更新世晚期沉积层中。60个古河道断面串联成长180km的古长江河系以及长64km的古舟山河和长近100km的古钱塘江河两条支流河道系。长江古河道宽深比较大,盛冰期时深切81~109m,河底纵比降为0.82×10-4,平均古流量约为535.24m3/s,最大断面的古流量为20433.72m3/s。按比降-河宽法判别,当时古长江河道为辫状分汊河型。  相似文献   

19.
大量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资料显示长江口外的广大海域分布着大量埋藏古河道,据区域浅层地质特征及地震相特征,可把研究区埋藏古河道断面划分为对称、不对称和复式三种类型;河道内充填的沉积物复杂多样;古河道主要存在于晚更新世晚期沉积层中。60个古河道断面串联成长180 km的古长江河系以及长64 km的古舟山河和长近100 km的古钱塘江河两条支流河道系。长江古河道宽深比较大,盛冰期时深切81~109 m,河底纵比降为0.82×10-4,平均古流量约为535.24 m3/s,最大断面的古流量为20 433.72 m3/s。按比降河宽法判别,当时古长江河道为辫状分汊河型。  相似文献   

20.
西昆仑山区湖泊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西昆仑山区湖泊的分布、成因、水化学特征以及其演化历史与高原隆升、古气候变化、高山冰川进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湖泊主要靠暖季高山带的冰雪融水补给,故矿化度的变化与其距补给源的远近密切相关;它们在第四纪期间的演化是高原构造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二者作用的结果;根据现有资料,该区湖泊的演化历史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距今4.6万年以前的大湖期,晚更新世晚期的湖面波动期和全新世的湖泊退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