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起源于台湾东南和非律宾东北海域的黑潮,在沿台湾东岸北上的过程中,其表层流轴的位置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异。本文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主要是GEK资料),粗略分析了台湾以东及东海南部海域黑潮表层流轴的季节变异,并对引起变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季风和海底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海域中黑潮特有的路径特征,而季风是引起黑潮表层流轴季节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球中期预报模式T63L9,选取2004年6月4日至13日10d作为试验个例进行了集合预报试验,分析了不同集合成员个数对于预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集合预报的技巧都明显高于单个控制预报。在集合成员较少时,随集合成员教的增加,集合预报的技巧提高明显,当集合成员数多于11个时,集合预报的效果提高缓慢。在中期预报时段内。集合成员数11为集合预报效果随集合成员教趋于饱和的临界值,如果继续增加成员数.预报效果提高较少,但计算量却大大的增加。本文只是单个试验个例的分析结果。为验证结论的普适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下荆江系统裁弯前后入湖和出湖水、沙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东、南洞庭湖淤积量的变化和淤积部位的变化,以及东、南洞庭湖的淤积趋势。  相似文献   

4.
黃海冷水团的水温变化以及环流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管秉贤 《海洋与湖沼》1963,5(4):255-284
夏季潜居于黄海深底层的冷水团(“黄海冷水团”),是我国近海水文特征中一个突出而重要的现象。有关这一冷水团的调查工作,日本学者早在1921年春就开始了;在北黄海的个别断面上,迄今已累积了一定数量而比较系统的资料。但就整个黄海而论,特别是南黄海,系统性的资料还很缺乏。  相似文献   

5.
海州湾岸线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州湾位于黄海南部,除北端岚山头,南端连云港一带为基岩海岸外,其余为淤泥质平原海岸。 因区域构造差异,南北岸线变化表现不一,湾顶临洪口是过渡地段。本文着重探讨海州湾全新世特别是近一千年来海面变化特征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桶形基础负压沉贯的室内试验,中间现场试验,应用有限元法对负压沉贯的渗流场分析,负压对桶形基础沉贯阻力的影响,对土壤特性的影响,负压大小对桶形基础沉深,沉速的影响,研究了桶形基础在海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崔金英  罗平 《海岸工程》2000,19(2):65-68
桥梁钻孔灌柱桩偏位后,使原系梁受力趋于复杂;通过M法求最大弯矩,按偏心受压柱计算出配筋量,将系梁加强,做成承台连接其下三根桩共同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加速南四湖大水域开发利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应以大湖增、养殖为主,增、养、捕相结合的对策。利用湖区自然优势,充分发挥湖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我校与美国俄勒岗大学等单位联合黄河口调查期间,作者用简易方法对该区潮流铅直分布进行了专门观测。将获得的资料与一种浅海理论公式计算值进行了比较。首次计算了该区粗糙度参量Z_0值的分布。提出了最大潮流速铅直分布与相对粗糙度参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三向风速仪和高灵敏温湿度脉动观测装置,测量沿海城市上空大气表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脉动。并用涡动相关法计算了大气表面层动量、热量和水汽湍流通量,给出了复杂地形上各物理量的谱特征,讨论了各湍流通量的特性。结果指出,风速、温度和湿度谱密度分布基本上都服从—5/3律。由于建筑物的影响,在f≥0.2Hz频段内拢动能量明显偏大。动量和热量输送主要由f<0.2Hz的扰动完成的,高频扰动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泥沙、波浪和潮流三个方面分析了防城港拦门沙航道的稳定性问题。在上述三个因素中,潮流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郯庐断裂带自南而北穿越渤海东部,自中生代中期至新生代中期表现裂谷发育特征。裂谷发育经历两个旋回,各旋回的裂谷发育演化、盆地分布格局,沉积相带,沉积补偿速度等均受断裂带的断裂活动的强烈控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5.
放大器,脉冲幅度鉴别器和由移位寄存器组成的延时器,是光电辨认机电子线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简要地介绍了该机整体电子线路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前置放大器的输入耦合方式,高增益,低漂移问题,鉴别器自稳零电路和延时器电路。研究了电路参数与整机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这些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关于渤海沉积物中矿物组合的情况,陈丽蓉等已有详细报道。文章把整个渤海表层沉积物的矿物组合分成南北两区;南区中有三个亚区,北区中有六个亚区(图1)。  相似文献   

17.
“近岸高能环境调查”将是2000年海洋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位于山东半岛顶端,深入黄海之中的成山角,素以水深流急,流向多变著称。对其附近海域海流能的开发与利用,历来为人们所瞩目。成山角地理位置独特(南侧水浅,东侧陡峻,北侧水下地形复杂,涡旋频频连接),现场观测困难,因而其紧邻海域是否是我国近岸高能环境之一的问题,较长时期以来没有定论。 据估计,全球海洋蕴藏海流能约10亿kW。目前国外只有美、日等国进行海流能的利用研究。1972年10-12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在紧邻成山角的海域(离海岸距离约3n mile)作了专题调查。当时目的旨在为开发和利用成山角附近海域海流能提供初步的、但是可信的依据。 本文引用这次调查部分测站上的海流观测资料,试图从海流结构与统计特性两方面对紧邻成山角海域的流速和流向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分析选用了紧邻成山角的海域六个昼夜连续观测站的流速流向资料。这六个测站配置在成山角的北、东、南三个侧向上,每一侧向上各相对均匀地分布两个,分别以字母C2和C3(位于涡旋区),D3和E2,以及E1和F1标识。这些测站离海岸最近的是C2站,最远的是E2站。测量按常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渤海湾西岸海相地层与海岸线问题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为使海洋科学研究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密切结合有关的生产实践,近几年来,我们与河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和天津中队协作,参加了河北平原(以黑龙港地区为重点)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开发勘探的研究工作,其中涉及到了海相地层与海岸线问题。关于渤海湾西岸海相地层与海岸线问题的研究,不仅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和咸水改造利用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渤海形成历史的探讨也具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根据71个水文钻孔的野外与室内分析资料,对海相地层的一般地质特征与  相似文献   

19.
南黄海浅水陆架区是我国重要经济海域之一,对该海域海流结构的研究是研究陆架环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关于这项研究的论著颇多。但根据描述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国海海流结构的论述至今却极少。本文根据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局较长时间的海流观测资料,以描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南黄海实测流速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文中引用的实测流速数据的观测站分布于偏近我国的南黄海陆架上。共选取三个观测站,分别以A,B,C标示,三者近似地呈等腰三角形分布,A,B站的连线近似地与经线平行。观测日期颇长,分别是1975年4-5月。1976年4-8月和1977年4-7月。本文着重研究南黄海近表层(5米层)4-6月实测流速谱的特性,所以,统计分析结果反映的是南黄海近表层海流在春夏交替季节的特性。实测流速数据的采样时间间隔均取每15分钟一次。观测仪器系国产HLP1-1印刷海流计。各观测站上截取的观测数据组数见表1。  相似文献   

20.
防城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北部弯的顶部,它是我国南方新建的万旽级重要港口。该港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外航道有拦门沙,水深只有3.2m,拦门沙开挖以后是否会出现泥沙淤积影响正常通航,对此必须作出科学预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受交通部委托,与交通部广州航道局和广西交通局勘察设计院等单位协作,于1974年至1978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先后提出了《踏勘报告》和《调査研究报告》。根据我们对地质地貌的历史演变、泥沙来源及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推测拦门沙开挖后泥沙洄淤量不大,开发前景良好,为该港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将近三年的实践检验,结论基本上符合事实。本文即是在上述报告的基础上撰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