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GDX 102树脂从海洋浮游植物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分解产物和代谢产物中分离提取腐植类物质(DHS,EHS)及乙醇可溶物(DES,EES),用~1H-NMR,IR和UV光谱进行结构分析,并同海水中腐植质(HS)和乙醇可溶物(ES)做了比较。结果表明,DHS,EHS和HS都以高支链烷烃、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结构为主要组分,另有少量芳烃和杂环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很相似,说明DHS和EHS是海水腐植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于1990年6月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一水池中采到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它的生长和种群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性成熟时间与水温的关系为,雌性(10-30°C):h=8072t-1.313r=0.985, P<0.01);雄性(5-25°C):h=1074t-0.855r=0.9844,P<0.01)。在20±1°C条件下,其体长增长模型为:lt=3.334-2.7345e-0.1117t。龄期(x)与年龄(t,d)的关系为:雌体:t=0.07169x2+1.3808x-1.7361;雄体:t=0.8425x2+2.534x-1.8600。内禀增长率(rm)为0.4076。种群增长呈“logistic”型,其方程式为:y=3625/[1+e(3.848-0.164t)]。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自旋轨道耦合系数模型并结合完全能量矩阵的方法对Cs2NaMF6(M=Al, Ga):Cr3+ 体系中Cr3+ 离子的基态分裂和局域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光谱和EPR谱确定了Cr3+ 取代 M3+ 形成的两种占位结构的畸变角,发现用双自旋轨道耦合系数模型与单自旋轨道耦合系数模型计算出的畸变角Δθ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表  相似文献   

4.
在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框架下,利用相对论多通道理论,分别在冻结实近似和考虑偶极极化下计算钪原子的Jπ=(3/2)-,(5/2)-的三个收敛于 3d4s(1D2)的自电离里德伯系列的能级.对3d4s(1D2)np2D3/2和3d4s(1  相似文献   

5.
对海水腐植质和海洋沉积物腐植质中的碳水化合物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陆源腐植质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海水腐植质和海洋沉积物腐植质的富里酸(FA)和乙醇可溶有机物(ES)的酸水解液中单糖种类和含量多于、高于腐植酸(HA)。总糖含量测定结果与单糖相似。陆源腐植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低于海洋来源的腐植质。  相似文献   

6.
镉(Cd)是水生生态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通常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减少生物量,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为了研究羊栖菜幼苗对海水中Cd胁迫的抗氧化响应特性,我们在天然海水和Cd加富(100 μmol·L-1)海水两种不同的Cd浓度下培养羊栖菜幼体。实验结果表明:Cd加富胁迫显著抑制了羊栖菜幼苗生长,使藻体颜色变暗。此外,高Cd处理显著降低了羊栖菜中的色素含量,生长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相反,高Cd处理显著促进了藻体内的Cd元素积累、对Cd2+吸收速率,并增加了其暗呼吸/净光合速率比值(Rd/Pn),抗坏血酸(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且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以及羊栖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加,但对丙二醛(MDA)的影响不显著。虽然羊栖菜幼苗增加了其抗氧化活性并促进AsA-GSH循环,以产生H2O2并维持健康的新陈代谢,但高Cd胁迫显著限制了幼苗的光合作用,降低了其光合色素,抑制了其生长,并使其藻体颜色发生变化。海水中高浓度的Cd对羊栖菜幼苗具有毒性作用,并且极大地增加了这种海藻的食用风险。  相似文献   

7.
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及δ15N值的变化对于指示营养盐来源及营养盐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大型海藻组织碳、氮含量及δ15N值的变化特征,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逐月分析了小长山岛潮间带孔石莼(Ulva pertus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3种大型海藻组织的碳、氮含量和δ15N值的变化,并对其生长环境中海水的理化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孔石莼组织的氮含量与海水中的NO3-N和DI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角叉菜组织的氮含量与海水中的NH3-N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然而,大型海藻组织的碳含量和C/N比值与海水中的碳、氮营养盐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孔石莼组织的δ15N值与海水中的NO3-N和DIN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孔石莼适于用作NO3-N和DIN来源的指示藻种。结果指示小长山岛潮间带海水中具有供大型海藻生长利用的充足的营养盐,其主要受到生活污水和养殖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是海水中重要的无机阴离子,在研究海洋生态变化、海洋循环作用过程与海洋全球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其测定方法较多,但缺少相应的测试方法。本文对测定海水中Cl-,SO42-的离子色谱方法进行了优化,选用IonPacAS14碳酸盐选择性离子色谱柱,以3.5 mmol/L Na2CO3+1 mmol/L NaHCO3为流动相,可消除海水样品中碳酸盐及其他阴离子的干扰。该方法对Cl-检出限为0.29 m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2,对SO42-检出限为0.42 mg/L,线性相关系数r2=0.997 9。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5%~102%,Cl-和SO42-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2%和4.18%。该方法简便、迅速、灵敏、准确度高,可满足批量海水样品中Cl-与SO42-的准确测试。  相似文献   

9.
于1989年9月开始,在山东省胜利油田胜利设计院化学研究室,对A3钢的保护参数进行研究。实验介质为现场采集的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含悬浮泥沙的新鲜海水。实验在动水(1.5m/s),静水和动静水交替三种模拟状态下进行。控制保护电位为-800,-900,-1000mV(Ag/AgCl),研究在上述状态下和不同电位下的保护度,最大冲击保护电流密度及稳定的保护电流密度。结果表明,在三种保护电位下,A3钢的保护度都在90%以上,可以达到防腐目的。在不同的模拟状态下,保护电流密度变化较大,其稳定值在动水状态下为2000-2500 mA/m2,在静水状态下为85 – 120 mA/m2,在动静水交替下为70 - 400 mA/m2。最大冲击保护电流密度(动水状态,保护电位为-1000 mV)接近30 A/m2。  相似文献   

10.
刘丽莎  吕树臣  孙江亭 《海洋学报》2010,32(9):6637-6641
本文制备了Er3+/Yb3+共掺TeO2-WO3-Bi2O3(TWB)玻璃. 测试和分析了样品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上转换发光. 用Judd-Oflet(J-O)理论计算了Er3+在玻璃样品中的光谱强度参数,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Ω2增加,Ω4  相似文献   

11.
海水腐植质的基本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92-1993年用^1H-NMR,^13C-NMR和IR等分析技术对甲基化前后的海水腐植质(1992年从青岛近岸海水中吸附提取)的基本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与风化煤和海洋沉积物中的腐植质作比较。结果表明,IR和^1H-NMR谱图显示,海水腐植质主要由脂肪链化合物组成,含有一定量的肽类和多糖,芳香结构较少。采用NNE技术的^13C-NMR谱图中各类碳的相对含量为:脂肪族碳,33.2%;  相似文献   

12.
对海带综合利用生产中剩下的浓缩浸泡液所含腐植质进行了分离,并对分离出的腐植酸、富里酸和乙醇可溶物三级分做了化学表征和性质研究,包括三级分的得率、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官能团、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分析,分子量分布,以及它们对鱼卵生长和褐藻酸钠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水和湖水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不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水寄宿时间对较长,湖水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水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水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地。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碱性磷酸酶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于1995年2月在厦门海域采集锯缘青蟹,取其内脏经正丁醇抽提,硫酸铵分级分离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纯化,获得碱性磷酸酶 制剂,以快速 蛋白液相色谱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验萁 纯度,获得单一蛋白纯的酶 制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鸡毛菜、易曲凹顶藻热带变种、三叉仙菜、海萝和多管藻(1979—1989分别采自广东山东和海南省)未碱处理与碱处理的多糖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融点、硫酸酯和3,6-内醚-半乳糖含量,同时用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波谱测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琼胶的基本结构,鸡毛菜是制造琼胶的很好原料,易曲凹顶藻热带变种也可用于制造琼胶,三叉仙菜是制造低凝固点琼胶的原料。此外还发现海萝和多管藻也有一些凝固性。  相似文献   

16.
蜈蚣藻、蜈蚣藻节夹变型和拟厚膜藻卡拉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88-1990年对采自青岛的蜈蚣藻,河北的蜈蚣藻节夹变型和浙江的拟原膜所含多糖的产率,物理性质,化学组化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拟厚膜藻多糖无凝固性;蜈蚣藻多糖凝固性很低;蜈蚣藻节夹变型多糖有些凝固性,是三者中凝固性最好的。  相似文献   

17.
于1989-1991年对深圳湾、大鹏湾海水及底记的维生素B1和B1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湾海水中维生素B1和B12含量绝大多数在10ng/L以下;在底泥中的含量最高也仅36×10-9,不会诱导赤潮发生。  相似文献   

18.
提要以伊红染色法检测样品精子存活率为依据,研究了4℃下5种保存液及Ca2 、Mg2 离子对中华绒螯蟹精子体外保存效果的影响。5种保存液分别为人工海水(ASW)、2倍钙离子人工海水(2×Ca2 -ASW)、无镁离子人工海水(Mg2 -FASW)、无钾离子人工海水(K -FASW)、无钙离子人工海水(Ca2 -FASW),经4天保存后,各保存液中精子样品的存活率和精子密度均出现明显差异,K -FASW、ASW及2×Ca2 -ASW三种保存液中的精子因发生顶体反应而大量死亡,而Mg2 -FASW、Ca2 -FASW的保存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不同Mg2 和Ca2 浓度对精子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经24h保存后各实验组精子存活率均随着两种离子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上述结果表明:K -FASW、ASW及2×Ca2 -ASW不适合精子保存,而Mg2 -FASW和Ca2 -FASW均可作为该蟹精子的保存液;Ca2 因可引起精子顶体反应而造成保存液中精子的大量死亡,其浓度与存活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无K 的保存液中,Ca2 、Mg2 的存在与否对精子的保存效果起关键作用;无Mg2 人工海水之所以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可能与Mg2 的缺乏而导致Ca2 逆浓度差转运受阻,避免了因Ca2 进入而诱发顶体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characterizes humic substances (HS) from two soils colonized by Spartina maritima at different physiographical positions in estuarine environments on the north-western coast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the Villaviciosa site, a stand close to the main tidal channel, and the Ortigueira site, located in the low salt marsh. Humic and fulvic acid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soils and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the following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solid-state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The characterized HS showed a predominance of low humified compounds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aliphatic components and a low degree of aromaticity. The HS composition differed substantially between sites. In the Villaviciosa soil, the large amount of nonpolar aliphatic components and the very low degree of aromaticity may indicat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marine organic matter and/or microbial material to the HS. However, in the HS from the Ortigueira soil,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polysaccharides together with the presence of lignin-derived compounds may indicate greater inputs of vascular plant material. The δ13C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bulk soils highlights the large input of Spartina maritima debris to the Ortigueira site, whereas in the Villaviciosa site, organic contributions from this C4 vascular plant were not so eviden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se soils colonized by Spartina maritima, physiographical position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composition of soil HS and, therefore,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of organic matter characteristics in such estuarin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