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泥螺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泥螺的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繁殖力,受精卵的孵化,幼虫发育及变态和稚,幼螺的发育过程,泥螺在浙江沿海每年的繁殖期为3-11月,5-6月和9-10月为繁殖高峰。繁殖期内亲螺有一次交配多次产卵现象,平均每个亲螺产卵3-4次,每次产卵群1个,每个卵群平均含有受精卵6282个,个体繁殖力18848.4-25128.0粒,在水温28.5℃条件下,面盘幼虫孵化时间为72h,孵化率为93.8%,幼虫经过2-8d浮游生活后进入匍匐生活,28-30d后发育变态成为稚螺,50d后成为幼螺。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物对泥螺Bullacta exarata卵群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在泥螺人工育苗过程中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土霉素三种药物对泥螺卵群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土霉素的浓度分别为0.28×10-6~0.9×10-6、5×10-6~9×10-6和1×10-6~20×10-6时,泥螺卵群孵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胶质膜的溶解有促进作用。使用上述药物后,还可提高卵群孵化的同步性。药物浓度超过上述范围,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直至使胚体死亡。本文就胶质膜的作用进行了简单讨论,还对这三种药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将1993年6月进行的高锰酸钾对泥螺(Bullac-taexarataPhilippi)胚胎孵化、浮游幼虫及匍匐幼虫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泥螺卵群采自舟山朱家尖泥螺养殖场(1993年5月~6月),在实验室用砂滤海水冲去卵群表面的淤泥、脏杂物等,按1卵群/50ml的密度培养于玻璃缸内。间隙充气,每天全换水一次。1.2 方法设置预备试验确定合理的高锰酸钾浓度样度。正式试验设重复组和对照组[1]。试验用水系自然砂滤海水再经脱脂棉过滤,海水比重1.017~1.018,pH为8.1~8.2,平均水温25.5℃。镜检卵群,至胚胎发育至膜内面盘幼虫时,在镜下将卵群…  相似文献   

4.
泥螺,是江浙沿海滩涂夏、秋季节繁殖生长的贝类。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公司泥螺养殖育苗场,今年5月从国外引进优质特大泥螺新品种(个体重8克~12克)进行人工移养、繁殖育苗、放养试验。经过短期养殖,引进的泥螺已完全适应启东气候环境,并于6月上旬至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滨岸潮滩底栖泥螺受铅污染的急性毒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铅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底栖动物泥螺的24h急性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螺的半致死剂量是0.275g/L,全致死剂量是11.5g/L;对泥螺体内重金属累积量的分析表明:泥螺体内Pb的含量随试验组浓度的增高而增多,试验组的Pb浓度和泥螺累积的Pb含量符合三次函数;泥螺体内Pb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u、Zn的影响是使其富集量有所下降,在浓度为4g/L时稍有回升;Pb含量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r的影响是在浓度为0.1 1 8g/L时出现富集较大量,说明底栖动物富集的重金属元素问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泥螺室内人工育苗各阶段的技术措施,并就如何提高卵群的孵化率、几种药物在育苗中的应用作了扼要讨论。 在人工育苗过程中,0.28-0.9(×10-6)高锰酸钾,或5-9(×10-6)福尔马林处理卵群,可明显提高孵化率,对卵群膜的溶解有促进作用,并可提高卵群孵化的同步性。在面盘幼虫浮游期及匍匐期的培养过程中,采用0.5-1(×10-6)的高锰酸钾或5-10(×10-6)福尔马林可以有效地减少育苗水池中的有害微小生物。  相似文献   

7.
莱州湾西岸作为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渤海沿岸,滩涂岸线长而广阔、海水有机物质丰富、饵料充足,为底栖动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为探寻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入侵历史,梳理总结扩散现状,探讨对当地传统生物造成的危害,保护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文章对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理。结果显示:2001年前莱州湾以及黄河口附近海域均无泥螺分布,现有泥螺种群来源于2001年人工引种。在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分布范围持续扩大,向北已扩展至滨州沿岸潮间带海域,局部区域最高密度达160 ind/m2,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纳入了国家海洋局的生态监控体系中。泥螺与当地底栖贝类生物争夺营养和空间资源,产生种间竞争,导致种群生态位偏移。泥螺入侵成为优势种,建立了稳定的种群。  相似文献   

8.
泥螺消化道内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螺(Bullactaexar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 ,后鳃亚纲,头盾目 ,阿地螺科。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是浙江沿海重要的滩涂养殖品种,至2000年全省养殖面积已达约11300ha。泥螺的生长是以不断吞食周围滩涂中的涂泥和底栖藻类等为营养基础 ,已知滩涂沉积物及动植物碎屑中所含有的微生物从事着大量的转化和分解工作[4],它们在泥螺体内又会怎样呢 ?为探索泥螺的消化生理功能及与养殖、病害和防治的关系,本文从泥螺消化道内的细菌菌群组成与功能研究入手作初步分析。关于贝类体内的细菌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舟山虾塘纹藤壶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挂板试验方法,研究了舟山对虾养殖塘纹藤壶的繁殖生物学。底径为5.0~12.0mm间的怀卵个体数量最多,怀卵率随底径的增大而升高;受精卵的卵径,随胚胎发育逐渐增大。幼体表现出随机分布的附着方式。底径增大、壳高增长和湿重增加是生长表观现象。  相似文献   

10.
泥螺自2001因养殖目的引入黄河三角洲以来,随着分布范围的扩大和种群数量的增长,已成为当地潮间带的关键种。泥螺给当地民众带来较高收入,但其对底栖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还不清楚。为了明确该种群的生物扰动对底栖微藻和微生物的初级生产,以及对水体-沉积物界面营养盐交换的影响,开展了该项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泥螺能显著影响沉积物-水体界面的溶解氧DO通量;在黑暗及无生物处理组的恢复期,泥螺能显著增加两界面间氨氮的通量。底栖微藻和小型生物在黑暗条件下也能增加氨氮的通量;但在有光照条件下,上述微藻和小型底栖动物对沉积物-水体界面间溶解氧和氨氮通量的影响不明显。实验结果为更深入理解泥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维非线性或线性潮波微分方程和三种不同底摩擦形式,在考虑岛屿或忽略岛屿(线性平滑)两种情况下,分别对渤海单个M2、S2、K1、O1分潮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这4个分潮在不同情况下的同期时线和等振幅线图及在部分站位上的调和常数值。计算表明,对渤海M2、S2、K1、O1单个分潮进行数值计算时,非线性方程中浅水和对流非线性项存在或不存在,对计算结果几乎没有影响,亚网格尺度岛屿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不大。用实测资料检验并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得出:由于水深过浅,底摩擦形式取非线性比取线性好;忽略尺度比网格尺度小得多的岛屿所得结果更合理,计算也更方便。  相似文献   

12.
闾国年 《海洋科学》1989,13(3):13-20
本文探讨了西北太平洋流系统变化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恢复了距今三万年以来这一地区洋流系統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苏北黄海古岸漂木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希祥 《海洋科学》1985,9(2):55-56
1982年秋于苏北阜宁县缺口-沙缺口砂堤外侧砂矿开采坑內,作者发现一件由浪流搬运在岸边停积的巨大漂木(图1)。从其所处位置的地貌形态、岩性结构及漂木~(14)C年龄测定结果来看,均说明该地古砂堤为冰后期海侵最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海域表观耗氧量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海峡海域1983-1988年多次调查资料表明,该海域夏季表现耗氧量(AOU)变化幅度较大,其分布特征呈近岸、底层高,向上层、外海递减,诸上升流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各上升流区AOU与温度、盐度、诸营养盐呈显著相关关系。PO4/AOU与NO3/AOU比值平均分别为0.0058和0.076。上升流海域夏季初始营养盐[PO4,pre和[NO3,pre较低,而再生营养盐高,是现场营养盐的主要部分。有机物质分解耗氧对AOU的贡献比浮游动物等呼吸耗氧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利用第11代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1),计算了自1900年以来地球磁矩、磁矩变化率、地磁北极位置、偏心磁偶极子的位置和地球外部空间的地磁能量等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量,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对加深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认识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惠瑛 《台湾海峡》1998,17(1):43-49,T001
调查及综合研究了台湾海峡表层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的分布特征,调查海区根据优势种类组成可以划分出10个底栖有孔虫动物群,其经峡东侧所划分的6个义栖有孔虫生物相有机相连。动物群的分布与现代海洋环境有密切关系,从而对台湾海峡的古地理环境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By use of the hydrodynamic model,the harmonic constants of 8 principal tidal constituents(Q_1,O_1,P_1,K_1,N_2,M_2,S_2andK_2)are obtained for the East China Sea,and the harmonic constant ofS_a is calculated by two-dimensional interpolation.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observed dataaround the sea.The harmonic constant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tide in the East China Sea.The cotidalcharts of the 9 tidal constituents reveal their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8.
光强度对附着在玻片上的幼鲍饵料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鲍初期饵料生物在玻片上附着生物量的消长与光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光强度超过2500Lux时微生物膜增长较快,膜脱落较早多光强度低于1000Lux时微生物膜净生产量较依;光强度在1500-2000Lux时有利于膜生物量的积累。舟形藻和菱形藻的纯培养在玻片上附着的生物量呈稳定性高速增长并能延迟生物膜脱落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49-2017年广东省登陆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以及1994-2016年广东省重大热带气旋灾害资料,对登陆广东省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登陆热带气旋频数的年际变化明显,总体上呈下降趋势。7-9月是广东省热带气旋登陆的高频期,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湛江、汕尾、阳江、江门。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主要来自南海北部和菲律宾以东洋面;其中登陆最多的是强热带风暴,其次是热带风暴和台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极长城站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七年前后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极长城站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的考察结果表明,七年后,虽然一些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有所下降,即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略是上升势。与友邻科考站相比,长城站的多少有点偏高。也比非南极的较高纬度的某些室内空气微生物含量高。结果意味着长城站尚有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环境状况的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