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上,鲜活藻饵料是对虾幼体的营养源,但是其培养劳动强度大、技术复杂。寻求适合的非活性藻类代用鲜活藻饵料,是当今养殖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许多研究者发现,利用冷冻和晒干的角毛藻(Chaetoceroscal citrans)、扁藻(Tetrasehnis chuii)和等鞭金藻(Lschrysis)作斑节对虾(penaeus menodon)幼体的饵料,其干品比冷冻品好。本研究就是以喷雾干的扁藻(T.suecica)代替鲜活藻类来培养万氏对虾(P.(?)namei)幼体。  相似文献   

2.
扁藻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虾蚤状幼体期,幼体以食植物活性饵料为主,许多地方,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和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ium)为主,这虽然适合幼体摄食,但因不适合于20℃以上水温生长繁殖,投喂后适应环境能力差,易下沉死亡,败坏水质。扁藻(Platymonas spp.)是一种绿藻,适盐、温范围广,与其他藻类相比,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不易死亡,要求温度与育苗水温相近,是水产养殖幼体的理想饵料之一。牟平县林北盐场于1992年,1993年…  相似文献   

3.
牟氏角刺藻(Chaetoceros muelleri)是鱼、虾、贝、海参等幼体的优良饵料。特别是在对虾(Penaeus orientalis)人工育苗中,其饵料效果更为优越。投喂本藻,对虾溞状幼体可以顺利地变态到糠虾期,而无需添加轮虫(Rotaria spp.)等动物性饵料,成活率可达85%,与投喂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相比,可提前 4—5天发育至糠虾期,平均成  相似文献   

4.
鲜藻类饵料在传统上一直是对虾幼体培养中所需要的营养源。在对虾育苗场广泛使用的藻类品种有: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 calcitrans)和扁藻(Tetraselmis sp.)。而角毛藻是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使用最早的鲜活饵料。从1986~1988年,东南亚渔业发展中心(SEAFDEC)藻类实验室生产的6个品种中,角毛藻占总生产量的34%。同其他5种藻类相比较,角毛藻饵料对斑节对虾的生长和存活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5.
比较培养研究表明:钙质角刺藻(Chaetoceros calcitrans)和新月菱形藻小型变种(Nitzchia closterium foema minutissima)是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搔状幼体的良好饵料,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sp.)则较次。钙质角刺藻的适宜投喂密度为1.5—5.0×10~4细胞/ml。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丰年虫(Artemia salina)无节约体都是ZⅢ-PI期幼体的良好饵料。实验中还分析了蛋白酶、脂肪酶、a-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的活性随墨言对虾幼体发育的变化及6种生物饵料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纤维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全球河口海域屡屡爆发褐潮,但我们对致因种抑食金球藻和浮游桡足类之间的营养关系还不甚清楚。我们就浮游桡足类火腿伪镖水蚤摄食抑食金球藻中国株的单种或混合饵料时的摄食行为和生长、发育等表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火腿伪镖水蚤的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成体摄食单种抑食金球藻饵料时,摄食率和食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较之桡足类幼体和成体,无节幼体摄食抑食金球藻时的Imax(最大摄食率)值最大,同时大于其摄食中肋骨条藻的Imax值。通常情况下,火腿伪镖水蚤在摄食抑食金球藻和中肋骨条藻的混合饵料时避食抑食金球藻,但于无节幼体,这种情况并不明显。无节幼体摄食单种抑食金球藻饵料在无节幼体期末期死亡,无法进入桡足类幼体期,与饥饿状态下的个体相似。但是,饵料中抑食金球藻的存在对桡足幼体的生长无明显效应,但却极大地减少了成体的生殖率。我们的研究表明火腿伪镖水蚤无节幼体,在褐潮的控制中有潜在作用,然而,这种潜在控制作用由于桡足类种群的衰落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7.
目前,海珍品养殖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各国海洋生物和水产工作者都十分重视海洋饵料生物的培养研究,海洋单细胞藻类是海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必不可少的基本饵料,除对虾、扇贝、鲍鱼、海参等幼体或终身以单胞藻为饵外,也是许多动性饵料如卤虫、轮虫等的饵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了解决海洋动物幼体的饵料供应,新近又研究、分离、培养了一种耐低温的等鞭金藻8701。这种藻具有耐低温、对敌害生物抵抗能力强,饵料效果好,易于培养等优良特性。该所于1989年3月7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现场验收鉴定,专家们认为:经现场镜检鉴定是一种新分离的单胞藻,现场检查在水温11℃不通气条件下生长良好,在6M~3大池接种6天,每毫升密度由47万繁殖到375万,经-5.5℃冰冻,解冻复苏后活动正常,在同样条件下,较其它同类型单胞藻活动力强。经评议认为:这一新分离的藻种和扩大培育,为对虾、扇贝等早期育苗提供了一个耐低温的适宜饵料,对对虾、扇贝培苗工作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饵料对桡足类无节幼体存活、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捷  孙松  李超伦  蒲新明  张展 《海洋科学》2006,30(12):13-20
在食物中碳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食物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无节幼体存活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桡足类无节幼体发育速度与存活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单种食物中粒径较小的微绿球藻和三角褐指藻在桡足类开口摄食期是最适宜的饵料,但在发育后期以及整个发育期则粒径较大的亚心型扁藻和中肋骨条藻更为适宜。在相同的发育阶段,小型桡足类双刺纺锤水蚤和中型桡足类中华哲水蚤对于食物粒径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与非硅藻食物相比,硅藻并非桡足类无节幼体发育的理想食物,而单种硅藻对桡足类无节幼体发育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对混合食物的摄食得到有效的减弱。  相似文献   

9.
绿色巴夫藻作为斑节对虾蚤状幼体的饵料效果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我国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苗种来源全部为人工培育所提供。对虾蚤状幼体的饵料是影响幼体成活率的关键问题之一,雷其祥1985年、陈明耀1988年、曹淑莉1990年、陈柏云1991年、林瑞才1992年等分别研究了斑节对虾、墨吉对虾、中国对虾、长毛对虾,近缘新对虾幼体的适宜饵料。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是陈椒芬1982年从山东省海阳县沿岸海水中分离而得到的一种金藻,藻细胞无细胞壁,大小为6.0μm×4.8μm×4.0μm,是一种适温范围广、光照要求低的单胞藻,是…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饵料及添加剂对中国对虾幼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续两年春季中国对虾育苗期间,采用几种不同的饵料-人工饵料为主、活饵料和两种强化饵料分别培育中国对虾幼体,以存活率、体长、体重、抗感染力的缺氧耐受力等指标检验育苗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饵料为主的喂养方式各项指标均显著劣于活饵料;强化与未强化的活饵料效果相近;强化的人工饵料在体长和耐缺氧方面显著优于人工饵料,存活率略低于后者,增重和抗感染方面与后者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