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海     
《海洋世界》2015,(2):7
<正>1.《话说中国海洋丛书:话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作者:董志文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10-1简介:书中以中国秦汉时期至今日的海上贸易为主线,介绍了涵盖港口、造船、航海、移民、宗教、国家关系、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诸多与海上贸易有关的内容,详细描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盛、衰落、停滞、复兴的过程。为今天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细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至2013年因习近平主席的倡议,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名义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起再次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在国际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形成全方位改革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标志。它既是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进行曲,也是中国品牌"走出去",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序曲。对此,亟须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标识、加强推广宣传、提高品牌自觉、注意文化差异、着力协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品牌输出,确立国际地位和影响之路,同时又是引进国外品牌和产品的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为清楚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文章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绘制出研究热点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考查当今研究热点问题。结果表明:目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低,且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战略、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文化交流、海洋经济等问题展开;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战略对接研究、跨区域的产业合作研究仍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语嫣 《海洋世界》2015,(2):36-37
<正>孟加拉是世界上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贫乏,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经济以农业为主,约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产值占国民产值55%。孟加拉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沿途国之一,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贸易、文化交往历史。历史证明,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还贯穿东西,加强了中国、印度次大陆、波斯、欧洲和阿拉伯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作为与中国的参照对象,印度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而印度古代史的  相似文献   

5.
海上丝绸之路海啸灾害危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和贸易的通道, 也是东西方文化友谊的道路。2004年印度洋海啸对丝路沿线的多个沿海国家造成了重大破坏。因此需要对海啸发生规律和危害进行分析, 以确保海上丝绸之路上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安全。为探索和识别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灾害, 本文给出了历史海啸事件的特征和规律。从震源震级、震源深度和水深等震源参数中发现了一些历史海啸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本文还探讨了不同震级引起海啸的概率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啸主要发生在8个主要构造断层, 每个断层都有不同的海啸发生规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采用数值模型模拟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计算结果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潜在海啸灾害程度。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海啸灾害预警, 能够为保证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流的安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福州,有福之州,"海上丝绸之路"上不能不提的一座城市。古代素有"榕城"美称,在唐代和五代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由陆上丝绸之路转向东南沿海,在这种形势下,福州与中原文化交流增多,为福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闽安古镇正是当年最繁荣的四大重镇之首,古港口中的军事要地,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来闽安之前,查阅了不少资料,怀着对历史的珍重与尊敬,很期待这一次能找到资料中展现的那些古朴又沧桑的历史遗迹。出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周边国家的风险挑战,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及其周边国家的风险评估体系与应急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从海上丝绸之路海区自然地理环境、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地区地缘人文环境和海上丝绸之路海区海洋综合资源等三个方面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海区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决策支持。研究工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海洋环境保障和决策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域和战略基点,同时也作为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与欧洲的桥梁,在这一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南海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从地理位置、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经济繁荣与发展、地区安全稳定和国家海洋战略5个方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1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2促进南海地区海洋"资源宝库"保护与开发;3推动南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与繁荣;4维护南海地区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5提升南海地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地位。南海地区必将在新时期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潮流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对外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海上的务实合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海上合作在合作原则、合作思路及合作重点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分析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据点——肯尼亚的战略优势及海洋优势,提出中国与肯尼亚海洋合作应从推动双方海洋科研院所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建设中肯海洋渔业联合研究中心、资助联合研究项目的开展、加强双方人员交流,扩大青年科学家培训规模、加强双方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5个方面重点推进的建议,为今后中-肯海洋合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着眼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地位,基于高程数据、历史水文气象数据等,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海上丝绸之路所面临的自然环境灾害,基于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自然环境风险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并基于地理信息平台(GIS)和历史气象水文数据和航运信息等,以大风(浪)风险为例,进行了评估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冬季,南海大部尤其是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附近的大风(浪)风险较高,而印度洋的风险则普遍在中等以下;夏季,阿拉伯海大部分海域尤其是索马里东北部海域大风(浪)风险较高,其它海域的风险则多在中等程度以下。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背景,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困境,提出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的观点。通过介绍美国、丹麦、澳大利亚和我国的主要海浪发电装备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上风能和波浪能概况,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远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远洋航运业5个方面概述我国海洋产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现状,提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海洋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和方式,其中合作重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海洋矿业,合作方式包括以服务贸易为导向、以资源利用为重点和以产能合作为抓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即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层设计和支点建设、推动海洋产业的海外布局以及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海外企业支持政策,助力我国海洋产业顺利走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广东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广东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发展平台。通过阐述新形势下广东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分析广东拥有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提出广东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构建国内外首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波浪能资源大数据框架,主要包括波浪能气候背景特征、波浪能等级区划、波浪能短期预报、涌浪能特征、资源长期变化趋势和资源中长期预测6大模块;按照三维网格和时间序列实现波浪能信息的全面数字化和全息化存储,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并实现四维可视化。研究成果可广泛运用于海上风能和海流能等海洋新能源的大数据建设,为国家和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决策人员、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17.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张明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部分。根据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海路比陆路持续的时间更长,到达的地区更广,在历史上的影响也更大。福建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两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  相似文献   

18.
辟自西汉年间的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原为独立沟通东西方的通道,然而到两晋时代,这两条通道已交汇连接成一个环形的整体,这在人类交通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最先体现这一历史性进步的代表人物,便是东晋的法显和尚。一、求学:陆上丝路公元四世纪时的中国,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路"的内涵在全球竞争新格局下已然发生变化,竞相成为主要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中国倡导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着海上霸权、地缘政治、战略平衡和利益创造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以海洋强国战略为统领,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海洋文化建设、法规体系、深海科技和强大海军等方面人手,寻求海上丝绸之路经略之道。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海洋经济活动、海上综合保障等方面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在分析我国海洋技术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培育创新品牌、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同时提出具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