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5种海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常温下进行星鳗、蛹、黑鳗、厚头平You和皱唇鲨等五种鱼类的生长实验,得出这5种鱼类摄食巢沙蚕、火枪乌贼、斑Ji(碎块)、带鱼(碎块)和玉筋鱼的生态生长效率波动于3.8 ̄33.6%范围内,平均为16.0%,相对平均日摄食量处于1.6 ̄11.5%之间,另外,对饵料系数、平均日摄食量及平均体重日增长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黑鲪生态生长效率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83年12月-1984年5月和1990年6月-1991年1月以中国科学院海样研究所生物培育楼养殖黑为材料,进行黑周年的摄食-生长实验,以探讨其生态生长效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作为冷温性鱼,黑在4.0-27.3℃水温条件下都有摄食;平均日摄含量为2.4-10.0g,相对体重的百分比为1.1%-4.4%.单见,这二者的周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平均体重日增长量以4,6,7月和10-12月份较高。生态生长效率波动于6.5%-34.7%范围内,年平均为16.7%。  相似文献   

3.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Ⅱ.温度和体重对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1993年3-5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能量收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日摄入能量主要受水温和体重影响,它们的关系式为:C=26.7W^0.389e^0.16T;在蜕壳间期,其摄食遥蚊幼虫时摄入能量有6.2%以粪便排掉,37.0%被用于生长,1.4%作为氨和尿素被排泄,其余55.4%被呼吸代谢;随水温提高其摄入能量中用于生长的比例减小,用于呼吸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4.
白沙湖四角蛤蜊的繁殖期及增养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10月-1995年9月在汕尾市白沙湖进行了四角蛤蜊的肥满度及生长的周年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肥满度在4.73%-9.84%之间,平均为7.07%,最高值出现在10月份,最低值在5月份;繁殖盛期主要为9-12月,其闪为2-3月。其生长与水温及年龄均有密切关系,春夏季生长快,秋冬季生长慢;1-2龄贝生长快,3龄贝生长慢。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东岸池养鲻鱼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池养条件下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的年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鳞片新年轮主要在10-1月出现;鳞长与体长关系式为:R=0.00907L^-0.7764;I-V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1.2716×10^-6L^3.0695,体长与全长关系式为:LT=10.3711+1.180LB,当年鱼体长和体重生长与月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6年6月在山东莱阳市养殖场采集中国对虾(体长4.5-6.0cm体重1.2-3.7g)和日本刺沙蚕(体长1.0-5.0cm)通过持续20的室内实验,研究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实验条件为:水温21-23℃,海水盐度30-31,pH=8.2-8.6,室内自然光照,实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对日本刺沙蚕的摄食率C(g.g^-1.d^-1)与体重W(g)的关系为C=0.153W^0.7072,在  相似文献   

7.
日粮水平对黑鲷幼鱼氮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1994年8-11月进行4次黑鲷幼鱼摄食-生长实验,平均水温26.8,24.4,20.1和14.8℃,生次实验分4个日粮水平,分别对单位体重日摄取、粪便氮、氮排泄和氮生长进行测定和估计。  相似文献   

8.
Mian状黄姑鱼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7年4-5月,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育苗试验场。采用生态学方法对人工培育的Mian状黄姑鱼仔、稚、幼鱼的摄食和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工培育条件下,仔、稚、幼鱼的摄食率达97.9%,摄食量占体重的1.4-23.4%,日摄食量占体重的36.47-65.19%;摄食具明显的昼夜节律,黄昏和早晨为摄食高峰;对较大个体的饵料生物有明显的选择性;饵料密度对摄食量有一定影响。摄食量与体重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5年4月 ̄199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苗种基地,采用梯度试验方法在不同褶皱臂尾轮虫饵料密度下2 ̄12日龄真鲷仔鱼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通过拟合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模型模型的数据来评价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结果表明,从仔鱼开口2日龄至12日龄,摄食强度从0.316μg/h提高到1.374μg/h;摄食成功率从59%提高到70%,平均摄食发生率从0.469μ g/h  相似文献   

10.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适宜环境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1985年4月-1986年3月对细基江蓠枝变型在广西池塘中的生长率作用年连续测定,研究几种主要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广西地区池塘水温的年变化范围在15-32℃,藻体能周年生长;水温在20-30℃时生长较快;全年平均生长率为2.4% 2.对生长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4-27,以21左右为最好。3.无机氮营养盐的浓度在4μmol/L左右,即可维持较快的生长率。4.栽培深  相似文献   

11.
花尾胡椒鲷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1998年4~6月份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水育苗试验场对人工培育的花尾胡椒鲷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和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5℃时,仔鱼约经60~70h 左右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经120目筛网过滤的褶皱臂尾轮虫,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依次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对372尾仔、幼鱼解剖观察结果,摄食率达97.0%,摄食量占体重的6.4%~23.4%,日摄食量占休重的24.8%~83.7%,摄取  相似文献   

12.
研究池养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的年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鳞片新年轮主要在10—1月出现;鳞长与体长关系式为:R—0.00907L(0.7764);I—V龄鱼体长和体重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1.2716×10(-5)L(3.0695),体长与全长关系式为:LT=10.3711+1.1806LB,当年鱼体长和体重生长与月龄的关系分别为:LB=8.6669+25.5769t,W=0.1170t(3.5530),vonBertallanffy生长参数L∞=613.25mm,K=0.3412,t0=-0.825,体重生长拐点值为2.46a。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罗氏沼虾幼体摄食量及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于1991年3-5月,在光周期L:D为4:20,8:16,12:12和24:0四种条件下以卤虫无节幼体作饵料,在三角烧瓶中对实验室孵化的罗氏沼虾通状休进行单只培养,测定各期状幼体的日摄食量和总摄食量,并观察幼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连续照明的条件与最短的光照时间条件相比,幼体的日摄食量增加40%-150%,育成的P1体重增大40%,且育成P1的时间缩短9d,而幼体完成整个  相似文献   

14.
李超伦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00,31(6):657-663
于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边缘浮冰区利用稀释培养实验进行了微型浮游植物的摄食场现实验研究,同时对微型浮动物的氨氨产生率进行了推算,结果一同型浮洲 物的日摄食量为5.1-25.0mgC/(m^3.d),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0%-65%,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也较大(34%-100%)。利用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推算得出其氨产生率为0.44-1.75mg/(m^3.d),达到维持现场初级生产所需氨氮的6.8%-53.6%,由此可见,微型浮游动物在南极季边缘浮冰区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对浮植物的生产和归宿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Ⅰ.温度和体重对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于1992年9-10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代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和体重对日本沼虾的耗氧率,排氨率都有明显的影响;2。日本沼虾尿素氮的排泄量约点总排泄氮量的38%;3。在小于和大于1.5g的日本沼虾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糖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0.4:39.3:50.3和5.2:41.5:53.3:4。在10,15,20和25℃,日本沼虾的平均静止能耗量为1.6,2.2,3.2和5  相似文献   

16.
庙岛群岛的光棘球海胆主要分布于北四岛(南、北隍城岛,大、小钦岛),砣矶岛及大、小竹山岛等,而南五岛极少分布。砣矶岛的海胆多是2~3年生壳径4~6cm的个体,海胆性腺成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性腺发育与水温、栖息场和饵料等有关。海胆体重随季节而变化,繁殖季节体重W(g)与壳径D(cm)相关,W=2.582D2.034(r=0.87),性腺重GW(g)与壳径D(cm)关系为GW=0.0403D3.0828(r=0.8273),壳径D(cm)与壳高H(cm)呈线性关系H=0.5225D+0.0668(r=0.9078)。壳径生长随年龄而变慢,2.8cm的幼海胆年增长2.1cm;6.1cm的成海胆年增长0.43cm。光棘球海胆嗜食海带和裙带菜,平均日摄食量6.0cm的海胆为2.6g,4.0cm的为1.34g,3.1cm的为1.3g,幼海胆摄食率较高的原因是因其生长发育快速,活动强度和代谢水平高。  相似文献   

17.
黄树生 《海洋通报》1995,14(2):20-28
利用南麂海洋站1981-1990年实测波浪资料,探讨了该海域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的统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当风浪平均波陡介于0.02-0.04时,其出现频率各季在82%以上;当风浪平均波龄介于0.5-1.2时,其出现频率各季在78%以上;当风浪的平均波陡与平均波龄介于0.02-0.04和0.5-1.0时,其出现频率为53.5%-69.6%。  相似文献   

18.
中国4Ma来孢粉植物群气候的多重旋回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了近4Ma来的孢粉植物群气候波动,确定存在准120,30(或40),10(或6)万年的周期。依据孢粉植物群的时空分布建立了多重气候旋回模型,该模型将4Ma来气候划分为3个1.2Ma的气候幕,12个0.3(或0.4)Ma的气候期,48个0.1(或0.06)Ma的气候段。并且讨论了模型与自然环境演变及季风气候兴衰的关系。指出在冬、夏季风交替活动过程中,夏季风兴盛于2.0-1.8Ma及0.8-0.2Ma两个时期;冬季风活跃于2.5-2.3Ma及1.2-0.8Ma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9.
湄洲湾夏季的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4,13(1):8-13
湄洲湾1992年夏季的叶绿素a,三磷酸腺苷,碳比积累速率,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和均值分别为0.45-4.72,1.49mg/m^3;0.12-1.07,0.31μg/dm^3;0.06-0.58,0.34d^-1;0.07-0.34,0.21m/(m^2.d)。叶绿素a与三磷酸腺苷之间。初级生产力与碳比积累速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叶绿素a三磷本能腺苷的比值为4.8,湄洲湾夏季浮游植物的生长受氮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许氏平鲉繁殖群体的生物学及其苗种培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山东近岸许氏平YorSebastes schlegeli繁殖群体的种群结构,系由体长235-467mm、体重300-3770g的3-14龄个体组成。其生长特性参数为L=480.34mm,W=4111.70g,K=0.2211,t0=0.567,a=1.0905×10^-5,b=3.198,雄鱼3岁,雌鱼4岁达初次性成熟,产仔期在4-5月、盛期为5月上名旬,敏殖力为1.52万-31.45尾,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