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南秦岭西乡群发现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乡群分布于南秦岭西段陕西汉中西乡地区,为一套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传统上人们把它及与其共生的变质岩、岩浆岩统称为汉南杂岩。研究者均将其划归为扬子地台的前寒武系基底。由于西乡群处于扬子地台与秦岭造山带交界的突出部位,其时代长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和研究。目前,西乡群及其相关地层的同位素年龄数据主要有:1010Ma、915Ma、1849Ma、987Ma、1104.14Ma、733Ma、752Ma、846Ma、894Ma、1109Ma。  相似文献   

2.
试论汉中地区金矿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怀奎 《铀矿地质》1989,5(2):89-94
本文在讨论汉中地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金矿预富集的特征提出了认识。关于本区今后金矿找矿的前景和地质工作部署,笔者提出:从实际出发,继续扩大最有潜在远景的勉略区,同时探索秦岭区和扬子区金矿新类型。对于金矿和伴生元素(Ag、U、V、Mo、Cu、Pb、Zn、Ni、S等)要综合分析、综合找矿。  相似文献   

3.
报道和总结了近期陕西汉中碑坝和西乡地区重要地质体系统同位素年代研究成果,在重新厘定的年代学基础上,就扬子克拉通北缘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剖析,依据该区岩浆作用的上地幔源区性质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中、新元古代扬子克拉通北缘存在与现代板块运动类似的洋壳俯冲和壳幔再循环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扬子克拉通北缘中,新元古代洋壳俯冲及壳幔再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文黎  张本仁 《地球科学》1996,21(3):332-336
报道和总结了近期陕西汉中碑坝和西乡地区重要地质体系统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在重新厘定的年代学基础上,就扬子克拉通北缘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剖析,依据该区岩浆作用的上地幔源区性质及演化规律,提出了中、新元古代扬子克拉通北缘存在与现代板块运动类似的洋壳俯冲和壳幔再循环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汉中地区硫铁矿成矿特征可将其划分为沉积成因和火山成因两大类型。火山成因的主要分布于勉县、略阳、宁强三角区,沉积型分布于扬子区和南秦岭区。板块多次俯冲、碰撞与深大断裂系在火山型硫铁矿成矿成岩中占有重要地位,沉积型硫铁矿的形成则与陆源物质、有机质和造海运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金矿地质勘查及找矿研究程度低,为之利用区域重磁资料,研究深部成矿环境,圈定区内可能存在一处大型的中心式喷发火山环形构造或隐伏岩浆岩体分布群。岩体异常北东向分布,覆盖面积广,组合形态复杂,分带特征明显,跨越黔湘桂三省区,主体异常在贵州,部分在湖南和广西,并受控于3条深大断裂,见中心环带、内环带、过渡环带、外环带,4带发育齐全,火山岩相配套出现,岩体异常分枝发育。研究发现天柱—锦屏—黎平及丹寨—三都与湘西会同—怀化等地区金矿,极有规律地分布于相应构造环带和地表背斜区及有利赋矿地层内,由内环向外环依次出现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所圈定的潜火山构造或隐伏岩体群,将对黔湘桂交界地区地质特征及金矿成矿规律产生新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旺 《矿产与地质》2003,17(3):211-213
阐述了晚元古代温都尔庙群是区内金成矿有利的矿源层,其分布地带发现了金矿(化)集中区,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该岩群与加里东期、华力西期花岗岩,石英闪长岩接触部位,并受控于糜棱岩带,后又叠加了燕山期花岗岩及次火山岩成矿活动,形成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次火山热液型金矿。指出该地区只要有温都尔庙岩群分布,加之叠加有不同期次的岩浆岩及有利的构造,就有可能找到新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云南主要双峰式火山岩及相关矿产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利刚  曾普胜  代艳娟  王兆全 《地质学报》2017,91(11):2493-2520
云南双峰式火山岩时空分布较为广泛,贯穿云南及整个西南"三江"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化过程,并伴有各具特色的矿产。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了云南主要的双峰式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矿产资源的情况,并讨论与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地质构造背景。总结出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云南主要分布有:(1)元古宙:滇中地区中元古代大红山群、河口群、东川群、昆阳群中的碱性火山岩及细碧-角斑岩类火山岩组合,新元古代与苏雄组同期的双峰式火山岩;(2)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扬子地台西缘玄武岩和凝灰岩等火山喷发记录;(3)中—晚志留世:滇西普洱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区大凹子组(S2+3d)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4)中—晚泥盆世:滇西北德钦羊拉里农组(D2+3l)碎屑岩夹双峰式火山岩+碳酸盐岩;(5)早三叠世:金沙江造山带攀天阁组(T1p)流纹岩+崔依比组(T1c)玄武岩(细碧岩或蚀变玄武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滇西洱源岩群双峰式火山岩;(6)中—晚三叠世:澜沧江造山带中南段忙怀组(T2m)流纹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少量玄武岩和小定西组(T3x)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以及芒汇河组(T3mh)玄武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7)古近纪:剑川组(E2j)碱性玄武岩-粗面质火山角砾岩组合等7个阶段的双峰式火山岩,其地质构造背景各异,并伴有各具特色的矿产。这些双峰式火山岩可以作为制约云南及整个西南"三江"地区关键地质演化和成矿事件的标志性地质现象,是研究其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东安—汤旺河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区,区内金矿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东安金矿床、富强金矿,斑岩型团结沟金矿床等等。本次对勘查区内典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区域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并对成矿远景区进行划分,为后期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依据。1成矿地质条件整装勘查区基底为下元古界东风山岩群硅铁-碳酸盐岩-火山复理石建造。火山硅质建造中的铁和底部含锰硫化物钴金矿层是铁金的早期含矿层,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疆奇台县金沙滩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分析,得出金矿主要分布在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1j)的破碎蚀变岩内,破碎蚀变带则明显受控于强应变构造带,致使主要金矿分布于北西向断裂与强应变构造带的交汇部位,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相一致。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1j)和中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内大量发育的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火山熔岩夹层、基性—中基性—酸性火山熔岩,说明多期次、复杂多样的岩浆活动可能给区内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冰岛是欧洲的第二大岛屿,在成因类型上,是由于地幔柱上涌而形成的碱性玄武岩区,属于周期性的海底岩浆活动和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岛。全岛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并可分为4个主要地层单元,分别为中新世—早上新世岩层、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岩层、晚更新世岩层及冰后期岩层。构造方面,冰岛火山断裂系统发育,可分为3个火山侧翼带和4个火山裂谷带。冰岛地热资源极丰富,其具有分布广、类型多、温度高、地热流体多为淡水等特征。近年来,冰岛发现了一系列金矿(化)点,主要分布在冰岛沿海地区,可分为3个成矿带,与地热系统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成因类型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与中国新疆西天山地区阿希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环境和地质特征。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冰岛地质特征及演化历史,阐述了冰岛地热、金矿资源分布规律,旨在为中国地质科技人员了解冰岛的地质和矿产资源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扬子克拉通北缘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研究扬子克拉通北缘西乡-碑坝小区后太古代变质沉积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组成, 得出如下结论: (1) 扬子北缘中、晚元古代三花石组杂砂岩的εNd(t), 分别为+2.72和+0.69, TDM分别为1.40Ga和1.57Ga, 与扬子北缘同时期西乡群火山岩具有相近的Nd同位素组成, 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存在的岛弧物质控制着该区中、晚元古代沉积物源的地球化学组成, 后河群碎屑物质对火地垭群沉积岩有一定的影响; (2) 扬子克拉通北缘古生代沉积物源区以再旋回沉积物源为主, 并随时间变化对再旋回沉积物源的接受逐渐加强, 沉积源区的长英质物质逐渐增多, 分异程度越来越高; 西乡-碑坝小区从寒武纪-志留纪沉积物源很可能是扬子克拉通基底崆岭群和基性火山岩等风化剥蚀后混合的产物, 本区从晚泥盆世开始, 其沉积物源区与秦岭群片麻岩的风化剥蚀有明显的关系; (3) 扬子北缘西乡-碑坝小区从晚二叠世到早侏罗世碎屑沉积岩的εNd(t) 比早古生代碎屑沉积岩的明显偏大, 结合微量元素数据分析, 这与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的多次喷发(火山灰) 和风化剥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碧口地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碧口群分布于陕、甘、川交界处摩天岭区,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变质可达绿片岩相。它呈东宽西窄的楔形地体分布于扬子板块、松潘-甘孜褶皱系与秦岭褶皱系等三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均以断裂相接,是一个中晚元古代运移地体,于晋宁运动晚期拼贴于扬子板块北缘。笔者用锆石U-Pb及~(40)Ar-~(39)Ar等多种同位素地质定年方法,对碧口地体主要成岩时代、变质时代、中酸性岩侵入时代及构造运动时代等主要地质事件进行了定年研究,初步建立了碧口群同位素地质年表,为研究碧口地体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地质年代数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区域地层类型丰富,在《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的编写过程中,某些段代的研究有较明显的进展。现把这一新情况、新认识、新问题,扼要地作一介绍,供同志们研讨。江西省区地跨扬子区和华南区各一部分,系地质界颇为关注的地区。各时代地层分布普遍,发育较全,类型较多,是研究地层、古生物及沉积古地理的良好地区。区内晚前寒武纪地层包括了中元古界和上元古界。前者主要出露于省区北部,由一套厚逾万米的火山—沉积型的类复理石建造组成,构成九岭山和嶂公山二复式背斜的主体,称双桥山群。该群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个亚群和四个岩组,其中产有以 Protoleiosphae-  相似文献   

15.
中国黄金资源丰富,全国已发现金矿床(点)11000多处,分布在610多个县(市).金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特提斯三大构造成矿域中.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类型以花岗岩-绿岩型、变碎屑岩型、微细浸染型、火山-次火山岩型为主.根据成矿条件、矿床类型、矿床特征、矿化富集度以及工作程度,可将全国金矿划分为15个成矿区(带).我国金矿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较集中;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金矿品位偏低;微细浸染型金矿比例较大;伴生金矿储量大,且具重要价值;金银密切共生.中国金矿找矿前景可观,以产于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产于沉积岩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产于变碎屑岩中的金矿和产于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最具找矿潜力.为保证我国黄金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金矿资源勘查,增加可采储量;加强地质科学研究,寻找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强化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是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大青山地区绿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指出金矿化带赋存在二道洼群大理岩与其它岩层的接触部位,同时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在大理岩褶曲部位或下层位有利于形成较富矿体。该类型金矿的发现,大大地拓展了在大青山地区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7.
燕山期火山-次火山-浅成斑岩金矿成矿系列构成了赣北地区一个重要的金矿成矿系列.根据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及产出的围岩条件可划分为火山热液型、次火山-浅成斑岩热液型和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对上述3种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赣北地区该金矿成矿系列进一步找矿方向进行了论述,旨在加强和推动赣北地区金矿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华北与扬子克拉通早期相互关系的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于前寒武纪、特别是中、上元古代、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大地构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是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核心在于两克拉通是否属于同一大陆央石圈板块,扬子克拉通及其北缘由于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地质体缺乏可靠地质年代数据,影响了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就扬子克拉通北缘汉中碑坝和西乡地区重要地质体的形成时代作了系统的Rb-Sr、Sm-Nd和部分颗粒锆石Pb同位素蒸发年龄方法的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的Rb-Sr  相似文献   

19.
湘西南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西南金矿主要有石英大(单)脉型和石英细(网)脉型两类.赋存于新元古界板溪群火山-沉积含金建造中.金矿化严格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通过地质-遥感成矿特征揭示,表明该区金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成矿类型除石英脉型金矿外,还应加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汉中天坑群岩溶地质遗迹的广泛调查和分析,确定了宁强禅家岩、南郑小南海、西乡骆家坝和镇巴三元四个天坑群集中分布区,从地层岩性、地貌、构造等方面总结了汉中天坑群形成地质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认为二叠纪-三叠纪巨厚的碳酸盐岩地层为天坑(群)发育的物质基础,断裂、褶皱构造是天坑(群)形成的控制条件,特别是次级构造决定了天坑发育的具体位置,新构造抬升及湿热的气候为天坑的形成提供了岩溶动力。汉中天坑群水平上呈带状成群分布,垂向上差异较大,1 000~2 000 m居多的空间分布特征。岩溶天坑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