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福建省东山岛渔民、民兵在捕捞中,发现一批沉在海底的战舰、飞机和战炮。这里的渔民、民兵已打捞十多门古炮、铜铳、铁炮、弹丸等。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中心考古队正研究下一步的打捞郑成功沉船方案。  相似文献   

2.
韩国"世越号"沉船打捞于2015年8月开展,打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均需要海洋测绘技术的支持,尤其是水下穿钢梁施工,对水下定位精度要求极高。详细介绍了整个打捞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海洋测绘技术,主要包括沉船水下三维姿态探测、沉船周边地形地貌地质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水上水下导航定位以及沉船起浮姿态监测等。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促进了打捞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世越号"打捞出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开创了综合海洋测绘技术在重大救助打捞领域的系统作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4,(12):M002-M002
“泰坦尼克”号打捞工程独家授权者———美国。RMS泰坦尼克公司表示,他们在北大西洋水下3000多米处新打捞了一些“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和其他生活用品,这些遗物组成一幅奢华的生活画面,与淤泥覆盖的破船形成强烈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1992年10月3日,“曼德利”号轮在渤海中南部沉没。据调查,沉船船底向上左倾115°。沉船时正值渤海偏北季风期,至今沉船还没有打捞出水。据监测、监视,在事故发生后船沉入海就开始溢油,溢油一直持续至今。在这段  相似文献   

5.
沉船考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水下环境复杂、文物打捞操作困难、海洋人文资料缺失等因素制约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沉船考古工作不仅要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进行考古发掘,还要结合陆域考古学、海洋学划分重点沉船区域进行系统性发掘研究,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所处的海底环境和受腐蚀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为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初,一艘轮船载着为日本皇室搜罗的高丽珍贵瓷器在日本海沉没了。100多年间,尽管人们清楚地知道沉船的地点,可是,连最好的潜水员也无法潜到这么深的地方。后来有几位渔民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为何不请章鱼帮忙呢?他们捕捉了一些章鱼,将它们拴上长绳子,然后放到装载瓷器的沉船处。这些章鱼沉到海底,一发现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皿就纷纷钻了进去。渔民觉得是时候了,便小心翼翼地将绳子提起,极为顽固的章鱼,一点也没觉察出来。于是,这些执著的“打捞工”,就这样一件一件地将沉船里的贵重瓷器打捞了上来。  相似文献   

7.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81,3(2):307-329
从1948年法国设计FNRS-2号第一艘深潜器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开发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深潜器(又称可潜器)给予了广泛重视。目前,深潜器已成为海洋调查、海底打捞、深海救生、海洋研究以及建造各种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美国1970年下水的深潜救生艇(DSRV)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在1524米水深援救失事海艇艇员,每次24人,化费研制费高达二亿多美元。三艘“南鱼座”号深潜器,在一年内把沉没在深750米海底的120条鱼雷打捞起来。深潜工作艇“阿尔文”号和“CURV”号把失落在深856米海底的一颗氢弹打捞起来。著名深潜器“阿鲁明纳”号和打捞船“密执尔”号合作打捞了沉没在深1538米的另一艘深潜器“阿尔文”号。  相似文献   

8.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客轮在加拿大纽芬兰省的外海撞冰山沉没。86年后的今天,“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一个20多吨重的客舱部分在加拿大被打捞上来。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打捞活动,打捞公司动用了四艘轮船参与  相似文献   

9.
一个海洋国家,如果不建立自己的技术机构和深潜水及海工服务队伍,其海洋资源开发必然受到外人的钳制,潜水和海底工程市场就会被他人占领。笔者继四十余年潜水、打捞沉船和近十余年对海洋水下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结合赴波兰、挪威、英国和法国学习与专业考察,就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面临的水下支援工程作  相似文献   

10.
一个海洋国家,如果不建立自己独立的水下技术机构和深潜水及海底工程服务队伍,其海洋资源开发必然受到外人的钳制,潜水和海底工程市场就会被他人占领。笔者根据三十余年潜水、打捞沉船和近些年来对海洋水下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结合赴波兰、挪威、法国和英国学习与专业考察的启迪,就我国海洋石油开发面临的水下支援工程作业任务作了预测,并对国内潜水技术和水下工程作业技术水平、能力、各群体特点等基本状  相似文献   

11.
海底沉船是水下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和存在形式,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手段对福建平潭、莆田及福州海域的海底沉船进行了探测研究,并重点探讨了不同浅地层剖面系统及不同探测频率在不同埋藏状态的水下文物调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探测能够有效识别处于不同埋藏状态的沉船,尤其对探测埋藏海底面以下的沉船具有其他探测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探测频率的调节对目标物探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埋藏式的海底沉船低频信号探测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鱼鹰”号载人潜器打捞机械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国内研制的第一只打捞机械手,该机械手的最大伸距为2805mm,抓举能力为1000N,有三个自由度,机械手备有三种手爪,可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进行更换,当机械手手爪抓获沉物超过100kg时,可实行手爪的自动或手动解脱,供水面母船起吊回收,在危及潜器及操作人员生命安全情况下,机械手可实现应急抛弃。文中,作者从现代设计法的角度出发,对机械手的性能及结构设计特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该机械手安装于“鱼鹰”号载入潜器上,在很短时间内,已可靠地从水下打捞起3t多贵重沉物,获明显的济经效益。使用证明,打捞机械手性能良好,完全能满足水下打捞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应用查找“泰坦尼克”号同样的技术,探险家鲍伯·伯拉德表示,他已经发现了最古老的深海沉船:2500年前在一场猛烈的风暴中沉没于地中海的两条满载酒的船只。伯拉德通过水下机器人和深水探测仪器发现了这两条腓尼基人的货船。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2月22日,日本出动海上保安厅多条巡视船,将一艘不明国籍船只击沉于我国象山以东约300千米的我国专属经济区内,事后日方巡视船和飞机昼夜不间断地在沉船附近海域部署,分别对以沉船为中心的5海里和3海里半径范围的海域实施警戒和实际控制,派出潜水作业船进行水下探摸作业,并于2002年9月11日将其打捞出水.  相似文献   

15.
1901年5月18日,荷兰的一艘汽船“塔姆拉波”号,不幸在东印度群岛遇到风浪,触礁沉没了,十几名船员纷纷弃船而去。过了几天,大潮才缓缓退去,这艘汽船显露在沙滩上,岛上的居民发现了,都像一窝蜂似的涌上沉船打捞货物,船舱里堆积如山的布匹、服装、面粉、大米,还有中国的瓷器等货物  相似文献   

16.
姚宗  蒋岩  王伟平  陈世海 《海洋工程》2018,36(2):135-142
韩国世越号打捞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托底钢梁原状态整体起吊难船出水的工程。客滚难船装载的货物容易在沉没后发生移位,上层建筑长时间沉没海底后发生泥沙淤积导致难以准确估计整船的重量重心及浮力浮心的位置。利用水池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两种方法分别对大型浮吊船单臂架打捞法和双驳船抬吊打捞法进行了难船姿态受重心位置偏移的敏感性分析。水池模型试验中发现,用大型浮吊船单臂架打捞法,世越号的姿态受其重心位置偏移非常敏感,容易发生侧翻;而用双驳船抬吊打捞法,世越号的姿态受其重心位置的影响非常有限,难船和抬浮驳船都可以保持一个较好的姿态。对比水池模型试验的结果,由于难以计及托底钢梁的翘动和滑动现象,数值计算中得到的难船起吊姿态值偏小。双驳船抬吊打捞法被选为打捞世越号的施工方案,其对难船重心位置偏移不敏感的特性得到了现场实证。这个特点为世越号的成功打捞出水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阴影潜水员     
陶然 《海洋世界》2005,(10):32-34
自称“深海沉船潜水员”的美国深海潜水员约翰·查特顿和里奇·科勒于1991年在新泽西州海域深达70米的水下发现了1艘潜艇残骸。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考证,他们终于证明该残骸是一向被认为1945年在直布罗陀水域沉没的德国“U-869”号潜艇,解开了一个二战历史遗留悬念。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Ⅱ》节目记者米卡·布热津斯基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海洋水下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水下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对策李士明任平马洪年(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1)1水下工程技术的基本专业范畴和特点水下工程技术通常是指海洋工程中围绕海底油气及其它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和救助打捞工程所需要的设备、设施的设计、建造以及施工工...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交通水下工程技术的专业范畴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回顾世界了水下工程技术的概念发展演绎和新进展着手,分析了现代水下 工程技术的专业范畴体系和主要特征,评估了我国水下工程技术的状况及体系。并就我国交通下水下工程的学科内涵、体系划分、及春在交通运输建设和救助打捞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梅尔·费歇尔是一个最著名也是最走运的探宝爱好者,他的梦想是把美国佛罗里达半岛近岸海水之下、泥沙之中埋没已有几百年的金银财宝全部弄到手中。1715年,有一支西班牙商船队在美国佛罗里达岛东部沉没。费歇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探寻这支沉船队并打捞了船上的部分货物。打那以后,他的欲望膨胀起来,力求达到另一个目标———探寻神奇的西班牙大帆船“阿多奇”号。根据当时的载货清单可知,有价值连城的金银等贵金属及艺术品在这艘船上!1622年起建立的西班牙商船队(其中包括“阿多奇”号),从古巴哈瓦那港向西班牙驶出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