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广西海岸滩涂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开发与保护需求,将滩涂资源分为已开发利用滩涂、规划开发利用滩涂、严格保护滩涂和潜在可开发利用滩涂4类,通过2016年遥感影像分析识别,广西海岸滩涂资源总面积为98 013hm2,其中已开发利用滩涂(渔业、旅游及所有建设用地)面积为25 211hm2,占滩涂总面积的25.72%;规划开发利用滩涂(港口、工业、城市规划)面积9 412hm2,占滩涂总面积的9.6%;严格保护滩涂(滩涂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23 538hm2,占滩涂总面积的24.02%。基于此,分析出潜在可开发利用滩涂共39 852hm2,占滩涂总面积的41%,并提出滩涂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岸滩涂通常是指大潮平均高潮线与大潮平均低潮线之间、因潮汐作用而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海岸区域。海岸滩涂不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学价值,而且是具有巨大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因此海岸滩涂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一些沿海省份的重视。江苏省是我国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面积约占全国海岸滩涂总面积的1/4。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苏省围垦海岸滩涂几十万公顷,为缓解全省人地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海岸滩涂的围垦范围越来越大,高程越来越低,周期越来越短,导致海岸滩涂的再生能力日益减弱,而且还带来了如海岸地区生物多样性破坏、临近港口航道淤塞、排污泄洪不畅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深入研究江苏省海岸滩涂的自然特性与资源属性、利用潜力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模式,是一项十分迫切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淤蚀及湿地植被消长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盐城海岸有限的滩涂资源构成自然保护区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之间矛盾的焦点,滩涂的淤蚀和湿地植被消长变化是协调保护区和地方经济发展用地的主要科学依据。通过2005年7月对盐城海岸7个断面滩面高程、泥沙粒度和植被分布进行测量及调查,结合1992年6月、2002年5月、2005年4月的卫星图片资料,分析滩涂的淤蚀和植被的分布及扩展状况。研究表明,现阶段盐城海岸北部以5~45 m/a速度后退,以5~10 cm/a的平均速度下蚀;新洋港以南高滩不断向海推进,平均淤进速度为50~200 m/a,淤高速度为2~5 cm/a;滩涂湿地高等植物面积迅速增长,平均增长率为2 000 hm2/a,湿地植被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改变。近时期内滩涂总体面积不断扩大,新洋港以南岸段高滩面积持续增长,这为盐城自然保护区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不断增长的区域空间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10年珠海海岸带海岸线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有效地研究珠海市海岸带海岸线的变化,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覆盖珠海市海岸带的高分辨率SPOT-5、GF-1和航空DOM遥感影像,建立了珠海海岸带岸线分类体系,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取了3期12类海岸线信息。对海岸线长度及海岸蚀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珠海市海岸带海岸线总体长度从470.69 km增长到496.95 km,年平均增长2.38 km;(2)2005~2015年珠海市海岸带岸线中,人工岸线一直占较大比重,且10年间呈持续增长状态,总长度增长了40.21 km,而此期间的自然岸线却减少了13.95 km;(3)珠海市海岸带侵蚀面积为0.98 km~2,扩张面积为34.75 km~2。港口码头和建设岸线是扩张主因,养殖围堤岸线、砾石岸线、基岩岸线长度逐年递减并向内陆侵蚀;(4)珠海市高栏港区附近岸线变化最为剧烈,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港口从2008年开始建设并逐年向外扩张,至2015年扩张面积为27.65 km~2,平均扩张速率为3.4 km~2/a。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近10年珠海市海岸带海岸线变迁是海岸开发所引起的,港口码头建设是人类开发海岸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和GIS相结合的广西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数字化地形图和历史航空相片,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获取广西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广西海岸线总的长度减小,在1955—1998年期间岸线长度呈递减趋势;(2)岸线由曲折向平直化演变,其中围垦段的岸线相对平直;(3)风流岭江南岸及企沙东面鹿墩岛海岸的自然侵蚀幅度不大,岸线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6.
广西沿海包括北海、钦州两市,合浦、防城两县和防域港区,海岸线东起英罗港西至北仑河口,全长约1083km,沿岸港湾众多,离岛624个,有典型的溺谷湾海岸,也有砂、淤泥质海岸。南流江发育了一个小三角洲。局部岸段发育成海岸沙堤。滩涂面积1005.3km2。年月照时数1561~2253p,年平均气温为22.0~23.4℃,年平均降雨量2000~3000mm,每年平均受影响登陆的台风2~3次。南临的北部湾是一个半封闭性大陆架海域。沿岸水温年平均为23℃左右。沿岸平均潮差2.42m,最大6.25m,属中潮海岸,波浪较小,鱼虾贝藻多。岸外有著名的北部湾渔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半岛北部为研究区,以烟台、蓬莱、龙口和莱州4个港口的潮情为依据,分别选取1984、1995、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分析了山东半岛北部滩涂(含潮上及潮间带)及海岸线30a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近30a来滩涂面积减少300.66 km2,其中潮间带面积减少了84.84 km2,潮上带面积年减少了215.82 km2,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莱州湾东南部;(2)海岸线长度呈递增趋势,30a来增加103.68 km,增长速度为3.34 km/a,增加典型区集中在莱州太平湾、龙口人工岛群、蓬莱港和烟台港等区域;(3)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盐田、养殖池的大量扩建、海岸侵蚀和入海泥沙量减少是滩涂减少的主要原因;沿海养殖池的增加和填海造陆的扩张是海岸线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是一个热带海岛,面积约341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470公里。除基岩(玄武岩,花岗岩)海岸和沙岸(包括三角洲海岸和泻湖海岸)外,沿海还有热带特有的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全岛有滩涂面积约38.5万亩,海洋渔场7800平方公里,适宜于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全岛海岸线迂回曲折,有大小港口68个。海南岛位于热带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相当丰富。沿海年日照时数在2069—2750小时之间,年太阳辐射能量在123—141千卡/厘米~2之间,极有利于发展晒盐业和进行太阳能的研究利用。沿海年平均气温23.4—25.4℃,≥10℃的年积温达8562—9255℃。冬季  相似文献   

9.
李毅  任建福 《海洋测绘》2020,40(1):40-44
为了更好地理解海岸带的变化,促进海岸带资源和环境的管理开发,基于广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按照设计的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监测的方法,提取了2015~2017年广西北部湾沿海岸线、地表覆盖、地理要素、围填海等数据,对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开展了监测研究,获得了2015~2017年广西大陆海岸线、地表覆盖、围填海、人工养殖池等统计结果,为北部湾海岸带地区的下一步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 和GIS 的近代黄河三角洲滩涂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河携带泥沙入海不断淤积而形成丰富的滩涂是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掌握滩涂的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对合理开发滩涂, 加强滩涂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选取近代黄河三角洲地区1989 年和2000 年landsat TM/ETM+影像, 利用基于专家知识的监督、目视判读分类方法, 提取了两个时期内不同行政区域和不同自然岸段的黄河三角洲滩涂信息。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分析了滩涂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得出1989~2000 年间, 黄河三角洲中潮位滩涂主要向林草地(15.9%)、海域(12%)、其他用地(7%, 含已围待用地)和养殖、盐田用地(6.3%)等土地利用类型转化; 同时又有36.5%的海域、6.5%的水域和2.5%的林草地转化为滩涂; 而总体上滩涂面积呈减少趋势, 减少面积为246.42 km2。海洋动力作用、黄河断流、人类活动是致使滩涂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江苏中部海岸潮沟形态对滩涂围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时海东  沈永明  康敏 《海洋学报》2016,38(1):106-115
根据2001-2013年江苏中部海岸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滩涂围垦影响下潮沟的形态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潮沟在大规模滩涂围垦影响下整体有明显的退化和消亡趋势,潮沟集水面积由2001年的293.94 km2逐渐降低到2013年的103.40 km2,潮沟长度随着其集水面积的缩减呈幂函数减小(R2=0.98),而潮沟宽度随着潮沟长度和集水面积的变小呈指数方式变窄(R2分别为0.87、0.93),总体上研究区每围垦1 km2滩涂,潮沟长度和宽度分别减小约2.60 km和0.67 m,在整个滩涂围垦过程中,落潮后期潮滩的主要排水方式逐渐由潮沟排水向滩面排水方式转变。江苏中部海岸潮沟形态在统计上具有多尺度分形结构,总体上研究区分纬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潮沟分维值、各潮沟系统分维值、单支潮沟分维值。研究区潮沟的分维值(无标度区间25~210内)在滩涂围垦影响下呈波动性降低,由2001年的1.26逐渐降低到2013年的1.13,各潮沟系统的分维值随着其分汊个数减少呈线性降低(R2=0.89),各单支潮沟的分维值随着其蜿蜒性减小呈线性降低(R2=0.86)。根据潮沟的退化和消亡过程反推潮沟的起源和发育过程,本研究认为研究区最早出现的一类潮沟可能是陆源水流侵蚀型潮沟,而滩面水流冲刷型和潮流辐聚侵蚀型潮沟是随着潮滩淤积变宽过程逐渐发育的,其最初的发育形态可能是潮滩下部的冲刷凹地。  相似文献   

12.
经验正交函 数(EOF)是用来处理原始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原始距平矩阵分解为空间特征函数和相应的时间特征函数,并用前3个经验正交函数,即表示潮滩总体冲淤变化的第一特征函数,表示季节性冲淤变化的第二特征函数和表示偶然因素扰动引起冲淤变化的第三特征函数的线性组合来反映潮滩的变化,分析浙江瑞安淤泥质潮滩在建立丁坝后的演变规律。初步探讨了动力过程和地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淤泥质潮滩在丁坝工程影响下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动力过程的关系;并对第二特征函数对应的动力过程进行详细阐述,结果显示波浪作用是影响浙江瑞安淤泥质潮滩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河口南汇嘴潮滩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汇嘴潮滩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地带,受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两股潮流的控制,近年来由于低潮滩促淤围垦工程导致其水流和泥沙运移、沉积和地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近期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及1993年、1998年、2003年、2005年的实测地形图资料,分析了南汇嘴潮滩近期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1998年为淤涨期;1998-2003年为冲淤调整期;2003-2005年呈现向外淤涨的趋势。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潮滩海洋动力作用、长江入海泥沙变化及近岸海岸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淤泥质潮滩潮锋的形成机制及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元  王宝灿 《海洋与湖沼》1998,29(2):148-155
根据1979-1992年不同类型淤 质潮滩张潮前锋水沙观测资料,结合潮锋作用沿滩面上溯的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涨潮前犹存在水流加速过程是潮锋作用的本质,其出现前提是滩面的宽展平缓,而潮位变化速率过程测定了潮和强度对 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5.
象山港潮滩坡度对潮动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山港属于狭长型半封闭港湾,湾内分布有大面积潮滩。多年以来象山港内实施了大量海岸工程及养殖工程,湾内潮滩坡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非结构网格和有限体积数值模式(FVCOM)建立象山港三维潮动力模型,研究湾内不同区域潮滩坡度变化对象山港潮动力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潮滩坡度下降将增大湾内纳潮量,进而增大M2分潮振幅和迟角,反之则反。铁港潮滩坡度的减小(增大),将改变底部耗散项,进而增大(减小)M4分潮振幅。由于M2和M4分潮的振幅在湾顶较大,所以湾顶(铁港)潮滩坡度对象山港潮动力过程的影响明显大于侧岸(西沪港)。西沪港潮滩坡度对象山港潮动力过程的影响是局部的。铁港、西沪港潮滩坡度对湾内潮汐不对称、余流及潮能影响显著。铁港潮滩坡度的改变均会减弱湾内落潮占优程度。西沪港区域潮滩坡度的减小将减弱湾内落潮占优趋势,反之则反。铁港和西沪港潮滩坡度的减小,将增大余流大小及潮能密度,进而潮能耗散增大,反之则反。研究结果对河口海岸潮滩区域的工程建设及生态修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潮汐作用下潮滩干湿转换过程中的潮沟系统形成和地貌发育,使用黄河三角洲潮滩天然粉砂建立试验室物理模型,并首次将Argus系统引入试验,用于监测现场,模拟在一定坡度下潮滩干湿转换过程的地表变化,分析了天然粉砂孔隙内潴留空气对潮滩地形起伏的动力机制,研究了不均匀流对地貌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整平均匀、坡度均一的干潮滩,在正向潮流、潮汐作用下,粉砂孔隙内潴留空气排出滞后于潮流淹没,承压后沿水平和垂直方向随机运移,导致平坦的潮滩表面形成细微的地形起伏。这种初始起伏会进一步影响潮流运动和潮滩冲淤,从而形成各种潮滩地貌形态,并决定着潮滩地貌空间分布。高潮滩形成高密度和连通复杂的不规则潮沟-碗口状塌陷系统;中潮滩和低潮滩较为平坦,在微小陡坎和碗口状塌陷上方发育有沿岸线平行方向排列分布的树枝状细密潮沟,且有明显的溯源侵蚀现象。受不均匀水流影响,中心轴附近潮滩率先淹没,孔隙内潴留空气排赶到两侧,导致潮滩中间地表较为平坦,两侧地表变化大,且沙波偏移以中部为对称轴,两侧对称。  相似文献   

17.
位于陆海交汇区的河口潮滩对台风作用的响应极为敏感.台风大浪极可能构成河口潮滩沉积过程的快速变化,进而不利于潮滩保护、开发及利用.基于此,本文利用200509号"麦莎"台风作用前后长江口南汇潮滩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及水文资料,探讨台风高能事件作用下河口潮滩动力沉积过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口潮间带不同区域沉积作用对于"麦...  相似文献   

18.
沿海盐沼潮滩可以有效降低波浪高度,耗散波浪能量,在海岸防护和沿海城市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长江河口崇明岛南侧盐沼潮滩为对象,基于不同潮间带实测波浪变化数据,采用波能衰减模型对波浪横向沿潮滩衰减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由此探讨波浪衰减主控要素。结果表明:波浪沿盐沼潮滩向岸传播过程中,波高以及波能大幅下降,其中光滩—芦苇前部区域波能平均下降19%,芦苇区域波能平均下降71%,有植被覆盖区域对波浪的衰减效应更为显著。同时,水深、入射波高及阻力是影响盐沼潮滩波浪衰减的主要因素,波浪衰减强度随水深增大而减小,入射波高增加以及阻力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张春桂 《海洋学报》2007,29(4):51-58
以2001~2005年MODIS数据为信息源,每年选取高潮位和低潮位两个时相的MODIS数据,根据滩涂对MODIS 250 m分辨率可见光和近红外探测波数的光谱反应特性,采用波段比值算法来监测福建省海岸带的滩涂面积,并对监测结果用罗源湾和福清湾30 m分辨率的Landsat-7/ETM+影像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MODIS数据的观测时间与海洋高低潮位时刻比较接近,便于对滩涂资源的遥感监测.用MODIS数据计算的滩涂面积比用高分辨率的Landsat-7/ETM+数据计算的偏高.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从1986至2001年福建省海岸带滩涂面积减少了107 km2,并且从2001至2005年滩涂面积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