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伟基 《贵州气象》1993,17(4):24-25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拓扑预测的理论,根据栾川县35(1957~1991)年降水量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1986~1991年的资料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表明拓扑预测可作为降水量超长期预测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宝鸡市31年(1961~1991年)降水量、年均气温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并对未来年降水量(5年)、年均气温(5年)趋势进行了预测,还用1988~1991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可为小麦、油菜及其它粮食作物的预测,以及制定农业规划和汛期的防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枣庄市旱涝灾害的灰色系统预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58—2004年枣庄市降水资料,分析近47年枣庄市降水量和旱涝灾害变化特征,发现,年降水量在一段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采用灰色预测系统GM(1,1)模型建立枣庄市旱涝预测模型,并对未来旱涝年份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
杨德伟  郑维 《高原气象》1989,8(1):87-9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乌鲁木齐地区46年(1941—86年)降水量、气温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并对未来降水量(6年)、气温(6年)趋势进行了研究,还用1981—86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可为小麦、水稻及其他粮食作物、棉花、瓜类产量预测及制定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近50年降水序列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孙凤华  袁健 《气象》2004,30(6):32-35
运用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朝阳5个代表站1953~2001年的年降水量资料,建立了辽宁降水序列,分析了其近50年的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具有明显减少趋势。以此序列为基础重建干旱发生的灾变序列,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探讨了旱灾预测问题。应用1996~2001年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陕西4-10月降水量场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华  栗珂  屈振江 《气象科学》2008,28(5):502-507
利用陕西省82站33a(1971-2003)逐月降水量资料,结合大气环流的重现期,用秋、冬季降水量场与4-10月降水量场的相关关系建立预测模式,预测4-10月全省降水量的分布.预测试验初步得出,秋冬季降水量场与4-10月降水量场相关系数为0.9028~0.9218,预测模式拟合相对误差为4%~7%.1964年和2003年全省性涝年回报试验结果表明,降水量距平符号一致率均在85%以上.对2007年4-10月全省降水量分布做了独立样本预测试验,降水量距平符号一致率为66 7%.  相似文献   

7.
灰色GM(2,1)模型在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吉光  康岚 《四川气象》2003,23(3):10-12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选取四川省部分站点五十多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对资料长度及资料本身预处理,用GM(2,1)方法进行建模和预测,与实际值比较后得出了一些对预测模型的评价,为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法进行气候长期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沙湾地区15年(1974—1988年)病情指数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未来8年病情指数趋势进行研究,并用1986、1987、1988年三年资料进行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预测ξ=3%,将发生在1988、1990、1991、1992、1996年,ξ=4%、将发生在1989、1991、1992、1994、1995年;ξ=5%,将发生在1989、1990,1991年。  相似文献   

9.
湛江降水量的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以湛江地区50年来的月降水量为时间序列,利用高斯径向基函数,选择输人窗口(时滞)大小为6,建立了一种智能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并分别对1991—2000年和2001-2003年的月降水量进行了测试预报和独立样本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线性自回归预测模型,各月平均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RMSE)达到41.8和55.7。虽然该模型对降水量的预报还存在量级偏小的系统性偏差,但它完全有可能为本地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一种客观、自动的业务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使用1991-2021年7-9月广西9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降水量、NCEP/NCAR月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BCC_CSM1.1气候模式回报资料,研究建立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的广西后汛期降水气候预测模型,并对2016年—2021年预测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的后汛期降水预...  相似文献   

11.
介绍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建模原理,利用温州市西山气象站53年的实测降水量资料建立灰色预测GM(1,1)灾变模型,对干旱灾害进行预测,经残差与后验差检验分析,模型精度较高平均达95.5%,并对实测资料进行检验,效果较理想,为温州市抗旱及供水提供必要的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华南沿海代表站逐日历史资料和南海附近区域再分析格点资料, 采用灰色拓扑预测、天文周期、阴阳历叠加等方法, 建立非线性综合集成预测模型, 对上述站点和区域的逐日气压、降水量等要素进行气候预测; 通过分析沿海各代表站气压谷值、降水峰值的出现时间、以及南海区域气压场中低压环流的位置和动态, 综合确定年内影响华南的热带气旋可能出现的时间段和区域。该方法在广东省气象台投入业务应用多年, 经检验近5年(7-9月台风活跃季节)热带气旋影响时段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农田干旱预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农田干旱强度的概念,反映受旱强度、受旱面积、干旱持续时间的综合作用,对于不同地域范围、不同时段的旱情具有可比性。应用1975-1994年逐旬全省受旱面积资料,计算山东省平均春旱强度、夏秋旱强度、年干旱强度,并与前期或同期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干旱预警模型,可根据各地区降水量预报值预测当地后期的干旱强度。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梅雨期分级降水预报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才媛 《气象》1996,22(1):49-52
以武汉中心气象台日常业务降水预报项目为研究对象,选择梅雨期12-36小时预报时段,以灰色系统理论的生成函数为基础,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将LAFS模式等降水量预报集成,制作了武汉单站降水量分级(弱降水,中等强度降水和强降水)预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将LAFS资料的降水量预告场订正到湖北省5个自然区,制作湖北省区域降水分级预报。经过1993年、1994年准业务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才媛  顾永刚 《气象科技》2003,31(4):223-225230
文章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不同数值预报产品降水量预报的可信程度,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了长江上游五大流域面雨量预报模型。2001年和2002年6~8月投入业务运行,24h、48h预报平均准确率分别达84.5%和83.2%。  相似文献   

16.
覃志年  金龙  何慧  李艳兰  黄雪松  罗莹 《高原气象》2006,25(6):1184-1189
利用1960—2004年广西4月37个基本站降水量,NCEP/NCAR 1960—2004年逐日500 hPa再分析资料,对广西及邻近区域(10°~30°N,95°~125°E)高度场进行车比雪夫多项式展开,分析了广西4月异常多雨及少雨年降水量与车比雪夫多项式系数的关系及其降水异常的成因;利用相似合成方法对相关较大的车比雪夫多项式因子进行预测,进而作出广西4月降水量多、少的趋势预测,为有效利用近期逐日环流场资料制作短期降水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选取四川省部分站点五十多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通过对资料长度及资料本身预处理,用GM(2,1)方法进行建模和预测,与实际值比较后得出了一些对预测模型的评价,为利用灰色系统建模法进行气候长期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用典型相关分析预测福建前汛期降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吴滨  蔡学湛 《气象科技》2005,33(1):32-36
应用EOF—CCA方法对福建省前汛期(5~6月)降水量场进行试预测,预测因子选取关键区海温场及13项物理量场,降水量场为35个地面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3种方案进行试预测,分别以关键区海温场为因子,13项物理量场为因子,或两者相结合。通过5年的独立样本预测检验表明,3种方案对福建省前汛期降水量场进行短期气候预测均有一定的预报技巧,预报时效最佳的时期是前一年的11、12月分,以关键区海温为因子的预测效果最好,12月份关键区海温结合13项物理量场为因子预测稳定性最好,可用于日常预测业务中。  相似文献   

19.
赵华生  金龙 《气象科技》2013,41(4):690-695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了前汛期(4-6月)月降水量的预测模型,其中模型的输入因子是通过对3个前期月平均物理量场(海温场、500 hPa温度场和200 hPa高度场)大量的场相关因子采用系统降维的处理方法获得.为实现同时对多个站点的月降水量预测,将多站点的月降水量预测转换成多站点气候场的主分量预测,进一步利用气候场特征向量的近似不变性进行回算,从而得到多站点的逐站月降水量预测结果.对广西37个基本站的前汛期月降水量进行了6年独立样本检验,其预报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正明  刘洪 《干旱气象》2003,21(2):1-3,11
利用甘肃中部13个测站历年4~6月的旬降水、温度资料,分析了干旱年、月、(旬)降水量、平均温度等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春、夏干旱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模型。经业务使用,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