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依托超星学习通建立《针灸学》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医学专业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分析针灸学目前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构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针灸学》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并观察其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中医学专业202位同学参与研究,观察组采用超星学习通开展混合式教学,并采用“两对接,两结合,多元参与”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予以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形式及对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平时(点名考勤+作业)-操作(画经定穴+刺灸操作)-理论考试”加以评估。学期结束后对2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同时开展观察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中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绝大部分同学针对多元化考核对执业医考的认知帮助及能力提升持肯定态度,大部分同学表示作为考核评价的主体,愿意接受多元化考核并积极参与。结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针灸学》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契合教学模式的变革,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有助于形成对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初步认知,一定程度上实现课证融通。  相似文献   

2.
探索Gamification(游戏化)教学理念在来华留学生《针灸学》英语媒介课程(EMI)中的应用。来华留学生在《针灸学》的学习中存在跨文化适应问题,且《针灸学》专业理论抽象、记忆量大、学习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目前高校的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均为Gamification教学理念融入《针灸学》EMI课程提供了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应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游戏化元素,并及时反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点教学途径,对思政内容进行教学评价能促进课程思政的改进;形成性评价具有多维度特点,有利于将思政元素纳入课程评价。本文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现行的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中进行思政与实践。“医圣”张仲景在书中体现出来的医德医风应成为“金匮要略理论与临床”课程思政教学与考核的重点,并将课堂讨论、作业与小论文,期末测试3个指标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评价体系能较客观地反映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效促进该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针灸学》,已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逐渐成为世界认同的文化符号。目前《针灸学》教学发展受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很难与国际接轨,而基于网络的雨课堂教学模式蓬勃发展,颇受学生的欢迎。如何将针灸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理念、新途径、新模式教学的尝试与突破,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在课程考核中存在教师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失真、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缺乏能力评价等问题,针对上述弊端,笔者提出采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改革,对课程考核形式及权重分配进行设计,以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20%、20%、60%的方法进行考核,并细化其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6.
对中医院校核心课程《方剂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方案:一是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二是修订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大纲,匹配教学设计;三是强化自我教育,纳入分数考核;四是督导与评教结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五是将课内教育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拓展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改革,使学生在《方剂学》教学中全面接受医德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中医药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论述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对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必要性,以及《针灸学》课程内容浸润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医教协同、校院合作、思政教师共同参与,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同向同行聚合力,将立志树情怀、立德铸医魂、立行履实践主线贯穿《针灸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发挥同向同行及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对中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融入中医针灸点穴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预试验基础上,设计并完善“自评互评表”和“点穴考核表”2类人文教育评价表。以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学》课程为平台,以点穴实验为切入点,教学改革分“三阶段五步骤”实施。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对学生各类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描述,171位学生《中医学》总评成绩在及格以上,通过率99.42%;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点穴专业成绩成正相关(r=0.22,P<0.01),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中医学》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20,P<0.01),《中医学》总评成绩与《中医文化与健康》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30,P<0.01);《中医学》的评教结果为99.63分,《中医文化与健康》的评教结果为99.10分,均为优秀。结论:人文教育及评价融入点穴实践课程可行且有效,有利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灸学抽象复杂、内容繁多,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压力与学习负担。“漫画笔记”是将漫画与针灸学结合以应用于针灸学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起着构建知识网络,突出课程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应用;培养“象思维”,强化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模式,提升课程质量的作用,在维持专业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并能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符合新时代多元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对漫画在“针灸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对教学漫画的选择首先应引入与教材知识密切相关的漫画,同时鼓励学生、教师自创“针灸学”漫画。漫画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借用漫画导入新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用漫画突破难点,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借用漫画,创设情境。在“针灸学”的教学中若能恰当地运用漫画素材,将漫画元素与专业知识点有效融合,不仅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药学》的课程特点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中药学》课程的智能考评系统。智能考评系统可高效、准确、智能地完成出题、阅卷、评卷等系列教学过程,为全面深刻进行考试及教学评价,进一步创建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在线考试系统,深化课程及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将知识链理论引入《方剂学》教学中,便于学生对前期中医基础知识及同期或后期中医经典、临床知识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本文从教学目标、绘制思路、绘制要求、取得成效等4个方面探讨知识链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标准化患者(SP)教学模式已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开展,且中医标准化患者(SPCM)的规范化培训和应用已成为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在他人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自身特点,提出“SPCM是一名中医化的合格标准化患者”的培训目标,从制定培训方案、组建培训师资团队、撰写培训资料、SP公开招募、系统培训和严格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设置和实施。经考核合格的SPCM已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能力训练》《中医内科夜间开放课》以及中医学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等实训课程教学和考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移动教学手段,借助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对《言语治疗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136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结合云班课授课的方式进行《言语治疗技术》课程的授课;选取该校2014级相同专业的13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比较2组期末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云班课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云班课认同满意度较好,有94.70%的学生希望继续采用云班课。结论:根据高职高《专言语治疗技术》课程的特点,采用移动教学手段,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完善课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提高了教学效果,且学生满意度较高,可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开展嵌套式教学模式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象分为“嵌套式”教学班(观察组)和传统教学班(对照组),通过对比研究法,比较2组教学效果满意度及成绩考核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终结考核成绩及过程考核成绩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过程考核成绩中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依托新型教学模式,可实现优化教学改革任务,提升教学价值层位。  相似文献   

16.
中医经典课程是中医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根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临床基础,尤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学经典,做临床”成为无数中医学子的座右铭。然而,现代高校中医经典教学却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本文试从中医学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中医经典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药鉴定学》传统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在《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PBL教学法的实践反馈较好,既能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又可增加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说明有必要在《中药鉴定学》中引入P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指导和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医患沟通技能》课应运而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经过数年课程实践,逐渐形成一个集理论知识、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视频观看和综合考核等医患沟通技能的多模块模式,本文介绍了目前探索实践的现状,并从教师、学生、课程设置及考核模式等多方面做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对载人潜水器运行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考核评价,保障重大深海装备安全高效运行,文章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例,分析研究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运行管理特点,针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管理技术要求,在结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与试验性应用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管理工作中的试应用,充分证明该体系建设方法的有效性,值得在载人无人潜水器等重大装备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当中,实现专业课程有思政、思政元素入专业的教学目标。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新时代大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指导思想、路径探索、元素设计四个方面对该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进行思考,以期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质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