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继黄海的多毛类环虫,叶须虫科和鳞沙蚕科(乌沙科夫、吴宝玲,1959)一文后,对金扇虫科、吻沙蚕科和齿吻沙蚕科研究的报告。我们的标本主要是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沿岸的青岛、烟台等地退潮时在潮间带采到的,其中还包括195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沿岸等地陆续采到的一些标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的沙蚕科Nereidae标本是1958-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采到的,共计29种(其中包括一些变种,种和变种的总数为37)。除光突齿沙蚕Leonnates persica Wesenberg-Lund 外其余均采自潮间带。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太平洋西北部其他地区潮间带沙蚕科进行比较时,首先看到的是从北向南种数显著增加。北千岛群岛潮间带发现3种沙蚕(1961),南千岛群岛7种(1961),黄海15种(赫列勃维奇、吴宝铃, 1962) ,海南岛潮间带有28种。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千岛群岛所有区之间完全没有共有种,与黄海的共有种数为6,这6种在黄海仅发现在潮间带,它们是Paraleonnates uschakovi, Nereis oxypoda,N.erythraensis,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P. cultifera 和P. nuntia,这或许是黄海动物区系的热带特征在潮间带比其他带表现的特别显著的例证。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大约有一半种属印度西太平洋型,约有1/3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布种。因此海南岛潮间带沙蚕区系根据种的组成应属印度西太平洋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游走亚纲研究的增补,报告中所描述的标本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考察队于1957一1958年在黄海北部(包括渤海)采到的。这批标本经过鉴定共有种和亚种18个,其中有三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12 种在中国海为首次记录,此外还发现了1933年Fauvel报告产于黄海而我们过去一直没有采到的长双须虫Eteone longa (Fabricius) 和囊叶齿吻沙蚕Nephthys caeca (0. F. Müller) 。1959年作者曾报告在黄海发现秀丽脆鳞虫Lepidasthenia elegans (Grube),但经过继续深入研究后,确定黄海的标本不是秀丽脆鳞虫,应订正为Lep. ocellata (Mclntosh,1885)。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的标本系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在新盈(海南岛临高县)水深5-11米的8个潮下带拖网站及海口和三亚附近的8个潮间带站。 我们采到的标本中,唇口目(Cheilostomata) 有12种,环口目(Cyclostomata)1 种,共计13种,其中6种在南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报告的黄海的多毛类环虫研究的一部分——沙蚕科。研究的标本大部分是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渤海塘沽的标本),此外还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1950年以来在黄渤海沿岸陆续采到的一些标本,共计16个种和亚种(内包括4个变种),由此可知黄海的沙蚕科环虫比日本海(大彼得湾)较多。  相似文献   

6.
中苏海洋生物考察团在古丽亚诺娃教授(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张玺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领导之下于1957年在黄海潮间带进行了生态学调查,并在黄海沿岸带采集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标本,其中也有涟虫类。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北部海域多毛类环节动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过去曾做了许多工作,但多限于北黄海和沿岸潮间带区域。我们于1975和1976两年分别在南黄海北部海域进行了36个站的底栖动物采样(图1)。共获得多毛类环虫标本1600号,约占采泥样品的50%。经整理、鉴定为86种,其中有一新属和8个新种。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镆铘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冬、春、夏、秋4个季度月,对位于山东荣成的镆铘岛潮间带的高潮带、中潮带和低潮带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根据所获得的样品,对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92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1科22种,软体动物17科28种,甲壳动物18科33种,棘皮动物2科2种,扁形动物1种,腔肠动物2种,鱼类3种;平均栖息密度为329.67个/m2,软体动物贡献最大,其次为甲壳动物;平均生物量为81.74 g/m2,软体动物贡献最大,其次为多毛类环节动物.镆铘岛潮间带多样性指数H'垂直变化规律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相似文献   

9.
小头虫的亚种分化及其生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宝铃 《海洋与湖沼》1964,6(3):260-2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0年以来,先后在黄海的大连、烟台、青岛以及东海的浙江大陈岛沿岸进行无脊椎动物调查时都采到了多毛类小头虫科(Capitellidae)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Fabricius)],特别是在污浊水域小头虫占绝对的优势。在国外有关小头虫的报导很多,但在我国迄今尚未见到有关小头虫的任何报告。本文除对分布在中国海的小头虫的形态和生态特点等进行描述外,并根据查看对比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存的苏联远东海、北极海、黑海和地中海等海区的小头虫标本及参考文献资料,对小头虫的亚种分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浙江和福建沿岸多毛类环节动物区系的研究工作,过去做的很少,较详尽的调查报告有1934年的Monro描述的采自厦门和福建的多毛类环节动物36种,1936年Treadwell发表的厦门多毛类环节动物21种,1939年金德祥报告的厦门附近30种多毛类环节动物(根据Monro鉴定的标本)的季节分布、数量和群落生境,1948年梁慧文、金德祥和朱光玉在“厦门多毛类的分类”一文中描述的31种,其中有21种鉴定至种。我们研究的标本主要是1953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考察队在浙江沿岸,1957-1958年在福建沿岸采到的,此外还包括底栖生物在东海沿岸拖网到的一些标本,经过鉴定共计20种,其中有9种——软背鳞虫Lepidonotus helotypus(Grube),箭鳃吻沙蚕Glycera sagittariae Mclntosh,宽叶沙蚕Nereis grubei(Kinberg),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 var. typica Savigny,双鳃齿吻沙蚕Nephthys (Aglaophamus) dibranchis(Grube),滑指矶沙蚕Eunice indica Kitamori,躁索沙蚕Lumbriconereis impatiens Claparede,三叉柯素虫Cossura coasta Kitamori 和恒河短脊虫Asychis gangeticus Fauvel 在浙江和福建沿岸是首次记录,此外还有一新种——福建欧努菲虫Onuphis fuki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中国海双壳类软体动物真瓣鳃目樱蛤总科(Superfamily Tellinacea)的斧蛤科(Family Donacidae)、紫云蛤科(Family Psammobiidae)、匙蛤科(Family Scrobiculariidae))和樱蛤科(Family Tellinidae)。标本主要是海洋生物调查队在黄海(1957)和南海的海南岛采集的,同时也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保存的过去采集的标本。共鉴定745号,约4000个标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续编——海星纲。材料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集的标本,其中大部分标本是作者自己于1958年在该岛调查时所采获。海星纲标本共374个,经过研究鉴定,分隶于7科, 15属和17种。其中有一新种,有8种在我国属首次记录(下列名录中有*号者)。 我们在西沙群岛所采的海星纲种类不多,这是由于我们过去的采集工作局限于潮间带的缘故。如果能在潮下带进行采集调查,种数肯定会增加很多。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多毛类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沙群岛是我们伟大祖国南海诸岛的一部分,位于广东省海南岛的东南面,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为了进一步查清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生物资源,1956年-197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曾进行过多次调查,本文是根据1975-1976年在西沙群岛潮问带及潮下带采集的标本,以及1959年在西沙群岛西北水域,水深200米以内采到的标本进行研究,鉴定了68种多毛类,均系西沙群岛第一次发现,其中有47种在我国是新记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87~1991年在黄海进行小型多毛类调查时,采到的裂虫科小型种标本,经鉴定有18种,其中9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沿海片鳃科(后鳃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鳃科(Arminidae=Pleurophyllidiadae) 是一群营底栖生活的后鳃类软体动物,种类较多,世界各暖海都有分布,常见于潮间带滩涂至潮下带,直至水深260米之间。作者过去在潮间带生态调查和采集中,仅见到少数几种;在整理、鉴定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标本时,发现这科动物在底牺生物拖网样品中比较常见,种类也较多,而且其中大部分种类在我国尚未报道过。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以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所获得的标本写成本文。 迄今已知,片鳃科共有4属,我国已报道的仅有2属5种,本文共报告20种,隶属于3属、4亚属,其中有8种是新种,7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在这些种类中有3种广泛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区,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作者于1980年9月19日在青岛中港潮下带人工放置的防化腐蚀试验板上采到1个活的海葵个体,经鉴定为一新种,此标本即为模式标本。个体伸展时其基盘直径为9.0×6.0mm,柱体高10.0mm,宽5.5mm。该个体纵切的一半制成切片标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于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间,在湄洲湾海域设置50个浅海测站,16条软相潮间带断面,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根据调查采获的多毛类动物样品进行整理,研究湄洲湾多毛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特点.湄洲湾海域共鉴定有多毛类环节动物177种,隶属4l科112属.湄洲湾多毛类的动物区系特点与台湾海峡具有相似的热带、亚热带特征.讨论多毛类环节动物在调查区域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组成中的地位,分析调查区域多毛类多样性指数等生态特征,为湄洲湾的生态环境监控、环境保护提供多毛类生态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西沙群岛多毛类的研究,除一些零星记载外,迄今尚未见过任何报告。1956-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西沙群岛进行调查时,在宣德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石岛、中岛和永乐群岛的森屏摊、晋卿岛、琛航岛共采到多毛类标本140号,约420个标本,经过研究鉴定共计61种(有两种未定种),其中有一新种,有43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此外,在永兴岛用浮游生物网拖到吻沙蚕(未定种)Glycera sp.和微蚕 Nematonereis Unicornis(Grube)等8种的生殖期标本,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过关于微蚕等种的性生殖期的报告,对这些种生殖期性成熟标本,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本文包括分类学描述和动物地理学初步分析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黄海海星的研究工作过去进行的很少,截止目前为止仅1948年张凤瀛在青岛棘皮动物志中报告了8种,1954年张凤瀛、吴宝玲在大连棘皮动物一文中记载了6种。尤其是海盘车科Asteriidae迄今尚无系统的、详确的调查研究。罗氏海盘车Asterias rollestoni,变色海盘车A. versicolor,粗钝海盘车A. argonauta和多棘海盘车A. amurensis是近缘种,这些种在形态上非常近似,它们在形态上的变化又很大,因此在种类的鉴定上常存在着十分混乱的现象。为了搞清楚黄海的海盘车科的种类,我们除观察了在黄海采集的大量标本外,并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日本海和日本沿岸采集的标本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同嘉科诺夫教授的模式标本做了比较,这对黄海海盘车科种类的鉴定是大有帮助的。 我们研究的标本大部分是1957-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金星轮”在渤海湾和黄海北部拖到的和1957年中苏海洋考察队在黄海采集的,其中也还包括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黄海沿岸采集的标本,经过鉴定共计6种,其中有4种:双棘海盘车Aphelasterias japonica,变色海盘车A. versicolor,粗钝海盘车A. argonauta和多棘海盘车A. amurensis在黄海是首次记录,1种是新种——张氏双棘海盘车A. changfengyingi。这个新种我们放在双棘海盘车属Aphelasterias内,虽然我们标本上的棘十分长(长可及6毫米),棘间有膜相连接,此膜绝大部分都很长(长为2-5毫米);此外还具有指形瓣的钳形叉棘,以上两点与Fisher对双棘海盘车属的棘和叉棘的描述不相符合。然而就一般外形,特别是在幼小标本;以及骨板的排列;侧步带棘和上缘棘的数目和排列;小形具窄剪形瓣的钳形叉棘和具有大的钳形叉棘等一系列其他的特征,张氏双棘海盘车与双棘海盘车非常接近。我们认为棘的大小和构造,棘上覆盖物的情况应属于种的特征。因此我们将此新种列入直到目前仅包含一个种的双棘海盘车属内。  相似文献   

20.
1957年12月31日到1958年2月17日,苏联和中国联合在中国东部海区进行了渔业调查。在调查中利用“大洋-50”型采泥器所采集的现代沉积物标本转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组处理。由于时间的限制,同时考虑到这些标本分析的结果只是用作阐明与渔业有关的问题,故从1958年4月1日到14日采用了以斯笃克公式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