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数字化测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通式氡气源模拟实际流程,对数字化测氡的各个环节以及仪器标定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计数率随气体流量的升高而降低,并用氡气在闪烁室中的通过时间予以解释。指出对测氡仪器必须进行标定,而且必须用流通式氡气源标定;在观测中应控制或测定进入闪烁式的气体流量。最后对闪烁室的放射性污染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测氡仪的标定及K值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地下水中氡含量的变化是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监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重要窗口。乌鲁木齐流体综合台采用FD-125型测氡仪观测地下水中氡含量的变化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已进行了20多年。在水氡观测中,为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可靠,每年都要对测氡仪进行标定。标定得出的K值是测氡仪闪烁室的标准系数,对水氡测值起着纠正偏差的作用。从多年的标定工作和观测资料来看,  相似文献   

3.
测氡仪器固体源标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目前我国地震水氡观测台网,在观测工作中,用测氡仪器进行定量测量或用绝对单位来表示测值结果时,都必须对所用测氡仪器进行精确的标定。水氡观测技术规范也明确规定了,每年要对台站所用的测氡仪器进行定期标定。另外,测氡仪出现故障,经检修更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测氡流程中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验和实际工作发现并分析了数字化测氡流程及仪器校准中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就脱气、气路堵塞、闪烁室中气体快速交换、仪器校准、基础条件选择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HD-6型多功能自控氡室, 配合国际标准计量仪器AlphaGUARD PQ2000Pro测氡仪, 分别采用循环采样和负压采样两种方式, 对FD-125氡钍分析器的3个闪烁室进行校准实验, 计算3个闪烁室K值和相对固有误差。 结果表明: 循环采样方式得到的闪烁室K值比负压采样方式小, 负压采样方式得到的K值偏大, 已经接近《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技术规范》要求的闪烁室K值的极限。 循环采样得到的闪烁室相对固有误差≤5%, 达到了《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而负压采样方式得到的闪烁室相对固有误差>5%, 未达到《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因此, 循环采样方式更适合地震监测闪烁室法测氡仪的氡室校准。  相似文献   

6.
利用浙江宁波地震台ZK03井气氡观测系统,将集气室出气口与BG2015R型测氡仪进气口连接,排气口与P2000型测氡仪的进气口连接,再从其排气口出气,形成2套仪器作串联比测实验。通过近3个月的观测,并对10分钟值数据作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它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BG2015R观测资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可以初步得到验证。也说明BG2015R采样器(闪烁室)受到氡污染后,3个月内"累积背景值"的动态变化基本稳定。P2000因为有自动扣除本底"累积背景"的功能,所以其观测平均值比前者略低,约为92.7%,但动态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前者。2套仪器能同步记录到气氡潮汐现象。因此BG2015R型测氡仪在地下流体观测中,基本能够记录到气氡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BG2015闪烁室测氡仪器在江西九江地震台2号井、甘肃平凉地震台安国井和云南省开远地震局滇18井不同井水条件进行实验,针对不同井条件下气氡测值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靠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到BG2015闪烁室测氡仪器应用于地震行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黄仁桂  赵影  李雨泽  汪世先  罗齐彬  肖健 《地震》2019,39(2):183-190
根据氡观测仪的氡室校准和氡气固体源校准两种校准方式的实验结果, 讨论了使用标准仪器校准氡观测仪器的可靠性问题。 用国际公认的计量传递仪器AlphaGUARD P2000Pro或AlphaGUARD P2000F测氡仪作为氡气溯源仪器, 对九江地震台FD-125氡钍分析器的三个闪烁室进行了氡室校准、 氡气固体源校准和仪器校准三种方法实验, 得到标准仪器校准、 氡气固体源校准得出K值相对氡室校准结果偏差均小于6%, 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的校准结果均符合目前氡观测计量溯源技术要求, 能达到与国家氡计量刻度相统一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SD-3A型数字化测氡仪的校准和标定实验数据为依据,具体分析使用标准氡室的方法进行校准和使用固体氡源标定的区别,详细阐述两种方法对仪器比例因子进行修正的差异和原因,对闪烁法测氡仪常数的校准提出建议性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气氡观测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1% /hPa ;不同类型的气水分离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影响很显著 ;同一含水层的井 (泉 )出水量的短期变化可引起观测水井流量的变化 ,但对气氡测值影响不显著 ;气氡测值对逸出气流量的变化反映不明显 ;逸出气含有杂质及气路泄漏等均会引起测值的下降。结合仪器的工作原理 ,对干扰产生的机制以及排除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SD-3A型自动测氡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D-3A自动测氡仪是“九五”中国地震局监测司指导下研制的数字化、高灵敏度、性能稳定的、适用多种环境下的连续自动观测气氡的仪器。研究中对闪烁室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对ZnS(Ag)屏采用了新工艺和高科技技术处理,彻底解决了ZnS(Ag)防潮难题,是时大大提高了抗腐蚀能力,大幅度延长了闪烁室的寿命,拓宽了应用环境。人口主机选用了功能强大的51系列单片微机芯89C52为核心,只要接通电源,输入各项选择参数  相似文献   

12.
李光  渠晓东  陈洁  黄玲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0):3917-3926
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仪器偏置的存在,且仪器偏置会随着外部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收发线圈晃动的影响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使得观测数据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对仪器偏置进行校正.而传统的在测线飞行前后将仪器抬至高空的"零场值"标定方法具有成本高、受测区环境影响大以及采用线性插值获取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精度低等缺点.本文根据仪器偏置与仪器姿态角变化无关的特性,通过测得仪器的姿态角信息,在满足重叠偶极子模型的条件下,实现对仪器偏置的高精度实时校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30m常规飞行高度下,该方法实时测得的仪器偏置精度接近于110m高空测得的精度;校正后仪器偏置的绝对误差与理论二次场的比值即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反演大地电导率的精度要求.该方法不仅减少了飞行的工作量,降低了飞行成本和飞行难度,而且可更加精确地获得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非线性变化值,提高航测数据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国际刻度参考装置AlphaGUARD测氡仪及水氡测量组件, 使用水中溶解氡(或豁免级氡气源), 开展代替目前氡气固体源校准方法实验。 对FD-125测氡仪标配的3个闪烁室(1#、 3#及5#)分别使用水中溶解氡和氡气固体源进行校准实验, 3个闪烁室的校准K值相对误差分别为5.06%, 1.92%及2.76%, 可以达到目前地震监测氡观测技术要求。 实验结果表明, 水中溶解氡代替氡气固体源校准, 可以解决目前氡气固体源校准中存在的运输困难、 维修技术要求高等问题, 是今后氡观测仪器校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水氡观测仪器在标定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在标定过程中,固体氡放射源与待标仪器的连接方式及吸源时间以多长为最佳的问题。报告建议为减少标准源的外在损失,提高K值的标定精度,在标定仪器时尽可能地采用图6的连接方式和严控或适当缩短吸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重力基点网是我国开展地质调查、地震监测、测绘等测量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面对原有基点网覆盖面不足且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这一现状,目前已不能满足开展大比例尺重力调查以及高频率重复监测等工作的需求.本文以广西重力基点网重建为契机,利用A10-022绝对重力仪对全区42个重力基点与2个相对重力仪标定场的绝对重力值进行了测定.整个实施周期涵盖了计量参数校准、全球绝对重力仪国际比对、室内同点重复性以及全网部分基点独立安装检查等较为完整的测量流程,并通过连续运输与观测期间环境因素的记录与对比分析,总结了适合于该类型仪器室外条件下工作的技术手段与应对措施.观测结果表明:利用A10绝对重力仪能够高效率与高精度的完成广西重力基点网室外设计点位测定工作,国际比对及重复性验证确保了本次重建基点结果的可信度;A10采用双模式的氦氖激光频率存在漂移并受温度及气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短期内中心频率未出现较大波动,建议定期对其进行校准;各基点观测误差主要受到台站质量、人文活动及突发事件等环境扰动的影响,并与仪器内外温差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本文给出的A10绝对重力仪的参数设计、技术手段与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能够为今后同类型仪器的观测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室外绝对重力观测的全国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数字测震台网技术规程》新增仪器精度指标,要求3种不同用途的地震计“在通频带内,幅频特性优于1%,相频特性优于5°”.本研究表明,在通频带下边沿周期与地震计工作周期相同条件下,几乎没有仪器能在长期只标不调的运行状态下能满足此规定.因使用工作周期偏差和阻尼偏差标定产品精度具有更好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在颁发新技术规程时,将仪器精度修改为地震计工作周期偏差和阻尼偏差.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physical laws which govern the motion of a horizontal pendulum, mounted with the familiar Zöllner suspension geometry and to establish the equations of its motion. It is possible in this process to determine calibration parameters with greater precision and confidence and to demonstrate that procedures based upon period measurement can inherently claim a precision superior to some modern alternatives. Moreover in approaching the problem from a theoretical viewpoint it is possible to pinpoint those features of design which give rise to the troublesome aberrations. This facility makes it possible to comment upon design improvements so that a closer approach may be made to an ideal instrument.  相似文献   

18.
A fundamental problem with all ground-based remotely sensed measurements of volcanic gas flux is the difficulty in accurately measuring the velocity of the gas plume. Since a representative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are used as proxies for the actual plume velocity, there can be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in reported gas flux values. Here we present a method that uses at least two time-synchronized simultaneously recording UV spectrometers (FLYSPECs) placed a known distance apart. By analyzing the time varying structure of SO2 concentration signals at each instrument, the plume velocity can accurately be determine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Kīlauea (USA) and Masaya (Nicaragua) volcanoes in March and August 2003 at plume velocities between 1 and 10 m s−1. Concurrent ground-based anemometer measurements differed from FLYSPEC-measured plume speeds by up to 320%. This multi-spectrometer method allows for the accurate remote measurement of plume velocity and can therefore greatly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volcanic or industrial gas flux measurements. Editorial responsibility: A. Wo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