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藏高原近地表土壤冻融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87个气象台站的日最低地表温度和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法,分析高原1980-2015年近地表土壤冻融状况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海拔和纬度的相关性。利用M ann-Kendall检验对其进行突变分析,并探讨其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高原近地表土壤冻融状况发生显著变化。冻结起始时间推迟约26天,其变化速率为0.72 d·a~(-1),冻结结束时间提前约14天,速率为0.40 d·a~(-1);冻结持续时间和冻结天数分别缩短约41天和33天,其变化速率分别为1.13 d·a~(-1)和0.93 d·a~(-1)。高原冻融状况变化整体表现一致,局部地区略有差异。高原中东部地区冻结起始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而在东南部地区则存在相反的变化特征,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低,且全年土壤温度较高导致。就冻融状况变化速率而言,东部地区变化最快,西部适中,变化较慢的站点零星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气温对近地表土壤冻融状况有重要影响,但气温对土壤冻融循环存在一定的滞后作用。此外,高原近地表土壤冻融状况与海拔呈极显著相关,随海拔的降低,冻结起始推迟,冻结结束时间提前,冻结持续时间和冻结天数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不仅对局地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而且还在次季节到季节尺度上对周边特别是下游地区的短期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土壤热扩散率和土壤热通量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两个重要因素。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980—2001年39个气象站0.8 m和3.2 m的土壤温度资料,采用热传导对流法计算了0.8~3.2 m深层土壤热扩散率和土壤热通量,分析了它们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深层土壤热通量和高原季风的相关关系,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青藏高原深层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振幅减小、位相延迟;在1980—2001年间,土壤热扩散率的变化总体呈减小趋势;土壤深层热通量年变化与土壤表层热通量的年变化具有相反的相位;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的变化具有相同的相位;深层土壤热通量月平均值在冬季为负值(定义热流向上为正),夏季土壤热通量都为正值。土壤热通量与高原冬季风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相关系数为-0.53;而与高原夏季风指数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为0.58,都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这些结论对于促使我们认识高原陆气相互作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近30年青藏高原雪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除多  洛桑曲珍  林志强  杨勇 《气象》2018,44(2):233-243
利用1981—2010年地面雪深观测资料较系统地分析了近30年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积雪深度的时空变化特点。主要结论如下:(1)高原雪深大值区主要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小值区则在高原南部干暖河谷和北部柴达木盆地,30年间高原平均最大雪深出现了显著减少趋势,减幅达0.55cm·(10a)-1,1997年前后高原雪深出现了由大到小的气候突变。(2)春季是高原平均积雪深度最大的季节,30年里平均最大雪深下降趋势非常显著,下降幅度为0.47cm·(10a)-1,且在1998年出现了由大到小的气候突变。(3)秋、冬季,高原平均最大雪深减少趋势不明显,但在不同区域雪深增减趋势不尽相同。秋季56%的台站呈减少趋势,而31%的台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冬季61%的台站出现了减少趋势,而且减幅较大的台站基本分布在高原西南,而31%的台站则出现了增加趋势,多数分布在高原东部。(4)夏季高原积雪分布极为有限,仅在海拔和纬度较高的高寒地区有积雪,近30年雪深减少趋势同样显著。  相似文献   

4.
欧亚大陆夏季地表气温在近四十年有显著的升温趋势,本文基于ERA5再分析数据研究了1979~2019年间欧亚大陆不同区域的夏季地表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利用气候反馈响应分析方法揭示了各区域变暖原因的异同。作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大地形,青藏高原在过去四十年经历了显著的增温过程。青藏高原周边相对低海拔的地区(如北非—南欧地区、蒙古地区、东北亚地区)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变暖特征,而高原南侧的南亚地区的地表气温却变化不明显。青藏高原夏季积雪融化引起的地表反照率减小使得更多短波辐射到达地表,放大高原地表增暖。北非—南欧地区增暖则主要源于大气气溶胶含量减少造成的入射短波辐射增加。同时,大气温度升高导致的向下长波辐射增强对北非—南欧地区以及蒙古地区的增暖都有显著贡献。此外,东北亚地区云的减少是造成其地表增暖最主要的过程,而南亚地区则是水汽增加和感热通量减少造成的增温与云和气溶胶增加造成的降温相抵消,因而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总臭氧测绘光谱计TOMS和太阳向后紫外线散射仪SBUV结合得到的30年(1979-2008年)全球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首先分析了近30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上空臭氧总量的下降趋势,然后讨论了高原动力抬升作用对臭氧总量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高原臭氧总量亏损与高原对流层顶高度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臭氧总量及其下降趋势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与同纬度非高原区相比,高原地区各月的臭氧总量均偏低,特别是在3-9月臭氧亏损严重;近30年高原地区臭氧总量在各季节均呈现出下降趋势,除了秋季外,其下降幅度均超过同纬度其他地区;春、夏季高原动力抬升有利于对流层低浓度的臭氧含量向平流层输送,从而导致高原臭氧总量的减少。近30年春、夏季高原臭氧总量亏损与夏季高原第二对流层顶高度的抬升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7年青藏高原66个气象台站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通过典型气候分区,系统研究了近47年来青藏高原气温、降水量等气候因子时空演变规律,揭示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近47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显著增暖趋势,年平均气温以0.37℃/10a的速率上升,气候变暖在夜间要较日间明显。冬季较其他季节明显,2月气温由冷向暖的转变最为显著,8月最不显著,且在某些区域有变冷迹象;高原边缘地区气候变暖要明显于高原腹地,青海北部区特别是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降水量总体表现出增多态势,气候倾向率达9.1mm/10a,但区域性差异较为明显,藏东南川西区是青藏高原降水量增多最显著的地区;12月至次年5月即冬春季整个青藏高原降水量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多,7月和9月黄河上游区1987年后干旱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京、津、冀区域80个气象观测站196l~2010年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的积温、生育期及负积温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麦越冬前的积温及生育期、返青后的积温及生育期,总的分布呈自北向南增加的趋势,小麦越冬前积温增加最多的是东北部,平均每10 a增加13.0℃,增加最少的是中部,平均每10 a增加8.4℃。小麦返青后的积温增加最多的是北部,平均每10 a增加40.9℃,增加最少的是中部,平均每10 a增加30.7℃。小麦越冬期间负积温的绝对值南部明显少于北部,并且由南向北逐渐增大,近50 a冬季负积温绝对值下降,尤其是1988年以来气候变暖明显,不易发生冻害,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66,自引:15,他引:51  
利用青藏高原86个气象观测站建站~2001年历年各月地面0cm温度资料,在分析高原冬季、夏季和年平均地表温度基本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主值函数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对高原地表温度异常变化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趋势作了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表温度主要受海拔高度与纬度的影响,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年平均温度最高值在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察隅为14.9℃;夏季平均温度最高值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为23.0℃。高原外围的南疆盆地南缘,川西温度更高,但其中心不在高原。高原地表温度最低值在中部的托托河、五道梁,年平均温度为-0.2℃,冬季更低,平均为~14.2~-15.8℃;夏季平均地表温度最低值在清水河为9.8℃,7月平均温度为10.7℃。高原地表温度第一载荷向量除南部小范围为负值外,大部分地方为一致的正值,即第一空间尺度表现为整体一致性;第二空间尺度有南正(负)北负(正)之差异。第一主分量在近30年中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反映了高原主体偏北和东北部地区地表温度显著升温趋势,而第二主分量的缓慢下降说明高原中部和东南部地表温度呈下降趋势。代表站温度变化表现出准3年和准6年的周期振荡。铁路线北段和南段线性升温率较大,在0.42~0.58℃/10a之间;铁路线中段的高海拔地区升温率较小,为0.32~0.39℃/10a。  相似文献   

9.
回顾总结了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变化的原因及其对高原水资源的影响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总体气温显著升高,升温趋势存在明显的海拔依赖性,温室气体、冰雪反照率反馈、云-水汽-辐射反馈、局地强迫等是影响高原气温上升具有海拔依赖性的重要因素。总体上青藏高原降水呈现增加趋势,变化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比气温变化的时空差异更强;降水空间变化主要分为南北偶极型、东西偶极型、中部和边缘差异型和多元型;夏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气溶胶排放等影响,青藏高原水资源特别是冰冻圈水资源发生剧烈的变化,大部分冰川加速退缩、冰川径流增加、湖泊严重扩张,导致青藏高原上水循环加强和气候偏暖湿化;青藏高原积雪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最后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4年闪电定位资料,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闪电频次、闪电强度的逐月变化特征,以及闪电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闪电频次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6月,早于低海拔地区,云贵高原月平均闪电频次比青藏高原多。(2)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平均正闪强度均大于负闪;闪电强度0~100kA的频次最多。(3)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闪电活动空间分布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青藏高原闪电多发生在高原的东南部和中部,西北部较少,西南区域发生闪电极少;云贵高原全部区域均有闪电发生。  相似文献   

11.
Active layer plays a key role in regulating the dynamics of hydrothermal processes and ecosystem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ing climate in permafrost region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hydrothermal dynamics during freeze-thaw processes in permafrost regions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es at four sites (QT01, 03, 04, and 05)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the QTP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act on the soil water and heat during the summer thawing process was markedly greater than that during the autumn freezing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thermal-orbit regression slopes for all sites exhibited a homologous variation as the depth increased, with the slowest attenuation for the meadow sites (QT01 and QT03) and a slightly faster attenuation for the desert steppe site (QT05). The air and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s were similar in winter, but the ground surface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ir temperature in summer in the radiation-rich environment at all sites on the QTP.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n-factors were between 0.36 and 0.55 during the thawing season, and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near the permafrost table was between − 1.26 and − 1.84 °C. In the alpine desert steppe region, the thermal conditions exhibited to show a warming trend, with a current permafrost table temperature of − 0.22 °C. The annual changing amplitude of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t the permafrost table wa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相似文献   

12.
高寒地区冻土活动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60-2010年黑龙江省83个气象站的冻土和0 cm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黑龙江省五个典型气候区域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讨论了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冻土活动层冻结开始于9月份,至冬季3月份冻土深度达到最大值,8月份时冻土厚度接近于0 cm。由北向南,最大冻土深度逐渐变小,冻结开始时间逐渐推迟,融化结束时间逐渐提前。黑龙江省最大冻土深度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存在明显的退化趋势。从年代际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前黑龙江省最大冻土深度变化不大,最大冻土深度较深,90年代后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高纬度地区地温低,在同等条件下冻土深度较低纬度地区大。  相似文献   

13.
近58 a黔南地区5~20 cm平均地温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随土壤深度增加升幅逐渐增加,近10 a浅层平均地温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各层地温周期性分布不同。四季地温均呈增温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气候倾向率逐渐增大。平均地温月变化呈单峰形势,暖月随深度增加地温递减,冷月随深度增加地温递增。空间上浅层地温呈自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传辉  姚叶青  李刚  李进 《气象科技》2018,46(4):753-759
基于1960—2013年106个地面气象站观测数据,对江淮地区雨、雪、雨夹雪及冻雨4种相态降水日数气候特征、月际分布、年际变化、长期趋势以及各相态降水日数与纬度、海拔高度之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全年降雨日数为各相态降水日数之最多,空间分布上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雪日数空间分布与雨日数相反,为北多南少;雨夹雪和冻雨日数主要表现为纬向差异,东部沿海少于西部内陆;在近54a中,各相态降水日数区域平均值均呈减少趋势,其中雨、雪、雨夹雪减少趋势显著;从各站点降水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看,虽然各相态降水日数普遍以减少趋势为主,但冻雨显著减少的站点最少;除降雨主要出现在3—8月,其他相态的降水出现较多的时段为11月至翌年3月;4种相态降水日数中,降雪和冻雨日数与海拔高度关系最为密切,呈显著正相关,其次为雨夹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电电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7,他引:13  
张义军  刘欣生 《高原气象》1997,16(2):113-121
通过对我国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电电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是电特性有很大差异。北方雷暴电荷结构呈三极性,人工触发闪电是在地面电场为正的情况下成功的。主要由连续电流和双极性电流脉冲组成,最大放电电流为1kA,中和电葆量只有几库仑;南方雷暴则为偶极性,触发闪电由连续电流和我次回击组成,电流峰值在于10kA。触发闪电时地面电场均为负极性,其中在4kV/m以上;触发高度在北方最低为26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19年贵阳8个地面观测站冬季(12月~次年2月)雨凇观测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全球气温场及欧亚水平风场资料,通过EOF、M-K、小波及合成分析方法,对贵阳冬季凝冻日数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全球海温场及欧亚水平风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59年贵阳市冬季及各月平均凝冻日数为10.7d,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增多,开阳东北部凝冻日数达到20d以上;凝冻日数变化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12月与冬季凝冻日数变化为显著正相关,突变多发于20世纪70~80年代末,在1980~1990年及2005~2015年出现4a的显著周期变化;强凝冻年500hPa高度距平合成场欧亚大陆的位势高度呈现“北高南低”分布,强弱年差值距平场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表现为“北正南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格陵兰、北美及乌拉尔山-西伯利亚一带为正距平;强凝冻年赤道中东太平洋秋季海温距平为负,引起纬向环流加强,水汽交换增加;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偏北强风带南下低空冷锋生成,利于西南水汽输送到云贵高原东北部与北方的冷空气交汇,为凝冻产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1~2019年羌塘自然保护区5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通过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9a自然保护区大气和地面冻融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估了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未来80a(2021~2100年)大气和地面冻融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大气融化指数(ATI)、地面融化指数(GTI)总体上呈自西向东递减的分布,并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大气冻结指数(AFI)和地面冻结指数(GFI)的分布规律不明显,但最大值均出现在安多站,最小值出现在不同站点。(2)近49a自然保护区AFI、GFI分别以?8.97℃·d·a?1、?10.45℃·d·a?1的速率显著减少,ATI、GTI则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7.05℃·d·a?1和11.38℃·d·a?1,地面冻融指数的变化率大于大气冻融指数的变化率。与青藏高原对比,自然保护区AFI、GFI减幅小,ATI增幅接近,GTI增幅大。(3) AFI、GFI在1970s~1990s为正距平,2000s~2010s为负距平,表现为逐年代递减的变化特征;而ATI、GTI相反,呈逐年代递增的变化特征。(4) AFI、ATI、GFI、GTI分别在2001年、1993年、1999年和1998年发生了突变,ATI突变时间最早,较AFI偏早8a。(5)自然保护区冻结指数FI减少,融化指数TI增加,与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增加、平均风速减小密切相关,还与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的减少有关。(6)未来80a,RCP4.5排放情景下自然保护区AFI、GFI分别将减少322.8℃·d、357.6℃·d,ATI、GTI依次增加262.2℃·d、419.7℃·d;RCP8.5排放情景下,冻融指数的变化率更大。   相似文献   

18.
1961-2010年广东省高温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省27个地面观测站1961-2010年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以及日最低气温等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EOF及REOF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广东省高温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多年平均高温日数由北向南递减,并且递减趋势明显;近50 a广东省各地区的高温日数基本为上升趋势,中部高温日数的上升幅度最为明显;从全省平均情况来看,高温日数长期演变为显著的上升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处于偏少期,90年代末期以后进入偏多期,2005年后高温日数上升趋势较为显著;高温日数在1998年出现了突变现象;高温日数存在20-23 a的振荡周期,但这种周期性变化并不显著;广东省高温日数的标准化距平场可分为中部、北部和南部3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1961-2006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 REOF, 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季风区冬季气温异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增温明显, 近46年增温率为0.39 ℃/10a, 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 黄河南部气温的稳定性高于北部, 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的南部, 川东和云南局部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冬季气温异常细分为南、中、北部区3个分区, 各区气温异常变化存在准5年和22年周期,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转为上升, 普遍在1986-1987年发生了突变, 在21世纪初气温开始回落。异常偏暖年大部分出现在1990年以后。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江淮地区5-7月降水异常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我国江淮地区50a5—7月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并分析了南北两区5—7月降水异常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江淮地区5—7月降水方差场可以分为2个区域,各区降水量异常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异常峰值出现在6月和7月,基本呈单峰型分布;南部区变化趋势比北部区明显,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北两区都存在3a的主周期,南部和北部分别有21a和15a的年代际周期;江淮南、北区的降水在降水偏多、偏少年都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呈同位相分布,但江淮北区的降水始终都与华南地区呈反位相分布;副热带季风系统的强弱及副高南北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江淮5—7月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