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探究大西洋鲑(Salmo salar)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和胃排空规律,进行了养殖实验和胃排空实验.养殖实验设置了1次/天(F1组)、2次/天(F2组)、3次/天(F3组)、4次/天(F4组)和连续投喂(C F组)共5种投喂频率.胃排空实验采用连续测定胃含物的方法,用数学模型对胃含物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F1组日摄食...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不同盐度和17β-雌二醇(E2)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性能影响,作者设置3个实验盐度梯度,分别为正常养殖盐度(30)、低盐度(0)、高盐度(45),对初始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10607、0.84341、10.94173 g/尾的花鲈,急性盐度胁迫后进行养殖实验,并对前两批幼鱼进行E2投喂处理。结果表明,在3种规格盐度实验处理中,低盐组鱼类都表现出比较显著的生长优势(P0.05),随着规格增大,淡化所需的时间越短,在盐度处理组中,高盐处理组与正常组鱼类平均体质量在各阶段中无显著差异(P0.05)。经50与25 mg/kg剂量的E2投喂处理后,处理组花鲈幼鱼在体长、体质量方面都出现了明显抑制,且肝质量指数显著增加并出现腹水现象,同时,高盐处理与雌二醇投喂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加强了对花鲈幼鱼早期生长的抑制作用。目前对花鲈幼鱼淡化过程中恢复情况的研究较少,同时未见有关E2投喂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作者研究结果对北方花鲈在不同盐度水体中的养殖模式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并对E2诱导性别分化同时所产生的生长性能降低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制小型循环水系统养殖实验,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35.50 g±4.58 g)生长及系统水质指标的影响。实验设1、2和4次/d 3个投喂频率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水温控制在25℃±2℃,每15 d取样测鱼体质量,每天取水样测定水质指标,实验周期为45 d。结果表明:不同投喂频率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的增质量率、饲料转化率差异显著(P0.05);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增质量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饲料转化率呈现先显著升高后又显著降低趋势;特定生长率也呈上升趋势,2次/d和4次/d组显著高于1次/d组(P0.05),2次/d和4次/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增质量率、饵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都呈现显著降低趋势(P0.05)。在0~15 d,4次/d组增质量率最高,其值为46.30%,分别是1次/d和2次/d组的1.31倍和1.11倍,2次/d组的饲料转化率最高,其值为158.95%,分别是1次/d和4次/d组的1.30倍和1.13倍,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和p H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氨氮随投喂频率增加而升高,而p H随投喂频率增加而降低。综合认为,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饵料组成对北方人工繁育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优化花鲈幼鱼饵料组成,作者采用投喂不同组成的饵料研究其对花鲈幼鱼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63日龄幼鱼,设4个处理组,分别组1投喂卤虫(Artemia)、组2高蛋白配合饲料、组3低蛋白配合饲料和组4冰鲜桡足类,共40 d。结果表明,组2的生长速度、最终体长、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绝对生长率、增质量率均大于其余3组,组3的生长状况次之,但与其他2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组1的蛋白酶最大活性出现在实验中期,其他3组的蛋白酶变化与其生长状况相符,最大值均出现在103日龄,各组间差异显著;4组的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在103日龄时,组1的淀粉酶活性大于组2,并显著大于组3和组4;组1的脂肪酶活性在实验后期迅速上升,并在103日龄达到最大值,而其余3组的脂肪酶活性呈下降趋势,103日龄时组3和组4脂肪酶活性显著小于组2和组1(P0.05)。研究表明,花鲈幼鱼摄食高蛋白配合饲料生长状况最好,摄食低蛋白配合饲料生长状况次之,摄食卤虫状况最差,出于经济的考虑,建议投喂低蛋白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北方人工繁育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冬季生长最佳温度及投饵模式,本实验首次采用温度和限食双因素处理来研究花鲈幼鱼的补偿生长规律。实验设置3个温度水平(20℃、16℃和12℃)和2个投喂水平(100%投喂和50%投喂),其中A组(20℃和100%投喂)为对照组,B组(16℃和100%投喂)、C组(12℃和100%投喂)、D组(20℃和50%投喂)、E组(16℃和50%投喂)和F组(12℃和50%投喂)为处理组。实验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30 d的处理阶段;第二阶段为20 d的恢复阶段。结果表明,花鲈幼鱼在不同温度及限食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补偿生长能力和补偿生长机制。B组通过提高饵料转化率实现了超补偿生长;C组也是通过提高饵料转化率达到了完全补偿生长;D、E组则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了完全补偿生长;F组的花鲈幼鱼则通过提高饵料转化率实现了部分的补偿生长。综合考虑花鲈幼鱼冬季培育成本及其生长,建议北方花鲈幼鱼越冬培育温度为16℃,投喂模式为100%投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投喂策略对多纹钱蝶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湿体质量为1.19±0.35 g的多纹钱蝶鱼幼鱼进行养殖,实验为期60 d.1)投喂频率实验:实验设计4组,分别为F1(8:00投喂1次),F2(8:00、20:00投喂2次),F3(8:00、14:00、20:0...  相似文献   

7.
应用鱼类胃排空与养殖实验方法, 研究了瓦氏黄颡鱼幼鱼的不同投饲频率对其胃排空、生长以及体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瓦氏黄颡鱼其胃排空的最佳数学模型描述为平方根模型, 胃内饲料在投喂后 36h 和 40h 左右完全排空, 达到投喂前水平。瓦氏黄颡鱼幼鱼在投饲频率为 1 天 3 次、1天 2 次和 2 天 2 次时其生长率和摄食量显著高于投饲频率为 1 天 1 次或 2 天 1 次时(P<0.05); 而在投饲频率为 1 天 1 次、2 天 2 次和 2 天 1 次时其饲料效益率显著高于投饲频率为 1 天 3 次或 1 天 2 次时(P<0.05)。随着投饲频率降低, 投饲频率对鱼体营养成分均无明显影响(P>0.05)。各投饲频率组间的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肝脏结构正常。5.9—31.8g 瓦氏黄颡鱼幼鱼的最佳投饲频率为 2 天 2 次, 它较 1 天 1 次和 2 天 1 次明显提高了生长速度, 较 1 天 3 次、1 天 2 次明显提高了饲料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饲料中添加锌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锌积累量影响的研究.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ZnSO4使饲料中锌含量分别达到83.3、95.2、101.6、120.3、159.9mg/kg,对花鲈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每个水平3个重复,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初始体重为(10.0±0.58)g左右的花鲈幼鱼20尾.饲养实验在海水网箱(1.5×1.0×1.0m3)中进行,实验期间水温为26.5-32.5℃,盐度为28-29,溶解氧含量在6mg/L左右.结果表明,各饲料组成活率(95.00%-100.00%)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锌含量从83.3mg/kg增加到101.6mg/kg,花鲈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中锌含量达到101.6mg,kg之后,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变化不显著(P>0.05);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幼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锌含量为103.4mg/kg左右.各饲料组肌肉中锌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饲料中锌含量从83.3mg/kg增加到101.6mg/kg,花鲈幼鱼肝脏中锌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而饲料中锌含量达到101.6mg/kg之后,其肝脏中锌积累量变化不显著(P>0.05);花鲈幼鱼获得肝脏中最大锌积累量时饲料中锌最低含量为105.1mg/kg.随着饲料中锌含量从83.3mg/kg增加到101.6mg/kg,花鲈幼鱼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锌含量达到101.6mg/kg之后,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花鲈幼鱼生长和免疫的锌适宜添加量为105.1mg/kg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持续投喂(对照组C)和周期性饥饿1d再投喂5d(S1F5)、周期性饥饿2d再投喂4d(S2F4)、周期性饥饿3d再投喂3d(S3F3)4种投喂策略,研究了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对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幼体(10.16±0.25g)的生长、体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表明:S3F3处理组中体重增重率、胴体长增长率及成活率三个指标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C(P0.05),而S1F5和S2F4处理组三个指标均与对照组C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随着周期性饥饿时间的延长,体组成水分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灰分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三个处理组中氨基酸总量(T)、必需氨基酸总量(E)均与对照组C差异不显著(P0.05);EPA、DPA和DHA含量均与对照组C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表明,S1F5和S2F4组的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均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并且对其营养组成没有影响,建议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最佳投喂模式为周期性饥饿2d再投喂4d。  相似文献   

10.
在鱼类人工育苗阶段,同类残食行为普遍存在,这是制约育苗阶段苗种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为研究对象,选取2.0~6.2 cm的幼鱼,研究了规格差异与投喂状态对花鲈幼鱼残食的影响。研究表明:幼鱼自然死亡率随规格增加不断降低;投喂状态会显著影响幼鱼残食行为,饥饿状态下残食行为明显增多;不同规格混养条件下,投喂组规格比例为0.65∶1.00的个体残食率最低,为5%;随着幼鱼规格的增加,饥饿对消化酶活性产生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结果表明,饵料不足和规格差异是导致花鲈幼鱼残食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后者对残食行为的影响更为关键。在生产中,当个体规格差异达到0.65∶1.00时需及时进行分池,以减少残食行为,提高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适宜的投喂频率能提高对虾的代谢和免疫能力,加快生长,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为探讨不同投喂频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糖代谢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以(7.6±1.0) g的凡纳滨对虾为实验材料,设置2、3、4、6次/d,共4个投喂频率处理组,每组设3个平行,实验持续14 d,实验结束时取样,测定PI3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I3KAktHIF-1αmTOR,代谢酶基因中HKPFK、GAPDHPKFBPPEPCK,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 PI3K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其中6次/d投喂组PI3KAktHIF-1αmTO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 4次/d投喂组mTO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代谢关键酶基因HKPFKGAPDHPKFBPPEPCK的表达水平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6次/d投喂组糖酵解HKPFK、GAPDHPK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 3、4和6次/d投喂组糖异生酶FB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次/d投喂组(P<0.05),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在2、3、6次/d投喂频率处理组显著高于4次/d频率投喂组(P<0.05)。得出结论认为较高的投喂频率可以通过激活凡纳滨对虾糖代谢酶基因、糖转运蛋白及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来提高糖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混合动植物蛋白(肉骨粉和豆粕1∶1混合)替代鱼粉投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46±0.23)g),研究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和氮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组,依据等氮等脂的原则,用混合蛋白分别替代0、10%、30%和50%的鱼粉,分别为D1、D2、D3和D4,蛋白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3.8%和15.1%。将虹鳟幼鱼在16℃的条件下养殖21天,每日饱食投喂一次并且收集残饵粪便。研究表明:用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不会影响虹鳟幼鱼的终末体重,与全鱼粉组比较,D3组和D4组呈现出较低的生长性能(P0.05),而10%替代组的摄食率、消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更高,表现出更好的生长趋势(P0.05)。氮收支方面,虹鳟幼鱼的氮收支过程中氮排泄是主要损失途径。随着替代水平的上升,氮排泄和损失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全鱼粉组和10%替代组之间的氮排泄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和氮收支两方面综合考虑,饲料中用肉骨粉和豆粕替代10%鱼粉投喂虹鳟幼鱼效果更佳;且排泄是虹鳟幼鱼氮收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初孵及培养一段时间的大海马幼鱼分别投喂不同的饵料,以观察不同饵料对幼鱼的生长与存活影响。刚孵出的大海马幼鱼[体长平均0.85±0.03(cm)]开口摄食时分别投喂卤虫幼体(A)、轮虫(B)、桡足类幼体(C)及桡足类幼体+蒙古裸腹蚤幼体(D),经20d培育,实验结果显示:投喂(B)、(C)和(D)3组饵料的幼鱼其体长、存活率方面差别不大,而投喂卤虫幼体(A)的幼鱼其体长最小、存活率最低,只有(2.53±0.07)cm和(67.0±5.0)%,多重分析比较还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20日龄的大海马幼鱼[平均体长(2.72±0.04)cm]分为E、F、G 3组,分别投喂凡纳滨对虾糠虾(仔虾)、冷冻糠虾、卤虫成体作为饵料。经60d培育后,结果表明,其中投喂凡纳滨对虾糠虾(仔虾)作饵料的这组效果最好,幼鱼的体长、存活率分别为(7.29±0.07)cm和(88.5±5.6)%,卤虫成体培育效果最差,体长、存活率只有(6.99±0.12)cm和(71.5±5.1)%。幼鱼体长3.0~5.5cm时,其体长日增长率达到最大,之后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长日增长率也随之下降,多重分析比较显示,差异水平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氧化应激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本试验将花鲈幼鱼放置于低溶解氧水平下((1.56±0.24)mg/L)胁迫3、6、12和24h,然后在正常溶氧水平下((7.72±0.18)mg/L)恢复3和12h,分别测定了血细胞、血清代谢物以及不同组织中抗氧化酶与能量供应物质。研究表明:低氧胁迫能够使花鲈幼鱼的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上升(P0.05),恢复正常溶氧后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甘油三脂(TG)的变化与血细胞变化规律较一致,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含量先显著下降(P0.05)后逐渐上升到正常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GST变化在肝组织中较敏感,可作为花鲈在应对氧化应激时的酶学指标;而肝脏中糖原和乳酸含量则在低氧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丙二醛(MDA)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肌组织中SOD和CAT活力在低氧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和糖原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低氧胁迫能够对花鲈幼鱼机体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使血液生化指标、不同组织的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供应发生显著变化,而在恢复正常溶氧水平后又可通过自身生理调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为25~31℃、p H 7.70~8.17、溶解氧≥5.0mg/L、自然光照的条件下,作者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亚硝酸态氮与非离子氨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50.33 g±4.35 g)的急性毒性、半致死量浓度、安全质量浓度及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胁迫对花鲈幼鱼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鲈幼鱼在盐度0、10、20时,亚硝酸盐安全浓度分别为16.357、52.540、58.622 mg/L,总氨氮安全浓度分别为0.794、4.625、5.163 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分别为0.584、2.313、1.951 mg/L。实验结果说明,盐度和氨氮联合胁迫对花鲈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盐度1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饥饿-投喂策略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包括3个处理:C(持续投喂);S1R3(饥饿1d,投喂3d);S1R7(饥饿1d,投喂7d);S1R11(饥饿1d,投喂11d)。实验在生产性水泥养殖池中进行,养殖池规格为6m*6m,水深1.1m,日换水率为400%,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养殖密度为18.3ind·m-2。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末体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S1R3处理鱼末体重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3个处理石斑鱼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末体重相似,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而S1R3处理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摄食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1R3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S1R7和S1R11石斑鱼饲料系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S1R3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各处理水质状况比较,S1R3和S1R7处理各指标浓度总体上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S1R1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大(P0.05)。综合生长和水质指标可以看出,适宜的饥饿-投喂策略并不影响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正常生长。在本研究条件下,饥饿1天,投喂7d的循环投喂模式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表现出完全补偿生长效应,水质指标则明显优于持续投喂。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珠龙胆石斑鱼工厂化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饥饿及过量投喂对银鲳幼鱼体重、肥满度、比肝重及体成分的影响,对平均体重2.61±0.65 g的幼鱼进行了饥饿与分组投喂实验。分别测定了正常投喂组(C组)、饥饿5 d(S5组)、饥饿9 d(S9组)以及过量投喂组(D组)幼鱼的形体参数、肥满度、比肝重及鱼体基本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 与C组相比,D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增重率为(73.89±9.78)%,是正常组的1倍多,比肝重和肥满度分别增加了55.00%和25.10%;(2) 饥饿胁迫下幼鱼的比肝重和肥满度显著性下降(p<0.05),饥饿5 d和9 d后,比肝重分别下降了8.75%和11.25%,肥满度分别减小了21.18%和32.16%;(3) 饥饿银鲳幼鱼以粗脂肪损失幅度最大,饥饿5 d和9 d时分别为正常组的22.55%和18.10%,与此同时,粗蛋白仅损失了4.06%和4.90%,说明饥饿银鲳幼鱼以脂肪供能为主,蛋白质和糖类供能为辅;(4) 饥饿致死幼鱼的肥满度在不同体长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体重损失率受体长影响,2.20~2.80 cm组的体重损失率为22.89%,体长2.80~3.40 cm以后上升为35.79%~40.28%,肥满度则随体长增加大致呈下降趋势,体长与幼鱼的耐饥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β-1,3/1,6-D-glucan及不同投喂方式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存活、生长、发育、非特异性免疫及抗副溶血弧菌能力的影响.将β-glucan以0.25%的剂量添加到微黏合饲料中,以不同的投喂方式投喂对虾幼体,即D0(一直投喂基础饲料);D1(一直投喂含0.25%β-葡聚糖饲料);3D1-3D0(3 d投喂含0.25%β-葡聚糖的饲料-3 d投喂基础饲料);1D1-3D0(1 d投喂含0.25%β-葡聚糖的饲料-3 d投喂基础饲料),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设置3个重复,对虾幼体养殖于可控温的半开放系统中,每个养殖桶中盛有50 L盐度为30~32消毒海水,养殖密度为100尾/L.实验结果表明,在孵化后14 d,投喂D1饲料组在总存活率,变态指数,体长,特定生长率方面均高于其它各组,虽然有时差异不显著.在免疫指标方面,在9和14 dph分别进行了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投喂D1饲料组的4个免疫指标均高于其它3组,虽然有时差异不显著.在14 dph的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D1组(P<0.05),而1D1-3D0和3D1-3D0的累积死亡率则与其它各组均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间隔投喂方式并不适合于对虾幼体,在中国明对虾幼体饲料中使用β-葡聚糖时,建议添加量为0.25%,并采用一直投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光色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光色对鱼类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作者在模块化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以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体长21.2 cm±1.22 cm,体质量112.46 g±2.632 g)为对象,设置5种光色环境(红、黄、绿、白和黑暗),进行了4个月的循环水养殖实验。结果表明:绿光下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率高、饵料转化率高、饵料系数低,但不同光色下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幼鱼的体长增长,绿光组和红光组大,且与其余3组间差异显著(P0.05);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绿光组最大,红光组和黑暗组次之,白光组和黄光组最小,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幼鱼的肥满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白光组幼鱼存活率(只有50%)最低外,其余各组幼鱼存活率均在80%以上,其中绿光组最高,为88.33%。可见,在循环水养殖生产中,绿光环境有利于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每日测定两个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中氨氮、亚硝氮、COD含量的变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日投饵量与投喂频率(4次/日与8次/日)对虹鳟养殖水质的影响作用,旨在探求较优的循环水养殖投饵参数,为虹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相同投喂频率、不同日投饵量下,氨氮水平与日投饵量大致呈显著的同步正相关关系(P0.05),亚硝氮、COD水平与日投饵量也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对于氨氮变化约滞后一天。由于两套系统滞后性有所差别,导致系统Ⅰ相关性显著(P0.05),系统Ⅱ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相同投饵量、不同投喂频率下,养殖系统中各水质指标水平与日变化幅度不同。投喂8次/日时,各水质指标均低于投喂4次/日的水平,且每日变化幅度较小,鱼体产生的应激较小。因此,日投饵量与投喂频率对虹鳟循环水养殖水质有显著影响,适当的日投饵量与较高的投喂频率有利于保持养殖水质指标的稳定和充分利用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