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水提取的安络小皮伞的多糖.经醇析.真空干燥后,用sepharose4B柱层析,酚一H2SO4法检测其多糖分布,紫外吸收法(280nn)检测其蛋白质分布,表明提取物为多糖和糖蛋白的混合物,总糖含量为30.5%。lorry法和克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5%。采用P.C和G.C法测定,结果提取物中的多糖由三种中性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GLC:Man,FUC=1.2:3:1.7。用Fehling试剂法测定,表明混合物中有甘露聚精。Fellling试剂法与甲醇、乙醇分级法相结合,从提取物中分出六个糖蛋白级分:Fp1、Fp2、Fs1、Fs2、Fs3和Fs4,其中Fp1、Fs1和Fs3经sepharose4B柱测定为多糖分子量单一的级分。  相似文献   

2.
绿色巴夫藻硒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于1995年3-7月采用本实验室培养的绿色巴夫藻,经沸水提取及去除蛋白,小分子物等杂质后,通过SephadexG-50柱层进行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两种多糖-4P1和4P2,通过醋酸纤维素薄膜电脉及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检验纯度后,证实其均为单一含硒多糖,且都带负电。两种硒多糖含硒量都较低,分别为77mg/g和220mg/g。  相似文献   

3.
降解的角叉菜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997年9月自青岛太平角潮间带采集角叉菜,采用不同的提取和降解方法,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角叉菜多糖,利用其进行对小鼠肝癌H-22的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用蒸馏水直接提取并用H2O2降解角叉菜多糖,所得样品的特性粘度与所加H2O2的量呈近似指数关系,分子量是影响角叉菜多糖抗肿瘤作用的重要因素,对于肝癌H-22而言,角叉菜多糖分子量适当减小可使抑瘤率升高,但分子量太小又会使抑瘤率迅速降低,具有适中分子量的角叉菜多糖能保持高的抑瘤率。  相似文献   

4.
坛紫菜R-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的亚基组成和发色团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坛紫菜中的R-藻蓝蛋白在Bio-Rex70柱上用脲溶液(pH3.0)解离和层析,得到了α和β两个亚基。用SDS-PAGE测定α和β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18400和20500,变藻蓝蛋白的α和β两亚基的分子量经测定,分别为18800和19700。R-藻蓝蛋白和变藻蓝蛋白的分子量分别确定为117000和122000,两藻胆蛋白中α和β两个亚基的摩尔比都为1:1,确定两藻胆蛋白的亚基组成都为(αβ)3。各  相似文献   

5.
用GPC法测定硫酸多糖911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实验采用 GPC法测定了硫酸多糖 911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经测定硫酸多糖 911的重均分子量 Mw为 850 0± 50 0 ,其中 Mw<10 0 0 0的分子占总分子的百分比在 70 %以上 ,分子量分布宽度 Mw/ Mn为 1.30± 0 .0 2  相似文献   

6.
4种不同来源浒苔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地点采集的浒苔其多糖理化性质差异,采用水提醇沉法对黄海海域青岛沿海春(原料1)秋(原料3)两季采集的浒苔、2008年夏季爆发浒苔(原料2)以及东海海域福建沿海采集的浒苔(原料4)的多糖进行了提取,得到了4种冷水提取多糖PC1-4和4种热水提取多糖PH1-4。分别对8种浒苔多糖利用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色谱法纯化后得到了12个组分。对各组分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硫酸根含量以及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单糖组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不同海域采集样品的化学组成及单糖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7.
13C-NMR光谱法研究几种红藻含硫半乳聚糖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1989年8月对采自青岛地区的5种红藻用冷水和热水分步提取或直接加热提取方法制备含硫半乳聚糖,对其多糖进行的^13C-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扁江蓠多糖主要由琼胶糖和6-硫酸基-琼胶糖组分构成,海萝和多管藻多糖主要由6-硫酸基-琼胶糖组成,并含微量琼胶糖前体,6-OCH3-琼胶糖组分,此两种藻的热水提取物中还含有微量2-OCH3-琼胶糖,三叉仙菜的热水提取多糖主要由琼胶糖的前体组成;从海膜多糖谱图的信  相似文献   

8.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与激光小角光散射仪联机(GPC/LALLS)测定了青岛海洋大学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新研制的四种海藻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分别得到四种海藻多糖的微分、积分分子量分布曲线图、分布宽度指数(D)和数量平均、重量平均和Z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9.
扇贝氨基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湾扇贝中提取出具有抗凝活性的氨基多糖,其中,氨基己糖含量为22.60%,己糖醛酸含量为23.30%,含硫量为6.66%。样品经KBr压片,于10DX-FTIR红外光谱仪中进行光谱扫描,发现,该多糖具有典型的氨基多糖红外光谱,分子中含有-NH,-COO,-OSO3^-等氨基多糖特征基团。与氨基多糖标准品-肝素,6-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扇贝氨基多糖与肝素的红外光谱相似  相似文献   

10.
极大螺旋藻富积重金属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1993年5月由南京大学藻类培养室提供极大螺旋藻藻种,用Zarrouk培养基培养后,用活藻体和甲醛杀死的藻体分别进行吸附实验;过滤出的藻体置于6×10-3g/L左右浓度的Co2+,Ni2+,Cu2+,Zn2+离子混合液中。结果显示,死、活藻体都具有相似的吸附能力,对Co2+,Ni2+,Zn2+的富积大于203倍,对Cu2+的富积大于185倍;用热水提取、DEAE-纤维素D-23柱和SephadexG-200柱纯化后,获得了纯细胞外壁多糖,其分子量为52kD。将该糖溶液盛在透析袋内,并置于4种离子混合液中进行吸附实验,结果显示,核糖对Co2+,Ni2+,Cu2+,Zn2+的富积倍数分别达1744,1644,1340,1750。藻体和多糖对Co2+,Ni2+,Zn2+的吸附都高于对Cu2+的吸附。比较藻体与多糖对4种离子的吸附结果可见,藻体对离子的吸附主要是多糖的作用;多糖的红外光谱显示,金属离子改变OH和CO-NH的吸收峰,表明这两种基团与金属离子发生了络合作用;对Cu2+的络合滴定测定表明,Cu2+与多糖的结合度为0.40。  相似文献   

11.
高效硝化与反硝化功能菌株的分离筛选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选择培养基从鳗鲡精养殖池和循环水水处理系统中分离筛选出二株脱氮细菌,应用16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的种属。菌株NB-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DB-1是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对菌株硝化及反硝化作用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NB-1具有良好的亚硝化及硝化作用性能,在投菌量为0.025%时,氨氮降解率为69.5%,亚硝酸盐氮降解率为99.2%。菌株DB-1在厌氧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反硝化作用性能,最适投菌量为0.6%,最佳C/N为12,对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94.6%,对总氮的降解率为64.0%。因此本研究筛选出的二株脱氮细菌可以广泛应用于养殖水体水质调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日渔业法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有不同的国情和社会制度,造成两国的渔业法规必然存在差异。但是两国的渔业资源和捕捞海域有相近之处,渔业法规也应有类似的内容。由于日本渔业法规制定较早,立法体系较完备;而我国渔业法规起步较晚,立法体系较简单。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渔业法规进行比较,从日本渔业法规中找到可供我国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与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底辟是南海北部边缘西区莺歌海盆地颇具特色的地震地质异常体,具有低密、低速及高温高压特征,其发育演化及所伴生的热流体上侵活动与天然气及CO2运聚分布乃至富集成藏均密切相关。将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划分为"深埋型"(低幅度弱-中能量泥底辟)、"浅埋型"(高幅度中-强能量泥底辟)及"喷口型"(高幅度特强能量泥底辟)三大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晚期泥底辟及热流体活动不仅为浅层天然气及CO2运聚成藏提供了纵向的高速运移通道和运聚动力条件,促使深部天然气及CO2向浅层大量运移聚集,而且导致盆地具有烃源岩早熟、天然气运聚供大于散的晚期动平衡成藏,以及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控制天然气及CO2运聚规律之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N和P排泄进行了测定 ,包括排泄成分和排泄速率。在这些动物的N排泄中 ,NH4 N占主要部分 ,如笼式养殖的双壳贝类NH4 N占总N排泄的平均值范围为 70 8%— 80 1 % ;氨基酸是第二大排泄成分 ,平均占总N排泄的 1 0 %—2 5 %。其他形态的N ,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在P排泄中 ,有机磷 (DOP)约占总溶解磷 (TDP)排泄的 1 5 %— 2 7%。据估算 ,整个四十里湾所养殖的双壳贝类在夏季每天将排泄4 5 4t总溶解氮 ,其中NH4 N 3 36t、Amino N 0 69t、Urea N 0 2t。同时每天磷的排泄为 0 5 7tTDP ,其中DOP 0 1 5t。对面积为 1 3× 1 0 4 hm2 的海区而言 ,贝类的N、P排泄分别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P的 44%和 40 %。高密度的贝类养殖对养殖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附着动物 (柄海鞘等 )的N、P排泄及其对营养循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对食品工业及其重要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综述,并对食品添加剂、新型食品,功能食品等的发展现状和展望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Barrier-lagoon system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sedimentary unit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Along with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and regression they have been continuously formed and developed with migration of the coastline.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formation, distribution,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criteria for recognition of the barrier-lagoon sedimentary system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ransgressive, regressive and stable on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examples of barrier-lagoon systems along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some views about these systems in foreign literatures are discussed and commented.  相似文献   

17.
利用x荧光光谱和电子探针研完了青岛及诸城深源脉岩及其橄榄岩包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了其成岩平衡温压条件,确定它们为上地幔不同层次的深熔产物,推测它们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的岩石圈拉张背景。  相似文献   

18.
海藻胶低聚寡糖是从马尾藻等藻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及保水等生物活性。本文采用氧化降解技术对海藻胶低聚寡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氧化过程中氧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剂H2O2添加浓度控制在6%左右,温度控制在60°C,时间控制在8h时,海藻胶降解为低聚寡糖的产率最高,达到60%左右。进一步对海藻胶低聚寡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27°C,时间在2h时,分子量为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分离效率最高,达到70%以上,并对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的保水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本研究可为开发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适用于鱿鱼和虾仁等的生物保水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培养条件下,观察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epede)仔稚鱼期的鳍、消化管、鳃耙等器官的发育过程。测量仔稚鱼标本198尾,将全长等11个形态指标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处理,找出各形态指标与全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中的烃及其迁移和衰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洋中有关烃类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分别介绍海洋中烃的来源,迁移和衰变及石油对海洋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