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造船厂,每当举行新船下水命名典礼,总少不了砸酒瓶的仪式:宣布命名后,悬挂在船首特制架子上的酒瓶就凌空飞向船壳而砸碎,酒液飞溅在崭新的船首甲板上。新船就在欢呼声、锣鼓鞭炮声和汽笛声中徐徐从船台  相似文献   

2.
“雪龙”号船是国家海洋局于1993年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北极运输船。购进后被命名为“雪龙”,并于1994年进行了初步改装,现已于10月28日启航,赴南极进行南大洋及极区考察,并向东南极的中山站运送物资和住站人员。该船是原苏联黑海设计院于1985年设计,赫尔松船厂于1986年开始建造的极地供应破冰型系列船。这个系列到目前已建成了9艘,本船是第8艘。该船按1985年苏联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3.
经常出没于澳大利亚港湾的一艘命名“坦葛罗阿号”的科学考察船,现在正横跨塔斯曼海域,向它今天的目的地——诺福克岛驶去。很快,他们便驶抵目的地,并将声纳仪器置入海面2000米以下的海底。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28日,中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向阳红10"号在广州长洲码头正式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这是中国第二艘以"向阳红10"号命名的海洋科考船。37年前交付的老"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1998年被改建为"远望4"号航天远洋测控船。老"向阳红10"号船曾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从上海乘"向阳红10"号出发,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7,(3):4-5
2007年3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正式启动。“南海一号”为南宋早期商船,1987年8月在阳江海域意外发现,随之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该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以前的探摸显示“南海一号”长约23.8米,宽约9.6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5万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价值非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海上巴士     
一种半船、半飞机造型,暂被命名为“海上公共汽车”的运输工具,从1998年10月开始,已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萨尔扎纳开工建造。这项工程受到包括瑞典、德国和荷兰在内的6个欧洲国家的14家公司联合组成的财团的支持,预计造价在1500万~2000万英镑之间。建成以后,它将以每小时130英里的速度,在英吉利海峡和地中海航行,其速度比目前的渡船要快两倍。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无人船适用海商法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无人船海上运输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法理的角度阐释国际海事委员会无人船调查问卷中无人船的法律地位、船长和船员的认定以及无人船的碰撞责任,提出无人船适用海商法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在海商法领域,无人船的法律地位认定、船长和船员的识别以及船舶碰撞责任的适用仍存在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是明确无人船的法律地位、将岸基控制人员识别为船员、采用过错责任原则认定无人船的碰撞责任以及合理分配船东与生产者之间的碰撞责任,以合理规避无人船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11,(5):79-80
卸下一船爱 大海里捞出来的故事,装满了咱溜溜的一船。船离开了岸,船离开了岸,岸上有咱扯不断的惦念。去岸的那边,  相似文献   

9.
减弱船磁效应对海洋地磁测量精度影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船磁效应一直是影响海洋地磁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船磁模型只取磁方位角为变量,改正后测线数据存在系统差和船磁影响的起伏变化,给不断累积的地磁数据拼接带来困难。磁正西北和北东方向的测线网受船的感应磁性变化的影响最小,东西向测线之间船磁影响差异最小,而磁南北向测线之间正好相反,据此可从测线布设方案着手减弱船磁效应影响。完备的船磁模型可以兼顾考虑测线航向、地磁总场、磁倾角和拖缆长度的变化,通过不同拖缆长度的主、副测线网交点差平差或三点各两种不同拖缆长度的方位测量,实现地磁异常分离和完备船磁效应的改正。实例说明固定船磁,甚至负的垂直分量,会使船磁效应随纬度出现可观变化,需要完备船磁模型的解算和改正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员船考核评估体系是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成员船运行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文章介绍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员船现状,针对目前考核评估工作存在成员船管理权分散、成员船级别和类型多样等难点,通过建立效率、满意度评价、性能和管理4个一级指标以及成员船安排用于调查任务的船时等7个二级指标,确定考评内容、标准和计算方法,采用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成员船进行考评,探索建立符合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管理和发展实际需要的考核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电力双推进无人船航速航向控制为主要研究问题,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无人船螺旋桨的驱动电机,采用基于端口受控哈密顿(PCH)方法,有效的降低了系统损耗,使无人船驱动系统输出功率得到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较快达到稳定状态,实现了无人船的速度控制要求,提升了无人船系统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深海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深海采矿船是深海采矿的重要装备,通过动力定位系统控制采矿船的海上位置,动力定位系统由若干推进器组成。采矿船在海上受到风浪流作用,推进器一旦失效极易发生采矿船运动失控等安全事故,本文研究推进器不同失效方式下动力定位性能,分析推进器不同失效方式动力定位功能的损失。根据势流理论计算波浪载荷,数值模拟深海采矿船不同位置的单个推进器失效和多个推进器失效方式下的时域运动响应,对比各种失效方式对深海采矿船纵荡、横荡、艏摇三个自由度运动的影响,分析各种失效方式对剩余推进器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矿船空载90°浪向,推进器不同失效模式对于纵荡运动影响远小于对横荡和艏摇运动影响,船艉单推进器失效对于纵荡和艏摇动力定位的影响大于两个推进器失效影响;对于采矿船多自由度运动动力定位两个推进器失效大于单推进器失效影响;一侧两个推进器或两侧推进器同时失效,对动力定位的影响相同,对于横荡运动的影响最大。本文揭示了深海采矿船推进器失效对于采矿船运动的影响程度和机理,对于深海采矿船的安全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11,(1):56-56
一则:中国海监15船、23船正式入列中国海监船舶序列2011年01月06日,中国海监15船、中国海监23船正式入列中国海监船舶序列,这两艘海监船将列入中国海监北海总队建制。这标志着中国海监队伍建设进入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规则波生波技术模拟珠江三角洲快速客船实测船行波,分别在波浪水槽和波浪水池中进行了船行波模拟试验研究。确定了不同波要素、不同入射角以及不同护岸坡比、平台宽窄、护面层结构等对船行波在斜坡护岸上的爬高影响,取得了船行波在斜坡式护岸上爬高的经验关系式。为珠江三角洲内河航道快速客船船行波作用下护坡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人船作为一种新型的海上观测平台,其航行阻力性能研究非常重要。针对无人船复杂的船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FLUENT软件的无人船阻力数值模拟方法。使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VOF方法,分别对无人船浮体及其附属物进行周围粘性流场的数值模拟。在不同傅汝德数条件下,计算得到双体船浮体的粘性阻力系数,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进一步考虑无人船的附属物阻力,计算了无人船总阻力,经与湖试试验值比较,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用于无人船阻力计算的适用性。另外,结合仿真数据,还对无人船阻力主要来源作了简要分析,可为无人船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三体船的水动力性能是目前水动力学研究的热门。对于中高速三体船来说,其静水阻力的很大一部分由兴波阻力构成,而对于兴波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片体位置的布局。以一艘圆舭型三体船为研究对象,运用黏流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分析4种不同片体位置对三体船静水阻力和兴波干扰的影响。数值计算采用自主研发的黏流CFD求解器naoe-FOAM-SJTU。数值预报得到三体船静水阻力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当前CFD方法预报三体船阻力的可靠性。通过不同片体位置三体船阻力计算发现,方案4的船型方案阻力最优,且通过细节的主片体间兴波干扰流场的结果给出了不同片体布置方案对三体船阻力和兴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磁日变和船磁是影响海洋磁力梯度测量的两个主要误差源,通过分析地磁日变和船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船磁影响的精确校正方法。仿真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船磁的影响,进而重构得到地磁总场和地磁日变值。  相似文献   

18.
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研究船由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9000万元建造,1996年投入使用。该船建造时,借鉴了国际上第三代海洋科学考察船的先进设计思想和建造经验。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居性、经济型和安全性,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相似文献   

19.
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研究船由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9000万元建造,1996年投入使用。该船建造时,借鉴了国际上第三代海洋科学考察船的先进设计思想和建造经验,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居性、经济型和安全性,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相似文献   

20.
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研究船由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9000万元建造.1996年投入使用。该船建造时,借鉴了国际上第三代海洋科学考察船的先进设计思想和建造经验.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居性、经济型和安全性.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