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55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55人)和对照组(112人),分别采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见习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总成绩、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到课率实验组为95.56%,对照组为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并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医教协同是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临床能力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临床思维、强大的动手能力。当今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病房临床任务过于机械化,科室教学活动相对单一;门诊教学过程较快,学生难以消化;门诊与病房的教学未能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相对守旧;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热情较低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以医教协同为背景改进培养模式为:分流学生至下级医院;独立完成患者诊治工作;改良教师带教方式;树立主角意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合理分配门诊任务;结合线上教学;举办竞赛活动;建立多元化教学方式;完善监督体系。通过改革,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保证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在课程考核中存在教师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失真、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缺乏能力评价等问题,针对上述弊端,笔者提出采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改革,对课程考核形式及权重分配进行设计,以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20%、20%、60%的方法进行考核,并细化其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目标的有效路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临床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高素质中西医临床人才,对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院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丰富课程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并将临床见习有机融入课程思政,通过课外活动助力课程思政,将中西医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增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功能,为实现高校教育全程育人,为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通过加强临床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设置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临床训练、见习、实习模式,改革毕业考核方式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6.
“新医科”建设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重要举措。为适应国家“新医科”教育改革,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进行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目前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理念有待创新、核心课程设置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弊端,本文提出创新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理念、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重塑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引入“医教产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以期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医学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交叉融合思维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有益启鉴。  相似文献   

7.
结合肿瘤病学特点,分析中西医临床专业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为例,讨论如何挖掘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的实践途径,提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以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院校核心课程《方剂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方案:一是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二是修订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大纲,匹配教学设计;三是强化自我教育,纳入分数考核;四是督导与评教结合,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五是将课内教育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拓展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改革,使学生在《方剂学》教学中全面接受医德教育,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中医药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论述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对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必要性,以及《针灸学》课程内容浸润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医教协同、校院合作、思政教师共同参与,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同向同行聚合力,将立志树情怀、立德铸医魂、立行履实践主线贯穿《针灸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发挥同向同行及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对中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标准化患者(SP)教学模式已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以多种形式开展,且中医标准化患者(SPCM)的规范化培训和应用已成为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在他人经验基础上,结合本校自身特点,提出“SPCM是一名中医化的合格标准化患者”的培训目标,从制定培训方案、组建培训师资团队、撰写培训资料、SP公开招募、系统培训和严格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设置和实施。经考核合格的SPCM已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能力训练》《中医内科夜间开放课》以及中医学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等实训课程教学和考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210人),2013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196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及大四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微视频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结合临床带教实习。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观察组学生评价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学生表示支持微视频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赞同微视频可以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内化(94.29%)、提高临床技能(98.10%)、激发学习兴趣(97.14%)、学习主动性(92.86%)和提高学习效率(95.24%)。结论: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是辅助《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的良好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融入中医针灸点穴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预试验基础上,设计并完善“自评互评表”和“点穴考核表”2类人文教育评价表。以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学》课程为平台,以点穴实验为切入点,教学改革分“三阶段五步骤”实施。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对学生各类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描述,171位学生《中医学》总评成绩在及格以上,通过率99.42%;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点穴专业成绩成正相关(r=0.22,P<0.01),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中医学》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20,P<0.01),《中医学》总评成绩与《中医文化与健康》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30,P<0.01);《中医学》的评教结果为99.63分,《中医文化与健康》的评教结果为99.10分,均为优秀。结论:人文教育及评价融入点穴实践课程可行且有效,有利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林卉  胡晋山 《海洋测绘》2005,25(1):76-78
从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和加入WTO的内在要求出发,分析了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点结合《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双语教学实践,阐述了其有效途径,并对进一步搞好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综合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师思政培训导向及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发现,认为目前该校本科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入思政教育来解决的学生问题主要包括择业、学习目标、心理、文化自信4个方面。笔者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出发,以《内经选读》课程中养生篇章、病证篇章以及阴阳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就目前的《内经选读》教学如何与思政教育结合提出了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加入思政教育元素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规划人生。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经典课程的临床属性,决定了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经典,突出临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研究生阶段《伤寒论》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临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原文记诵,深入理解原文内涵,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六经辨证诊疗思路、经方类方的临床应用、《伤寒论》治法及组方规律等内容,并通过名医医案选读、跟师随诊等方式,提高研究生阶段《伤寒论》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医哲学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互渗透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医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有整体观、辩证观、“三因制宜”思想等。笔者从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分析中医整体观、辩证观等哲学思想在中、西医结合及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西学中”继续教育及中西医结合普通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因而培养医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教学实践中,如何改变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积极探索的。笔者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从学习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出发,采用任务驱动为基本教学方法,结合竞赛驱动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益于医学生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护理“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采取中医临床护理“障碍性”路径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情景教学方案。比较2组教学满意度及业务能力、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满意度观察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业务能力合格情况及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临床护理“障碍性”路径教学法提升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医皮肤病专业具有皮损复杂、诊断直观等特点,规培医师的临床教学存在皮肤病知识不熟悉、老师带教模式单一、人文素养不高、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因此,采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和科学、技术、社会、综合性教育模式(STS)相结合的带教形式,通过采用PBL教学法,以强化皮肤病知识;门诊与病房教学结合,提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基于STS教育模式,培养社会责任感;建立现场考核模式,提升诊疗思维能力,以提高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在世界卫生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来华学习。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教育模式等差异,国际学生在针灸临床技能学习中存在语言障碍、穴位多而难记、教学课时少等学习障碍,使众多学生未能学到中医针灸的精髓。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以下简称普陀医院)针灸推拿学教研室刘桂珍主任三十余年的国际学生带教经验,基于国际学生(短期班)针灸临床技能的学习障碍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穴位名称出发学习穴位,精选带教内容、确定带教重点,多形式带教、激发学生主动性等带教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