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是影响渔业资源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会对渔获量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长时间序列的渔业统计资料和气候变化数据,研究了1962—2012年间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对黄渤海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渔获量的影响,并应用Fox模型拟合捕捞压力对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的影响,同时根据多个气候因子及气候指数的年间变动数据,分析每个显著相关的气候变量对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在1962—1971年呈波动下降趋势,在1972—1990年保持平稳状态,在1991—2012年急剧增加。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与渤海冬季季风、北太平洋指数(North pacific index,NPI)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黄海夏季季风、黄海海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加入气候变量进行优化的Fox模型考虑了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该模型拟合的渔获量与统计的渔获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表明:捕捞压力的增大是导致黄渤海小黄鱼渔获量变动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也会对小黄鱼渔获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梅永炼 《海洋科学》1983,7(5):37-40
带鱼(Trichiurrs haumela)在东海的渔获量占全国带鱼渔获量的90%,因而搞清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的变化规律,对合理利用东海区的带鱼资源和指导当前该海区近海捕捞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和有关资料,试对东海区近海带鱼年渔获量的变化与该海区的水文关系,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依据2000—2015年浙江省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渔获量的数据,以及影响渔获量的因素(管理类因素、环境类因素和营养关系类因素等共11个因子),使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对各类因素对三疣梭子蟹渔获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赤潮面积、捕捞努力量和放流数量对三疣梭子蟹渔获量影响显著(P0.01)。3个因子的累积解释比率达98.3%,其中,赤潮的解释比率最大,达到47.2%,捕捞努力量的解释比率为37.8%,放流数量的解释比率为13.3%。三疣梭子蟹渔获量随着赤潮面积增加有所减少,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加大有迅速增加的趋势,与放流尾数呈现正相关趋势。三疣梭子蟹渔获量的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后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找到可能影响三疣梭子蟹渔获量的其他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35年的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资料与长江径流及东海温、盐断面资料、SST和黑潮流量资料,分析了东海渔获量年际变化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渔获量与长江径流和黑潮暖流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长江径流量大时,东海渔获量高;反之,则低。1960年以来东海区渔获量的4次长期波动与长江径流的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东海渔获量的丰、欠与黑潮(流量)的强、弱呈反位相变化,秋季的黑潮流量与渔获量的变化关系尤其显著;黑潮强(弱)时,东海渔获量低(高)。受长江径流和黑潮的影响,渔获量与盐度的高相关区夏季位于长江口区,秋季则位于黑潮左侧的盐锋内;东海渔获量高(低)分别与区域内盐度的低(高)变化相一致。东海区渔获量与不同季节SST变化的高相关区(即渔场区)关系密切,冬季(2月)位于东海北部的大沙渔场,春(5月)、夏季(8月)位于长江口舟山渔场,秋末初冬(12月)位于舟山及陆架暖流区,渔获量丰年与渔场区SST正异常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西北太平洋柔鱼渔获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世界大洋性经济柔鱼类之一,估算其渔获量是科学管理柔鱼资源的重要基础。根据2003-2008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柔鱼生产统计数据,结合环境遥感数据,包括海表温度(SST),海表温梯度(GSST)及海表高度(SSH),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模型定性描述资源密度分布与其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假设捕捞努力量时空分布相同的情况下,建立了各作业渔区渔获量与HS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渔区(经纬度0.5°×0.5°内周平均渔获量与HSI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了最适关系的指数模型,以及单位渔区内周最大可能渔获量与HSI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当HSI较低(0~0.1)或较高(0.9~1)时,其预测的渔获量相对误差较大,并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栖息地指数模型来预测柔鱼可能的渔获量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渔获量在1997年达到了创记录的1.156亿吨,比1995年的1.1291亿吨增加270万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渔获量大幅度增加。其产量也继续居世界第一位。 1996年,中国的渔获量由上一年的2440万吨增加到2730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占50%以上。秘鲁的渔获量由890万吨增加到960万吨,智利由760万吨减少到690万吨,日本由680万吨减少到660万吨,美国由560万吨增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98~2005年浙江中北部沿岸3个张网监测点的渔业监测调查,阐述了浙江沿岸张网渔业中的主要经济幼鱼带鱼、小黄鱼、鲳鱼的渔获量比例月变化;同时结合浙江省的渔业统计资料和主要鱼种的生物学测定资料,以张网渔业中主要经济鱼种的平均网获量作为预报当年渔汛补充群体渔获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经回归统计分析,分别建立了带鱼和小黄鱼的渔获量单因子预报方程.结果表明:2000~2005年,张网中的带鱼、小黄鱼、鲳鱼3种主要经济鱼类幼鱼合计占总渔获量的月平均比例达22.79%,6~8月为幼鱼的出现高峰期,月平均比例为53.86%,7月份达到最高值,为62.66%.其中5~9月幼带鱼占渔获量的月平均比例范围为11.42%~46.42%,6~11月小黄鱼占渔获量的月平均比例范围为9.73%~14.30%,4~8月鲳鱼占渔获量的月平均比例范围为3.32%~6.52%.设5~9月张网中幼带鱼的日平均网获量(X,kg/网)与当年9~12月渔汛中带鱼补充群体的渔获量(Y,×108尾),经相关分析,可以得到Y关于X的一元一次、一元二次和一元三次函数的预报方程.设6~10月张网小黄鱼幼鱼的日平均网获量(x,尾/网)与当年浙江省小黄鱼的渔获量(y,万t),经相关分析,可以得到y关于x的一元一次、一元二次函数的预报方程.预报方程的相关系数和预报精度基本符合应用要求,表明沿岸产卵场和索饵场附近的张网渔获物中主要经济幼鱼的发生量与当年渔汛补充群体渔获量密切相关.张网渔业的监测调查可以反映当年主要经济幼鱼发生量情况,应加强对沿岸张网渔业的管理及保护主要经济幼鱼.  相似文献   

8.
在韩国的渔业发展早期阶段,渔业是与农业并重的支柱产业,在出口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二十年以来,由于持续的无序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近海渔业资源萎缩,韩国的海洋渔获量明显减少。近海渔业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比例从1980年的56.9%减少到了2005年的40.0%。  相似文献   

9.
对黄,东海及其邻近海域马面Tun历年(1974-1986年)渔获量变化与Elnino^ ̄现象关系并结合捕捞强度进行一些初步分析,总结出渔获量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厄尔尼诺与浙江近海冬汛带鱼渔获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近海1961~1982年冬汛带鱼渔获量变化与Elnin的关系,结合捕捞力度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浙江近海冬汛带鱼渔获量变动规律,为合理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Cohort Analysis (VPA) with the data on catch in number by age and year is used to estimate independently fishing mortality, abundance and actual number of spawning stock of the Pacific herring in the Huanghai S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tch rate of the fishery is very high, and that the fishing mortality of the dominant age group aged 2-4 was 0.87-2.97 during the years 1971-1984. The size of year class has been decreased since 1982 although the variability for this species in the Huanghai Sea is frequent. This results in reducing the recruitment of the fishery, the abundance and the actual number of spawning stock. Therefore, an urgent management measure should be considered.The magnitude of several sources of errors in Cohort Analysis (VPA) are examined,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estimates is mainly dependent on an accurate natur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2.
南海头足类资源丰富 ,文献报道的种类有 89种。在水深 40m以浅海域分布数量较多的种类为杜氏枪乌贼Loligoduvaucelii(Orbigny) ,在水深 40m以深海域分布数量较多的种类为中国枪乌贼L .chinensis(Gray)。渔汛期为夏、秋季。统计历年生产资料表明 ,头足类的年产量和占渔获物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底拖网捕捞技术的提高 ,头足类的密度指数有所增加 ,但并不说明头足类的资源就很丰富。若不注意合理开发利用 ,将导致头足类资源的衰退。限制和废除损害头足类资源的渔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渤海经济无脊椎动物生态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东、黄海绿鳍马面鲀的资源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ope-Shepherd多世代解析法推算了1977—1987年东、黄海绿鳍马面纯的各龄组资源量及捕捞死亡系数变动。结果表明,一龄以上资源量从70年代末的70余万吨逐步减少,80年代中期降到约50万吨的最低点。此后渔获物中一龄鱼比例大幅度增加。1984—1986三年中一龄鱼分别占渔获物的14.8%,53.3%。和16.2%(重量比例)。但因东、黄海主要底鱼衰退,生态系结构发生变化,马面纯幼鱼补充多于70年代,特别是1985年和1986年幼鱼补充量显著增加,出现二个较强的补充群体,使1986和1987年的2龄鱼数量有所增加。但该期间3龄以上成鱼资源量仍低于70年代水准,反映出捕捞强度过大。根据生物量曲线解析,将开捕年龄提高到3龄才能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东、黄海底拖网渔业渔捞努力量修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捞努力量在渔业资源研究中是一个重要参数。在以往的东、黄海底拖网渔业资源研究中,投网次数常作为渔捞努力量的度量单位。在底拖网渔业中有很多影响渔捞努力量的因素,其中船型大小、实际捕捞时间的长短以及网具改进是主要因素。本文针对这三个因素应用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的资料,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并对修正后标准渔捞努力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ere exists obvious difference in recapture rate of tagged shrimp in various sea areas and years in autumn season, but the majority of them (98%) are recaptured in the releasing year. Although the main portion of each shrimp group in the Bohai Sea has separate distribution area, they intermingle in autumn season to search for food, thus forming a principal fishing ground located in the central Bohai Sea.Those shrimps wintering in south-central portion of the Huanghai Sea are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populations. One is called the Korean population, inhabiting along the western coast of Koera, which is less in abundance and smaller in shrimp size; and the other is called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nhibiting along the Bohai Sea coast and the Huanghai Sea coast of China, which is richer in abundance and larger in shrimp size. The spawning grounds of the latter extend throughout the Bohai Sea and off the Huanghai Sea coast of China, from the Yalujiang Estuary area in the north to the coastal waters of Haiz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78—1980年渤海及北黄海70个测站的表、底层温、盐资料,用预先给定控制临界值的聚类方法,在该海域划分出5个水团。分析结果表明。1.渤黄海暧水团在冬季为高盐特征,夏季为中盐性质;其分布范围在冬—春季较小而夏—秋季较大。2.渤海水团为中温中盐性质:其温、盐度变化较小而冬—春季范围较大。3.黄海冷水团是一个高盐水团,它在5个水团中保守性最强,而从5月至8月范围较大。4.渤海沿岸水是一个不稳定的水团,其盐度较低,温度变化较小,春季和秋季范围较大而夏季和冬季较小。5.江河冲淡水是温度变化较大的低盐水,其范围夏季大而冬季小。水团的分布,在地理位置上是从该海区之东向西,一层套一层,而各水团在不同季节有自己的模式。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水团消长变化和渔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变动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东海区28a带鱼渔获量资料,采用参数模型法计算了东海区带鱼年渔获量变动规律,得出7a为一个变动周期的结论,井预测,若不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资源,16a后资源将有枯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使用1960—1980年春季的水文资料,以温度和盐度作为主要指标,根据聚类分析逼近温盐图解,结合对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对烟台、威海及石岛近海春季的水团结构演变及其和渔场、渔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黄海及青岛外海的冷水团,以及黄海暖水团的强度与位置的变动,对春季渔期的早迟以及渔场位置的变动,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蟹类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月、5月和11月4个季节在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29°30′N—32°00′N,127°E以西)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调查时所获得的蟹类调查资料,以渔获率作为蟹类数量指标分析该海域蟹类资源状况,包括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调查共得蟹类种类43种,隶属于10科、21属。优势种类为细点圆趾蟹、双斑蟳、三疣梭子蟹、日本蟳、红星梭子蟹、红线黎明蟹,以上6种蟹类占蟹类总渔获量的94.58%。本次调查与20世纪90年代末在东海大陆架海域的蟹类资源调查结果相比,蟹类种类组成和优势种变化不大。从蟹类渔获率来看,秋季以舟山渔场最高,夏季以江外渔场最高,蟹类资源密集区主要位于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