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基于1998年6~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计算结果:黑潮向西入侵南海,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尤其在20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其中心位置在11°53'N,111°50'E,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13°17'N,112°55'E,两者的尺度皆约为250km.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10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诊断计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于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的调查航次的CTD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调查期间南海环流进行了诊断计算,也对比了在此期间TOPEX/ERS卫星高度计SSH的资料,得到了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的以下一些重要特征.(1)南海中部环流系统主要特征:在冬季越南近岸出现西边界南向射流.这支沿岸南向射流以东、114°E以西存在一个尺度大的、显著气旋式环流,它位于南自10°N左右北至16°N附近区域.在区域东中部存在一个尺度不大的、较弱的反气旋暖涡.该反气旋涡中心约位于14°N附近.在上述强的气旋式环流涡与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涡之间,存在一支强的、逆风方向的,即偏东北方向的海流.上述是冬季南海中部基本流态,并与200m处水平温度分布与密度分布有很好的对应.产生上述基本流态的动力原因有两个:1)在偏东北季风作用下,与地形变化相互作用,是本文首次提出的,并指出,其动力原因与冬季黄海暖流形成机制有相似之处;2)由于斜压场与地形的联合效应(JEBAT).(2)在海区南部存在一个反气旋式环流,在加里曼丹岛西北还有一个尺度不大、冷的气旋式涡.(3)南海北部环流系统:1)在吕宋岛西北明显地存在一个气旋环流系统,并有3个冷水中心;2)在此气旋式环流系统的一个冷水中心(约19°30'N,119°30'E)以西,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3)在海南岛以南出现一个暖的、反气旋式环流;4)在南海北部,114°E以东、广东沿岸外侧存在一支东北向流.这是管秉贤首次指出的,冬季时出现南海暖流.(4)上述1998年冬季南海上层环流的一些重要特征都与此期间TOPEX/ERS-2卫星高度计SSH分布有较好的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综述东海和琉球群岛以东海域若干气旋型和反气旋型涡旋的研究.对东海陆架、200m以浅海域,主要讨论了东海西南部反气旋涡、济州岛西南气旋式涡和长江口东北气旋式冷涡.东海两侧和陆坡附近出现了各种不同尺度的涡旋,其动力原因之一是与东海黑潮弯曲现象有很大关系,其次也与地形、琉球群岛存在等有关.东海黑潮有两种类型弯曲:黑潮锋弯曲和黑潮路径弯曲.黑潮第一种弯曲出现了锋面涡旋,评述了锋面涡旋的存在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和结构等;也指出了黑潮第二种弯曲,即路径弯曲时在其两侧出现了中尺度气旋式和反气旋涡,讨论了它们的变化的特性.特别讨论了冲绳北段黑潮弯曲路径和中尺度涡的相互作用,着重指出,当气旋式涡在冲绳海槽北段成长,并充分地发展,其周期约在1~3个月时,它的空间尺度成长到约为200km(此尺度相当于冲绳海槽的纬向尺度)时,黑潮路径从北段转移到南段.也分析了东海黑潮流量和其附近中尺度涡的相互作用.最后指出在琉球群岛以东、以南海域,经常出现各种不同的中尺度反气旋式和气旋式涡,讨论了它们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1995与1996年夏季琉球群岛两侧海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基于1995,1996年夏季日本调查船的观测资料,采用P矢量方法对琉球群岛两侧的海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黑潮为琉球群岛以西海域的一支东北向强流,1996年夏季的流速比1995年夏季的强,在深层出现南向逆流.黑潮东、西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暖涡和一个弱的气旋式冷涡.1995年夏季,琉球群岛以东,从表层至以下层都存在一支沿岸北上的海流,即琉球海流.该海流来自黑潮分支,为本海区的一个主要物理特征.琉球海流以下出现弱的南向流.冲绳岛以东海域,在25°~25°30'N,128°30'~129°10'E附近从表层至700m水深存在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在温、盐水平分布图上,对应的出现一个较高温、低密水块.1996年夏季,冲绳岛西南海域存在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和一个气旋式冷涡,形成一个偶极子,中间为较强的南向流,该现象为本海区的一个重要物理特征,属首次报道.冲绳岛以东表层主要被南向流控制,琉球海流不明显.200m以深在近岸出现北向流,这表明琉球海流的核心位于次表层.琉球海流的下面出现南向流.计算海区东北部从表层到700m水深出现一个中尺度的反气旋式暖涡,与1995年夏季时比较,其位置向北移动.此外在1996年夏季从近表层到深层,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等温线、等盐线波动很大,例如在C断面上冷、暖涡相间出现,且暖  相似文献   

5.
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998年6月12日至7月6日南海的调查资料,采用三维海流诊断模式,计算了夏季南海三维海流,结合卫星海表面高度距平资料,得到结果如下:(1)南海北部,在吕宋岛以西海域和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分别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和东沙群岛西南的气旋式涡.(2)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出现由暖涡W3和冷涡C3组成的一个准偶极子.在冷涡C3和暖涡W3以北分别存在一个暖涡W2和冷涡C2.(3)在越南近岸存在较强的、北向的西边界射流,此北向射流在14°N附近离岸转为东,并流入两涡W3和C3之间.(4)南海南部,在巴拉望岛的西南海域,100m以浅水层存在反气旋式涡,而在其较深水层,此处变为气旋式涡.(5)南海环流的动力机制有两个:最重要的动力因子为斜压场与地形相互作用项,其次为风应力与地形相互作用项.(6)讨论了夏季南海环流垂向速度w分布,例如在30m层,Ekman抽吸对垂向速度w分布起着重要作用.(7)与2000年夏季南海环流的比较,1998年夏季计算海域涡旋W3,C3,C2等的位置变化并不大.  相似文献   

6.
1998年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环流的多涡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南海季风实验(SCSMEX-IOP1、IOP2)期间(1998年4月底-7月初)所获得的温盐深(CTD)、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资料及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南海表层、1.0MPa层和3.0MPa层得力势异常场的分布格局,探讨了夏季季风爆发前后南海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在夏季季风爆发前(IOP1期间)南海北部以气旋试流动为主,并在此气旋式环流的东部镶嵌着一个较小的反气旋型涡;南海中部和南部以反气旋式流动为主,其中越南以东海域存在着两个南北对峙分布的反气旋型涡,在它们的东侧伴随一气旋型涡。季风爆发后(IPO2期间),南海北部仍然以气旋式流动为主,黑潮水越过巴士海峡南北中线,一部分可能入侵南海北部,另一部分向东北折回黑潮主干;南海中部和南部仍以反气旋式流动为主,越南以东海域北部的反气旋型涡消失,但南西的反气旋型涡加强,与IOP1类似,仍伴随着一个气旋型涡。总体而方,强流区出现在巴士海峡西北侧和南海西部(尤其是越东南东沿岸),南海东部和东南部为弱流区。  相似文献   

7.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忠  古森昌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学报》2002,24(5):141-146
南海的深海碳酸盐沉积及溶解作用包含极其丰富的信息,既由于陆源物质供应而关系到陆地风化作用速度及气候问题,又通过海水生产力和碱度涉及大气CO2含量的变化[1~2].南沙海槽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大陆坡与南沙台阶之间,构造上处在南沙海槽北断裂和南沙海槽南断裂之间的断堑带,南沙台阶有众多的海山、礁盘与槽谷,东南坡直下南沙海槽,其坡度变化为5°47'-2°23'-1°57'[3].研究区为7°N以南至曾母暗沙浅滩、112°E以东至加里曼丹岛西北大陆坡的海区,本文称之为南沙海槽南部海区.  相似文献   

8.
1998年冬季南海环流的三维结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利用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27日南海的调查资料,采用三维海流诊断模式,计算了冬季南海三维海流,所得结果如下:(1)冬季南海环流系统方面:1)南海北部,在吕宋西北海域分别存在一个气旋式、反气旋式涡.2)南海中部,在越南近岸存在较强的、南向的西边界射流.其以东海域出现较强的气旋式环流.南海中部东侧海域存在一个较弱的反气旋式环流.3)南海南部,一般流速较弱.在112°E以西受反气旋式环流所控制,加里曼丹岛西北海域存在气旋性环流.由于受调查海域所限,这两个环流只部分出现.(2)上述环流系统与200 m层水平温度、密度分布对应较好.(3)南海冬季环流垂向速度分布方面:1)表层,南海北部,在吕宋西北为范围较大的上升流海区.而在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出现了下降流.海南岛以南及东南海域也存在下降流.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出现范围较大的下降流,其以东为上升流海域,而在巴拉望岛西北海域又出现下降流.南海南部,基本上被上升流海域所控制.2)次表层与表层不同,例如在次表层,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出现上升流.中层和深层垂向速度分布与次表层相似.(4)关于南海垂向速度分量分布的动力原因:在表层,风应力旋度场起着主要作用;在次表层,β效应与斜压场相互作用是重要的动力因子,而风应力旋度场和β效应与正压场相互作用也有一定影响;在南海中部等区域的中层以及在南海的深层,主要受B效应与斜压场相互作用和B效应与正压场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若干气旋型和反气旋型涡旋研究.在南海存在着许多活跃的中尺度涡,我们分别对南海中、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海域中尺度涡作了评述.在南海北部海域,目前最感兴趣的问题为:南海水与西菲律宾海通过吕宋海峡的交换的物理过程,以及黑潮是否以反气旋流套形式进入南海.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这些问题的机理.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今后深入和细致的、长时间的海流和水文观测,以及长时间卫星遥感观测资料的论证才能逐渐认识清楚.台湾以东海域,黑潮两侧经常出现中尺度涡,而且变化较大而复杂.文中着重讨论兰屿冷涡和台湾东北的气旋式冷涡.  相似文献   

10.
利用调查数据及遥感数据揭示了2013年南沙群岛海域温跃层的季节变化特征,温跃层上界深度平均值春、夏、冬季基本一致,介于45~47 m之间,秋季最大,达60 m;温跃层厚度平均值夏、秋、冬季基本一致,介于85~87 m之间,春季相对较小,为78 m。温跃层强度平均值春、夏、秋、冬季几乎一致,介于0.13~0.15℃/m之间。调查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季节变化的形成机理为:春季西深东浅的原因是西部受净热通量较小、大风速、负的风应力旋度以及中南半岛东部外海的中尺度暖涡和反气旋环流共同作用,东部近岸海域净热通量高值、风速相对较小及风应力旋度引起的Ekman抽吸效应共同控制;夏季深度分布较均匀的原因是10°N以北风致涡动混合强但受Ekman抽吸影响,10°N以南风致涡动混合弱但风应力旋度为负值;秋季深度较其他季节平均加深15 m的原因是南沙群岛海域被暖涡占据,暖涡引起的反气旋式环流使得温跃层上界深度被海水辐聚下压;冬季正的风应力旋度产生的Ekman抽吸和冷涡引起的气旋式环流共同作用,使得温跃层上界深度较秋季平均抬升15 m。  相似文献   

11.
南海冬、夏季环流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一个斜压三维陆架海模式——HAMSOM模式对12月份和8月份的南海环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为:对上层流场,在12月份,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海区间呈现一个气旋式环流,在越南中部东岸存在一支南向西边界流,在金兰湾的远海为一局地反气旋涡,在南海南部,主要表现为万安滩的气旋式大弯曲(气旋涡)及在北康暗沙北侧的反气旋涡;在8月份,在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吕宋岛西侧海域间存在一大尺度的气旋涡,在南海西部主要表现为以西沙群岛南部的气旋涡与金兰湾-礼乐滩间的反气旋式大环流相对峙的局面,同时在万安滩东侧有-气旋涡.由于斜压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使冬、夏季的南海南部中层流场几乎与上层流场相反.  相似文献   

12.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夏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期间,由于风生环流的不稳定性促使在东沙群岛附近的气旋涡的强度及位置发生变化,并间接导致黑潮侵入南海北部的程度变化以及气旋涡南侧的反气旋式环流、西沙群岛西南侧的气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出现波动现象;在南海南部的北向西边界流由于离岸的西南季风所驱动在中南半岛中部沿岸脱离岸线往东北方向的流动,导致沿岸的水体大量流失而在沿岸形成一支南向补偿流并在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一气旋涡,而上述的离岸西边界流则作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在南海南部形成反气旋式大环流;在南沙海槽附近出现的局地气旋涡和万安滩附近的气旋涡分别受β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
冬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冬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在南海北部,流态主要受黑潮的影响,除了东沙群岛西南的大陆架海域以及吕宋岛北部西岸附近各为一反气旋涡外,整个南海北部为一气旋式大环流所控制.(2)在南海南部主要是风生环流,源自粤西沿岸的水体在东北季风的作用下顺南海西边界岸线向南流动,形成一支相当强的西边界流;同时,由于受北康暗沙以南的陆架坡底形效应和β效应的作用,使得在南海南部出现以一个反气旋涡在南沙海槽处产生、发展并向西传播乃至衰减的约50d的周期性过程  相似文献   

14.
A coupled single-layer/two-layer model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upper circulation and its response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 summer monsoon. It is found that, in summer, due to the β effect and the first baroclinic mode of the wind-driven current, a northward western boundary jet current is formed along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coast, and it leaves the coast at about 13° N and diffuses towards northeast; next to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 large anticyclonic  相似文献   

15.
On the basis of hydrographic data obtained from 28 November to 27 December, 1998,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compu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diagnostic model. The combination of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from altimeter data and numerical results provides a consistent circulation pattern for the SCS, and main circulation feature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n the northern SCS there are a cold and cyclonic circulation C1 with two cores C1-1 and C1-2 northwest of Luzon and an anticyclonic eddy (W1) near Dongsha Islands. In the central SCS there is a stronger cyclonic circulation C2 with two cores C2-1 and C2-2 east of Vietnam and a weaker anticyclonic eddy W2 northwest of Palawan Island. A stronger coastal southward jet presents west of the eddy C2 and turns to the southeast in the region southwest of eddy C2-2, and it then turns to flow eastward in the region south of eddy C2-2. In the southern SCS there are a weak cyclonic eddy C3 northwest of Borneo and an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W3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The net westward volume transport through section CD at 119.125°E from 18.975° to 21.725°N is about 10.3 × 106 m3s−1 in the layer above 400 m level.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mechanism generating the circulation in the SCS is a joint effect of the baroclinicity and relief (JEBAR), and the second dynamical mechanism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ind stress and relief (IBWSR). The strong upwelling occurs off northwest Luzon.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南海中部与南部海洋温、盐与环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根据2000年8—9月份南海中部与南部航次的温、盐资料,采用P—矢量诊断方法,结合ADCP测流资料和同期伪风应力资料以及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研究了2000年夏季风持续强迫之后南海大尺度环流与中尺度涡旋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南海夏季温度和盐度水平分布随深度有显著的变化:中层(250—400m左右)温、盐水平分布与其它各层的温度和盐度分布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用诊断方法计算得到的环流场与用TOPEX/Poseidon海面高度计资料计算得到的地转流场比较一致,即流场内部有多个中尺度的涡旋,主要有越南东南外海反气旋涡、中沙群岛东南反气旋涡以及南沙群岛东北角的气旋涡等,这说明南海中部与南部盛夏环流具有较强的地转分量和显著的多涡结构,并且这些中尺度涡在垂向上存在速度场的切变。  相似文献   

17.
Numerical Study of the Upper-Layer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Upper-layer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primitive equation eddy-resolving model. The model domain covers the region from 99° to 122°E and from 3° to 23°N. The model is forced by the monthly averaged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 model winds and the climatological month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ata from National Oceanographic Data Center (NODC). Inflow and outflow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Sunda shelf are prescribed monthly from the Wyrtki estimates. Inflow of the Kuroshio branch current in the Luzon Strait is assumed to have a constant volume transport of 12 Sv (1 Sv = 106 m3/s), and the outflow from the open boundary to the east of Taiwan is adjusted to ensure the net volume transport through all open boundaries is zero at any instant. The model reveals that a cyclonic circulation exists all year roun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winter time this cyclonic eddy is located off the northwest of Luzon, coinciding with the region of positive wind stress curl in this season. This cyclonic eddy moves northward in spring due to the weakening of the northeast winds.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becomes weak and stays in the continental slope reg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the summer period. The southwest wind can raise the water level along the west coast of Luzon, but there is no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fter the onset of the northeast monsoon winds in fall, the cyclonic eddy moves back to the region off the west coast of Luz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off the Vietnam coast, the model predicts a similar flow structure as in the previous related studi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in September 2008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Using widespread 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CTD) data in the Philippine Sea and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near the Luzon Strait together with altimeter data, we identified an intrusion of water from the Kuroshio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in September 2008. The Kuroshio water obviously intruded into the SCS from 20 to 21°N, and existed mainly in the upper 300 m. The intrusion water extended as far west as 117°E, then looped around in an anticyclonic eddy and returned to the Philippine Sea further north. The dynamics of the Kuroshio intrusion are discussed using a 1.5-layer nonlinear shallow-water reduced-gravity model.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trong cyclonic eddy to the east of the Kuroshio in September 2008 was of benefit to the intrusion ev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