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微咸水池塘河蟹仔蟹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4-5月在江苏南通微咸水池塘中进行了河蟹仔蟹温棚培育试验。本次试验仔蟹的成活率最高为56.0%,三个试验组仔蟹的平均成活率为35.6%。试验表明,仔蟹培育成活率的提高有赖于池塘水质、水温、透明度、溶解氧、盐度、大眼幼体投放密度及水体天然饵料培育和人工饵料投喂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和调控,其中大眼幼体投放密度以500-1000/1/米2为宜,盐度以4-7‰为宜,温度以22±2℃为宜。  相似文献   

2.
位于长江口的启东是全国著名的中华绒螯蟹种苗繁育基地。中华绒螯蟹蟹苗小如针眼,其胚胎形成在海水,长成在淡水,育苗技术难度大,长期以来,由于河蟹育苗的饵料不过关,蟹苗培育成本高,成活率低。为此,江苏省农林厅研制成功了一种体长200微米~500微米,宽约5微米~10微米,形体呈螺旋状的微藻作为蟹苗开口饵料,并注册“赐百年”商标。  相似文献   

3.
天津厚蟹的幼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 Rathbun)广布于我国广东至辽东半岛,穴居于沿岸或河口的泥滩上;厚蟹数量大,是沿岸渔民的佐餐佳品。在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由于它的大眼幼体常大量混杂在捕捞的河蟹蟹苗中,因此,如何区别天然蟹苗中混杂的天津厚蟹等大眼幼体,是养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采集天津厚蟹的抱卵亲蟹,在实验室内进行孵化、培育,对各期幼体的形态特征做了详细描述,并和中华绒螯蟹相应的各期幼体进行比较,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为基础理论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对象,但野生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过程中的摄食生态尚不明确。本论文以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为研究对象,沿其洄游路线设置3个采样区域,采集不同发育时期的幼体及其潜在的食物来源等样品。通过对比分析幼体及食源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对中华绒螯蟹溯河洄游期的食物组成及变化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碳稳定同位素(δ~(13)C)呈现逐渐变轻的趋势,氮稳定同位素(δ~(15)N)呈现逐渐变重的趋势。表明中华绒螯蟹从大眼幼体到幼蟹的发育过程中,随着幼体不断向上游江段回溯,食物中陆源物质的比例逐渐增大,食物来源由浮游性食物向底栖性食物转变,且营养级逐渐增高。综合分析证明,在生境多样化、食物来源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中,δ~(13)C值呈现的是食物来源的区域性和特异性,可以识别中华绒螯蟹洄游过程中的食源变化。δ~(15)N值虽受到区域氮源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仍能体现幼体发育过程中营养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早春利用水泥池塑料大棚,采取控温控光,充气、移植水草(喜旱莲子草)、控制水质及合理投饵等强化培育技术,将长江水系中华绒整蟹大眼幼体培育成“早豆蟹”,使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改革河蟹两年养成的传统生产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在1287.2m2试验池中共培育出“早豆蟹”183万只,平均每平方米700多只。成活率达60%,投入产出比为1: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盐碱地中华绒螯蟹育苗水质调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下卤水中Na^ /K^ 对中华绒螫蟹(Eriocheir sinensis)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幼体对人工海水盐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地下卤水中Na^ /K^ 的降低,中华绒螫蟹幼体存活率、变态率和体质量增长率逐渐升高,当地下卤水中的Na^ /K^ 低于18、6时,中华绒螯蟹幼体的存活率、变态率和体质量增长率与海水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人工海水盐度梯度设置为18~26,Z1→Z2、Z3→Z4、Z5→M各阶段不同处理组幼体存活率和体质量增长率差异显著,而变态率差异基本不显著,各阶段的最适盐度分别为20,22和20。  相似文献   

7.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于1986,1987两年的3-6月,在浙江平湖水产试验场等地采集中华绒螯蟹五期状幼体和一期大眼幼体,对其消化系统发育的研究表明:各期幼体消化道平均全长分别为0.912mm,1.332mm,1.628mm,1.998mm,2.221mm和2.644mm;胃在Z1中呈椭圆形,到Z3方才明显分化成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至于贲门胃内的研磨结构和幽门胃内的滤器则要到大眼幼体才完全形成;在各期幼体中,中肠均是消化道最发达的部分肠壁细胞呈圆柱状;肝胰管和中肠前盲囊在Z1中出现,而中肠后盲囊却要到Z2方才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早春利用水泥池塑料大棚,采取控温控光,充气,移植是、控制水质及合理投饵等强化培育技术,将长江水长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培育成“早豆蟹”、使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改革河蟹两年养成的传统生产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在1287.2m^2试验池哄培育出“早豆蟹”183万只,平均每平方米700多只。成活率达60%,投入产 为1:2.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乔聚海 《海洋科学》1999,23(4):71-71
近几年中华绒螫蟹(河蟹)人工育苗和池塘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江苏省赣榆县的河蟹育苗场在1995年40余家的基础上,1999年发展到120余家;山东省日照市40余家中国对虾育苗场近几年也全部上马了河蟹苗种的生产项目。总结近10a河蟹苗种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过程,幼体的培育基本上普遍存在3个难题:第一是蚤状互期幼体变态为蚤状Ⅱ期不顺利;第二是蚤状V期幼体变为大眼幼体有一定难度;第三是大眼幼体变为V期纳蟹常出问题。后两个难题在技术上基本上可以得到控制,但是第一个难题蚤状幼体工期变态为蚤状Ⅱ…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绒螯蟹幼体资源生态及养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勃  堵南山  赖伟 《海洋科学》1999,23(1):39-40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属短尾类十足目甲类动物[1],其幼体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口地区,主要生活在河口半咸水和海水中。亲蟹在河口区产卵,孵化后幼体营浮游生活,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并且表现为群聚特征,易被径流带离河口区。幼体发育到后期已基本到陆架区,大眼幼体变态为一期仔蟹后营底栖生活。营底栖生活的仔蟹背离陆架区往河口区移动而完成幼体的生长发育[2]。中华绒螯蟹在自然海域资源补充过程中主要采取r-对策,一只亲蟹一般可产卵5~90000粒,由于营浮游生活的幼体易被其他海洋…  相似文献   

11.
固城湖生物资源利用和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89-1992年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池塘模拟和数学模型等方法。研究江苏省固城湖的理化,初级生产生物生长及其有关因子,水草、藻和鱼,蟹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草渔业利用对水质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方法探讨三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混养的适宜配比和水环境的变化,并比较其养殖效果.实验中对虾6个放养密度分别为0,15,45,75,105,135 尾/m~2;三疣梭子蟹的密度为6尾/m~2.实验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养殖,混养组梭子蟹的成活率、规格和净产量均优于梭子蟹单养组,其中,混养对虾密度为45尾/m~2组(45.71%,43.22 g/ind,1 191 kg/hm~2)最高,其次是75尾/m~2组(44.58%,39.13 g/ind,1 050 kg/hm~2),梭子蟹单养组(35.13%,32.87 g/ind,693 kg/hm~2)最低.混养6尾/m~2密度梭子蟹条件下,对虾的养成规格和成活率与对虾密度呈负相关.实验后期各混养组水体中总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总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单养组,且随对虾放养密度增高显著上升.水体总氨氮含量各混养组在养殖50 d后均超过500 μg/L.本实验表明:三疣梭子蟹与凡纳滨对虾混养的最佳配比为三疣梭子蟹6尾/m~2,对虾45~75尾/m~2.  相似文献   

13.
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生物承载量为45t、养殖密度为45kg/m3的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养殖半滑舌鳎8个月的水处理效果进行测定和分析。循环水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养殖半滑舌鳎3万余尾,补水量53m3/d,补水率约5%,供氧量7.4kg/h,循环量1 281m3/h,循环次数为20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106m3。经系统处理后,养殖池内水温为18~21℃,pH=7.0~8.0,DO≥6.6mg/L,养殖池进水氨氮0.017~0.178mg/L,亚硝酸氮0.012~0.064mg/L,细菌0~220个/mL,弧菌0~30个/mL。系统的水处理效果达到了养殖鱼对水质的要求。试验期间,共投喂饵料34 511kg,饵料系数1.1。试验结束时,生产半滑舌鳎成鱼41 469kg,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提高了养殖产量。本系统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突蛀木水虱 Limnoria tripunctata Menzies (图1)属甲壳纲、等足目、扇肢亚目、蛀木水虱科(Limnoridae),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蛀木害虫。 三突蛀木水虱的体型较小,在木材表面凿木穴居,一般不易见到。它是海洋中木船、网樯、码头桩柱、海港护木和养殖池闸门等木质结构物的破坏者之一,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地防除蛀木水虱,需要对它的生态学和生物学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根据作者1983-1984年在青岛港对三突蛀木水虱自然种群进行为时一周年的随机取样调查分析,和连续几年在实验室培养实验观察的结果,对其繁殖习性探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虾蛄的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5月1日~7月16日在浙江宁波大学水产苗种试验场进行了不同虾蛄种类,不同换水量,不同放苗规格、数量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akempi比口虾蛄O.oratoria生长快、成活率高;水质条件较佳的塘,虾蛄生长迅速,平均每10天体长增加1.4cm,产量达804.0kg/hm2。  相似文献   

16.
彩虹明樱蛤Moerella iridescens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8年以来,我们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彩虹明樱蛤的人工育苗试验。幼虫适宜生活环境是:pH:6.00—9.11;海水比重1.020—1.030;面盘幼虫期最适培养密度每毫升30—50个;壳顶期幼虫培养每毫升2—5个。附着后稚贝的生存适宜范围更大。本文还就亲贝的育肥、催产技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长竹蛏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云 《台湾海峡》2001,20(1):27-31
本文对长竹蛏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人工育苗技术关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亲贝经暂养可促进性成熟;幼虫对温、盐度的适应较广;变态附着采用缩光培育,未经缩光的附着时间延长,存活率降低;幼虫长至约240μm变态附着,附着量在(0.6~10)×106个/m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水系大规格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为选育基础群,以降低一龄性早熟率、提前或延后二龄成熟期和提高成蟹规格为主要选育目标,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综合比较野生和养殖群体选育子一代(野选G1,养选G1)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1)扣蟹养殖阶段,野选和养选G1的早熟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6.89%和15.25%,养选G1早熟率略高于野选G1(P0.05);野选G1在9—11月平均体重略低于养选G1和对照组,且8—9月野选G1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野选和养选G1的正常扣蟹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选育群体G1早熟蟹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成蟹养殖阶段,野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晚于对照组,养选G1的生殖蜕壳时间和性腺发育略早于对照组;(3)三群体中华绒螯蟹在成蟹养殖阶段的早期(3—6月)生长速度接近,6—8月野选G1雄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8—9月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群体雄体;野选G1雌体的生长速度仅在6—7月明显低于其它两组,7—9月则反之;(4)野选G1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选育群体最终成蟹平均规格均高于对照组,仅野选G1雌体成蟹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选和养选G1成蟹平均体重均比对照组大10%以上;两选育群体雄体和雌体的大规格成蟹(雄蟹≥175g,雌蟹≥125g)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野选G1具有一龄扣蟹早熟率低、二龄成蟹规格大和性腺成熟时间略有推迟等特点,养选G1具有扣蟹养殖阶段饲料系数低、性腺发育时间提前和成蟹规格大等特点,两群体G1均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大竹蛏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发育、幼虫发育及变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竹蛏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在浙南沿海大竹蛏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21~24℃);肥满度最高出现在5月份,为31.2%;最低出现在2月份,为21.2%.大竹蛏卵径为85~95 μm;受精卵在水温22℃,经20~24 h孵化成D形幼虫;初孵D形幼虫平均大小为125 μm,浮游幼虫经5~6 d培养进入附着变态期,壳长为250 μm,发育变态为稚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