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造就了海洋微生物有别于陆地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使他们往往能代谢生产与陆地微生物不同的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抗肿瘤活性产物,从海洋微生物发酵产物中已发现了很多抗肿瘤活性新化合物。本文按化合物结构类型归纳介绍近十几年研究发现的几类较重要的部分海洋微生物抗肿瘤活性产物。  相似文献   

2.
共附生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洋的特殊生境使海洋生物具有与陆生生物不同的生理性状,并产生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活性物质,许多海洋微生物与海洋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处于共生,共栖,寄生或附生的关系中,迄今为止,已从这些共附生微生物中发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包括毒素,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酶类。色素等。并有许多已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本文主要介绍海洋共附生微生物的共附生机制及其产生的活性物质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3.
海洋是生命资源的宝库,地球上的生物80%存在于海洋,海洋生物物种远比陆地生物丰富和复杂。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海洋自然资源。近些年来,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在海洋生态学、微生物学特别是药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4.
海中取药     
映海 《海洋信息》1994,(12):22-24
世界的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0%。据估计在海洋里有20万种无脊椎动物和海藻,而且过去25年研究表明,海洋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是具有各种特别化学结构天然产品的最好来源,因此,世界大洋药物开发资源潜势,是显而易见的。 海洋不断地为海洋药物的新发现提供机会。深海勘探工具的不断完善,使得取样生境得以扩展,而且大大增加了发现新代谢物的机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型和超微型浮游生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微型和超微型浮游生物宁修仁(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微生物观测和实验技术的迅速进展,使海洋生物学家发现了许多过去用普通显微镜难以观察到的微细生物,而且对它们的分类,生态生理,特别是种群增长速率,营养行为和...  相似文献   

6.
海洋微生物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忠辉  李军 《海洋通报》1999,18(3):20-24
采用生化诱导分析(BIA)法对海洋微生物发酵液中潜在的抗肿瘤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筛选,从供筛选的655株海洋微生物中筛选到16株能产生潜在抗肿瘤化合物的菌株,阳性率约为2.4%。用MTT法检测具有强诱导活性的N350菌株发酵液,发现其对P338和KB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表明海洋微生物能产生以DNA为靶点的抗肿瘤活性特,从中可望筛选出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7.
海洋真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是筛选新药的丰富资源宝库。陆地真菌是仅次于放线菌的多产抗生素的微生物类群,而海洋真菌正在成为海洋药源微生物研究的新热点。海洋真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已经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并将成为海洋药物的重要来源。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阐述了海洋真菌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8.
研究结果表明:将融合在《环境微生物》各章节的海洋微生物知识归纳成一章节单独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较为系统和连贯地掌握海洋微生物及其环境的知识;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微生物在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的作用;采用组织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方法可以使他们更容易把海洋微生物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廖然  马辉 《海洋学报》2011,33(6):79-84
光学散射方法被广泛用于获取海洋微生物的形态和浓度信息.通过测量散射光的空间分布可以测量海洋微生物的形态和浓度;而最近发现,散射光的偏振特征却对细胞内部亚微米级散射颗粒更加敏感.把海洋微生物等效为粒径远大于入射波长的“米氏”粒子和远小于入射波长的“瑞利”粒子的混合体,以两种不同粒径的实心球作为微生物偏振光散射模型.利用蒙...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组织实施的科技部“海洋微生物资源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平台”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是从实现国家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满足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快速、持续发展,建立国家科技条件平台总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己制定的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描述规范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菌种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整合,通过数据化和网络化制定适合微生物资源收集、保藏、评价、交流、共享的法规和条例,加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共享,最终实现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信息资源、研究开发、共享利用、微生物产业的基础平台和功能性平台,逐步提高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的数量与质量,为工业、农业、食品、医药、林业、环境等行业的生产、科研及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1.
海洋真菌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微生物作为海洋生物的一个组成,有其独特的特性,耐盐性不能作为区分海洋型与陆生型微生物的标志。本文对海洋真菌的的界定、数量、附着基质、生态类型以及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影  凌晨晖 《海洋科学》1999,23(2):19-21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成员,它们所处的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高盐、低温、高压、热流床、碳酸气出口及高浓度有机物沉积地等等,在这些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中,提取到很多新的极端酶,并发现其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潜力。近年来日本和欧美多国纷纷投资开展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并取得很大的进展。1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特性1.1嗜冷酶低于10C才能生长的微生物称为嗜冷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往往为-2C,嗜冷菌中产生的很多酶在低温下才显示高效的催化效率,这类酶称为嗜冷酶。在深海和南北极的海洋环境中发现不少嗜冷菌…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生物因长期适应特殊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特殊的代谢途径, 从而产生大量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 使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成为海洋新药开发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和视角, 从海洋真菌和海洋细菌天然产物研究现状、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人工合成、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估以及成药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概述, 分析了当前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状况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受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的委托,在厦门主持召开的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子项目验收会上获悉,人们只要登陆www.mccc.org.cn网络共享平台,就可获得大量微生物资源所需信息。这得益于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整理整合与共享试点”子项目的启动和建设。  相似文献   

15.
河豚毒素及其微生物起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河豚毒素是一种强毒性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最初是从豚科鱼中发现,故1909年被Tahara命名为Tetrodotoxin.本文介绍了TTX的化学特性,毒性作用机制、药理作用、检测方法,在不同生物种中的分布,能产生TTX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TTX微生物起源学说的国内外最近研究报道,并提出了TTX微生物起源学说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综述海洋微生物微包埋培养技术的相关研究概况及应用进展。适于海洋微生物包埋的微球制备技术主要有:水油乳化法、膜乳化法、挤出法、微流体法等。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培养技术可用于海洋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慢速生长菌株的培养和分离及微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将在海洋微生物的研究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础研究薄弱,目前对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远远落后于陆地微生物,尤其是其研究方法亟待完善和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1994年6,7月,调查了广州、深圳、珠海及珠江口海区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状况。发现空气微生物粒子总量、真菌粒子量、真菌粒子数/总菌粒子数百分比在三市中不一致。这三种数据一般是陆上的高于海上。随着距陆的增加,都市影响的减弱和海面的开阔,空气微生物含量呈减少之势,显示出海洋新鲜空气对陆上污染空气的调节、净化作用。文中还分析了空气微生物有关参数与气温、风力或相对湿度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将融合在《环境微生物》各章节的海洋微生物知识归纳成一章节单独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较为系统和连贯地掌握海洋微生物及其环境的知识;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微生物在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的作用;采用组织学生科研兴趣小组方法可以使他们更容易把海洋微生物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环境中。  相似文献   

20.
海洋微生物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浩瀚的海洋世界具有高盐、高压、低温、寡营养等诸多特点。海洋中生存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微生物,它们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信息物质、药用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和生物功能材料等。其中海洋生物毒素是当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具有化学结构多样、分子量小、生物活性高及作用机理独特等诸多特点。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种类都有产毒的个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庞大的类群,海洋微生物产毒种类繁多,如细菌、真菌、放线菌以及微藻等。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海洋微生物与其它的一些生物毒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研究较多的河豚毒素源于微生物的的观点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其它的毒素一样,微生物毒素既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也有造福人类的一面,而微生物毒素在进一步研究利用中的优势地位也使人们对其投注了更多的目光。作者拟就海洋微生物毒素的产毒种类、毒素特点、检测方法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