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矿产勘探程度的提高,资源勘探向深部方向发展,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应用,二维和三维正反演解释软件的开发,如何使解释数据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已成为目前物探界迫切的要求。而ROCKWORKS软件作为地质建模与成图工具,在三维地质成图方面有许多特别的功能,这里对ROCKWORKS在深部物探数据三维成图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EH4多功能数据采集系统的物探数据进行了应用研究,对于软件的部分功能也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第四系覆盖区元素地球化学制图方法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分析误差、成图方法以及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测试数据制作的元素地球化学图有时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元素区域分布起伏特征.笔者以浙北地区土壤元素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成图处理方法对地球化学图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制图技术,有效削减分析误差及成图处理方法的畸变干扰,以绘制出更加准确可靠的元素地球化学图.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的等值线成图线性插值方法。常规等值线成图都是基于矩形网格进行网格化插值的,三角网格能够更好地逼近地球物理场的形态和散乱离散点数据的边界,得到的等值线图更加光滑。通过搜索边界、三角网格化剖分、线性插值、搜索等值线、Bezier曲线光滑等值线等5个步骤,可以对任意散乱离散点数据进行快速成图。实际数据的成图结果表明:该方法插值效果好,不进行数据外推,得到的等值线图能直接反映散乱离散点数据的空间位置且成图速度快,可大大提高实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鑫  钟云川 《云南地质》2011,30(1):75-77,88
运用EH4电磁测深法布置剖面,结合岩矿石电性参数及地质资料分析,对剖面实测数据进行反演,较准确地识别出隐伏塌陷区、煤矿采空区及松散浮土层等地质异常区域及范围,较好地确定可能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5.
张磊 《岩石学报》2018,34(2):495-502
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图解是目前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常用的手段。目前常用的软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提出的MATPLOT是一款应用MATLAB编写而成的地球化学数据成图软件,可以在Windows/Mac OS/Linux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中运行。与现有常用软件相比,该软件更具优势:可以更方便地实现较大地球化学数据量的导入,无需对数据进行繁琐的格式整理;更便捷地对数据进行二元散点图、三角图、标准化折线图、柱状图、概率密度图和同位素演化图等6种常用图解类型的成图,以及对数据图的展示内容和效果进行各种调整。此外,MATPLOT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多种平均值计算(普通平均值、图基双权加权平均值和误差相关加权平均值)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化探成果图示的新方法—判别成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应用判别分析的原理制作化探推断性图件——判别计量图和判别异常图的成图方法。这种成图方法以充分提炼原始找矿信息的综合指标Ri,(Png/x)表征异常,与传统成图方法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成图工作量,而且具有强化矿致异常、压抑干扰、反映异常源的性质、区分矿化类型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后叠合形成的塔河西南部,用常规速度分析及成图方法都无法制作高精度的构造图,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里利用塔河西南部钻遇S-D的50口钻、测井资料和3D地震资料,提出了以标准层为基础的井控外推法来拟合速度并最终作构造图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成本低,与实际钻探圈闭相对误差小于1.5%,能满足成图精度要求。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多个圈闭,这必将对该区油气资源的重新评价及进一步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军 《地质与勘探》1990,26(12):28-28
PC-XPLOR是由加拿大一软件公司开发的专用于地质勘探资料(区域填图、地球化学调查、钻孔编录等)数据处理及成图的计算机(微机)软件.该系统可用在MSDOS兼容计算机上,灵活、易学、快速.作为整体程序包,PC-XPLOR在结构上是积木式,使用上是菜单式的.系统中有4个模块,即数据管理,报告,成图和统计.PC-XPLOR所有的模块,均由一专门为空间数据设计的关系数据模式支撑.因数据库构筑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表中,这就为勘探资料的储存与管理,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灵活性.由于具有用户自定  相似文献   

9.
在同一地区,用不同比例尺航片,以不同等级的精测仪,进行大比例尺航测成图和电算加密,可提供较为严格的对比性资料。以此研究大比例尺航测成图合适的成图放大比和电算加密的应用范围,其结论将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和较强的说服力。为此,我队在衡阳市郊摄影了1/8000、1/12000、1/16000、1/20000四种航片,在有关兄弟省队的协助下,用A10、B型、B8_s三种仪器,在1.6平方公里内,组合地测绘1/2000地形图31幅。用1/8000、1/12000、1/16000三种航片,在20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独立模型区域网电算加密。对大比例尺航测成图中的若千关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此外还进行了某些单项试验。主要结论:不论山地还是丘陵地,用Al0、B型仪器放大10倍成图,或用B8_s仪器放大8倍成图,成图的精度(包括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均达到地质部《1:2000、1:5000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定》的要求。 1/8000航片的电算加密可用于丘陵地测图,1/12000航片的电算加密可用于山地测图;1/16000航片的电算加密可用于高山地测图。  相似文献   

10.
地质资料处理与成图技术始终是地质人员的基本技能,地质资料处理与图视化技术从早期的手工绘制到之后的普遍借助于MapGIS及CAD技术再到目前的二维三维可视化成图平台,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地质学软件日新月异,文章就澳大利亚开发的Discover和Gomodeller两大软件平台进行功能的梳理,融合了多元地学统计、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等功能,方便且实用,是地质工作人员提升效率的又一大利器。  相似文献   

11.
对于高边坡、大型地下洞室、深基坑等逐层开挖工程,开挖形象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工程形象变化大、开挖持续时间长、开挖面位置不断变化,开挖面地质信息必须及时采集,而传统的静态三维影像建模方法难以满足要求。本文以典型的逐层开挖工程——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建基面边坡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一套三维影像建模方法,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结合像控点测量、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获取建基面整体三维影像。影像成果质量优良,位移偏差一般为5.1~7.9 cm,精度满足一般工程需要。此三维影像建模方法为工程信息存储、分析、展示和后期应用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质建模中虚拟钻孔的引入及其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质建模中由于地质数据缺乏导致模型难以控制三维形体边界特征,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实用价值.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引入了虚拟钻孔,用于增加数据点密度,有效控制三维形体边界.以地层受断层破坏为例,分别就地层与断层4种典型空间分布组合特征下虚拟钻孔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由于虚拟钻孔具有普通钻孔的性质,在数据存储方式、数据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可以加快三维地质建模,提高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13.
相干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在检测断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干体技术在断层检测中,可以强化其地震信息的不连续性,由于弥散作用及噪声的存在,很可能影响到断层特征的判定。相干体技术与图像处理中的细化以及边缘检测技术的结合,可以克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将相干切片作为二维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进一步处理,提高利用相干切片进行断层解释的精度和效率,使相干技术在三维解释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徐刚  郑达兴  乔子江  于新兵 《地质通报》2009,28(8):1047-1052
DEM和RS技术是研究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资料和手段。近年来,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和高精度雷达卫星的上天,可以获取现时性高精度的DEM,使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由二维向三维提升。利用IRS-P5数据生成的5m精度的DEM,借鉴GOOGLE的三维可视性原理,将其和高空间分辨率QuickBird(0.61m)数据叠置到数字地球之上,制作成三维可视性图像,进行滑坡环境指标参数提取方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读取滑坡环境指标的三维参数,具有客观、准确、快速的特点,可为滑坡灾害评估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化资料。  相似文献   

15.
Reference 3D是法国Spot立体卫星影像生成的DEM、ASTER DEM是高分辨率卫星成像设备—ASTER获取的立体影像生成的DEM,它们全球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快、质量稳定。针对我国缺乏1:10000或1:5000基础地形资料的地区、难以获取资料的海外交通建设地区,本文探讨基于这两种DEM进行公路勘察设计。工程实践表明:Reference 3D相比ASTERDEM有着更高的精度,质量更加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公路勘察设计中规划、工可等阶段的需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外业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provides 3D image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ands, allowing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internal features, including void topology. Methods have already been proposed to measure constriction sizes from idealised particle arrangements or from micro-CT data, however the 3D geometry of constrictions in sands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can b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using existing methods. This paper outlines a new method to measure and visualise void constrictions in sands using micro-CT data, with a view to assessing performance of granular filter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watershed segmentation of the void space. Synthetic data obtained from DEM simulations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new algorithm and its performance against existing image-based methods is assessed by considering micro-CT data for a representative filter material.  相似文献   

17.
基于IDL的地形三维可视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第四代的编程语言,IDL具有对海量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可视化以及对多种图像进行处理和交互式操作的功能。在分析IDL的基础上,应用组件编程技术实现了对遥感图像和DEM数据进行地形三维合成及动态模拟的可视化系统设计,经对环境的三维再现和模拟,对生态环境的演变研究可以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它具有较好的系统维护和重复使用功能、易于扩展以及面向对象的特点。用该系统建立了吉林西部虚拟自然环境,对三维地形进行空间分析,及吉林西部生态环境数据库的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查询。  相似文献   

18.
吴寿江  龚梅 《贵州地质》2020,37(2):221-224
地裂缝、塌陷坑是塌陷区的两个重要要素,根据两期Spot6遥感影像判读解译,对地下开采矿山塌陷区进行遥感监测,圈定两期影像矿山采矿造成的采矿塌陷坑、地裂缝,运用两期遥感影像建立三维视图,直观展示塌陷坑、地裂缝,通过对比两期影像圈定的图斑,计算出塌陷坑面积、地裂缝长度及其变化,综合分析塌陷发展趋势,圈定该矿山塌陷区范围,及时为有关部门对矿山环境进行整治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该矿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岩矿标本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传统的馆藏展示不方便专业人员学术交流,同时也限制了地学科普工作的高效开展.以太原西山煤田为例,针对采集到的350块代表性岩矿标本,探索小尺度岩矿标本精细化三维建模及虚拟仿真平台建设.首先运用多视图图像三维重建技术,设计匹配的三维环物摄影装置,采集图像数据;而后针对原始图像质量和建模软件两...  相似文献   

20.
段如泰 《地质与资源》2017,26(4):397-402
三维地震技术对沉积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析方法和概念上.高精度的三维地震数据可以通过对沉积要素的直接成像来重建三维的沉积古环境,也可以通过对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沉积环境进行成像来研究沉积演化史.地震数据联合测井数据也可以通过预测岩石性质分布来定量描述沉积岩的非均质性.在成岩作用分析工作中,高分辨率的地震成像用优于10 m的纵向分辨率在上千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描述成岩界面的几何形态,是一种在整个盆地范围内研究成岩作用过程的新方法.应用三维地震技术解决沉积问题这一领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相关的方法、工作流程和研究实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