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通过加强临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训练、见习、实习模式,改革毕业考核方式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2.
验光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本文根据视光学系验光课程教学的人才需求特点,对照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验光课程的设计思路,即确定教学目标、找准教师定位,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沟通及自主学习平台,完善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改善评价体系等,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积极探索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规培”基地医教协同的方式,包括符合实际的精品课程设置、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对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多个方面。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中医临床医师队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本科生中医外科临床技能及激发本科生对中医外科兴趣的途径,为形成中医外科技能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反思本科生临床技能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疮疡外治法为例制定中医外科临床技能的操作指南,完善中医外治法实践课程。结论:通过单元知识融会和实践课堂的开展,规范操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不会动手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CIPP评价模式对虚拟现实技术结合BOPPPS教学模式用于针刀实训课程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1名针刀方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4名和对照组27名。研究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采用实训考核结合CIPP评价模式来评价。结果:实训技能考核研究组平均(94.208±0.421)分,对照组平均(89.556±1.16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1,P=0.004)。研究组的教学场所、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多样、信息化程度、课程设计性、教学规范性、课堂参与性、学生专注度、学生兴趣度、教学目标达成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掌握程度、独立思考习惯13个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BOPPPS教学模式在针刀实训教学中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针刀实训教学效果,为针刀实训课程建设改革思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医亚健康学是中医学与亚健康学相互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特色学科。为构建“大健康”格局,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中医亚健康学课程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中医亚健康学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实现“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在课程考核中存在教师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失真、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缺乏能力评价等问题,针对上述弊端,笔者提出采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改革,对课程考核形式及权重分配进行设计,以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20%、20%、60%的方法进行考核,并细化其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点教学途径,对思政内容进行教学评价能促进课程思政的改进;形成性评价具有多维度特点,有利于将思政元素纳入课程评价。本文对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现行的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中进行思政与实践。“医圣”张仲景在书中体现出来的医德医风应成为“金匮要略理论与临床”课程思政教学与考核的重点,并将课堂讨论、作业与小论文,期末测试3个指标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表明,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评价体系能较客观地反映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效促进该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运用素质,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改革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如做好课前准备,课程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其次,要改革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模式是提高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临床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是做好其他学校工作的前提。高校需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理念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思想的完善,使得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始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与中医整体观良好契合,符合中医天人合一、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传统。学生标准化病人(SSP)教学以真实模拟典型案例,使学生通过扮演患者、家属、医师等不同角色,切实体验临床患者接诊、病史采集、四诊合参、病历书写、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等各个环节,可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符合现代高校中医儿科学临床学科的教学需要。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SSP教学可在有效提升中医儿科学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大医精诚、人文关怀等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全能型优秀中医儿科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建立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体系,实现深海载人潜水器业务化运行,提高我国载人深潜科考作业水平,文章结合"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战略需要,分析研究了载人潜水器作业环境、作业需求和潜航员岗位要求。提出了能力、知识、技能三位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和基于专家系统课程设置架构,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科学、严谨,极大地推动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队伍的培育,对未来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培训的实际情况,让潜航员培养工作顺利开展,提出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潜航员培养保障机制、建立系统的制度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在中药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构建对接中药产业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为例,构建了涵盖知识、技能、德育的三级教学目标,包括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生产、中药产品开发及中药信息服务等实践内容,综合运用饥饿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对接产业发展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期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药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采用T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SP(标准化患者)教学法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本科生临床操作和辨别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进行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诊断水平,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临床密切关联的学科,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对《针灸学》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探索研究,以期使新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引领作用,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及《针灸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开展微创骨科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2016级中医骨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2名为教学对象,其中2015级37名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传统教学组),2016级45名采用微创骨科教学(微创教学组),(包括传统理论教学、CBL教学、PBL教学、微创骨科手术视频教学和微创骨科手术操作培训),运用国际通行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对2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微创教学组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更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SCE各考核站点评分及考核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满意率微创教学组为75.56%(34/45),传统教学组为24.32%(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微创骨科手术教学,可使学生树立微创骨科手术理念,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外科的基本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6.
中医皮肤病专业具有皮损复杂、诊断直观等特点,规培医师的临床教学存在皮肤病知识不熟悉、老师带教模式单一、人文素养不高、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因此,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和科学、技术、社会、综合性教育模式(STS)相结合的带教形式,通过采用PBL教学法,以强化皮肤病知识;门诊与病房教学结合,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基于STS教育模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建立现场考核模式,提升诊疗思维能力,以提高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以OBE教学理念为基本导向,分析了现阶段药学研究生创新合作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意识不强、教学资源与创新氛围缺乏、实践训练较少以及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不够等。分别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校的培养意识和课程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制约创新合作和创新服务能力培养的因素。最后,从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创新型导师团队、改革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国内外基地的建设、加快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药学研究生创新合作和创新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药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临床见习教学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临床实践技能是一名合格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本文从见习带教实践出发,对见习带教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能使见习课程充分地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服务,为培养合格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移动教学手段,借助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对《言语治疗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136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结合云班课授课的方式进行《言语治疗技术》课程的授课;选取该校2014级相同专业的132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比较2组期末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观察组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云班课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云班课认同满意度较好,有94.70%的学生希望继续采用云班课。结论:根据高职高《专言语治疗技术》课程的特点,采用移动教学手段,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完善课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提高了教学效果,且学生满意度较高,可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融入中医针灸点穴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预试验基础上,设计并完善“自评互评表”和“点穴考核表”2类人文教育评价表。以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学》课程为平台,以点穴实验为切入点,教学改革分“三阶段五步骤”实施。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对学生各类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描述,171位学生《中医学》总评成绩在及格以上,通过率99.42%;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点穴专业成绩成正相关(r=0.22,P<0.01),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中医学》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20,P<0.01),《中医学》总评成绩与《中医文化与健康》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30,P<0.01);《中医学》的评教结果为99.63分,《中医文化与健康》的评教结果为99.10分,均为优秀。结论:人文教育及评价融入点穴实践课程可行且有效,有利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