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胶州湾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1—12月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在胶州湾进行的每月一次垂直拖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调查结果表明,在胶州湾出现的浮游动物共81个种,春、夏季的种类数多于秋、冬季,湾北部的种类数少且年内波动大,湾南部、湾口和湾外种类数多且年内波动小。胶州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brevicorni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八斑芮氏水母(Rathkea octopunctata)和小介穗水母(Podocoryne minima)等。从个体大小上来看,体长<1mm的浮游动物丰度最大。与历史资料的比较显示,2004年胶州湾水母类比90年代同期增加15种,八斑芮氏水母成为冬季优势种。海区比较显示,胶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与渤海相似,与黄海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左涛  王荣  高尚武  王克 《海洋与湖沼》2006,37(4):330-336
2000—2002年6月在黄海西南侧、山东半岛南部鳀鱼产卵场专项调查中,由底至表垂直拖网获得浮游生物中网(网孔径160μm)浮游动物样品,作者就该产卵场内四种主要小型桡足类(体长<1mm)双刺纺锤水蚤、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的数量分布进行分析。在连续三年的6月,测区内均以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数量最多。四种小型桡足类的数量空间分布虽有一定的种间、年间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四种小型桡足类的密集中心大多分布于山东半岛沿岸或近苏北浅滩沿岸水域。相关性分析表明,双刺纺锤水蚤和近缘大眼剑水蚤与底层水温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拟长腹剑水蚤与底层水温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小拟哲水蚤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大。双刺纺锤水蚤和小拟哲水蚤与鳀鱼仔、稚鱼的数量分布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分别于2011年5和10月对乳山湾及邻近海域进行2个航次的调查,共采集到桡足类28种,其中春季22种,秋季20种。主要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双刺纺锤水蚤、拟长腹剑水蚤和强额拟哲水蚤等。春季桡足类平均丰度为13 967.19ind/m3,秋季为12 044.52ind/m3,春季航次浮游动物丰度平面分布呈现以湾口为低值中心同时向湾内和湾外递增的趋势,秋季则呈现以乳山湾西流区为高值中心向四周逐渐递减的趋势。调查海区春季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156,秋季为2.122,该指数在春季航次与盐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在秋季,该指数则与温度和盐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在两个季节中香农威纳指数与浮游植物密度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研究表明,调查海域桡足类多为适应低盐环境的生态类群,其平面分布深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整体呈现出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双重差异。  相似文献   

4.
福建罗源湾浮游桡足类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1986年11月至1987年10月在福建罗源湾采集的浮游生物样品,分析研究了该海区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其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亚强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和太平洋纺锤水蚤,中网为强额拟哲水蚤、小型拟哲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网分别为2个和1个。中网桡足类与叶绿素a、温度和盐度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象山港冬季浮游动物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2年12月象山港海区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海区出现浮游动物44种,可以划分为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岸低盐性类群的种类较多,其优势种有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gibber、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sinica和拿卡箭虫Sagittanagae等,半咸水河口类群、暖水性外海类群和广盐暖水性类群的种数均较少。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分布趋势与丰度的一致。湾顶部水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都出现最高值,从湾顶部往湾口方向,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象山港海区周日连续站观测的结果显示,夜间半日潮时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均高于白昼半日潮时,低平潮时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与丰度均出现了最高值。  相似文献   

6.
渤海春季和秋季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于1998年9-10月和1999年4-5月用浮游动物中网在渤海调查了浮游动物群落,在1998年秋季记录到47种浮游动物,而1999年春季仅有27种,结果表明,4个航次浮游动物总丰度(不包括夜光虫)分别为136-31270、558-6719、508-13843、521-12945ind/m^3。在1998年秋季的调查中,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是优势种,小拟哲水蚤的丰度在9月和10月分别为6.8-30902ind/m^3和60-4050ind/m^3,拟长腹剑水蚤的丰度在9月和10月分别为0-8316ind/m^3和32-3679ind/m^3,在1999年春季的调查中,双毛纺锤水蚤和腹针胸刺水蚤是优势种,在4月的调查中,双毛纺锤水蚤的丰度在0-8389ind/m^3,腹针胸刺水蚤的丰度为0-3582ind/m^3,在5月的调查中,双毛纺锤水蚤的丰度达到0-11941ind/m^3,腹针胸刺水蚤的丰度为3-8238ind/m^3。拟长腹剑水蚤、小拟哲水蚤和双毛纺锤水蚤是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普查大网资料得出的丰度大大低于中网资料得出的丰度。因此,个体较小的浮游动物应该作为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中网的样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夏季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7月在青岛近海海域(35°19′~36°35′N, 119°50′~121°33′E)进行浮游动物采样调查,研究了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48种,浮游幼虫18类.种类数的平面分布为灵山湾、琅琊台湾附近海区较多,其他海区较少.优势种类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拟长脚虫戎(Parathemisto gaudichaudi)、长尾类幼虫(Macrura larvae)和短尾类幼虫(Brachyura larvae).调查海区近岸暖温类群、近岸暖水类群、近岸低盐类群、温带外海类群四种生态类群共存,但以近岸暖温类群为主.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的水平分布趋势与表层温度、盐度的水平分布趋势相似,都从调查海区的外海区向近岸逐渐降低;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分布趋势与表层温度、盐度相反,从青岛近岸向调查海区外海逐渐降低.与该区域1959年同月份的调查数据相比,浮游动物主要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差别不大,主要种类中华哲水蚤丰度有较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2005~2006年珠江口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5年4月至2006年9月珠江口4个航次19个站位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夏季和秋季初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个体数量等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研究期间浮游动物群落的演替情况.经鉴定共发现终生浮游动物226种和阶段性浮游幼体5个类群.优势种中,除了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和中华异水蚤(Acartiella sinensis)等过去常见的优势种外还出现枝角类和被囊类的种类,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则是春季的第一优势种.调查海区的浮游动物可划分为河口类群、近岸类群、大洋类群和广温广盐类群.2006年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数量高于2005年,春季的平均个体数量高于同年夏季或秋季初,空间分布则无明显规律.根据相关分析,盐度和水温是影响该海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根据演替速率E值的计算结果,珠江口浮游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季节演替,但2005年至2006年间的同一季节则未出现显著的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9.
福建深沪湾浮游桡足类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冬莲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2,21(4):463-463
根据1998年5、9月福建省深沪湾环境综合调查所采的浮游生物样品,对该湾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已鉴定到种的有28种,划分为4个生态类群,以沿岸类群为主。其优势种为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ibber)、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 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等。5月份的桡足类个体数比9月份的高,其数量与浮游植物细胞数呈正相关(除S4站外)关系。湾顶和梅林附近海域基础饵料丰富,是鱼类索饵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0.
秋季(11月底),桡足类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aculeatus)和拟哲水蚤(Paracalanus)幼体为三亚湾优势种;强额孔雀哲水蚤(Pavocalanuscrassirostris)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平均日摄食压力最大,各站平均为叶绿素a的(6.79±6.82)%,其次是针刺拟哲水蚤,平均为(5.97±5.67)%,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subcrassus)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较低,平均为(2.20±2.33)%,桡足类在秋季对浮游植物的日摄食压力占叶绿素a的(22.31±18.92)%。三亚湾属于生产力偏低的海区,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以中型浮游动物针刺拟哲水蚤、锯缘拟哲水蚤(Paracalanusserrulus)、红纺锤水蚤(Acartiaerythraea)、微驼背隆哲水蚤(Acro calanusgracilis)和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gibber)为主,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也占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007年1月、4月及7月对乐清湾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态类群、水平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2种(包括浮游幼体11种),隶属于15大类,其中秋季为46种、夏季为42种、春季为25种和冬季为16种。乐清湾浮游动物可分为近岸低盐类群、暖水性近海类群、暖温带近海类群和暖水性广布类群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岸低盐类群在全年均占优势,其它类群则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和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为调查海域主要优势种。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值为82.7mg/m3,其大小依序为:夏季(121.1mg/m3)>秋季(119.2mg/m3)>春季(48.5mg/m3)>冬季(42.2mg/m3);丰度年平均值为82.1个/m3,其大小依序为:夏季(193.4个/m3)>秋季(73.7个/m3)>春季(53.4个/m3)>冬季(9.8个/m3)。相同季节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趋势类似,季节间则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物种数与水温、盐度、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均呈极显著相关;丰度与水温、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极显著相关;生物量与水温、叶绿素a质量浓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近30a来浮游动物数量呈下降趋势,但群落结构和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春、夏季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5月和8月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优势种出现的年份,平均丰度、优势度、聚集强度和对总丰度变化的回归贡献,确定本区优势种的重要性为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 dorsispinat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和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为次要优势种。马蹄娩螺(Limacina trochiformis)是偶然出现的优势种。中华哲水蚤在春季对总丰度贡献最大。真刺唇角水蚤是8个航次唯一的优势种,种群年间变化不显著。太平洋纺锤水蚤,火腿许水蚤和虫肢歪水蚤分布范围相对狭小,火腿许水蚤和虫肢歪水蚤分布在沿岸偏淡水的水体,适合较低的温度。太平洋纺锤水蚤分布在近岸偏成水的水体,适合较高的温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6年5月乐清湾海域的海洋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的优势度及其与海水盐度(S)的相关性,并利用高斯模型研究了在盐度梯度下真刺唇角水蚤丰度的生态阈值(Ecological Threshold,ET)。结果表明:真刺唇角水蚤是乐清湾海域春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之一,优势度为0. 061;其丰度与盐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 0. 01),盐度是影响真刺唇角水蚤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最适盐度值为21. 36,最适盐度生态阈值区间为[20. 17,22. 55],真刺唇角水蚤在盐度梯度下的生态阈值区间为[18. 99,23. 73]。此外,还探讨了盐度对真刺唇角水蚤生长的影响,以及此生态阈值研究在乐清湾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2004~2009年每年1~2次对渤海湾近岸海域选定站位进行采样,分析了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种类多样性。结果表明,渤海湾近岸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大类48种,主要种类为近岸低盐种,优势种主要为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大同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e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和双刺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通过不同年份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物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的对比,发现渤海湾海域生物环境质量在2007年前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呈回升趋势。渤海湾近岸海域南部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呈减小趋势,北部断面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2011年丰水期(7月)和2012年枯水期(3月),分别对钦州湾的内湾和外湾开展了浮游动物调查,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钦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分别为27种和44种,以优势度指数Y0.02确定的优势种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3种和4种。丰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4.0~133.6ind/m3,平均丰度为50.9ind/m3;枯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1.2~1 725.0ind/m3,平均丰度为272.2ind/m3。丰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1.7~179.2mg/m3,平均生物量为44.0mg/m3;枯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3.1~3 530.0mg/m3,平均生物量为474.9mg/m3。无论是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示出内湾低于外湾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的变化特征。钦州湾浮游动物的这种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与浮游植物生物量、贝类养殖、环境的稳定度以及人为干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于2019年12月使用4种不同型号网具采集了珠江口浮游动物, 进行形态学鉴定和DNA分子鉴定, 分析珠江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并比较不同调查方法对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结果的影响。形态学镜检鉴定浮游动物36种(类), 其中浮游幼虫6类。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15±96ind.·m-3, 平均生物量为0.21±0.14g·m-3; 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3536±2444ind.·m-3, 平均生物量为0.56±0.33g·m-3; 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4314±4172ind.·m-3, 平均生物量为0.50±0.25g·m-3; 25#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6741±3826ind.·m-3, 平均生物量为4.33±3.42g·m-3。研究结果表明网具孔径大小对浮游动物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三个站点水体DNA样品注释出15种浮游动物; 使用浅水Ⅱ型网采集的DNA样品注释出19种浮游动物; 镜检样品鉴定浮游动物17种。水体DNA样品能检测出更多的微型浮游动物如原生动物等; 网采样品能过滤更多的水样, 有利于采集更多的大中型浮游动物, 更能充分反映优势类群如桡足类的种类和数量。研究结果表明, 水体DNA可检出浮游幼虫和原生动物等较难镜检鉴别的种类, 采用不同型号网具采集浮游动物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研究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7.
依据2011—2020年(2016年中断)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实施前、后黄河口海域18个站位野外调查数据, 研究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变化及优势种更替, 以查明黄河口海域浮游动物的年间变动规律及调水调沙工程的影响。结果显示: 共记录浮游动物82种类(包括浮游幼体16类), 其中刺胞动物种类数最多, 共记录26种, 其次是桡足类出现23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年间变化差异显著(P < 0.05), 2017年(未进行调水调沙)最低; 调水调沙前、后分别记录浮游动物69种和75种, 调水调沙前后种类数呈正相关(r=0.684, P=0.042); 调水调沙前后优势种更替率较高; 浮游动物丰度在2011—2015年较高, 2017—2020年相对较低, 调水调沙后浮游动物丰度年间变化达极显著水平(P < 0.01), 而调水调沙前后没有显著差异; 浮游动物丰度水平分布总体呈现从黄河口近岸到离岸递减趋势, 密集区位于黄河口北部近岸海域, 调水调沙后密集中心较调水调沙前向离岸海域略有推移。冗余分析表明, 对黄河口浮游动物年间变化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叶绿素a浓度、溶解氧浓度和水温。研究表明: 2011—2020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年间变动大于调水调沙前后变动, 调水调沙实施对浮游动物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8.
Ariake Bay, Kyushu Island, has recently exhibite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form of red tides and anoxic bottom water.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pepod community, zooplankton surveys were made throughout the bay in three cruises each in October 2004, January 2005 and March 2009 by vertical tows of a 0.1-mm-mesh plankton net. Oithona davisae was the most abundant in January and March, and Microsetella norvegica in October. Clust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opepod community from each cruise was generally separated into the inner to eastern-middle region and the western-middle to mouth region. A SIMP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issimilarity between the groups and similarity within each group were mainly due to the dominant species, but the similarities within the outer-region group in January and March were mostly contributed by Paracalanus parvus s.l. A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with bubble plots of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a BIOENV analysis showed that transparency was more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an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As compared with two similarly sized, eutrophic bays (Tokyo and Osaka Bays), Ariake Bay differs from Tokyo Bay in the dominance of M. norvegica and from Osaka Bay in the high abundance of O. davisae even in the colder season. The dominant species and the reg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pepod community in the bay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studies in the 1970s, suggesting that the copepod community has not notably changed during the last 3 deca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