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澳大利亚,珍珠蚌肉已经成为一种名贵珍馔,并越来越受欢迎。众所周知,珍珠除作装饰外,还具有美容养颜之功能。那么,孕育珍珠的蚌肉,是不是也同样有美容护肤之效呢?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家珍珠养殖公司,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珍珠蚌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可以强身健体和美容。因此,他们首先推出了珍珠蚌肉的新馔,而最初食用这种新馔肴的是受聘于该公司的日本专家。由于日本人爱吃生鱼,故这些用来养育名贵珍珠的蚌肉,便成为令他们垂  相似文献   

2.
墨鱼丸的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墨鱼肉特有的鲜美味道和洁白的肌肉颜色,以墨鱼肉为主原料,配合鲮鱼,鲢鱼,大眼鲷鱼等弹性形成能好且人格较便宜的鱼肉混和生产墨鱼丸,使墨鱼丸既有墨鱼特有的风味,弹性又比纯墨鱼制作的墨鱼丸强,同时成本也降低。通过分析墨鱼、鲮鱼、鲢鱼、大眼鲷鱼等肌肉结构特点和凝胶形成特性,研究生产墨鱼丸的工艺技术,墨鱼丸与其他鱼肉的混和比例及辅助材料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位于日本本州岛西南岸的和歌山,是日本西部的捕鲸业的中心城市。目前,那里大约有85%的小学和中学已经开始了食用鲸肉的午餐。并且这一政府举动在学生们中间受到了非常广泛的欢迎。据推广这一行动的和歌山教育部门的官员介绍,鲸肉被加工成肉饼或肉球,或者经过甜酸酱腌制提供给孩子们食用,非常适合他们的口味,学生们普遍反映这些鲸肉加工品吃起来很可口。同时,他还表示让日本的孩子们食用鲸肉的目的不仅是希望他们了解日本的捕鲸传统,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学习和认识日本  相似文献   

4.
思源 《海洋世界》2006,(1):6-11
在其他地方的古代人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之时,黄河下游的山东先民已经开始把肉烤得喷香诱人,在盛放其美食的黑陶上勾勒纹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饮食审美的需要,高度发达的饮食文明使鲁菜从产生之时就具备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军曹鱼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进行解剖比较、营养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军曹鱼的含肉率为68.7%,肌肉蛋白质含量为21.2%,氨基酸总量为65.05%;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591mg.gN^-1,军曹鱼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5.2%,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简称DHA)的含量分别为4.5%和12.0%。研究结果表明,军曹鱼含肉率高,营养质量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合信"牌欧鳗配合饲料精养缓长型欧鳗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平均饲料效率为48.11%,比对照组提高了10.71%;欧鳗的存活率达99.9%,且有较好的肉质,符合出口烤鳗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表型性状与净肉重、出肉率的关系,本研究以5月龄的650尾凡纳滨对虾为材料,测量了全长、体长、头胸甲和各体节的长宽高等24个表型性状,根据体重、净肉重计算出肉率,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了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了24个表型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以净肉重为因变量,13个性状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同时建立了以出肉率为因变量,9个性状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体长对净肉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是第3腹节长和第1腹节宽;对出肉率的正向直接影响最大的是体长,其次是第2腹节高和第3腹节长,头胸甲长、宽、高以及尾节长与出肉率呈明显负相关。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在所分析的24个形态性状中,体长和第3腹节长与净肉重和出肉率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测量体长和第3腹节长等形态性状间接实现对净肉重、出肉率的选择,选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王溪云 《海洋与湖沼》1983,14(2):173-181
者自1975年以来,在鄱阳湖进行了鱼类寄生吸虫的调查研究,发现异肉科(Allocreadiidae Stossich,1903)尚有五种系文献未曾记载过,其中隶于异肉亚科(Allocreadiinae Looss,1902)异肉属。(Allocreadium Looss,1900)的两种;隶于尾睾亚科(Urorchiinae Yamaguti,1958)尾睾属(Urorchis Ozaki,1927)的三种,本文特予以报道。虫体描述系根据  相似文献   

9.
池养黄河鲤鱼含肉率及其肌肉营养成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池养黄河鲤鱼的含肉率及其肉肉营养成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池养黄河鲤鱼的含肉率为71、985%;其肌肉营养成份蛋白质含量为17.58%、脂肪含量为3.97%、灰分含量为1.12%、水分含量为77.33%;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体全部必需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肌肉中还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铜,锌、铁等及大量元素、磷。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12,(1):44-47
大洋深渊的严酷考验已经产生了拥有最不可思议的外形的离奇生物。 谁有能力发明一种像水母一样的生物?98%的水,一些带颜色的斑点,流动起来就变成了一团肉。这是生物吗?或者仅仅只是移动着的水?伞状体在抖动,有节奏的脉动变得更为强烈……这是像心脏一样跳动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于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海捕野生群体和露天池塘越冬养成群体中各随机选取150尾作为测定样本,依次测量其体重(Y1)、肉重(Y2)、体长(X1)、头胸甲长(X2)、胸宽(X3)、胸高(X4)、第二腹节长(X5)、第二腹节宽(X6)、第二腹节高(X7)、尾节长(X8)、尾节宽(X9)、尾节高(X10)、眼径(X11)、眼窝距(X12)、额剑长(X13)、额剑上缘锯齿数(X14)等16项表型性状,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偏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日本囊对虾形态性状对野生海捕群体与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和肉重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两实验测定群体的体重和肉重与本研究中除X14外的其它形态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经通径分析,海捕野生群体被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和肉重的复相关指数分别为0.944和0.837,露天越冬养成群体被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和肉重的复相关指数分别为0.955和0.907,其中影响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和肉重的核心变量均为X1,重要变量依次为X2和X6,影响海捕野生群体体重和肉重的核心变量分别为X1和X2,重要变量均为X6;(3)经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用于估算海捕野生群体体重和肉重的回归方程以及估算露天越冬养成群体体重和肉重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软体肉重和生化成分含量的周年变化表明,牡蛎 软体肉重和3种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与牡励繁殖季节密切相关。三倍体周年软体肉重,糖元和脂类含量均比二倍体高,水分含量比二倍体低,三倍体蛋白质含量在1-7月份比二倍体低,8-12月份二倍体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对方蟹科肉球近方蟹,绒螯近方蟹及平背蜞进行遗传分析,计检测了11 种同工酶,16 个位点。结果表明,三种蟹类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0.188,0.063,0.06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09,0.001,0.044。肉球近方蟹、绒螯近方蟹间的根井遗传距离为1.080。平背蜞与肉球近方蟹、绒螯近方蟹的根井遗传距离分别为1.717 和1.707  相似文献   

14.
翡翠贻贝肉在冷冻冷藏中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庐峰 《台湾海峡》2000,19(3):284-287
本文通过定期测定冷冻冷藏中翡翠贻贝肉的干耗率、过氧化值(POV)、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等理化指标,以探索翡翠贻贝肉在冷冻冷藏中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引起冷冻冷藏中贻贝肉蛋白质的冷冻变化和老化、烹调时口感发渣等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干耗和肉的严惩脱水。  相似文献   

15.
有壳肉足虫是由壳体包裹细胞质的单细胞原生动物,由于它种类多、对雨养泥炭沼泽水文变化反应敏感且其壳体易于保存,成为一种雨养泥炭沼泽古水文定量重建的代用指标。主要阐述了现代雨养泥炭沼泽有壳肉足虫-环境变量数据库建立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及该指标在古水文及古气候重建上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在以欧美为主的地区进行的许多研究发现,利用有壳肉足虫恢复的地下水位记录不仅与其他BSW指标(如植物大化石和腐殖化度)记录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它与其他陆地古气候指标、冰心指标、海洋指标及太阳辐射指标等都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充分证实了有壳肉足虫是一种雨养泥炭沼泽古水文的有效代用指标,其重建的地下水位记录能够很好地反映区域古气候的变化。然而截至目前,有壳肉足虫分类学研究、现代生态模拟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仍是其应用研究的阻碍,相信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壳肉足虫在雨养泥炭沼泽古水文及古气候重建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在该领域尚未开展研究,存在较好的研究潜力,而且其成果可以对我国泥炭地的生态管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牡蛎(Ostreidae)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珍珠贝目(Pterioidae),为世界性广分布种类。由于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从远古时代就被人类所食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各国海水养殖业重要的养殖对象,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产量最大的经济贝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混合粒径条件下沉积物的起动机理不同于均匀粒径条件下沉积物的起动机理。混合粒径条件下沉积物的起动,可由沉积物转动角φ随相对粒径及颗粒状而变化的依从关系进行解释。通过对砾石沉积物因不同粒径、形状而发生选择性起动的动力过程的分析,得出了砾石沉积物转动角选择性起动的理论模式,采用该模式来定量计算潮汐流和河流中砾石沉积物选择性起动的临界值,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吻合,肉而证实了该模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蓝镜头     
仝开健 《海洋世界》2012,(11):1-F0002
<正>在北极,有捕鲸传统的当地人通常会在捕猎后专门给北极熊留下一些鲸肉作为食物。久而久之,北极熊也学会了在捕鲸季开始前就来到一些据点等待。北极熊并不笨拙,它们知道每年什么时候在海滩上会出现鲸肉。随着北极海冰不断消融,更多的北极熊在夏季时会到海岸上游荡,去寻找那些鲸的残骸。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09,(5):8-8
近日,科学家公布了一头赫里福德郡(英格兰中西部)母牛Dominette的基因组序列。研究者破解了Dominette90%的碱基序列,其中包括22000多个基因。这个基因组序列将为畜牧业带来重要改变:我们可以选择培育优良品种的奶牛或肉牛;可以提高奶牛和肉牛的培育效率,优化培育方法,使它们对疾病有更高的耐受力,并减少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我们还可以找到与肉的软硬、营养组成等相关的基因,从而提升牛肉的品质。但是,转基因牛肉汉堡或是转基因牛奶就不必期待了。  相似文献   

20.
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方法进行了新鲜和煮熟的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浮游幼体的吸引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脉红螺浮游幼体在4螺层期是食性转换期, 且在幼体到达3螺层后期的第1—6天是投放附着基和动物性饵料的最佳时期。此外, 新鲜和熟的双壳贝类肉对脉红螺幼体有明显的吸引力, 吸附于新鲜贝肉上的4螺层幼体占吸附幼体总数的48.61%, 显著大于其它螺层幼体; 脉红螺幼体选择新鲜紫贻贝肉的比例为33.75%, 显著大于菲律宾蛤仔(24.08%)、中国蛤蜊(18.97%)和长牡蛎(23.19%); 而熟贝肉中, 长牡蛎对幼体的吸引作用显著大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海湾扇贝边粉和空白对照; 新鲜紫贻贝和熟长牡蛎肉具有作为脉红螺幼体食性转换期动物性饵料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