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海洋国土”?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今年5月15日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后,“海洋国土”一词频繁见诸于报端和各种新闻媒介。“海洋国土”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使国人去了解海洋、感知海洋、关注海洋和热爱海洋。在人们学习和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知道了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还拥有一片广袤的“海洋国土”。那么,“什么是‘海洋国土’呢?”严格地说,“国土”就是一国的领土,“海洋国土”  相似文献   

2.
一次,应几位湖南老乡之邀,我去了邻近国家海洋局的一位朋友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在我们相聚火热之时,我见到了老乡行列中的一位陌生人,据老乡介绍,他叫盖广生,中国海洋出版社社长,海洋报总编辑。我的家乡有句“见官三声哑”的老话,而我见官反而话语如河,总是滔滔不绝,要说原因有二:其一,我不知海洋,海洋是个谜,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其二,盖社长熟知海洋,又有善拉海洋“顾客”之招。真是一个锅要补,一个要补锅,自然我的话闸子开而难收。我们聊起话来极为开心,然而开心之时又令人忧伤。国家的海洋应视为“国土”,而我不知我国有多大的海洋面积,我或众多的中国人只知道国土为960万平方千米,为什么其海洋“国土”不为大众所知?海洋国土,国人不知还能乐吗?幸有盖社长一解心病,他说:“按照1996年世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精神,邻近我国海岸线的约300万平方千米海域归我国管辖,这说明我国的国土面积还应包括海洋国土。现在其国土众人不知,主要是民众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如日本本土只有37.7万平方千米,可今天的日本人总是众口一词,他们的国土面积是470万平方千米,其海洋国土早已成为日本人心中的国土。为此,开展国情教育,适时宣传和树立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报载一条消息,一所高校在大学生中作了一次“国情”知识测验,98%的学生认为,我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几乎没有人提到过我国还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们必须看到,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6年之后、在我国政府于1996年5月15日正式批准《公约》和《公约》将邻近我国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正式赋予我国4年之后,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仍没有普遍认识到我国在海洋海域中享有的这一重要的权益,没有建立起同这一重大国家权益相一致的海洋国土观念,这怎能不发人深思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热心一门学问——国土经济学。对一个拥有领海的国家来说,海洋也是她国土的一部分。我国东南两方濒临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加在一起,面积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沿海大陆架的面积达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对海洋的研究,在我国国土经济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这种研究。今年二月,我应曾呈奎同志的邀请去青岛,有机会向在青岛工作的海洋学界的同志学习,增加了一些知识。《海洋开发》创刊,要我在创刊号上写一点东西。于是我又看了一点材料,想了一点问题,在对这个刊物的创刊表示祝贺的同时,写了一些自己的基本认识,作为我对海洋国土经济学研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时间追溯到2008年,一纸调令将在全国著名高中青岛二中担任副校长的白刚勋调到刚成立不久的中国海洋大学附中担任校长。上任伊始,他考虑最多的是学校的定位问题。在与海大著名专家们交谈时得知,我国的国民海洋意识极为薄弱,大中学生对"我国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海洋国土"都知之甚少。这一问题引起了白刚勋的深思: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的中学校长,特别是一个全国著名涉海高校附中的校长,应该有责任也有义务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培养青少年的海洋意  相似文献   

6.
海岛地处海陆接合部,是海陆优势兼备的重要国土,是海岸带开发的前沿和海洋开发的海中基地,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迅猛发展,海岛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新世纪海洋事业的热点。海岛在维护我国海洋政治、经济、权益、安全方面以及生态系统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新视角下的海洋空间规划实践,提升我国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文章概述基于生态系统的挪威海海洋环境综合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并重点分析挪威海的海洋环境空间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挪威海海洋环境综合管理计划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空间规划,建立在良好的海洋环境状况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其栖息地的保护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来实现海洋产业的价值创造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该管理计划制定一系列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和人类活动空间管理措施,以实现挪威海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海洋经济产业的有效管理;挪威海海洋空间规划的发展可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涉海内容的编制、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海洋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作为蓝色国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海洋的各项工作。文章在总结分析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厦门市为例,运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对现有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其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工作思路,以期为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对策参考,为我国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海洋国土面积三百万平方公里,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相邻,在国际上有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发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保卫海洋国土是我国当前一项极为紧迫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海洋科技实力,是摆在全体海洋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在这样的任务面前,大力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是海洋科普教育的重点所谓海洋意识就是对海洋的总体认识。以增强海洋意识为主线的海洋科普教育,应紧紧围绕提高对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海洋环境观和海洋权益观的认识来展开。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科技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这片近陆地国土三分之一的蓝色国土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基地。海洋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海洋事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对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998年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政策》白皮书中指出,我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在广州市晓园中学开展"蓝色国土 蓝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海洋权益知识、海洋生物以及常见的有毒海洋生物等知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海洋意识与海洋知识较为缺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对海洋知识的求知欲旺盛。因此,对中学开展"蓝色国土 蓝色教育"活动的建议:应以海洋常识渗透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要模式,兴趣性学习活动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和海域使用管理水平,文章以国土空间为视角,分析海洋功能区划融入"多规合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多规合一"是基于对国土空间的统一分区和用途管制,对现有规划体系的有机融合、升级和重构;海洋功能区划是我国法律确定的海洋管理基本制度,在实现用海有度、有序和有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以及保障养殖用海空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具有法律依据,其"综合分区+目标管控+用途管制"的核心理念与"多规合一"一致,分区分类方式有利于现有规划体系的衔接,在保护性、前瞻性和陆海统筹等方面的不足亟须在"多规合一"的过程中改进;"多规合一"可参考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一个规划"和"一套标准"。  相似文献   

14.
海权之争就是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上通道的争夺,其中心是资源之争。 我国陆地边界,经过长期斗争努力,除了中印边界尚存较大争议外,都已签约和大部界定,从个上确立了睦邻友好关系。第一次不是用战争,而是用国际法的形式所完成的“世界土地中命”,提供了我国可以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的法律依据,明确了在其排它  相似文献   

15.
蓝色国土展新貌——党的十四大以来海洋工作成就李仁中李红锋(国家海洋局新闻办)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蓬勃发展,阔步前进。国家海洋局及各级海洋管理部门认真履行国务院和地方政府赋予的...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有介绍、研究海洋国土的论文和书籍问世。这些著述,有的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论证了国家管辖海域的国土属性及海军的责任;有的全面地介绍了海洋国土赋予的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开发设想,它们对于普及国际海洋法知识,提高中国人民的海洋国土意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广州市晓园中学开展"蓝色国土蓝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海洋权益知识、海洋生物以及常见的有毒海洋生物等知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海洋意识与海洋知识较为缺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对海洋知识的求知欲旺盛.因此,对中学开展"蓝色国土蓝色教育"活动的建议:应以海洋常识渗透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要模式,兴趣性学习活动是开展海洋教育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珠海海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岛是联结陆域国土和海洋国土的海上基地,拥有丰富的资源。海岛土地资源可开发潜力比较大,可为各行各业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有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生效已经十年了,但我国海洋地理教育远远落后于国际海洋形势的发展.为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新形势要求我们在海洋地理教育中改革现行地理教材,要求受教育的群体多样化,要求在教育中重新树立海洋意识,加强海洋国情教育,加强海洋资源观教育,加强海洋法权意识,加强海洋道德教育,让开发海洋、保护海洋、保卫海洋国土的意识深入民心.  相似文献   

20.
海洋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是基于海洋空间规划现状的协调,是合理配置海洋空间资源、促进海洋国土资源集约利用以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海洋空间规划发展现状,结合目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经验,提出了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期能为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