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前言黄河海港海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入海处。由于当年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使该海区岸线向海伸展,呈向海突出地形。其海岸物质以细颗粒泥沙为主,岸滩宽阔而平缓,沿岸无河流入海。海底沉积物主要是砂质粉砂、粉砂、粘土质粉砂等,具有较松散的特  相似文献   

2.
泥沙运动与黄骅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的漳卫新河及半趟河入海口,它是处在龙口港及天津新港之间的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港口。近期煤炭年运量将达到3000万t。黄骅港处在粉砂淤泥质海岸,泥沙动态、洄淤状况对它的开发将有如何影响呢?本文通过对拦门沙、岸滩冲淤、泥沙来源、全潮输沙量的计算、港池航道开挖后洄淤量的估算等的分析研究,认为黄骅港是神木煤炭适宜的出口港。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5年春季和1986年夏季(洪水期)对锦州湾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资料计算的结果是,锦州湾沿岸河流在洪水期进入湾内泥沙量为7.46万t,全年为13.7万t,外海进入湾内的泥沙量在洪水期为8.22万t,全年为20.19万t。故洪水期进入湾内的少量为15.68万t,全年为33.89万t,假如这些泥沙进入湾内作均匀沉积,则洪水季节沉积量为0.14g/cm^2,年沉积量为0.298g/cm^2。  相似文献   

4.
普兰店湾位于辽东半岛西侧(图1),呈喇叭状,伸入陆地30余公里。湾口向西南朝渤海敞开,三面被低山、丘陵环绕,分水岭近逼海岸。湾内水域狭窄,岛屿与残礁众  相似文献   

5.
海岸性质的界定,是港口航道减淤措施合理布置的关键。通过地形资料和现场测量资料对京唐港区的水下地形地貌特征、泥沙特性以及沿岸输沙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京唐港区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6 mm、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小于15%、岸滩坡度通常大于1/1 000;泥沙运动具有沿岸泥沙运动特征,但与沙质海岸又有所不同,存在复合沿岸输沙,尤其在风暴潮期间,大浪产生的破波沿岸流与风暴潮潮流叠加,产生更为强烈的沿岸输沙能力。在粉沙质海岸定义基础上,将京唐港区海岸界定为细沙粉沙质海岸。在京唐港区航道防波挡沙堤布置上考虑复合沿岸输沙,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祖德  孔令双 《海洋学报》2011,33(5):152-162
文章对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特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从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粉沙质海岸的界定、泥沙基本水力特性、泥沙运移型态、航道骤淤的统计特性和航道淤积计算.提出粉沙质海岸的界定应综合考虑泥沙平均中值粒径、黏土含量和泥沙粒径分选性三方面因素;泥沙基本水力特性是起动流速小、沉降速度大、沉积密实快,泥沙运动十分活跃;泥沙...  相似文献   

7.
江苏近海辐射状沙脊群的泥沙运动与来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依据近年来在江苏近岸海区进行的悬浮泥沙取样、浅地层探测和水深测量资料,通过实验分析认为:苏北沿岸(包括辐射状沙脊群)的底质来源于各新老河流,弶港以南来自古长江,新洋港以北基本来自古黄河。弶港与新洋港之间为古黄河、古淮河和古长江沉积的混合物质,其悬浮泥沙除现代河流供给外,主要是来自当地的底质。 泥沙的移动方向为冬半年向外,一股沿33°N线向东入黄海,一股向东南至长江口南下;夏半年在大风大潮的情况下向岸推移,向湾顶沉积。滩面淤高最大平均每年为13cm,深槽下切最大平均每年为31cm。  相似文献   

8.
刘凤岳 《海岸工程》1989,8(4):37-43
本文通过多年的海流及地形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区的流场分布及泥沙运动规律,认为现行黄河口区是泥沙直接沉积区,而在海洋动力要素作用下,泥沙沉积再搬运后沿岸作长距离的输移运动,使泥沙重新分布,也是海岸带开发利用、水工建筑等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凡 《海洋科学集刊》1981,(18):133-148
近几十年来,许多沿海国家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岸带调查工作,并对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某些规律进行了深人研究。但是,对于有潮海滩不同地貌部位上的泥沙运动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及不同地貌部位上,反映泥沙群体运动结果的堆积体运动规律等的现场调查,至今报道不多。实际上,有潮海滩并非单调一致,海滩不同地貌部位上的泥沙运动规律和地貌发育规律,都有极大的、甚至本质上的差异。研究这些差异性,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海岸带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规律,是有所裨益的。 白沙口位于山东半岛南岸,五垒岛湾之西(见图1) ,湾口朝南,面对黄海。湾内堆积地貌发育。一条巨大的湾口沙咀,自常家庄南岬角向西延伸,逼近海阳所南部的角滩。沙咀的北面为泻湖,白沙滩河注入其中。所谓白沙口,实指泻湖的出口,也为一潮汐通道。由于陆源物质长期倾泻入海,出口处岸线呈扇形向海突出,形成白沙口潮汐三角洲。退潮后,三角洲上一片白沙,沙咀、沙洲等堆积地貌非常发育。它们在海浪、潮流,和河流径流等各种动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活动性很强,其位置变化无常,给航运和水工建筑等带来许多困难。1971-1974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省水文总站协作,在本区进行了系统调查,曾写了专门调查报告。本文试图根据其中的部分现场观测资料,对本区海岸带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一般特征、差异性,及其与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北部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近岸流系。沿岸沙嘴延伸的方向指示着这两大因素作用下泥沙运动的方向。此外,河流输沙对局部海岸的塑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南渡江三角洲的增长和现在的逐步后退,均与南渡江输沙的多少密切相关。本章主要就海口湾和洋浦湾的风、浪、流及泥沙运动等方面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综合钦州湾的实测资料和有关历史资料,阐述了海湾地貌概况和沉积物分析,分析和讨论了河流泥沙的影响,潮流作用下的泥沙输移,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转移,并预估了航道泥沙回淤强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黄河三角洲五号桩海域6级大风前后现场悬沙、沉积物和实测水流资料,研究了淤泥质粉砂海岸大风过程后泥沙分布特征和运动规律。发现大风天气海底泥沙对波浪作用反应灵敏,悬沙和底沙分布规律与波浪作用吻合,为波浪作用下海底泥沙运动的理论研究以及海区工程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依据1988年7月和12月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流,盐,沙的综合分析,认识到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有与河口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泥沙输移在水平面上和垂直面上存在着多种循环,潮流和盐水截留大量泥沙积聚的拦门沙地区,河口在盐淡水交锋地带,除了涨,落急时段外,发现在转流时期泥沙也可能产生再悬浮,从而形成一个潮周期中出现3次或4次再悬浮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埕岛近岸海域悬浮泥沙运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1998年9月8日和1999年3月19日两次对埕北海域进行的10个站位的同步海流、悬浮泥沙观测资料,进行该海区的悬浮泥沙输运趋势分析,发现该海区含沙量较大。从整个海区来看,底层含沙量大于表层含沙量,该海区泥沙含量普遍表现为东南部的泥沙含量高于西北部的泥沙含量;由单宽输沙量的计算及有关资料分析可以得出,秋季泥沙运移趋势是由东南向到西北向,而春季泥沙的运移趋势是由东北向到西南向;含沙量是随流速的加大而增加,含沙量的峰值稍滞后于流速的峰值;该海区为冲蚀海区,悬浮泥沙产生的平均年7中刷量为2cm/a,在本海区的地形塑造中占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筛析法分析了套子湾中滩面上66个表层样品的粒度。结果表明:套子湾海滩沉积物为中、细砂,为典型海滩砂。标准偏差较小,分选较好至好;频率曲线呈近正态分布,稍呈负偏;峰度中等至较窄。平均粒径和标准偏差由夹河口向东西两侧海滩变小,由于突堤的阻挡,海滩沿岸沉积物在突堤东侧产生堆积,西侧侵蚀。粒度特征和海滩地貌变化显示:套子湾海滩沉积物是由夹河口向东西两侧发生沿岸运移。为烟台开发区海水浴场的海滩养护以及芝罘岛连岛沙坝海岸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臣 《海岸工程》2014,(3):17-25
采用Delf t3D软件建立了琼州海峡汽车轮渡改扩建工程海区风浪、潮流和泥沙耦合计算数学模型,并采用实测潮位、流速、含沙量和地形变化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在数值计算成果与实测资料达到精度要求后,首先对潮流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工程前后工程海域含沙量分布及变化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工程区域地形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北槽泥沙运动现场示踪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利用铱(Ir)作为信号元素制备示踪沙,在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维护困难区段开展示踪沙的现场投放及回收试验。利用火试金法对回收的泥沙样品进行痕量铱金属的提炼,并将其富集在微小铅珠中;再将铅珠压成薄片,并作为原子反应堆照射靶样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检测铱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位于北槽深水航道北侧的3#坑投放示踪沙,北槽试验区所有泥沙样品中均检测出铱含量,其中位于深水航道南侧滩地上泥样中铱含量最高。因此,北侧3#贮泥坑流失的泥沙存在着跨越航道进入南侧边滩的情况,这对北槽中段航道回淤的影响较大,为改善北槽深水航道困难段的维护条件需要改进该处的抛吹泥工艺或限制抛泥活动。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示踪沙在研究泥沙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研究泥沙运动有各种不同方法:有地质学方法,水文学方法,也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法。本文着重介绍用放射性示踪沙的方法。最早用示踪沙方法研究泥沙运动,是1954年在英国的泰晤士河进行的。后来在法国、日本、荷兰、葡萄牙以及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我国,上海航道局设计研究所与南科所合作,也在长江口地区用放射性示踪沙进行过现场试  相似文献   

19.
鲍强生 《海洋科学》1981,5(2):33-35
设计和建造港口及开辟航道、维护航道,均须探求泥沙的运动规律。而指示沙的探测就可定性地了解某一地区泥沙运移的走向。 鉴于某港需要,我们进行了指示沙探测,结果是满意的。该港为沙质海岸,因此对其它沙质海岸探求泥沙运动,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实验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铱(Ir)作为信号元素制备示踪沙,并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检测信号元素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1988年8月现场测试结果探讨了天津港抛泥区泥沙运动规律。实验表明,天津港现行抛泥区的泥沙大部分背离航道向东北方向运移,对航道无明显回淤影响,该抛泥地的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