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1,(12):9-9
在一个认知实验中。研究者改变了人们感知外部物理世界的方式,让人们可以体验自己变成迷你芭比娃娃或者超大巨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具有成像清晰、获得三维图像、进行多标记观察等优势。本文扼要介绍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着重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海洋动物配子发生;受精过程中细胞内Ca~(2 )变化、肌动蛋白转移和蛋白激酶变化;胚胎和幼体发育的三维成像等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并对LSCM在DNA含量、RNA含量等领域的定量、定性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计在海洋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晁敏  张利华  张经 《海洋科学》2003,27(4):18-22
传统的显微镜技术是浮游植物鉴定的重要手段 ,至今仍是浮游生物学家们进行研究观测的必备工具 ,但当研究较小的微型藻类(nanophytoplankton,<20μm)及微微型藻类(picophytoplankton,<2μm)时 ,常规显微镜则存在困难 ,如水体中光合性的细菌必需染色才能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 ,而且 ,当研究涉及时间、空间尺度时 ,牵涉到的工作量非常大 ,显微镜方法在物种计数的速度与准确性方面受到很大限制。近年的文献检索表明 ,应用流式细胞计(FlowCy tometry,FCM)检测微型及微微型的浮游植物正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流式细胞计以其快速、样品制备简…  相似文献   

4.
初识马尔代夫,我应该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麦兜这家伙,不过在到达马尔代夫之前,我一直以为那儿是非洲。其实马尔代夫共和国(Republic Of Maldives)位于南亚,面积300平方千米,是亚洲最小的国家。迷你小国却涵盖着近1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成为印度洋上最著名的岛国,建设于首都马累(Male)  相似文献   

5.
罗茜 《海洋世界》2014,(12):72-75
<正>题记:2014年10月30日上午的海口雨后初晴,望海国际广场上树立起一排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更有不少市民被设置在广场上的一架显微镜吸引过来,好奇地观望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在显微镜下缓缓蠕动的一团团棕色小球——这就是近年来在海南省西线海岸多次造成赤潮的"元凶"——棕囊藻。广场上,身披绶带的科技工作者们有的在展板旁向市民讲解赤潮知识,有的把一本本赤潮宣传册发放  相似文献   

6.
庞通  刘建国 《海洋科学》2011,35(6):13-18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山东青岛实验室和海南陵水试验平台,以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技术,对12种原产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热带产胶红藻外观形态,表皮细胞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株系藻体呈现褐色、绿色、黄绿色、翡翠绿色、橄榄绿色和咖啡色等多样性;2)在表皮细胞特性方面,5号株系细胞最小、排列最致密、...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0,(6):6-6
亚特兰蒂斯号即将告别太空旅行。 5月14日世界时18时20分(北京时间15日2时20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STS-132任务,这将是它退役前的最后一次飞行。亚特兰蒂斯号将为空间站送去一个俄罗斯的迷你研究模块舱,以及一些替换和备份的硬件。  相似文献   

8.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以激光为光源,以照明点和探测点共轭光路为探测系统对自发荧光样品或可被荧光标记的样品进行共焦、实时、真彩色扫描的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目前在生物学各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海洋生物学领域主要用于海洋动物发育生物学、胚胎学、受精细胞学及细胞分化的研究。本文对其原理、操作、优越性及在海洋生物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综述。1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是以激光作为光源,通过激光孔及物镜的聚焦作用形成一个光点照射到样品上激发出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物镜的质量决定了共聚焦光学…  相似文献   

9.
刘杰 《海洋世界》2015,(3):58-61
<正>伊丽莎白博士正和她的同事米勒博士对一种新发现的海洋植物进行观察,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米勒,休息一下吧。"对于伊丽莎白的提醒,米勒博士就跟没听见似的,仍聚精会神地伏在显微镜上,观察着细胞的构造。  相似文献   

10.
猫猫 《海洋世界》2011,(7):52-54
番茄是生长在南美洲秘鲁国家森林里的一种野生植物,原名"狼桃".当地传说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会浑身起疙瘩长瘤子,所以人们一直对它敬而远之.以南美秘鲁为中心的安第斯高原是番茄的故乡,在那里生长着8-9种野生番茄,它们的形状很近似现在的迷你番茄,结有许多小果实,属于樱桃番茄.据说,这种野生番茄是被人或鸟携带到墨西哥的.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内耳的形态:其中有骨迷路组成骨块;膜迷路半规管和耳石器官的组成、大小、形状;三块耳石的大小和形状;壶腹脊和听斑的形状、位置;膜迷路上皮细胞、壶腹脊和听斑中的感觉毛细胞、支持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1987年4月21、22日,在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的主持下,召开了“显微镜光度计改造研制技术鉴定会”.显微镜光度计主要用于测量物质显微粒(微区)的反射率、透光率、波谱等特性,广泛用于地质、生物学、冶金、医学等科技领域,是生产、科研重要的测试仪器.在石油地质方面则用于测量镜煤反射率指标,用以研究生油岩的成熟度和生油门限.但目前国内使用的该类仪器,大都从国外进口,每台价值约需人民币15—20万元.由于东海油气勘探的需要,1981年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实验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原有的SEITY ORTHOPIAN显微镜,改造成一台显微镜光度计的计划.同年12月,经海  相似文献   

13.
PACMANUS 热液区Si-Fe-Mn 氧化物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2008年"KX08-973"航次中国首次在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用拖网取得的少量Si-Fe-Mn氧化物海底热液产物样品进行显微结构特征研究。研究表明,显微镜下,样品呈隐晶质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已石化的硅藻;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Fe和Mn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呈现出Si-Mn质层被Si-Fe质层包裹的特征,反应了Si-Fe-Mn氧化物的形成具有多期多阶段性特征。样品是富Si,Fe和Mn的低温热液流体直接沉淀产物。本研究结果对该区热液氧化物的进一步研究,如Si-Mn质层和Si-Fe质层中Si与Mn和Fe的化合方式、微生物在热液氧化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建勇  陈坚 《台湾海峡》2008,27(2):221-229
本文根据2004年7月25日至8月10日在台湾浅滩及其邻近海域获取的悬浮体样品,采用了"微孔滤膜法"取得数据,利用偏光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悬浮体含量在水平分布上为由近岸向外逐渐降低,总体上表层悬浮体含量高于底层;悬浮体的成分包括粗颗粒组份(它生矿物碎屑、自生矿物和生源碎屑)和细颗粒组份(无机矿物颗粒和超微生源颗粒),其中表层矿物碎屑分布特征为由岸向外递减,底层矿物碎屑则为近岸低、浅滩区高和浅滩外侧低;自生矿物和表层生源碎屑都具有自岸向外增加的特点;细颗粒组份中无机矿物颗粒为主,超微生源颗粒含量较少.研究区悬浮体分布受水文因素、物质来源及海底地形的影响,中国大陆陆源输入影响研究区悬浮体成分及其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
球形棕囊藻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作用的AFM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血性毒素是有毒藻类分泌较多的一类毒素,具有溶血活性。运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溶血毒素对兔红细胞的溶血现象。结果显示,经毒素处理后的兔血红细胞边缘凹凸不平,只剩下一小部分残骸。该毒素可能由于其双亲性质与血红细胞膜表面的膜脂连接,产生脂溶效应,使细胞膜破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显微镜和连续切片技术,观察了大菱鲆胚胎发育阶段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大菱鲆胚胎发育主要经历6个时期;在14℃,胚体经108h即可孵化出膜。胚胎在64细胞期出现纬裂,分裂球分化为外层的包被层和内部的深层细胞;多细胞期形成卵黄合胞体层;低囊胚期形成囊胚腔。受精后26h30min胚盾出现。胚盘下包65%时,头突...  相似文献   

17.
冲绳海槽中部表层沉积物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样品由“向阳红16号”于1992年6~7月间取自冲绳海槽中部。对表层沉积物中>63μm粒级的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的应用。研究表明,陆架边缘和槽坡的石榴石、磁铁矿主要来源于东海大陆架;槽底的石榴石部分来源于槽坡,部分属于海底火山或海底热液成因;槽底中北部的磁铁矿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槽底南部的磁铁矿则可能主要来自于岛坡。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方法,对超低温冷冻保存的真鲷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进行了检测研究。针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对传统的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在铺胶方法、电泳条件等进行了改进。对精子细胞进行预处理,在碱性电泳液中使核DNA双链解链变性后电泳,EB染色10m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每次随机观察50个左右的核DNA。结果表明,对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精子核按彗尾长度及荧光强度划分等级,出现损伤的精子核DNA的损伤程度主要为轻度损伤和中度损伤,很少见有完全损伤的真鲷精子核。对比真鲷冷冻精液与新鲜精液的精子DNA的损伤状况,表明仅用30%DMSO冷冻精子DNA损伤状况与鲜精差异显著(P>95%),其他冷冻方法保存的精子与鲜精差异不显著(P>95%)。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采自南麂列岛小柴屿岩相潮间带的一海洋底栖硅藻新种,南麂侧链藻(Pleurosira nanjiensis sp.nov.)。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种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基于SSU rRNA和rbcL基因重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南麂侧链藻具有壳面橄榄形、椭圆形或圆形,壳面隆起,单眼突出于壳表面,2–3个唇状突(rimportulae),放射排列的线纹等特征,区别于其他侧链藻。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首次分离于东海海域的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 Schiller)藻株号(LAMB100721),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和分子系统进化进行了详尽描述和鉴定。细胞长卵形或披针形,后端细长且尖,前端圆,最宽部位于细胞中央。顶刺长而显,三角状。壳面光滑,无刺或突起物。刺丝胞孔稀疏而不规则地分布于壳面边缘。叶绿体无具体形状,分布于整个细胞中,细胞核球形,位于中下部。老化的细胞可见细胞边缘的间接带,且间接带表面光滑。细胞长为19~25 μm,平均值为(22.6±0.9)μm;宽为11~16 μm,平均值为(13.2±1.1) μm。所测目标藻株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569 bp,其中GC含量为47.6%。三叶原甲藻系赤潮种,为东海原甲藻春季大规模赤潮的伴随种。加强有害赤潮的预防和监测工作是减少危害的有效途径,而对赤潮原因种的准确识别和鉴定则是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