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在一水晶矿石英脉晶洞中,发现了一种含Ba、Li的硅酸盐新矿物--纤钡锂石。我们对纤钡锂石进行了光性研究、比重测定、差热及热失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工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纤钡锂石产于湖南临武香花岭地区一水晶矿锂云母石英脉晶洞中,与锂云母、石英等矿物共生。矿物为浅黄白色,丝绢光泽,呈针状、纤维状、放射状或平行束状集合体,纤维长达1厘米。经X射线单晶及粉晶衍射测定:该矿物属斜方晶系,空间群Ccca,晶胞参数:a=13.60(?),b=20.24(?),e=5.16(?)。最强衍射线为:10.12(?)(100) 4.05(?)(78) 3.39(?)(91) 2.605(?)(31)2.390(?)(28)。  相似文献   

3.
1963年6月我们在某盐湖湖滨工作时,发现一种透明无色-浅褐色具完好尖菱面体状晶形的矿物。加冷的稀盐酸溶解时,矿物剧烈发泡,并结晶出大量六方片状的硼酸晶体。经过矿物学、化学和X-射线的研究,确定该矿物和文献上所有已知的硼酸盐和碳酸盐矿物不同,是一种新矿物。其化学分子式为MgCa2[CO3|B2O5]·10H2O。  相似文献   

4.
莱河矿于1976年在中国辽宁省的磁铁矿床中首次被发现,许多人对它进行过研究。该矿物为黑色、不透明,化学式为Fe0.582+Fe1.03+Mg0.03Si0.96O4,虽然它的晶体结构近似于橄榄石,但已确定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b。本文作者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高分解能透过电子显微镜对该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它具有假双晶、超结构和显微条纹结构。  相似文献   

5.
姜善春  陈友明  潘均 《地质科学》1964,5(4):341-352
我們在前一篇文章里曾討論了Ca2+-HPO42--F1--H2O体系中氟对磷酸盐矿物形成影响的若干方面。为了使該項模拟試驗工作更符合于表生作用条件,我們在叶連俊教授的指导下,在上述实驗体系中增加了一个組分--HCO31-,进行了Ca2+-HPO42--HCO31-F1--H2O体系的試驗研究。其目的为进一步探索在合有HCO31-組分的体系中氟对磷酸盐矿物形成的影响,以及CO32-能否进入磷灰石晶格和磷酸盐矿物与碳酸盐矿物的沉积分异順序等問題。  相似文献   

6.
岩石分类命名通常采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确定。沉积岩中因某些粘土矿物的种类及含量不影响岩石定名而时常被忽视,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加以辅助,可将显微镜下不易区分的长石种类、长英质矿物、碳酸盐矿物准确区分、还可检测出显微镜下难以鉴定出的蒙脱石、高岭石等隐晶质粘土矿物。结果表明偏光显微镜与X-射线粉晶衍射(XRD)法有效结合,综合鉴定,能提高对岩石定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室温常压下 Ca2+-Mg2+-HCO31--H2O 体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上很多海域中的现代碳酸盐沉积正在形成,如巴哈马滩、美国的佛罗里达湾、古巴的巴塔诺湾、中东的波斯湾等地,以及丹麦的某些近海地区。产于这些海域中的现代碳酸盐沉积物,其矿物组成主要是文石,其次为镁方解石,纯方解石较少,现代白云石沉积更为少见。我国的现代碳酸盐沉积见于南海诸岛及海南岛的沿海地带。作者曾利用粉晶照相鉴定了采自我国南海二十余种珊瑚、瓣鳃类、腹足类、有孔虫等现代海相生物壳体的物相,发现除有孔虫和海胆壳是由镁方解石构成外,其余生物壳体皆由文石构成。  相似文献   

8.
孙大中 《地质论评》1959,19(6):267-269
矿物原料第4辑刊载了刘金定所写的题为“几种铌钽矿物的X-射线鉴定方法研究一文。作者对于黑稀金矿、复稀金矿和钙钶钇矿三种矿物用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分别为600℃、700℃、800℃、900℃和980℃)的标本进行X-射线粉晶照相,并对这三种矿  相似文献   

9.
磷铁矿1)(Fe2.0939Ni0.0746Cr0.0215P发现于我国某地含铂硫化铡镍矿床的原生带中。该矿物是磷铁矿Fe2P-磷镍矿Ni2P系列的端员组分矿物,也是地球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含铁、磷的金属互化物矿物。  相似文献   

10.
“北京人”遗址洞穴堆积物的研究,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先后报道。近年来,作者分层测制了周口店第一地点西壁、南壁、探井以及上砾石层和下砾石层等几个剖面。还在周河口、羊耳峪东岭、三福村采集样品55个。所有样品均进行筛分,分级进行镜下鉴定,单矿物系统折光率测定,个别矿物辅以X-射线分析,分别对轻、重组份物质成分、百分含量做了系统计量,并着重研究重组份特征。本文是在这些工作基础上,对这一地区的地层划分、沉积物来源和古气候变迁等进行讨论。 一、物质来源和蚀源母岩 野外观察和沉积矿物成份分析表明,第一地点洞穴堆积有洞壁崩塌和外部携入两个来源。碳酸岩角砾和碳酸岩岩块大量出现,在特定层位尤其发育,它们是洞壁崩塌的产物。外来物质尽管矿物含量时有变化,但矿物种类大体相近,构成不同矿物组合。轻组份有石英、酸性斜长石、微斜长石、白云母组合,千枚岩、角岩、板岩岩屑组合以及滚圆状石英、石英岩、硅质岩岩屑组僵。  相似文献   

11.
冶金炉渣是在迅速冷却的条件下结晶的,铸石是在熔体的固相线以下恒温结晶的,这两种情况皆属不平衡状态。过去的硅酸盐体系的实验研究几乎仅局限于平衡状态,对非平衡状态研究甚少,只是近来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在硅锰渣铸石和硅锰渣微晶铸石中,主要矿物为锰铸普通辉石--钙锰辉石与钙契尔马克分子(CaAlSiAlO6)以及少量的Mg2Si2O6的固溶体,其次是钙蔷薇辉石和钙长石,另外还有极少量的方锰石、硫化锰等。  相似文献   

12.
赵东旭 《地质科学》1985,(4):381-390
泥晶磷块岩(micritic phosphorite)是磷块岩的主要类型之一。我国的磷块岩矿床也多有这种矿石。过去往往把组成泥晶磷块岩的磷酸盐矿物叫做胶磷矿(collophane)。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观察结果表明,胶磷矿实际上也是结晶质磷灰石,只是由于颗粒极其微小而已。由这种泥晶磷灰石组成的泥晶磷块岩也同样不像过去描述的那样单调,而是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构造。  相似文献   

13.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2,(2):226-234
常规的K-Ar法是基于40K通过K-层电子捕获衰变成40Ar*这一机理,应用衰变定律而定年的。它具有测定对象广、测定年龄范围大等优点,是同位素地质定年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40Ar*是气体,当岩石、矿物形成以后受到搅动时(如岩浆的侵入、构造活动、宇宙物质的冲击等),40Ar*容易丢失,使年龄值偏低。1962年由Sigurgeirsson提出的,后经Merrihue、Turner等人逐步完善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技术,很好地克服了K-Ar法的局限性。40Ar-39Ar定年分为两种:一是全熔融法(total fusion),样品被快中子照射后一次加热熔融,然后计算年龄,此值与常规K-Ar法结果相当;另一种是阶段加热法(step-heating),被照射的样品从低温到高温被逐步加热,分别计算各温度阶段的40Ar/39Ar视年龄,并进而得到一条年龄谱和一个坪年龄(plateau age)。后一种方法对研究地质体是否受过热的挠动、岩石矿物的早期结晶年代、后期热挠动次数、热挠动年代、岩石矿物对氢的保存性、过剩氩的存在状态等具有独特作用,它开辟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将着重介绍应用40Ar-39Ar阶段加热技术研究地球物质及陨石受热历史的某些成果。  相似文献   

14.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3,(4):315-323
同位素地质年龄标准样的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在检查和比较各种实验流程,衡量各种定年方法的可信度,标定同位素稀释剂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从1977年初开始,我国同位素地质标准样小组着手建立K-Ar法标准样。为了外检,笔者曾将ZBH-25黑云母、ZBJ角闪石带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院进行测定。这两个样品的K-Ar稀释法年龄、40Ar/39Ar坪年龄及40Ar/39Ar等时年龄的一致性表明,这些矿物结晶以后,未受过热的挠动,也不存在过剩氩,是作标准样的理想样品。本文还介绍样品中放射成因40Ar的析出特征,并指出40Ar可能有两种存在状态,它们各具不同的晶格能。  相似文献   

15.
中华铈矿Ba_2Ce(CO_3)_3F——新发现的一种稀土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铈矿是1979年夏季作者在研究白云鄂博西矿钻孔岩心时发现的一种新矿物,标本现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我们对它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化学全分析、X射线粉晶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电子衍射分析、偏光、反光显微镜下光性鉴定及差热分析,并测定了它的显微硬度、比重和其他物理性质。经与类似矿物对比后证明所研究的矿物为一新种,故以新名命名。  相似文献   

16.
硫同位素地质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研究对象是硫酸盐矿物。如何把这些硫酸盐矿物转化为适于质谱测定硫同位素组成的SO2气体,是我国硫同位素地质研究中急待建立的实验手段之一。 经典的方法中,可溶于水的硫酸盐,通常是先把它沉淀为BaSO4,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SO2。 七十年代初期,B.D.Holt等人提出直接加热分解BaSO4制备SO2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沈步明 《地质科学》1986,(3):290-299
X 射线粉末法,不仅可利用其粉末图来鉴定矿物,而且,可利用粉末法求出的晶胞参数来研究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成因。晶胞参数计算和修正是 X 射线粉末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利用指标化的 d 值或θ角进行最小二乘方修正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在晶系和空间群未知情况下,仅仅利用 d 值进行指标化并计算其晶胞常数,虽然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成功率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自X射线在矿物学中广泛应用以来,很多造岩矿物的成份能够用X射线鉴定了。目前普遍使用的是衍射仪、大半径德拜相机或基尼叶相机,使用小半径相机的还很少。  相似文献   

19.
偏光显微镜下薄片中生物化石碎片鉴定主要根据矿物组成、显微结构、显微构造和构造形态等四类标志。它们在各门类生物硬体中大致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緒言本項工作为山东淄博鋁土矿研究工作中的一部份,这种矿石主要由水鋁石和高嶺石組成。为了解决鋁土矿中的成份及其量的变化,我們用差热分析並配合化学分析、X-光粉晶照像定量分析及偏光显微鏡的研究,进行了这一实驗。实驗的方法,是利用矿物加热后的相变化和能量变化关系作为理論根据,所採用的标本除山东淄博鋁土矿外,还用江苏苏州所产的高嶺石。矿物加热后可能有各种物理与化学的变化,如失水(附着水及结晶水)、分解、結晶構造破坏、氧化、相变和重結晶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