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花鲈和鲈鱼群体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3个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群体(威海,舟山和北海)和4个日本鲈鱼(L.japonicus)群体(东京湾、山口、有明海和八代海)进行了遗传分化研究。18条随机引物在7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5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3条(83.65%)。花鲈和鲈鱼群体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836 5和1.524 2,Nei’s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分别为0.3075和0.4586。花鲈和鲈鱼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别为0.3156~0.3669和0.2982~0.5150。UPGMA聚类分析显示,舟山、威海和北海3个花鲈群体亲缘关系较近并形成一分支,而日本有明海与八代海的鲈鱼群体同花鲈关系较远,它们与另2个鲈鱼群体(东京湾和山口)形成另一分支。本文结果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支持将中国产花鲈和日本的鲈鱼划分为2个种的观点,并且RAPD数据表明花鲈和鲈鱼群体内都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
对威海、舟山、福州、厦门、北海 5个沿海野生群体的中国花鲈的肌肉进行了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富含蛋白质 ,且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配比合理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具有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 ,总脂质含量反之 ;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也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 ,南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北方则反之。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陆基养殖和离岸养殖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及形态差异,在海南省陵水县室内车间及南沙美济礁深水网箱对同一批次15月龄尖吻鲈的体质量Y和头长X1、躯干长X2、体长X3、全长X4、体高X5、眼径X6、吻长X7、尾柄高X8、尾柄长X9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测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个养殖条件下尖吻鲈在眼径和吻长等2个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和体高与全长的比值等方面呈极显著差异(P<0.01)。陆基养殖尖吻鲈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除眼径X6与吻长X7无显著相关性外,美济礁离岸养殖尖吻鲈的其他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陆基养殖群体的X4和X5对尖吻鲈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而X3、X5和X9对美济礁离岸养殖群体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分析显示,陆基养殖群体的X4和X5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71,美济礁离岸养殖群体的X3、X5和X9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864,说明2个尖吻鲈养殖群体的体质量分别主要由这些形态性状决定;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2个养殖群体尖吻鲈多元回归方程:Y陆基养殖=-1 128.61+3.143X4+6.418X5,Y美济礁离岸养殖=-2 054.81+7.377X3+9.196X5-10.041X9。研究表明,2种养殖模式下尖吻鲈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美济礁离岸养殖尖吻鲈在体型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是中国近海主捕鱼种之一, 在海洋食物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其出现种群数量衰退以及个体趋于小型化等现象。为了解中国近海竹荚鱼的种群遗传格局, 文章以线粒体DNA控制区为遗传标记研究了东海大陆架、福建近海和南海北部湾竹荚鱼群体的遗传结构以及种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 中国近海竹荚鱼整体呈现高单倍型多态性(Hd=0.998±0.001)和高核苷酸多态性(π=0.01259±0.00041)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单倍型网络图呈现为星形辐射状的单一谱系, 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也未发现谱系分化。不同海区地理群体的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东海群体和南海北部湾群体间无遗传分化, 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99.39%)。中性检验和核苷酸歧点分布分析结果暗示各海区竹荚鱼群体(东海、南海北部湾)以及整个群体均经历过近期的种群扩张。中国近海竹荚鱼群体呈现为遗传均匀的种群结构, 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的种群加以管理, 人类高强度捕捞压力尚未影响其种群恢复潜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粒体DNA的12S rRNA和COⅢ基因序列对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头足类长蛸不同群体(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舟山、温州、厦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由PCR扩增获得80个个体的12S rRNA基因416bp、COⅢ基因512bp的部分序列,两者多态性遗传参数统计显示,80个个体分别检出64(12S)和...  相似文献   

6.
花鲈、许氏平鲉游泳能力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小型海水循环水槽测定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许氏平(鱼由)(Sebastes schlegeli)的最大巡航(可持续)游泳速度.体长18~29cm的花鲈,其最大巡航游泳速度为41.1~127.37cm/s,如用单位时间内游过体长的倍数(BL/s)来表示,其最大巡航游泳速度范围在2.28~4.74BL/s之间.体长10~14.5cm的许氏平(鱼由),其最大巡航游泳速度为36.90~49.52cm/s或4.32~3.01BL/s.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海带鱼种群生化遗传结构及其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用淀粉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中国近海带鱼(Trichiurus)9个取样群体472尾鱼的11种同工酶.并对它们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出24个基因座位.各取样群体遗传相似度和遗传距离的计算表明,中国近海的带鱼不是过去认为的一个种、3~5个种群,而是存在3个不同的种8个种群.  相似文献   

8.
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丹东、大连、东营、青岛、赣榆、舟山、厦门7个斑尾复鰕虎鱼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东营和赣榆群体为一组,而其它群体为另一组.2组差异极为显著.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41.30%,8.92%,8.08%和7.31%,累计贡献率为65.60%.第一主成分主要受尾柄长/尾柄高、体高/体长、头长/体长和吻至背鳍起点/体长的影响.判别分析也可将两组群体分开,东营和赣榆组与另一组没有误判,对于样本所属海域的判别,其中东营为100%,最低为青岛群体66.7%,综合判别率为85.5%;选取贡献较大的14个特征值建立判别公式,利用判别公式计算各群体的差别准确率为62.1%~100%.对形态特征参数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两组群体已达到亚种水平,而两组群体内的形态差异为种内不同群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6对可在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 lucidels)中扩增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微卫星引物对浙江舟山近海的棘头梅童鱼群体进行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扩增产物.6对引物在群体中共扩增出4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得到5.308 0个有效等位基因,各位点的PIC值为0.412 6~0.893 5(平均值0.670 8),PC1C4和PC8F5为中度多态性位点,PC4H12、PC5E11、PC10F10及PC10G6为高度多态性位点,这些位点可以做为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学研究的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6个位点的连锁分析显示,各位点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各位点在群体中的观测杂合度(Ho)为0.454 5~0.916 7(平均值0.659 1),期望杂合度(He)为0.468 0~0.901 9(平均值0.699 7),与其他海水鱼类比较,浙江近海的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对各位点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表明,PC4H12、PC10F10及PC10G6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偏离了平衡,综合现有的资源调查资料,遗传多样性的降低与近年来棘头梅童鱼资源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海洋科学》2012,36(5)
通过测定花鳗鲡∞nguilliamarmorata)海南群体(HN)和菲律宾群体(PH)共19尾个体的线粒体D.100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约1017bp),分析了花鳗鲡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A、T、G、C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8%、28_3%、12.4%、19.4%,A+T含量(68.1%)明显高于G+C含量(31.8%)。所测序列中存在73个变异位点,共有18个单倍型。其中海南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删)、核苷酸多态性(Pi)、平均核苷酸差异数(纠分别为0.982、0.21577和219.655,而菲律宾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态性、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000、0.26728和271.821,两个群体之间平均遗传距离(P)为0.3203。结果表明2个群体遗传变异较大,菲律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海南群体更加丰富。通过构建NJ分子系统树表明2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近。利用中性检验Tajima’s D(海南群体D=I.35345,P〉0.01;菲律宾群体D=0.79220,P〉0.01)和Fs(海南群体Fs=3.759;菲律宾群体Fs=2.231)探讨其种群历史,表明花鳗鲡群体进化过程种群数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和日本海域花鲈属的3个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鲈鱼(L. japoni-cus)和高体鲈(L. latus)的S7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3个种23个个体间的序列差异。在456bp的S7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中,3个高体鲈个体中出现了3种单倍型,种内个体间有2个碱基差异;7个花鲈个体中出现了7种单倍型,种内个体间有21个碱基差异;13个鲈鱼个体中出现了12种单倍型,种内个体间有22个碱基差异。结果表明,花鲈属S7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序列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在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间也存在显著的序列差异,基于S7核糖体蛋白基因片段序列的NJ和ME系统树经1000次重复抽样检验后得到相似结果,表明S7基因内含子2是适合于研究分子系统发育的分子标记。利用Modeltest选取最佳核苷酸替代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花鲈属鱼类由高体鲈分化,花鲈与鲈鱼的亲缘关系很近,而与高体鲈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核糖体RNA的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分析方法,以日本青蛤种群为外群,初步讨论了黄、渤海地区6个野生青蛤种群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采用AMOVA方法对获得的24种单倍型序列进行了遗传变异水平和等级剖分。结果表明,ITS序列核酸多态性参数Pi为0.01973,Eta值为0.04624。青蛤各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约占总变异的37.8%。但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于不同组团(日本海与黄、渤海),其变异达到总量的61.36%。黄、渤海地区青蛤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311-0.14914之间,P检验没有出现显著差别,说明该地区青蛤种群没有出现遗传分化,并存在7种共享单倍型序列,种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日本种群与黄、渤海地区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在0.44803-0.54122之间,经P检验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形成了明显的地理隔离及遗传分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Lutjanus apodus (Schoolmaster)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ral mangroves and coral reefs at Turneffe Atoll, Beliz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from the otolith edge could be used as a means to identify the habitat (mangrove or coral reef) and site (9 mangrove sites and 6 reef sites) from which they were collected. Results of a two factor nested MANOVA (sites nested within habitat)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between habitats (i.e., mangrove versus reef) as well as among sites. When separate Linear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es (LDFA) were used to assess whether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otolith chemistry was sufficient to differentiate individuals to their respective habitats or sit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ish were classified (jackknife procedure) with a moderate to poor degree of accuracy (i.e., on average, 67% and 40% of the individuals were correctly classified to the habitat and site from which they were collected, respectively). Using a partial Mantel test we did not fin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in otolith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between site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sites, while controlling the effect of habitat type (mangrove or reef). This suggests that for mangrove and reef sites at Turneffe Atoll, Belize, the overlap in terms of L. apodus otolith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is too high for investigations of fish movement. Finally, by comparing previously published Haemulon flavolineatum otolith chemistry to that of L. apodus we assessed whether these species showed similar habitat and/or site specific patterns in their otolith chemistry. Although both speci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ame sites our results indicated little similarity in their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thus suggesting that habitat and site elemental signatures are species specific.  相似文献   

14.
于鑫  曹亮  南鸥  赵博  窦硕增 《海洋与湖沼》2013,44(3):768-774
以长江口、胶州湾、渤海湾和辽东湾4个地理群体的凤鲚(Coilia mystus)矢耳石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形状指数和椭圆傅里叶系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4个凤鲚群体的矢耳石形态特征及差异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形态变量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引入协变量(耳石长)之后除形状因子外这种差异依然显著。基于协方差校正的判别分析只保留了耳石重量及9个傅里叶系数用于群体识别,而非参数检验的判别分析则保留了耳石重量、分形维数、环状度、矩形趋近率、圆度和19个傅里叶系数用于群体识别。相应地,基于非参检验的凤鲚群体的总体识别成功率(68.2%)明显高于协方差校正的判别分析结果(46.2%),表明前者比后者更能提高耳石形态分析的群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6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山东蓬莱(SP)、山东黄岛(SH)、江苏前三岛(JQ)、韩国统营(Korea)等魁蚶4个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4个魁蚶群体在6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11.3333—14.333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6.2977—9.5873;平均杂合度观察值(Ho)为0.4083—0.5641,平均杂合度期望值(He)0.7849—0.8753,各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7703—0.9102,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黄岛群体与前三岛群体聚在一起,蓬莱群体与统营群体聚在一起最后聚类。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魁蚶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6年4月和2008年10月分别采自南海北部湾和渤海长岛海域的119尾细条天竺鱼(Apogonichthys lineatus)和57尾黑鳃天竺鱼(Apogonichthys arafurae)标本,以耳石长、耳石宽、周长、面积、矩形趋近率、充实度为基本形态学参数,结合傅立叶变换获得的形态特征变量,研究了两种天竺鱼耳石形态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种天竺鱼耳石在整体轮廓、听沟形状、边缘形态等方面较为接近,细条天竺鱼耳石整体形态较为卵圆,后部较宽;黑鳃天竺鱼耳石整体略细长,后部较窄。利用耳石形态学特征变量对两种天竺鱼的判别分析成功率分别高达82.5%和88.2%,显示耳石形态学分析是天竺鱼鱼种识别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线粒体COI 基因的毛蚶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大连、乳山、烟台、舟山4个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地理群体共38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并分析了4个毛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显示:38个毛蚶COI部分序列经处理得到长度均为625bp的基因片段,共分为30种单倍型;基于COI部分序列的分析结果,毛蚶4个地理群体总的变异位点为301个,多样性指数Pi为0.1504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92.242,单倍型多样性指数S为241。聚类分析显示毛蚶大连群体、乳山群体和烟台群体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3个群体交叉聚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群体分化;舟山群体单独聚为一支,与其他3个群体分化明显。研究表明,线粒体COI基因不能单独做为毛蚶大连、乳山和烟台群体的遗传标记,但可以作为毛蚶舟山群体的有效群体遗传标记,为线粒体COI基因在群体遗传学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近海带鱼肌浆蛋白电泳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玲  尹青 《海洋科学》1983,7(3):43-43
带鱼是我国海洋渔业近二十年来首要的捕捞对象,产量约占世界带鱼总产量的3/4。种群是鱼类数量变动的基本单元。以往从形态和生态学等方面,对带鱼种群进行过一些研究,结果不甚一致,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了中国近海带鱼存在不同的种或亚种的报道。因而,进一步探讨带鱼的种群和分种的问题,仍然是渔业生产和鱼类分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