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12年发表的包含中国地图插图的论文,选择其中25种期刊40篇论文进行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表达形式的调查统计,探讨了此类附图的规范表达形式。结果表明:在40篇论文中,中国地图中南海诸岛附图出现了4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其规范表达形式为,南海诸岛作为附图在中国地图中出现,附图包含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中国地图中出现的物理量分布在附图中应以相同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国东海及其周围海域热量平衡的季节变化。冬季,显热、潜热都以西南诸岛的近海为最大,海面放出的热量以潜热形式为主。冬季的太阳辐射量以在云量少的台湾以南和黄海为大;在云量多的西南诸岛近海为小。夏季太阳辐射量各地差异不显著。根据海面太阳辐射、长波辐射、显热和潜热各项通量求得的大气-海洋间的年平均净的热输送是向上的,故海洋向大气放出热量。为补充这部分热量散失,有从周围海域向东海和黄海流入的能量,其流入量年平均约7.4×10~(13)!。如换算为单位面积值,相当于58Wm~(2-)。  相似文献   

3.
基于Google地图的自动气象站监测模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基于Google Map API的海南省中尺度自动站监测模块的结构;分析引起自动气象站在地图上产生定位偏差的原因,提出在Google地图上进行等值线叠加、雷达图叠加、地标弹出窗、行车路线以及中国地图坐系订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天气雷达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地理数字线划图数据DLG及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所需地图投影变换后的数据格式,研究天气雷达地图信息处理技术,设计了相应的系统软件。该雷达地图生成系统能够根据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地图数据实时生成符合我国CINRAD要求格式的全国任何一个地点指定探测范围内的地图,并可在雷达数据终端和雷达产品进行叠加显示。  相似文献   

5.
冬季,为了判断毛发表订正图能否使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若订正图上的点子分布过于分散,应根据在订正线±5%的区域内的点子,是否达到或超过总点子数的三分之二来确定,若不足三分之二,这张图不能使用。从规范的附图上,我们看到在订正线上下有两个小箭头,它所指的是相对湿度座标的±5%。而有的同志却用订  相似文献   

6.
张铭  左瑞亭  张东凌 《气象科学》2010,30(5):597-604
本文采用IAPⅢ模式输出的10模式年资料,计算了夏季风建立期间的流场能量强度指数(即变差度、相似度、场比幅、季风强度指数和突变度),主要结论有:利用相似度可客观确定模式中南海夏季风建立的预兆日期。在南海、南亚夏季风建立及江淮入梅前后,均出现全球变差度明显增大,此时大气环流的剧烈调整具有全球性。IAPⅢ模式中南海夏季风爆发要较实际偏晚10 d,强度也较实际弱。虽在模式中海表面温度取气候值,但南海夏季风建立的预兆日期仍各不相同,且季风强度指数有明显的呈两年周期的变化。模式中南海夏季风爆发在绝大多数年份仍属突变过程,这与实际情况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九日,红太阳从东方升起,朝霞满天,中南海百花吐艳,绿草茵茵。上午十时整,我们日夜盼望的伟大领袖毛主  相似文献   

8.
榕江新一代天气雷达配套的PUP地图地理信息精度只达到县级,不能满足人工影响天气和人工消雹指挥作业地图精度至少达到乡镇级的实际工作需求;且此版本的PUP软件没有配置UserMap.dat文件,也没有自定义地图编辑功能,无法使用PUP地图细化方法。该文针对以上问题研发了新的PUP地图细化方法,并通过C#编程简化了其实现过程,完成了榕江新一代天气雷达PUP地图的细化工作,满足了短临预报等对地图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从栅格地图到GrADS背景地图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首先通过Mapinfo工具软件配准栅格地图并矢量化,再输出可供交换使用的MIF明码格式数据文件;然后利用FORTRAN编程语言提取地图信息数据,并严格按照GrADS背景地图文件的格式要求输出到文件,其中特别提到了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细节;最后简要说明了如何在绘制气象要素图时使用背景地图文件。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4日,我站受冷锋影响,有一次强降水过程,在当天的现象栏中值班员记了闪电、雷暴、阵雨、大风,我以为,这是一次胞过程,所以,还应加记飑。规范中说:胞是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当日气象要素的变化如附图,压、温、  相似文献   

11.
A Note on the South China Sea Shallow Interocean Circulation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 IntroductionThe South China Sea (SCS) has many channelsconnecting with the outer oceans/seas (Fig. 1). Thewidest and deepest channel is the Luzón Strait, whichis the main entrance to the SCS from the WesternPacific Ocean, having a sill depth of about 2500 m.On the north, the Taiwan Strait connects with theEast China Sea, with a sill depth of about 70 m. Inthe vicinity of Mindoro Island, there are a numberof channels connecting the SCS with the Sulu Sea.The main channel is the M…  相似文献   

12.
OLR与南海热带气旋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LR资料,对近十多年(1990~2000年)的南海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与OL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海热带低压能否发展加强成热带风暴与南海区及其附近OLR值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OLR低值中心存在于辐合带中热带低压易发展;在双台风状态下,两个低值中心的强弱情况和距离决定热带低压能否发展。通过定义一个南海热带低压的发展指数IOD(Index of Development)来定量描述OLR等值线的梯度变化和南海热带低压发展的关系;当南海热带低压的发展指数IOD≥9时,热带低压易发展成为热带风暴  相似文献   

13.
索马里跨赤道气流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25  
李崇银  吴静波 《大气科学》2002,26(2):185-192
通过分析NCEP/NCAR多年再分析资料,清楚地揭露了南海夏季风爆发与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建立之间的重要关系.对应南海夏季风爆发,总是已先期在赤道印度洋地区有西风加强和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的建立;而且,若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赤道印度洋地区西风的加强和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的建立也偏早(晚).可以认为,索马里跨赤道南风气流的稳定建立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物理机制之一,它的建立导致赤道印度洋地区西风的持续加强和向东扩展,并最终在南海地区形成西南气流.  相似文献   

14.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预报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8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环流演变特征,由经向风速剖面图看出,南风首先在中南半岛迅速加强,然后向南海发展,南海夏季风爆发同孟加拉湾低压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地形和非绝热单因子敏感性数值预报试验表明,地形作用和凝结潜热等非绝热作用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都是很重要的,包含有这两种作用在内的控制试验成功地预报出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中期演变过程,单独的地形作用或非绝热作用都不能预报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9—2007年的NECP资料、GISST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个降水测站资料,用SVD方法分析了热带海洋性大陆区域OLR与夏季中国降水场的关系。结果表明:孟加拉湾、南海季风槽、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印尼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对流活动与我国夏季长江中上游降水场存在密切联系。若孟加拉湾、南海季风槽、南太平洋辐合带区的OLR偏高(偏低),及东印度洋、印尼群岛附近的OLR偏低(偏高),则夏季长江中上游及以北地区的降水偏多(偏少)。定义了与长江中上游降水相关的海洋性大陆区域OLR指数IMCOLR,并由IMCOLR指数确定高低值年再进行合成分析,发现印尼群岛及其海域气柱内净的辐射和海表热通量的异常增加,有利于该地区对流活动增强和OLR负异常的产生和维持;而孟加拉湾、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存在海表热通量的减弱和辐射冷却的加强,有利于对流活动减弱,导致潜热释放异常减少和维持OLR正异常。热带海洋性大陆区域对流活动IMCOLR与海表温度异常间的相关关系表明,热带海洋性大陆地区对流活动的年际变动可受到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太平洋区域“三级型”海温异常的共同影响。这些热力强迫异常可导致对流层低层大气异常响应,产生P-J类遥相关,影响中国长江流域中上游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16.
南海夏季海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个水平分辨率较高的区域海洋模式计算了中国海的海流。本文给出了南海7月份的上层环流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一支较强的东北向海流穿过台湾海峡流入东海;在海南岛东南和越南沿岸以东海域有一个气旋式的涡旋;南海南部被一个反气旋式的大涡旋所占据。计算得到的这些环流特征与观测结果十分一致。另外,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出,黑潮的一个分支通过巴士海峡的南部进入南海,虽然一部分海水不断被陆架诱导流向东北,但是仍有一部分海水可以一直向西流到海南岛以东海域。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夏季OLR特征及与中国异常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于玉斌  姚秀萍 《气象》2005,31(7):10-15
利用NOAA卫星观测的多年平均OLR及2003年的OLR资料,分析了2003年夏季OLR场的异常特征及其与2003年中国夏季异常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2003年夏季在60~150°E范围内热带辐合带(ITCZ)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北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到南海地区,其中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地区的对流较常年偏强,而南海地区的对流较常年的偏弱;菲律宾以东洋面的OLR场数值异常偏高,对流活动异常不活跃,这是2003年台风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OLR大于250W·m-2的区域所表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常年相比,表现为南北活动相对稳定、东西出现振荡、强度偏强的特征,这是2003年南方持续高温酷暑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应用 1979~ 1999年 NOAA卫星月平均 OL R资料及 195 0~ 1999年 NCAR/ NCEP再分析的海表温度月平均资料 ,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异常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期的特征进行分析 ,并做信度检验。结果表明 ,在季风爆发的前期 ,对流活动和海温的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的异常关系密切。OL R在初春、垂直速度在整个前期与南海夏季风的异常存在着极强的相关性。在强 (弱 )南海夏季风年的前期 ,热带海温基本呈 L a Nina(El Nino)型分布 ,其中在12月 ,海温的距平分布与来年南海夏季风的强弱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利用NCEP再分析及TBB资料,系统地研究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振荡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南海及临近地区30~60天低频纬向风及低频动能的时间-经(纬)度剖面明显地反映出该地区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加强是由于其临近地区(菲律宾以东)30~60天低频气旋发展及其向西扩展的结果,与孟加拉湾地区低频气旋的活动关系不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为850hPa低频动能的大值区,而200hPa上为一弱区,反映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该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有上弱下强的垂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活动主要为局地振荡型,夏季风爆发后才有明显的向北传播,成为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和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1980和1986年南海地区30~60天低频动能的发展特征与1998年的类似,说明了南海及其临近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局地振荡特征并不是1998年所特有的,它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有普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