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肃省森林、草原火灾定量判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芸 《干旱气象》2004,22(4):60-63
利用EOS/MODIS资料分析了2002年12月到2003年5月发生在甘肃省的6次草原、森林火灾的火区、火灾影响区及环境的亮温关系,结果表明:火区、火灾影响区及正常环境区在20通道与31通道的亮温存在近似的临界值,即(T20-T31)/T20<0.08的区域为正常环境区;0.08<(T20-T31)/T20<0.093的区域为火灾影响区;(T20-T31)/T20>0.093的区域为火区。同时此方法对"4.15"迭部森林火灾进行定量分析表明:此方法对火灾不同区域的判识及火灾面积的估算有很好的效果,为火灾监测及火灾面积的估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EOS/MODIS卫星资料在贵州省林火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中,及时而准确地监测森林火灾和火环境的变化是各级防火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大面积森林火灾,依靠地面人力和飞机监测,不但费用高,而且工作繁杂,特别是对于盲区的监测计算精度低。借助于卫星遥感和林火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可以克服这些不足,提供较为详细的森林火灾有关数据。该文介绍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在贵州省森林火灾监测的应用,从理论上分析EOS/MODIS数据林火信息的识别和提取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IS地表覆盖(LC)的森林火灾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文化  张鹏  单海滨 《气象科技》2008,36(2):210-214
通过分析MODIS多光谱地表覆盖产品,证明MODIS本身具有精确识别包括5种森林在内的IGBP 17种地表类型的能力,完全可以满足识别森林火灾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MODIS地表覆盖的森林火点识别方法,探讨使用MODIS地表覆盖数据识别森林火灾的数据处理操作过程.应用该森林火点识别方法,MODIS实时广播接收站可以建立一套由MODIS火点侦测模块和MODIS森林火点识别模块构成的完全基于自身数据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5种森林地表整体平均识别误差为3.5%,可以满足卫星遥感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4.
迭部“4.15”森林大火的气象条件及EOS遥感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许东蓓  梁芸  蒲肃  黄玉霞  王有生 《气象》2006,32(1):107-112
利用2003年4月15~18日甘南迭部重大森林火灾资料以及2002年5月-2003年4月气象资料,分析了火灾的天气气候成因,同时利用相应的EOS/MODIS遥感资料分析了前期土壤湿度以及着火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持续数月干旱是甘肃南部发生重大火灾的主要气候背景。西北区东部过渡季节干旱少雨的500hPa平均环流特征是欧亚大陆东岸大槽偏深、新疆脊偏强。北方冷空气底部锋区南压,青藏高原上偏南气流发展是甘肃南部火灾环流形势之一。气温持续上升、湿度持续下降是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通过研究发现,EOS/MODIS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火灾前期的土壤湿度状况,是准确监测火灾发生、估算火区面积、强度和蔓延趋势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广大丘陵山区52个(林业)县、市1987-1989年共3年平均的森林火灾次数、过火面积为基础,绘制并分析了6类森林火灾图,结合地理、植被、气候及交通、人为生产活动等于以详细解释.对全省火险等级的划分、林火发生测报、重点布防、了解我省火灾规律等等均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中巴资源卫星资料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一起特大森林火灾为例,精确界定森林火灾的过火面积和林木烧伤程度;运用森林价值评估的方法,全面评估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能够警醒人们,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也可为森林火灾的灾后采伐管理和恢复重建提供精确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4年4~6月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EOS/MODIS资料为基础,参照四川省护林防火办公室的地面森林火灾观测资料,在充分研究EOS/MODIS传感器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试验研究,根据四川林区的气候特点,设置合理的川西山区森林火灾遥感监测参数,提高了森林火灾遥感监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伊春林区1953~2004年的林火资料,分析研究林区火灾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532004年,伊春林火发生总次数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到90年代下降至最低,近年有所回升.其中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次数年际变化不大.伊春森林火灾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总火灾面积年际变化,以1978年为界存在明显的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为森林火灾受害严重阶段,1979以后为森林火灾受害轻微阶段.伊春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4~6月和9~10月份.无论是火灾发生的次数,还是火灾发生面积,峰值均主要发生在12:00~14:00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兴安岭林区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运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研究林区火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80~1999年,大兴安岭地区每年均有森林火灾发生,但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时间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森林火灾的总次数,特别是一般森林火灾的次数和过火面积有抬头的趋势,其原因主要人为火增多而引发的;90年代,森林火灾在春季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多,火险季节始末间隔期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每年都有发生.国际上通常把燃烧面积为100-150公顷火灾称为大面积森林火灾.从建国到1980年,仅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就发生了8000多次,其中林地火灾面积约1.65亿亩,占本区森林面积的43%.研究林火预测、灭火和火管理中的气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制约森林火灾的因素,概括起来有火种、植被及其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地形、发生时间和气象条件等.植被是森林火灾的燃料,火种是触发机制,植被的结构和状态、土壤性质和状况(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11.
黄靖  夏智宏 《湖北气象》2008,27(2):182-185
介绍了EOS卫星上携带的MODIS传感器的主要特点以及用MODIS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原理。根据近年来使用MODIS资料进行林火监测的应用情况,对自动判识火点所需设置的门槛值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找到了一种能快速、简便地设置ch21和ch21-ch31门槛值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在林火监测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选取了10个新疆火灾EOS/MODIS卫星遥感监测实例,在分析MODIS光谱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火场实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由RGB 7.2.1通道合成影像可以发现火场。利用21~31通道差,可确定火场,但当中红外各通道不饱和时,则选择20~31通道差更为有效。截取MODIS光谱数据分析窗,做相应的判识则是最有效的手段。②火点判识参数(阀值)要根据气候和地理的不同来调整,灵活准确的调整参数是发现火点的关键。③将7通道、21通道数据点对点像元重合,可以判断火势当前位置和移动方向。④火灾遥感监测只能提供即时火场面积,通过截取光谱数据分析窗,计算火区像元数,即可估算即时火场面积。  相似文献   

13.
Studies on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shown that forest fires constitut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of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especially during the dry season. However, these emissions remain difficult to quantify due to uncertainty on the extent of burned areas and deficient knowledge on the forest fire behaviours in each country. This study aims to estimate emissions from forest fires in Thailand by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for active fire products and country-specific data based on prescribed burning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27817 fire hotspots (FHS) associated with forest fires were detected by the MODIS during 2005–2009. These FHS mainly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western, and upper north-eastern parts of Thailand. Each year, the most significant fires were observed during January–May, with a peak in March. The majority of forest FHS were detected in the afternoon. According to the prescribed burning experiments, the average area of forest burned per fire event was found to fall within the range 1.09 to 12.47 ha, depending upon the terrain slope and weather conditions. The total burned area was computed at 159309 ha corresponding to the surface biomass fuel of 541515 tons dry matter. The forest fire emissions were computed at 855593 tons of CO2, 56318 tons of CO, 3682 tons of CH4, 108 tons of N2O, 4928 tons of PM2.5, 4603 tons of PM10, 357 tons of BC and 2816 tons of OC.  相似文献   

14.
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干湿状况特征,揭示其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可为该区域森林火灾管理和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大兴安岭林区1974—2016年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不同干湿情景对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及过火面积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等级干旱对其影响的异同性。结果表明:1974—2016年,年、季尺度上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均呈湿润化趋势。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多(少)和过火面积大(小)与气候的干湿状况(等级)基本一致,但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与气候干湿状况相关更为密切。年尺度上,SPI与火灾次数呈负相关,与过火面积的自然对数则呈较弱的负相关;季尺度上,各季节SPI与对应的林火次数和过火面积自然对数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过火面积的相关程度差异较大,以春季相关最为显著,秋季次之,夏季则相对较弱;不同季节SPI与年林火次数和过火面积自然对数呈负相关,前一年冬季SPI对当年火灾次数的贡献最大。可见,气候干湿状况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SPI不仅能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的干湿状况,亦能较好地指示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火灾的过火面积的相对变化情况,可为森林火灾预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以及溃变理论的预报工具V-3θ图,对200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甘肃省区域性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应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外围西南风气流控制青藏高原东北侧,当东北低涡、西风带的冷空气与西南风交汇时,触发强对流;850~200hPa有深厚的水汽层;700 hPa稳定的低涡切变为暴雨提供了强烈持续的辐合上升运动;卫星云图表明持续性暴雨由多个相继生消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造成的.基于溃变理论的预报方法在西北区域性持续暴雨的起报、结束及落区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湖南省2008-2017年10年森林火灾数据、卫星MODIS和VIIRS监测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湖南省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湖南省森林火灾高发月份是2、3、4月, 3月最多,总次数为3800次,森林火灾在邵阳发生次数最多,郴州、长沙和永州次之。森林火灾受灾面积最大的是永州市、怀化市、邵阳市,达6800-7500公顷。重点分析了2018年2月14-19日湖南致灾严重的森林火灾过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火灾期间,气温偏高、相对湿度较小,降水量少,平均风速一般超过0.5m/s,火灾严重时段最大风速增大到6m/s左右,风向以偏东风和偏南风为主,湖南高低空受上下一致的西南风气流控制,天气形势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森林火险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站1961-200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同期NECP/NCAR逐月再分析数据,根据森林火险环境气象指数的定义,研究了重庆市森林火灾变化特征,并对春季和盛夏高森林火险等级下的典型年份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林火次数具有明显的年、季、月、日变化特征,盛夏(7-9月)和春季(2-4月)为2个高峰期,其林火次数占全年林火总数的78%,其中8月最多(占全年林火总数的18%),午后是森林火灾多发时段;春季重庆市高森林火险的大气环流特征表现为: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鄂霍茨克海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偏低,四川盆地高度场偏高,冷空气在中高纬地区堆积,天气活动主锋区偏北;盛夏重庆市高森林火险的环流特征为:巴尔喀什湖和鄂霍茨克海地区500 hPa位势高度显著偏低,朝鲜半岛位势高度显著偏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相似文献   

18.
Using Remote Sensing to Assess Russian Forest Fire Carbon Emission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Russian boreal forests are subject to frequent wildfires. The resulting combus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biomass not only transforms forest vegetation, but it also creates significant carbon emissions that total, according to some authors, from 35–94 Mt C per year. These carbon emissions from forest fir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rest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 an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 new method to assess forest fire damage.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using multi-spectral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s, large-scale aerial photography, and declassified images obtained from the space-borne national security systems. A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ifference image was produced from pre- and post-fire satellite images from SPOT/HRVIR and RESURS-O/MSU-E images. A close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values of the NDVI difference image and forest damage level.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data and large-scale aerial-photos were used to calibrate the NDVI-derived forest damage map. The method was used for mapping of forest fire extent and damage and for estimating carbon emissions from burned forest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