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庄昆元  王炜 《地震》1996,16(2):153-158
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下面的情况,即如何估计经过了一定的预报时间后尚未发生预期地震的条件下余下的预测报时段内发生预期地震的信度问题。文中结合地震发生是个小概率事件这一特点,运用MYCIN模型推得了估计这一个度的实用公式,同时不对所遇到的其它几个不精确推理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王炜  宋俊高 《地震》1989,(4):1-8
本文根据华东地区发生的六次中强震震例总结和多年预报工作的经验,给出了在中期和短临阶段的一些预报成功率相对较高的预报判据,并且将专家系统技术中的不精确推理方法引入到地震预报工作中,提出了一种计算发震综合信度的方法。 最后给出了华东地区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三要素”的一些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1、前言1990年4月26日在青海省共和县发生了M_s7级地震。甘肃省地震局对这次地震的余震趋势做了正确的估计,并对5月7日和16日两次5.5级地震做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在预报过程中,使用的还是一些传统的测震学方法,但在资料选取和如何划分余震活动时间段方面,做了一些技术性改进。本文对预报过程做一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利用40个地震震例对新一代地震预报专家系统NGESEP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比较了使用信度分布图和信度等值线图两种方法未来发震地点的效能,分析了系统对地震三要素的预报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5.
朱令人 《华南地震》1998,18(4):9-16
1997年1 ̄4月新疆伽师发生罕见的强震群活动。几个月内在十分狭小的区域内发生7次6级强震,是新疆几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概述了伽师地震3次准确和较为准确的临震预报;总结了地点已知的后续强震临震预报的科学和实践问题;论述了震例总结与现实预报的差异,以及地震孕育的复杂性和地震预报的现实做法。  相似文献   

6.
首都圈地区中等地震的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1989、1990年首都圈地区所发生的中等地震(不含唐山余震)的磁效应。在该地区,中等地震的磁异常是较明显的,具有一定的监视预报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在所发生的5个中等地震中,4个震前有异常显示,并对其中的3个震前做了有震预报。最后,对地磁绝对测量预报地震的途径和异常出现的随机性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级模糊评判综合预报地震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中把多级模糊评判数学模型应用到地震综合预报工作中,选取地震活动性和定点前兆共14个因子作为因素集合,把地震强度分为四个范围作为评语集合,以华北8次5级以上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各个因素和地震强度的统计经验和前兆异常的形成过程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和综合预报地震强度的评判模型,用20个样本检验的结果为:内符合检验报准的概率为87.5%,外推检验报准的概率为81.9%。通过可靠性分析得到用该方法预报地震强度的信度。本文的方法在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的预报过程中见到了实效。结果证明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综合预报中具有定量化和实用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我国长,中,短期地震预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认为,我国地震大形势,长趋势判定的技术思路和主要方法目前是统计,类比和外推,它不能揭示地震活动的活跃或平衡的本质,有时出现失误和偏差,地震活动长趋势实质上是个地震动力学问题;中期预报的主要困难是地震何时发生和是否发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类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均较低,准确的时间报难以达到;短期预报的主要难点是发震地点的不确定性和地点预报的复杂性,现“以场求源”思路受到挑战。作者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年最大地震震级分布服从Ⅲ型极值分布的基础上,给出了震级分布参数估计方法,讨论了地震趋势预报中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问题,指出了区间估计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统计推断形式。它能够提高对地震预测预报的准确程度,从而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孟连7.3级强震短临预报研究--应用"层次法"的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保燕  荣代潞 《地震》2000,20(3):9-14
孟连7.3 级大震前有中强地震发生,这对大震的地点预报十分有利,但中、强震发生后是否一定有大震发生,这仍然是预报难题.其次,中、强震发生后,究竟相隔多长时间后发生大震,这是另一个预报难题.以孟连地震作为震例,用"层次法"对上述二个问题作出回答.最后由"层次法"得到孟连地震的预报参数为:震中22°N,99°E;MX 7 .3;时间1995年7月12日.预测参数与实际地震参数一致.  相似文献   

11.
王炜  陆远忠 《地震学报》1991,13(3):328-337
本文将专家系统技术中的 MYCIN 不精确推理方法推广应用到地震学方法的综合预报中,给出了一套确定各类可信度,对异常证据进行相关改正及其计算发震综合信度的方法.并据此利用华北地区1966年以来的18次震例在各阶段的地震学异常进行了检验,求出相应的发震综合信度.最后对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关东盆地及其周边KiK-net台网井上台站记录的2004—2017年15次中强地震(矩震级为5.1~6.9级)构建三分量记录显著持时Ds5-95数据库。针对该数据库,基于残差分析方法和3种水平向地震动持时参数预测方程,计算并给出事件间残差和事件内残差及其随不同类别参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水平向地震动持时预测方程应用于预测竖向地震动持时的可行性及盆地对三分量地震动持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震源距和场地VS30相当的情况,盆地内台站持时普遍大于盆地外台站持时,盆地内、外台站竖向地震动持时均大于水平向地震动持时;3种预测方程均可实现对盆地外台站水平向地震动Ds5-95的合理估计,但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盆地内台站的水平向地震动Ds5-95;3种预测方程均无法直接应用于竖向地震动持时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从经验性预报向以物理为基础的概率预报过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渭宾 《内陆地震》1990,4(4):319-331
前言 地震预报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有地震记载。公元132年,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候风地动仪。但是,世界性的比较科学的地震预报研究大体上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从1965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地震预报五年计划。苏联虽自1948年阿什哈巴德地震之后就提出地震预报,但是,在地震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探索前兆,真正取得进展也始于六十年代末。我国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地震预报从1966年邢台地震现场开始。美国地震预报起步稍晚,但进展很快。 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和预报实践推动了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地震预报已从束手无策的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MYCIN inexact inference method in Expert System is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ethods of determining various certainty factors, correcting correlation between anomalous evidences and computing comprehensive certainty factor of occurrence of some moderate or strong earthquake. By use of these methods, 18 earthquake cases since 1966 in North China is tested with seismological anomalies in different seismogenic stage, and the comprehensive certainty factors of occurrence of some moderate or strong earthquake are computed. At last some problems in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3, 328–337, 1991.  相似文献   

15.
知识表示是专家系统建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知识表示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智能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3.0中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知识、地震学和前兆预报知识、机器学习知识、综合预报知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知识以及支持知识等多种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模型。这些知识表示方法可以很好地表示各类地震预报知识。  相似文献   

16.
10年尺度强震危险区的不精确推理预测方法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立人 《地震》1996,16(3):263-270
由于现行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及所使用的资料不精确、知识不完备、概念的模糊及地震发生的随机性,预测的结果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10a尺度强震危险区的预测,是依据不同尺度多种预测方法的结果,以MYCIN不精确推理方法得出预测的危险区及信度。研究表明这是一条可行的,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地震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浅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和天气预报相比,地震预测,特别是地震的短临预测更为困难。概率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地震发生的随机性,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对于地震认识的局限性,加快短期预测的概率方法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概率预测是经验预测、统计预测和物理预测的综合,各类地震预测方法特别是物理预测方法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从目前我国地震预测的现状来看,应大力发展统计预测方法。地震目录可为我们提供对背景地震发生率的估计,而前兆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得到地震发生率大大高于背景发生率的时段,其增益越强,时段越短,越接近于理想预测。前兆和地震之间的关系的统计检验对于概率预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提出,应按实用化的要求逐步规范各种地震预测方法。这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实际地震预报中分析异常证据可信度的过程,提出了确定异常证据可信度的模型。指出异常证据的可信度可根据两类不同的影响因子(全局因子与局部因子)由证据可信度组合公式确定。据此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ESEP/PC中提出了“类框架”知识表示法。文中通过实例对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刘心恒  周郧生 《地震研究》1995,18(2):125-134
本文采用断裂力学观点,分析研究了一些临震预报实验结果与地电实际观测资料。发现在强震与部分中强震前,震中附近的台站,除能预测到有关地震的地电阻率日突变序列的短期异常变化外,在瞬时突变序上还能看到临震前明显的突变现象,还是震前三个月里的最大瞬时突变,从它的出现至发震所需的时间,将随震中距的减少而缩短,且与震级有关,对于强震多集中出现在震前一个月内,中强震为十天内,并有由外围向震中收缩的趋势,其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20.
陈章立  李志雄 《地震》2008,28(1):1-18
地震预报具有明显的双重属性: 科学性和社会性。 该文着重对地震预报科学性的问题做了评述, 强调地震预报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科学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以预报经验为借鉴。 文中对当前中国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的划分以及根据地震前兆持续时间将地震孕育过程划分“长、 中、 短、 临”四个阶段和相应的地震“渐近式”预报程式, 和“以场求源”的预报思路做了简要的评论。 此外, 强调论及地震预报必须以浅源地震发生的物理实质及对孕震物理过程的基本认识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